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間道觀後感.... - 相聲

By Ivy
at 2008-06-28T01:01
at 2008-06-28T01:01
Table of Contents
對這場演出有著強烈好感的朋友 就別往下看了
防雷空一頁
一言以蔽之......弱
上半場
1.星光道(郎祖筠 樊光耀)
這個組合已經是吳門裡相當高檔次的組合了
有點延續流行哥哥唱的風格
不過更讓我想到前些日子在大柵欄看到台藝大的演出"組團體"(二重唱+流行哥哥唱)
過度誇張的動作 讓我有點不能適應
不過也就因為這些動作才讓這個段子有了包袱
觀眾看得很樂 不過其實段子本身沒有什麼內容可言
頂多說是在諷刺現今藝人為搏版面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吧
只是與其說兩人在說相聲 不如說是在搞笑還比較貼切
不過這個段子在整場演出算是非常出色的了
2.孝之道(劉增鍇 劉爾金)
這段其實就是在大柵欄已經演過N百遍的"貓爸爸"
之前都是看不高(之之)演
基本上是個可愛風的小品段子
段子本身寫得不錯
諷刺現代人養寵物的瘋狂行徑算是相當到位
只是劉爾金的捧哏不夠到位
這段算是中規中矩 光榮完成使命
3.二論典故(樊光耀 吳兆南)
算是吳魏的代表作之一吧
以前看"上台鞠躬"的錄像時 相當喜歡這段
樊光耀在演繹上的問題不大
只是節日背得不熟
沒辦法像吳魏合作時用貫口使活那樣俐落
在問字的時候節奏也怪怪的 有點拖泥帶水
最詭異的是
"二論典故"這個段名是出自段末"朱夫子"那兩段文言文
結果這次卻把問字當底包
真正的二論典故卻被當成返場來使
有點錯愕
不過這次加了一些不錯的新包袱
新的節日 新的典故等
具體內容這裡就不說了
下半場......惡夢的開始
4.財之道(郎祖筠 劉爾金)
就是楊義和楊進明的沒主意
北曲以前演出時叫發財夢
不知道要怎麼說這段演出
節奏、分寸都很怪
尤其很多包袱明明就應該要很脆的使
可是兩人卻要東解釋西牽拖
不必要的言語太多
很多時候到了包袱口準備要笑了
卻又被多餘的廢話給打斷
還挺彆扭的一段
不過這段本身的內容就很有意思
雖然說得不好 還是會有掌聲
但是 還是得說 劉爾金已經比我印象中進步了
尤其在我看到接下來侯冠群的演出之後.......囧
5.黃鶴樓(侯冠群 吳兆南)
吳魏的代表作之一
我非常喜歡這個段子
也是我覺得吳魏最好的幾個段子之一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馬三立的版本
在我聽過無數次吳魏版 對這個段子幾乎免疫的時候
馬三立的黃鶴樓仍是讓我笑了整整一個晚上
不重要 還是好好說這場演出的心得吧
侯冠群......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
沒有語氣沒有表情沒有戲
這個段子逗哏不需要真唱 就不提了
居然"生旦淨末丑..."那一段小貫口 連個氣口都沒有
自己說得也吃力 說完觀眾都快憋死了
道具太多也是個敗筆
吳魏以前演的時候是用方巾現場折成帽子
光是這個台下就可以爆個雷出來
這次直接搞個道帽、羽扇
一方面少了美感 二方面少了喜感
尤其那個莫名奇妙的所謂張飛頭
更是讓我受不了到了極點
所幸
這個段子經典到不行
基本上光是把詞唸出來都會有包袱
底下觀眾的笑聲掌聲不少
只是我自己看得很痛苦 還不斷有股"什麼呀你們就笑"的感覺
和我看瓦舍最近作品的感覺還挺像的
我在想或許有些人覺得自己花錢買票進劇場
不笑夠本會有點失落
所以拼命的讓自己在演出中盡可能的配合吧
(有在這段演出時大笑的朋友們,真的對不起,我只是在說自己的心得)
6.真的忘記這段叫什麼了...囧(侯冠群 砰砰阿峰 吳兆南)
這段聽得我有點失神了
沒內容 沒表演(還是說這就叫表演)
侯冠群先用好幾個小笑話涮其他的同門
但是好像沒一個笑話使得好的
尤其是用來涮劉爾金的那段 郭德綱的盜墓
因為聽過郭德綱使 所以更清楚侯冠群哪裡使的不對
聽得我想衝上台把他踹下來自己重使一遍
(雖然我之前在大柵欄使過 也使得不好)
阿峰看得出來拜師兩年應該是完全沒學相聲
這點他在舞臺上倒是真的大大方方的承認
不過侯冠群跟他其實是政治上的相遇
要把他推上相聲舞台 我想還是算了吧
這段什麼內容我真的不知道
只是吳老師最後衝出來說了幾句話莫名奇妙就結束了
讓人相當的傻眼
吳門這次師門公演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底都收得不乾不淨(只有孝之道收的比較好)
通常段子都是底包一個雷 在觀眾的掌聲中鞠躬下台
這次幾乎每一段都收得不乾不脆
不知道是要不要結束
大部分都是演員藉著鞠躬告訴觀眾"該鼓掌了"
真的是 囧囧囧囧囧
--
老實說
我是沒有期待過吳門公演
整個吳門其實還是只有吳兆南 劉增鍇 樊光耀會說相聲
郎祖筠還算OK 但舞台劇成分還是比較重
劉爾金雖然有進步 但是水準還是沒到
侯冠群和阿峰......還是去跑跑選舉比較實在
難得看到一場演出是上半場比下半場好看的
把阿峰擺到大軸 更是災難一場
--
關於黃鶴樓
要多說一點
推薦大家先看吳魏的
侯寶林也說過 可是我忘記我到底聽過了沒有(應該有......吧)
記得吳魏主要是順著侯寶林的路子來說
看完吳魏可以再找侯寶林的來聽聽
接著先聽過八扇屏之後再來聽馬三立的版本
就可以體會到馬三立這個段子有多妙
聽完馬三立之後再找找曹雲金和劉藝的版本
德雲社的段子基本上都盡量用馬三立當底本(除非是馬三立沒說過的段子)
曹劉說這段多了些年輕人的活力和德雲社一貫的無俚頭
又是另一種樂趣
瓦舍的基本上看完吳魏就覺得不怎麼樣 節奏太拖
但是跟侯冠群這次說的比起來
還是看瓦舍的好一點
--
此篇文章不歡迎轉錄 拍謝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防雷空一頁
一言以蔽之......弱
上半場
1.星光道(郎祖筠 樊光耀)
這個組合已經是吳門裡相當高檔次的組合了
有點延續流行哥哥唱的風格
不過更讓我想到前些日子在大柵欄看到台藝大的演出"組團體"(二重唱+流行哥哥唱)
過度誇張的動作 讓我有點不能適應
不過也就因為這些動作才讓這個段子有了包袱
觀眾看得很樂 不過其實段子本身沒有什麼內容可言
頂多說是在諷刺現今藝人為搏版面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吧
只是與其說兩人在說相聲 不如說是在搞笑還比較貼切
不過這個段子在整場演出算是非常出色的了
2.孝之道(劉增鍇 劉爾金)
這段其實就是在大柵欄已經演過N百遍的"貓爸爸"
之前都是看不高(之之)演
基本上是個可愛風的小品段子
段子本身寫得不錯
諷刺現代人養寵物的瘋狂行徑算是相當到位
只是劉爾金的捧哏不夠到位
這段算是中規中矩 光榮完成使命
3.二論典故(樊光耀 吳兆南)
算是吳魏的代表作之一吧
以前看"上台鞠躬"的錄像時 相當喜歡這段
樊光耀在演繹上的問題不大
只是節日背得不熟
沒辦法像吳魏合作時用貫口使活那樣俐落
在問字的時候節奏也怪怪的 有點拖泥帶水
最詭異的是
"二論典故"這個段名是出自段末"朱夫子"那兩段文言文
結果這次卻把問字當底包
真正的二論典故卻被當成返場來使
有點錯愕
不過這次加了一些不錯的新包袱
新的節日 新的典故等
具體內容這裡就不說了
下半場......惡夢的開始
4.財之道(郎祖筠 劉爾金)
就是楊義和楊進明的沒主意
北曲以前演出時叫發財夢
不知道要怎麼說這段演出
節奏、分寸都很怪
尤其很多包袱明明就應該要很脆的使
可是兩人卻要東解釋西牽拖
不必要的言語太多
很多時候到了包袱口準備要笑了
卻又被多餘的廢話給打斷
還挺彆扭的一段
不過這段本身的內容就很有意思
雖然說得不好 還是會有掌聲
但是 還是得說 劉爾金已經比我印象中進步了
尤其在我看到接下來侯冠群的演出之後.......囧
5.黃鶴樓(侯冠群 吳兆南)
吳魏的代表作之一
我非常喜歡這個段子
也是我覺得吳魏最好的幾個段子之一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馬三立的版本
在我聽過無數次吳魏版 對這個段子幾乎免疫的時候
馬三立的黃鶴樓仍是讓我笑了整整一個晚上
不重要 還是好好說這場演出的心得吧
侯冠群......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
沒有語氣沒有表情沒有戲
這個段子逗哏不需要真唱 就不提了
居然"生旦淨末丑..."那一段小貫口 連個氣口都沒有
自己說得也吃力 說完觀眾都快憋死了
道具太多也是個敗筆
吳魏以前演的時候是用方巾現場折成帽子
光是這個台下就可以爆個雷出來
這次直接搞個道帽、羽扇
一方面少了美感 二方面少了喜感
尤其那個莫名奇妙的所謂張飛頭
更是讓我受不了到了極點
所幸
這個段子經典到不行
基本上光是把詞唸出來都會有包袱
底下觀眾的笑聲掌聲不少
只是我自己看得很痛苦 還不斷有股"什麼呀你們就笑"的感覺
和我看瓦舍最近作品的感覺還挺像的
我在想或許有些人覺得自己花錢買票進劇場
不笑夠本會有點失落
所以拼命的讓自己在演出中盡可能的配合吧
(有在這段演出時大笑的朋友們,真的對不起,我只是在說自己的心得)
6.真的忘記這段叫什麼了...囧(侯冠群 砰砰阿峰 吳兆南)
這段聽得我有點失神了
沒內容 沒表演(還是說這就叫表演)
侯冠群先用好幾個小笑話涮其他的同門
但是好像沒一個笑話使得好的
尤其是用來涮劉爾金的那段 郭德綱的盜墓
因為聽過郭德綱使 所以更清楚侯冠群哪裡使的不對
聽得我想衝上台把他踹下來自己重使一遍
(雖然我之前在大柵欄使過 也使得不好)
阿峰看得出來拜師兩年應該是完全沒學相聲
這點他在舞臺上倒是真的大大方方的承認
不過侯冠群跟他其實是政治上的相遇
要把他推上相聲舞台 我想還是算了吧
這段什麼內容我真的不知道
只是吳老師最後衝出來說了幾句話莫名奇妙就結束了
讓人相當的傻眼
吳門這次師門公演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底都收得不乾不淨(只有孝之道收的比較好)
通常段子都是底包一個雷 在觀眾的掌聲中鞠躬下台
這次幾乎每一段都收得不乾不脆
不知道是要不要結束
大部分都是演員藉著鞠躬告訴觀眾"該鼓掌了"
真的是 囧囧囧囧囧
--
老實說
我是沒有期待過吳門公演
整個吳門其實還是只有吳兆南 劉增鍇 樊光耀會說相聲
郎祖筠還算OK 但舞台劇成分還是比較重
劉爾金雖然有進步 但是水準還是沒到
侯冠群和阿峰......還是去跑跑選舉比較實在
難得看到一場演出是上半場比下半場好看的
把阿峰擺到大軸 更是災難一場
--
關於黃鶴樓
要多說一點
推薦大家先看吳魏的
侯寶林也說過 可是我忘記我到底聽過了沒有(應該有......吧)
記得吳魏主要是順著侯寶林的路子來說
看完吳魏可以再找侯寶林的來聽聽
接著先聽過八扇屏之後再來聽馬三立的版本
就可以體會到馬三立這個段子有多妙
聽完馬三立之後再找找曹雲金和劉藝的版本
德雲社的段子基本上都盡量用馬三立當底本(除非是馬三立沒說過的段子)
曹劉說這段多了些年輕人的活力和德雲社一貫的無俚頭
又是另一種樂趣
瓦舍的基本上看完吳魏就覺得不怎麼樣 節奏太拖
但是跟侯冠群這次說的比起來
還是看瓦舍的好一點
--
此篇文章不歡迎轉錄 拍謝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Mason
at 2008-06-30T10:06
at 2008-06-30T10:06

By Rebecca
at 2008-07-03T06:50
at 2008-07-03T06:50

By Dinah
at 2008-07-06T15:08
at 2008-07-06T15:08

By Doris
at 2008-07-07T16:44
at 2008-07-07T16:44

By Aaliyah
at 2008-07-11T00:38
at 2008-07-11T00:38

By Robert
at 2008-07-15T12:31
at 2008-07-15T12:31

By Kyle
at 2008-07-16T08:22
at 2008-07-16T08:22

By Susan
at 2008-07-20T11:25
at 2008-07-20T11:25

By Xanthe
at 2008-07-24T20:00
at 2008-07-24T20:00

By Caroline
at 2008-07-26T06:58
at 2008-07-26T06:58

By Hedwig
at 2008-07-30T02:08
at 2008-07-30T02:08
Related Posts
6/25 中時 會講髒話的人

By Edwina
at 2008-06-26T03:04
at 2008-06-26T03:04
6/28大柵欄停演

By Ursula
at 2008-06-25T08:27
at 2008-06-25T08:27
吳間道 想換場次阿!

By Necoo
at 2008-06-25T02:10
at 2008-06-25T02:10
[轉載] 超級扃的歌名

By Xanthe
at 2008-06-24T16:03
at 2008-06-24T16:03
對口與群口相聲?黃士偉和馮翊綱

By Delia
at 2008-06-23T10:48
at 2008-06-23T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