台灣首部微電影 平板電腦、手機看 - 獨立製片

By Elizabeth
at 2011-07-07T20:15
at 2011-07-07T20:15
Table of Contents
2011-07-07 中國時報 【鐘惠玲/台北報導】
國內首部供手機與平板電腦觀賞的新媒體電影(亦稱微電影),昨天正式誕生!由
電影導演李崗催生台灣首部新媒體電影《布袋甩尾》,因適逢史艷文四十周年時,以此影
片向布袋戲傳奇角色致敬。李崗表示,希望能發展更多火花,也給台灣年輕的導演更多拍
戲發表的管道。
李崗旗下崗華影視與台灣大哥大攜手推出《布袋甩尾》,融合布袋戲、真人角色扮
演(cosplay)等,片長約五十分鐘,專供手機或平板電腦觀賞。
十月底前,台灣大「TV隨身看」用戶免費收看。李崗並說,「史豔文是大家共同
的記憶,老精神與新科技結合,是滿不錯的事」。
《布袋甩尾》新媒體電影僅耗資新台幣五、六百萬元製作,經濟部工業局有部分補
助經費,李崗監製,導演是胡皓翔,十一天就拍攝完成。胡皓翔說,這部片比較像電視單
元劇的長度,未來規劃延伸製作為電影長片。
首次嘗試製作新媒體電影,李崗說,希望找到長期合作企業,讓團隊「像工廠這樣
做」,一路拍下去,成本就可攤低,第一次跨這麼多領域拍攝,當然不划算。他並表示,
「不要每個(電影)都要上院線,那是很大、很久的戰爭」。
李崗認為,台灣從來不做育成的事情,現在說要砸幾十億元發展文創產業,「都還
是用做股票、期貨的概念去做」。電影青年可能做到三十幾歲很快樂,但如果沒有健全的
電影上下游產業,「電影導演怎麼做為一個職業?」
胡皓翔坦言,國內新媒體電影市場仍屬未知,也沒有前例,也不知道是否能回收。
這次是用拍一般電影的規格來製作,之後應比較了解投入資源的規模,以確定商業模式。
《布袋甩尾》由崗華影視「推手計畫」推動,先前製作的一般電影已有《陽陽》、
《茱麗葉》、《星光傳奇》等。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80.176.103.152 (07/07 20:15)
國內首部供手機與平板電腦觀賞的新媒體電影(亦稱微電影),昨天正式誕生!由
電影導演李崗催生台灣首部新媒體電影《布袋甩尾》,因適逢史艷文四十周年時,以此影
片向布袋戲傳奇角色致敬。李崗表示,希望能發展更多火花,也給台灣年輕的導演更多拍
戲發表的管道。
李崗旗下崗華影視與台灣大哥大攜手推出《布袋甩尾》,融合布袋戲、真人角色扮
演(cosplay)等,片長約五十分鐘,專供手機或平板電腦觀賞。
十月底前,台灣大「TV隨身看」用戶免費收看。李崗並說,「史豔文是大家共同
的記憶,老精神與新科技結合,是滿不錯的事」。
《布袋甩尾》新媒體電影僅耗資新台幣五、六百萬元製作,經濟部工業局有部分補
助經費,李崗監製,導演是胡皓翔,十一天就拍攝完成。胡皓翔說,這部片比較像電視單
元劇的長度,未來規劃延伸製作為電影長片。
首次嘗試製作新媒體電影,李崗說,希望找到長期合作企業,讓團隊「像工廠這樣
做」,一路拍下去,成本就可攤低,第一次跨這麼多領域拍攝,當然不划算。他並表示,
「不要每個(電影)都要上院線,那是很大、很久的戰爭」。
李崗認為,台灣從來不做育成的事情,現在說要砸幾十億元發展文創產業,「都還
是用做股票、期貨的概念去做」。電影青年可能做到三十幾歲很快樂,但如果沒有健全的
電影上下游產業,「電影導演怎麼做為一個職業?」
胡皓翔坦言,國內新媒體電影市場仍屬未知,也沒有前例,也不知道是否能回收。
這次是用拍一般電影的規格來製作,之後應比較了解投入資源的規模,以確定商業模式。
《布袋甩尾》由崗華影視「推手計畫」推動,先前製作的一般電影已有《陽陽》、
《茱麗葉》、《星光傳奇》等。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80.176.103.152 (07/07 20:15)
Tags:
獨立製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華裔音效師何宗文 聲控一甲子

By Audriana
at 2011-07-07T19:59
at 2011-07-07T19:59
Virtual Life 『我的第二人生』網路安全創意影音比賽

By Dorothy
at 2011-07-07T16:20
at 2011-07-07T16:20
「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第二波頒獎人曝光

By Irma
at 2011-07-06T23:46
at 2011-07-06T23:46
首部新媒體電影「布袋甩尾」 台灣大獨家上映

By Sandy
at 2011-07-06T23:04
at 2011-07-06T23:04
7/15【YSL瘋狂的愛】時尚大師聖羅蘭不朽傳奇

By Iris
at 2011-07-06T19:16
at 2011-07-06T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