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裡的佛學 - 電影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6-11-03T15:21

Table of Contents

文長慎入...
原作者因為不會用 PTT , 經同意轉貼....
原作者 FB 在最下面 )

---------------- 正文開始 -----------------------

你也以為奇異博士是在講佛學、甚至是密教或藏傳佛教?

不,它是根根本本的印度教—薄伽梵歌的展現。




上次寫電影分析文,是對「露西」的介紹,這次寫這篇稍微想了一下,

觀察了些主流媒體的文章,大部份博學多聞的人士,都一面倒的都說是佛學,

我很訝異沒有人把印度教拿來做討論,等了許久,只好自己寫了。




還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我強烈推薦你們去看看,會有很多收穫。

這個主題會很龐大,但我就嘗試盡量精簡,從幾個角度來解釋我看到的「奇異博士」。




開始吧。

首先,觀眾會發現奇異博士是在出車禍,神經重傷之後,

開始努力想要修復它,因此前往了尼泊爾的「卡瑪泰姬」,

傳說那裡有能夠治癒他的方法。




這邊特別要注意的,是奇異博士前往該聖處的動機:

「他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才前往尼泊爾的」。


從這一點上,就能在 印度哲學 VS 西洋哲學

和原始佛教VS大乘佛教中找出一個分界嶺:



印度哲學與原始佛教,重視的問題不外乎是如何解脫,

但西洋哲學與大乘佛教重視的,則是如何累積知識、認識到這個世界的全貌,

特別是以佛教的語言來說:「成為正遍知」。




接著,當奇異博士在古一的教導下學習魔法,

你一定會注意到他使用了密教的大日經系統,

所提倡的「三密相應」概念: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專注禪定與觀想,

來施展魔法,這是繼火影忍者的「查克拉忍術」之後,

另一更貼近早期密教的論述。


密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是以「解決世間問題」為前提,

這早在阿含經、部派佛教就有「咒術」的蹤跡可循,

當然,經過「佛化密教」(恕我用這個詞)的發展,

用密教來達成出世間的解脫,變成不可躲避的重要議題。





所以,在大日經第一品—住心品開始,

佛教中就正式出現了密教這一個修行方式:

在原本單純用來解決世間問題的技巧上,

灌入了佛教最重視的「思想」與「禪定」,

這樣才能充分解釋,為何透過密教的修行,可以導向解脫。






然而,密教本身的骨子裡,就一直存在著神秘技巧性太高的現實:

講白了,加入「意」的觀想與禪定,

只是把「手結印、口誦咒」這個存在許久的巫術,轉為佛教的關鍵。







但是,

在轉化為佛教之前,為什麼單純「手結印、口誦咒」就能展現魔法?

後期密教中,大量重視的問題,歸納性可以分成兩個:

「密教修行如何導向解脫」

「密教技巧本身為何有效?」,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但是它們專注的點有所不同:

前者的答案是因為加入了佛教的目標與修行技巧,

但後者的問題,再用更「非黑即白」的方式來說,

就是在沒有加入觀想的前提下,

為何「手結印、口誦咒」能夠展現魔法?



其原因在密教中眾說紛紜,有的論典主張以身體生理層面的角度,

來解釋咒語的音符對生理的影響,進而開展出的力量。



但最主流的說法,回到密教本身來看,這些力量的展現,基本上來自三力: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

你會發現,第一點跟第二點是佛教化的特徵,

但是第三點:法界力

可以說就是密教在發展過程中,自認其力量的來源。



所謂的法界力,白話來說就是「自然法則的力量」,

當古人無法瞭解地心引力的理論、但觀察到其存在時,

就會認為水由高處往低處流,是「自然的」,簡單來說,無法解釋卻存

在的法則,就是自然、就是「法界力」。



你可能會認為這段話有說跟沒說一樣,但是此處標示出一個很大的關鍵:

密教(或魔法)的技巧,就是透過「手結印、口誦咒」來「使用」法界力,

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看似單純的論述,其實隱含著三乘佛教發展史上,本位的根本差異:

原始佛教重視「從痛苦中徹底解脫」、

大乘佛教重視「成為遍知一切的覺者」、

秘密佛教重視「如何運用法界力」,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本尊與信仰會在密教中蓬勃發展。

然而,當我們研究如何使用「法界力」,

也就是認為,有一個「超越我們認識以外的法界力存在」,

這個思想,會在後面的解釋佔了很重要的關鍵。






接下來是超級大反派多瑪慕的出現,

我看到有人論述他為「根本無明」,但私意不支持這樣的主張,

根本無明的特性是某種「常執」,並不具有破壞性,而這位多先生嘛…


...請 自己看影片啦~






我覺得,這整部電影的關鍵核心,

在於古一即將死亡前與奇異博士的對話、以及奇異博士

在對話後得到的啟發,進而找到他擊敗多瑪慕的方法。



古一告訴奇異博士:

「你一直害怕失敗,但這正是束縛住你的東西(對話我記得是這樣啦)」,

這其實點出了我們我執的一個很根本面向:

我們對自己的認定,才是束縛住我們的那個東西,而這種認定,就是我執。


這邊所談的我執,我認為它是遍計我執而不是俱生我執

前者的特性是由大量的概念跟自我認定所建構出的一個「我」這個概念,

而後者的特性,最主要是在不認識「無常」的情

況下,所產生的「常」執。






這個看似不重要的一個關鍵點,

其實暴露出了這部電影的核心:

這是印度教的理論、不是佛教的理論。

這是印度教的理論、不是佛教的理論。

這是印度教的理論、不是佛教的理論。







如果你注意看,你會發現奇異博士是在打破它對自己的認識,

包括由「不能失敗」、「絕對成功」等等理念所堆砌出來的「我」,

才開展出擊敗多瑪暮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外道不談「我執」,

但其實外道也談我執、也強調要破除我執,甚至有一套與

佛教能相媲美的「破我論調」。








那麼,佛教與外道、最主要是印度教的根本差異何在?


佛教說我執有兩種:「俱生」、「遍計」,

而印度教只講一種我執,一般稱為「小我執」。


這個小我執相當於遍計我執

指的同樣都是由我們對自己的認定,

所建構起的「我」這個概念,

印度教也認為這個概念,束縛住了我們,因此要追求解脫。




當然,印度教的這個理論,

明確可以發現是在受到佛教激盪後出現的論述,

最早期與完整的論點,在薄伽梵歌裡有詳細的記載。







關鍵的問題,在於佛教講俱生我執、而印度教不講,

因為印度教認為,修行的目的就是「打破小我、回歸大我」,

這個大我又被稱為「梵我」,

根據印度教理論,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具有盡善盡美、常存不變等等形象。






而佛教,認為任何一種「常」的執著,

都是因為我們心智不夠敏銳、導致感官無法直接經

驗到事物不停變化的特性,才誤以為它們是常存的:


就好比遠距離看到馬尾巴,我們可能

看成一片,但近距離才會發現到,那是由一根根馬毛組成的,

這是感官能力優劣帶來的結果。






所以,根本上來說,


奇異博士只強調透過破除「小我or遍計我」所帶來的解脫,

相對於露西那部電影的劇情,

並沒有觀察到時空的不停變化性,這種解脫,

可以說不過是印度教所嚮往的解脫罷了。







另外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這邊談到的「一切事物的根源-梵我or大我」,

邏輯強大的朋友一定就能發現,

這與我們前面談到的「自然力量」或是「法界」有很大的相似。




沒錯,印度教認為自然力量的源頭,就是梵我,

佛教也將自然力量稱為法界,那法界跟梵我的關鍵差異在哪裡?





佛教談法界的特質,傾向於從否定的方式來解釋,

包括:無染、清淨、不生、不滅、不變

等等,這些詞彙都是客觀、被動的。




相對來說,印度教在闡述梵我,

則傾向從肯定面來解釋其特質,

包括:常存、美妙、源頭等等,這些詞彙較為主觀、能動。










這個關鍵的差異在哪裡呢?

佛教從否定面來描述「自然力量」,

是因為一旦從肯定面來闡述它的某個特質,比如美好、完善,

而這個美好與完善必然是持續性的,而任何肯定、持續性的東西,

都有很大的一個危險:就是眾生們對其產生「常」的執著。

不會有人對「否定面」的東西,將其視為我,








但是根據佛教的部分理論,

我們最根本的無明,

就是把某個持續性、看起來沒什麼變化的東西(阿賴耶識)以為是我,

才發生了一連串的輪迴作用。





相對於佛教,

印度教本來就大張旗鼓地不停宣說

「梵我」、「常存」、「常存」、「常存」、

「常存」、「常存」、「常存」、「常存」、

「常存」、「常存」、「常存」....

所以從肯定面描述其特質,讓大家對其產生「常」的認識,

在其理論中,也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實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最直接想到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非常早期、幾乎可以說是奠基的哲學與修行根本,

裡面描述「阿周那」在戰場上遇到敵軍,卻發現敵軍中有許多親友,

因而恐懼無法參戰。




這時,他的馬伕黑天教導他,

如何透過破除對小我的執著,進而開展出勇氣參戰......

嗯,不就是這部電影嗎?


原作在此

http://tinyurl.com/hgzeps5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6-11-06T17:49
太複雜了一堆專有名詞看不懂QQ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6-11-10T19:52
這篇好看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6-11-12T21:56
這篇說明力還不如開頭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6-11-17T01:07
這篇很有意思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11-20T21:48
這樣論述讓人覺得很多宗教都可以來附會一下。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6-11-23T08:42
能舉出電影中出現的人\服裝\動作\臺詞\場景\劇情等有關聯
的點嗎?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6-11-23T11:38
與其說是佛教其實裡面的佛點不太明顯 比較像印度教苦行
僧的修行方式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11-25T17:58
其實佛教的有宗跟印度教幾乎很難分別 法界的概念也不是金
剛乘才入侵的 大乘就在跟印度教互相辯論交流了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6-11-29T09:15
論點掉漆,如果這樣方式,佛教許多大乘宗派都是神教非
佛教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6-12-01T18:29
不同觀點給推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6-12-04T21:23
從一堆菩薩出現 就已經進入神教了啊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6-12-05T18:15
看到一半end 不過前面很認真看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6-12-10T12:58
推大大的觀點 我看本片的時候也不覺得他在講佛教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6-12-14T04:57
推 好深奧 值得仔細思考的對白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6-12-18T21:00
佛教和印度教很多東西是相通的,並不是說印度教有某個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6-12-22T20:19
觀念,佛教就不能吸收那個觀念,這兩個宗教不是互相對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6-12-26T16:06
立的,相反地教義上會互相吸收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6-12-31T08:03
而佛教密教的核心是空正見,並不是自然法則的力量,這
點你對密教有很深的誤解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6-12-31T13:59
推一下.. 雖然有點看不懂..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7-01-04T13:04
印度教當初在辯論時把佛教打臉打到腫 整個大敗
於是只剩少數幾間佛寺苟延殘喘 本來就是對立的....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1-05T02:47
我說的是教義內容並沒有都對立,很多是兩教共通的教義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01-08T19:24
所以原PO說這是印度教理論,不是佛教的,我認為這是印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7-01-13T09:43
度教和佛教共通的,硬要說不是佛教的有點牽強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7-01-17T05:16
嗯跟我想的一樣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01-17T19:25
不能同意你更多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1-22T18:56
先推再說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7-01-26T23:09
看的出原PO佛學底子很深厚,回文中最強的,但不覺得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7-01-28T10:11
推文的人都看的懂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1-30T07:43
作者知識豐富佩服 也是很好的討論 但比較認同樓上neo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7-02-02T17:50
一部電影能呈現到遍計我執已經很下功夫了 露西也只呈現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7-02-03T08:19
了俱生我執的部分阿 我覺得這比較偏向是電影篇幅有限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7-02-08T04:41
的結果 至於第二點佐證 我覺得是很棒的觀察 不過看完我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02-11T02:47
去查了一下梵天跟法界 覺得層次有差 用同個概念理解可能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7-02-14T19:12
會有點問題 還是很感謝這篇分享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2-17T20:59
你這篇裡面講電影的成份幾乎是零了...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7-02-20T11:44
用科學的說法就是「量子力學」編碼「程式語言」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7-02-22T02:52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7-02-22T11:50
問題是這部電影也強調不少靈魂的概念,還有不二論的觀點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02-26T11:06
。所以幾乎可以確定是商羯羅上師(吸收佛教內容)後的教法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7-03-01T22:47
。商羯羅上師與他的論一出世,使得婆羅門教再度振興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03-02T23:22
另外,佛教衰亡主因不是婆邏門教後來戰力變高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03-04T04:12
是因為當時佛教最強的娜蘭達寺被伊斯蘭教用暴力給滅了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7-03-08T00:41
當時西邊都變成了回教地,所以那些論師只能往東北逃跑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03-10T17:23
好厲害 能夠區分印度教與佛教不同的人不多 謝謝長知識了

電影中的塑膠包裝摩擦聲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6-11-03T14:47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覺得電影裡的塑膠摩擦聲很刺耳 現實聽就還好 但是錄在影片裡再撥放出來 聽了就讓人很煩躁 舉例好了 舊X戰警1 我什麼都記不得 只記得開頭女生坐金鋼狼的車 然後金鋼狼拿零食給她吃 開零食那個塑膠摩擦蘇蘇莎莎聲 整個讓我惱怒 直到現在還是記得很清楚 有人也這樣覺得 ...

哈利波特與童年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11-03T14:23
10月時死神的聖物重新上映,才驚覺哈利波特電影已經完結五年了,而小說9年。 當時看到結尾的19年後覺得好遙遠,現在一下子就過了快一半。 電影第一集是2001上映,完結篇於2011年。 哈利的演員丹尼爾是1989年出生(我跟他差不多歲)可能對這個年紀的孩子(現在已經是 大人QQ)特別深刻,因為我們真的是 ...

奇異博士特效超讚 一個BUG跟一些問題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6-11-03T13:31
※ 引述《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之銘言: 恕刪 : 4.多瑪幕身為一個吃世界吃星球弄得像黴菌的反派 :   看起來非常的威能(剛看到一直想到變形金剛的宇宙大帝) :   可是在他吃地球前 :   沒有想到阿斯嘉等其他地方嗎?(感覺都比地球還有吸引力) :   多瑪幕跟原作後面 ...

小熊拿冠軍拍成電影要怎麼拍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6-11-03T13:31
※ 引述《saul86103 (DeadPooL)》之銘言: : Rt : 睽違108年 : 從1:3落後逆轉奪冠 : 最後一戰還一度被追平 : 這麼精彩的故事應該很適合拍成電影吧 : 首先要黑白畫面的1908年小熊冠軍 : 之後畫面轉到山羊被趕出去 主人詛咒小熊百年內無冠 : 接著快速播放這幾十年間小熊輸球 ...

不是第一而是唯一《築地市場:和食之心》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6-11-03T13:31
圖文版請於連結: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7909912 不是第一而是唯一,全球最大的漁貨市場 日本人喜歡吃魚,這幾乎是世界眾所皆知之事。先不管是否與島國風情有關,但握壽司、 生魚片這些精緻又注重食物最初原味的料理方式,可以看出日本對海鮮料理的重視。除了 日式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