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觀後感 - 電影
By Edith
at 2010-08-20T21:52
at 2010-08-20T21:52
Table of Contents
[寫在前面]
首先呢,這不是影評,應該比較像接近觀影心得的東西XD
提供給還沒有去看過的版友們,一個選擇的參考。
會想跑去電影院看,原本只是因為前陣子某天讀書會有人提到這電影,
可以連想到刑法犯罪論推論的時候,討論"義務衝突"如何處理的問題XD
所以才對這電影發生興趣,今天下班時間衝去看。
但看到最後,這刑法什麼鬼的已經不重要了XDDDD
所以,下面提到的一些感覺,當然就充滿著屬於個人的"主觀"。
再者,如果有提到什麼和影片有出入的地方,
那應該是我記憶力太差,就請大家補完吧:)
合先敘明。
==========================================================
[特效]
這不是像2012或其他類似好萊屋那樣的"災難片",
骨子裡它90%根本就是一部劇情片,
所以期待想純看如2012那樣從頭地圖兵器到尾的特效天災,
那大概會失望吧^^"
再者,看影片最後面的STAFF表,特效應該是找韓國人做的。
我個人的感覺是做出來的特效就很"日韓風格"......
意思是,不能說不像。但很明顯的就是前景的演員和特效天崩地裂的背景,
這兩者之間的契合感,就很像是近年來日韓的災難片那樣,
比起像ILM之類的水準,是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
=============================================================
[劇情]
不否認很催淚,連近來精神緊繃的我在下班時間去看完這片後,
也因為受到劇情的渲染而舒緩了不少XD 但那種舒緩是感嘆式的舒緩^^""
我不會用灑狗血來形容這樣的劇本。
原因舉一個我記得比較清楚的,如果要我認為是灑狗血,
那麼在後面姐弟於川震災區的相認的時候,就應該來段感人大重逢的特寫。
但導演沒有這樣拍,
而是直接跳到姐坐在弟的車上要回唐山看媽媽的車上。
再者,當回到家門口的時候,如果是灑狗血(以我主觀的"想像")的拍法,
應該是是女兒進門口之後,媽媽和女兒接著就開始演重逢熱淚戲。
但導演沒有這樣拍,
而是換個鏡頭和場景,先讓女兒進客廳看到爸爸和自己小時候的遺照,
再讓母親從背後出現來接這場重逢戲。
此外,重逢熱淚的情緒也沒有一次就用完,
而是分別在數個段落中層次爆發;
1.客廳母親和女兒下跪 2.晚間母女床邊細語 3.在紀念墓園時女兒再次崩潰
我認為這樣真的把感人的情緒數段引發出來,
所以我不會用灑狗血來形容這電影,而是真的拍出讓人感人的味道。
[主題]
好像是看雜誌還是電子報,
導演說其實英文的片名更能貼近這部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After Shock ,以及那句海報上的台詞--23秒,32年....云云。
訴說的,是劫難餘後的人生,怎麼過下去,怎麼走過去的故事。
當然不否認戲劇化色彩還是有的,它不是寫實片,是劇情片。
所以獨臂的弟弟可以自己闖出一遍天,且沒有虧待辛苦養大他的母親。
所以餘生的姐姐可以有那些感情上面的曲折和單親媽媽最後找到歸訴的際遇。
但戲劇化歸戲劇化,
影片帶出來的親情,不同家庭的親情,兩個小孩子成長過程....
都是很令人感動的點。
☆姐姐這邊其實就我身邊聽過看過聊過的例子,
撇開災民的設定。大學女生懷孕,獨力養大小孩。
或是大學女生和學長交往最後分手,再之後遠走國外和外國人結婚。
這些元素在上個世紀末的20年裡,應該不是什麼天方夜壇的事情。
相信這個世代的版友或比較年輕但有認識這個世代的人,應該都覺得不會戲劇化。
也因此,藉一角向那些辛苦的單親媽媽致意。
知道很多個案,真的很偉大:)
[台詞]
誠如一開始講的,
本來是被那段媽媽和救難隊在講要救哪一個這段對話所感動才去看的。
但是看到後來,會想更推其他的台詞。
譬如說,在後面,媽媽隔了32年終於看到她女兒站在她前面時,
媽媽講了一句 "妳是從哪裡爬出來的呀....."
看似責罵女兒的一句話,旦實際上包含著卻是32年來所有的混合的情緒,
自責,不捨,喜泣,總是心肝寶貝....等等。
我覺得這一句台詞,加上演員的演力,表達的十足滿分!!!
至於其他的句子,就待有興趣的版友看過之後,我想應該就能體會了吧。
[雜感]
1. 片子裡有一點點部份提到一些名詞,特別是90'之後的時間點,
像媽媽她在兒子離開唐山之後,和街坊提到的"下崗",
指的是她離開了原本推估應該是國營企業的紡織廠的職位。
"個體",指的就是改革開放之面,全面推廣的個體戶經濟改革政策。
詳細一點的,用google找應該也可以略知一二這些背景涵義。
2. 或許政治敏感一點的會覺得對於解放軍歡呼那幾個橋段過於矯情之類。
但從我的觀點來看,要它不真的這樣拍,我才覺得矯情。
如果有看過中國它們自己拍的一些討論文革的資料影片,
或是對於中共黨史有接觸的人,
應該都會對這樣的場景不覺得有啥奇怪,甚至當時實際上來說,
都要比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
3. 好像網路有人在抓bug, 什麼紅牛XD,捷安特....
基本上我是覺得看電影有和劇情同步的話,應該是沒空注意那種地方才對XD
4. 當年921的時候,我一個人住高雄市睡死。是醒來坐公車上學的時候,聽人家在講,
到學校聽同學在說,才知道這麼慘重。
5. 2008年川震的時候,我人因公在香港。
沒記錯下午那個時間是坐在當時叫西鐵,要從新界元朗回九龍佐敦的路上。
是先聽到車上LCD新聞撥報的內容,才仔細轉頭去看川震新聞的消息的。
6. 我媽媽是台南人,當年台南白河大地震,她好像是在7歲時也經歷,
(唐山大地震的雙胞胎是6歲的樣子:p)
不知道如果推薦她去看唐山這片,會不會有過於刺激的感觸^^"
7. 中國那邊有唐山,有川震。
我們台灣10年前921,去年88水災,
都是讓人印象深刻和不忍的天災。
所以值得我們更去多多注意安全,關心災民,
以及,珍惜每一刻和親人相處的時光。 ^____^
--
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Wislawa Szymborska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辛波絲卡)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Love at First Sight"
~~Turn Left˙Turn Right 幾米~~
--
首先呢,這不是影評,應該比較像接近觀影心得的東西XD
提供給還沒有去看過的版友們,一個選擇的參考。
會想跑去電影院看,原本只是因為前陣子某天讀書會有人提到這電影,
可以連想到刑法犯罪論推論的時候,討論"義務衝突"如何處理的問題XD
所以才對這電影發生興趣,今天下班時間衝去看。
但看到最後,這刑法什麼鬼的已經不重要了XDDDD
所以,下面提到的一些感覺,當然就充滿著屬於個人的"主觀"。
再者,如果有提到什麼和影片有出入的地方,
那應該是我記憶力太差,就請大家補完吧:)
合先敘明。
==========================================================
[特效]
這不是像2012或其他類似好萊屋那樣的"災難片",
骨子裡它90%根本就是一部劇情片,
所以期待想純看如2012那樣從頭地圖兵器到尾的特效天災,
那大概會失望吧^^"
再者,看影片最後面的STAFF表,特效應該是找韓國人做的。
我個人的感覺是做出來的特效就很"日韓風格"......
意思是,不能說不像。但很明顯的就是前景的演員和特效天崩地裂的背景,
這兩者之間的契合感,就很像是近年來日韓的災難片那樣,
比起像ILM之類的水準,是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
=============================================================
[劇情]
不否認很催淚,連近來精神緊繃的我在下班時間去看完這片後,
也因為受到劇情的渲染而舒緩了不少XD 但那種舒緩是感嘆式的舒緩^^""
我不會用灑狗血來形容這樣的劇本。
原因舉一個我記得比較清楚的,如果要我認為是灑狗血,
那麼在後面姐弟於川震災區的相認的時候,就應該來段感人大重逢的特寫。
但導演沒有這樣拍,
而是直接跳到姐坐在弟的車上要回唐山看媽媽的車上。
再者,當回到家門口的時候,如果是灑狗血(以我主觀的"想像")的拍法,
應該是是女兒進門口之後,媽媽和女兒接著就開始演重逢熱淚戲。
但導演沒有這樣拍,
而是換個鏡頭和場景,先讓女兒進客廳看到爸爸和自己小時候的遺照,
再讓母親從背後出現來接這場重逢戲。
此外,重逢熱淚的情緒也沒有一次就用完,
而是分別在數個段落中層次爆發;
1.客廳母親和女兒下跪 2.晚間母女床邊細語 3.在紀念墓園時女兒再次崩潰
我認為這樣真的把感人的情緒數段引發出來,
所以我不會用灑狗血來形容這電影,而是真的拍出讓人感人的味道。
[主題]
好像是看雜誌還是電子報,
導演說其實英文的片名更能貼近這部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After Shock ,以及那句海報上的台詞--23秒,32年....云云。
訴說的,是劫難餘後的人生,怎麼過下去,怎麼走過去的故事。
當然不否認戲劇化色彩還是有的,它不是寫實片,是劇情片。
所以獨臂的弟弟可以自己闖出一遍天,且沒有虧待辛苦養大他的母親。
所以餘生的姐姐可以有那些感情上面的曲折和單親媽媽最後找到歸訴的際遇。
但戲劇化歸戲劇化,
影片帶出來的親情,不同家庭的親情,兩個小孩子成長過程....
都是很令人感動的點。
☆姐姐這邊其實就我身邊聽過看過聊過的例子,
撇開災民的設定。大學女生懷孕,獨力養大小孩。
或是大學女生和學長交往最後分手,再之後遠走國外和外國人結婚。
這些元素在上個世紀末的20年裡,應該不是什麼天方夜壇的事情。
相信這個世代的版友或比較年輕但有認識這個世代的人,應該都覺得不會戲劇化。
也因此,藉一角向那些辛苦的單親媽媽致意。
知道很多個案,真的很偉大:)
[台詞]
誠如一開始講的,
本來是被那段媽媽和救難隊在講要救哪一個這段對話所感動才去看的。
但是看到後來,會想更推其他的台詞。
譬如說,在後面,媽媽隔了32年終於看到她女兒站在她前面時,
媽媽講了一句 "妳是從哪裡爬出來的呀....."
看似責罵女兒的一句話,旦實際上包含著卻是32年來所有的混合的情緒,
自責,不捨,喜泣,總是心肝寶貝....等等。
我覺得這一句台詞,加上演員的演力,表達的十足滿分!!!
至於其他的句子,就待有興趣的版友看過之後,我想應該就能體會了吧。
[雜感]
1. 片子裡有一點點部份提到一些名詞,特別是90'之後的時間點,
像媽媽她在兒子離開唐山之後,和街坊提到的"下崗",
指的是她離開了原本推估應該是國營企業的紡織廠的職位。
"個體",指的就是改革開放之面,全面推廣的個體戶經濟改革政策。
詳細一點的,用google找應該也可以略知一二這些背景涵義。
2. 或許政治敏感一點的會覺得對於解放軍歡呼那幾個橋段過於矯情之類。
但從我的觀點來看,要它不真的這樣拍,我才覺得矯情。
如果有看過中國它們自己拍的一些討論文革的資料影片,
或是對於中共黨史有接觸的人,
應該都會對這樣的場景不覺得有啥奇怪,甚至當時實際上來說,
都要比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
3. 好像網路有人在抓bug, 什麼紅牛XD,捷安特....
基本上我是覺得看電影有和劇情同步的話,應該是沒空注意那種地方才對XD
4. 當年921的時候,我一個人住高雄市睡死。是醒來坐公車上學的時候,聽人家在講,
到學校聽同學在說,才知道這麼慘重。
5. 2008年川震的時候,我人因公在香港。
沒記錯下午那個時間是坐在當時叫西鐵,要從新界元朗回九龍佐敦的路上。
是先聽到車上LCD新聞撥報的內容,才仔細轉頭去看川震新聞的消息的。
6. 我媽媽是台南人,當年台南白河大地震,她好像是在7歲時也經歷,
(唐山大地震的雙胞胎是6歲的樣子:p)
不知道如果推薦她去看唐山這片,會不會有過於刺激的感觸^^"
7. 中國那邊有唐山,有川震。
我們台灣10年前921,去年88水災,
都是讓人印象深刻和不忍的天災。
所以值得我們更去多多注意安全,關心災民,
以及,珍惜每一刻和親人相處的時光。 ^____^
--
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Wislawa Szymborska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辛波絲卡)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Love at First Sight"
~~Turn Left˙Turn Right 幾米~~
--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10-08-21T22:23
at 2010-08-21T22:23
By Sandy
at 2010-08-25T14:47
at 2010-08-25T14:47
By Dorothy
at 2010-08-29T01:32
at 2010-08-29T01:32
By Mia
at 2010-09-01T18:25
at 2010-09-01T18:25
By John
at 2010-09-02T04:17
at 2010-09-02T04:17
By Madame
at 2010-09-06T13:23
at 2010-09-06T13:23
By Lucy
at 2010-09-11T07:28
at 2010-09-11T07:28
By Puput
at 2010-09-14T11:03
at 2010-09-14T11:03
By Yedda
at 2010-09-18T17:49
at 2010-09-18T17:49
By Mason
at 2010-09-19T13:57
at 2010-09-19T13:57
By Audriana
at 2010-09-23T05:03
at 2010-09-23T05:03
By Vanessa
at 2010-09-23T09:59
at 2010-09-23T09:59
By John
at 2010-09-27T22:45
at 2010-09-27T22:45
By Elma
at 2010-09-29T02:57
at 2010-09-29T02:57
By William
at 2010-09-29T22:06
at 2010-09-29T22:06
By Olivia
at 2010-10-03T15:25
at 2010-10-03T15:25
By Ingrid
at 2010-10-04T14:05
at 2010-10-04T14:05
By Agatha
at 2010-10-06T07:20
at 2010-10-06T07:20
By Audriana
at 2010-10-07T20:00
at 2010-10-07T20:00
By Jessica
at 2010-10-07T22:14
at 2010-10-07T22:14
By Valerie
at 2010-10-12T21:25
at 2010-10-12T21:25
By Sandy
at 2010-10-16T09:57
at 2010-10-16T09:57
By Susan
at 2010-10-17T21:14
at 2010-10-17T21:14
By Donna
at 2010-10-21T22:03
at 2010-10-21T22:03
By Oliver
at 2010-10-22T02:09
at 2010-10-22T02:09
By Vanessa
at 2010-10-25T04:46
at 2010-10-25T04:46
By Suhail Hany
at 2010-10-26T09:09
at 2010-10-26T09:09
By Belly
at 2010-10-28T19:07
at 2010-10-28T19:07
Related Posts
被出賣的台灣
By Frederica
at 2010-08-18T23:42
at 2010-08-18T23:42
恐怖片必備:教你如何自己調製血漿!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8-18T22:51
at 2010-08-18T22:51
浴血任務(The Expendables) 老派萬歲
By Thomas
at 2010-08-18T12:28
at 2010-08-18T12:28
全面啟動Inception 之 真的是神作?
By Yedda
at 2010-08-18T07:10
at 2010-08-18T07:10
請幫幫我找部戰爭片
By Frederic
at 2010-08-17T09:00
at 2010-08-17T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