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與公視 - 公視

By Frederica
at 2008-08-27T00:59
at 2008-08-27T00:59
Table of Contents
奧運與公視 | 媒體公民行動網 | NCCwatch beta
http://nccwatch.org.tw/story/20080826/24631
【2008.08.26/洪貞玲撰】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事剛落幕,除了各國體育健兒的表現受到關注外,我國媒體的轉播表現
也成為討論話題。長期轉播奧運的四家無線電視台,不但沒有完整播出比賽實況,還任意
插播廣告,引發廣大閱聽人不滿,也逼使主管機關NCC出面協調,要求業者要顧及閱聽人
權益。
然而,商業媒體在商言商,見奧運權利金節節高升,轉播廣告收益不敷成本,不只不能以
閱聽人權益優先,反而宣佈將退出未來的奧運轉播。反倒是力推MOD的中華電信,因為新
科技與高畫質優勢,得到較佳的口碑。
但是,MOD 畢竟是少數人訂閱的服務,訂戶數才剛突破五十萬、逼近六十萬戶。至於其他
科技通路,諸如網路電視、手機下載等方法,在普及率、觀看效果上都有侷限。負擔公共
服務重任的公共電視,理應是最佳的轉播管道之一,但是公視在這場體育盛事中,一開始
就缺席了,也一直不在關注者討論之列。
公共電視難道不在意體育賽事嗎?並不是。三年前,公視才因慧眼獨具,負起轉播美國職
棒大聯盟的賽事,讓觀眾即時見證台灣之光王建民的優異表現,獲得廣大好評。公視無法
轉播奧運,最關鍵處在於經費短缺,因此只能由集團中能獲取廣告收益的華視與其他三家
無線台合作分擔權利金。另一個問題是,因為長期經費不足,公視只能發展重點節目,而
不能擴及體育項目,培養專業的體育記者、主播等人才。
觀察公共媒體發達的國家,轉播重要體育競賽,往往是公共媒體的責任與榮譽。英國的
BBC,除了透過電視頻道轉播外,網路上也闢出奧運專區。筆者七月走訪瑞典公視,也注
意到,瑞典公視投入高成本與人力轉播奧運。英國是下一屆奧運主辦國,選手表現出色,
對奧運的重視不在話下;瑞典在本屆奧運中拿到五面獎牌,只比台灣多一面,整體排名也
在五十名之外。瑞典公視之所以願意重金轉播奧運,並製播多項奧運節目,在於他們對於
重大國際活動的重視,並體認到閱聽人對體育活動的喜好與需求。當然,能夠支持瑞典公
視製播優良的奧運節目的最根本理由是,該國有一個良好健全的公共廣電服務體系,有穩
定的閱聽人執照費作為收入來源,人民對於公視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也高。
我國公視由原本的單一頻道擴張為五個頻道的集團,理應是公視茁壯的契機,也是公視可
以提供更多元服務的機會。但是,公視受限於政府預算無法提高,甚至受到國會杯葛凍結
預算,長期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也難在關鍵時刻滿足閱聽人需求。
商業媒體無法顧及閱聽人權益,在奧運轉播中再添一例。這個時候,回頭想想公視的角色
,回頭想想公視的困境,解決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只在於政府與主管機關能不能將公視的
發展與我國文化影視的長期發展連結起來,給予公視充足的資源、讓公視擔當領頭羊。若
公視能夠得到充足的經費,善盡為我國文化體育等活動發展的責任,在平時報導轉播地方
性的體育活動,一方面讓在地體育活動有更多露出機會,一方面培養公視的體育播報人才
﹔等到大型國際賽事發生,公視自能擔當起重任。奧運四年一次,現在著手培養猶未晚矣
,關鍵只在於政府和公視有無此共識。
(作者洪貞玲為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NccWatch媒體公民行動網計畫共同主持人)
--
http://nccwatch.org.tw/story/20080826/24631
【2008.08.26/洪貞玲撰】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事剛落幕,除了各國體育健兒的表現受到關注外,我國媒體的轉播表現
也成為討論話題。長期轉播奧運的四家無線電視台,不但沒有完整播出比賽實況,還任意
插播廣告,引發廣大閱聽人不滿,也逼使主管機關NCC出面協調,要求業者要顧及閱聽人
權益。
然而,商業媒體在商言商,見奧運權利金節節高升,轉播廣告收益不敷成本,不只不能以
閱聽人權益優先,反而宣佈將退出未來的奧運轉播。反倒是力推MOD的中華電信,因為新
科技與高畫質優勢,得到較佳的口碑。
但是,MOD 畢竟是少數人訂閱的服務,訂戶數才剛突破五十萬、逼近六十萬戶。至於其他
科技通路,諸如網路電視、手機下載等方法,在普及率、觀看效果上都有侷限。負擔公共
服務重任的公共電視,理應是最佳的轉播管道之一,但是公視在這場體育盛事中,一開始
就缺席了,也一直不在關注者討論之列。
公共電視難道不在意體育賽事嗎?並不是。三年前,公視才因慧眼獨具,負起轉播美國職
棒大聯盟的賽事,讓觀眾即時見證台灣之光王建民的優異表現,獲得廣大好評。公視無法
轉播奧運,最關鍵處在於經費短缺,因此只能由集團中能獲取廣告收益的華視與其他三家
無線台合作分擔權利金。另一個問題是,因為長期經費不足,公視只能發展重點節目,而
不能擴及體育項目,培養專業的體育記者、主播等人才。
觀察公共媒體發達的國家,轉播重要體育競賽,往往是公共媒體的責任與榮譽。英國的
BBC,除了透過電視頻道轉播外,網路上也闢出奧運專區。筆者七月走訪瑞典公視,也注
意到,瑞典公視投入高成本與人力轉播奧運。英國是下一屆奧運主辦國,選手表現出色,
對奧運的重視不在話下;瑞典在本屆奧運中拿到五面獎牌,只比台灣多一面,整體排名也
在五十名之外。瑞典公視之所以願意重金轉播奧運,並製播多項奧運節目,在於他們對於
重大國際活動的重視,並體認到閱聽人對體育活動的喜好與需求。當然,能夠支持瑞典公
視製播優良的奧運節目的最根本理由是,該國有一個良好健全的公共廣電服務體系,有穩
定的閱聽人執照費作為收入來源,人民對於公視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也高。
我國公視由原本的單一頻道擴張為五個頻道的集團,理應是公視茁壯的契機,也是公視可
以提供更多元服務的機會。但是,公視受限於政府預算無法提高,甚至受到國會杯葛凍結
預算,長期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也難在關鍵時刻滿足閱聽人需求。
商業媒體無法顧及閱聽人權益,在奧運轉播中再添一例。這個時候,回頭想想公視的角色
,回頭想想公視的困境,解決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只在於政府與主管機關能不能將公視的
發展與我國文化影視的長期發展連結起來,給予公視充足的資源、讓公視擔當領頭羊。若
公視能夠得到充足的經費,善盡為我國文化體育等活動發展的責任,在平時報導轉播地方
性的體育活動,一方面讓在地體育活動有更多露出機會,一方面培養公視的體育播報人才
﹔等到大型國際賽事發生,公視自能擔當起重任。奧運四年一次,現在著手培養猶未晚矣
,關鍵只在於政府和公視有無此共識。
(作者洪貞玲為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NccWatch媒體公民行動網計畫共同主持人)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By Heather
at 2008-08-30T17:39
at 2008-08-30T17:39
Related Posts
今天的實習醫生

By Vanessa
at 2008-08-26T23:33
at 2008-08-26T23:33
公廣集團南部影棚 今揭牌啟用

By Kelly
at 2008-08-26T21:07
at 2008-08-26T21:07
我們的島8/25虛幻新世界

By Daniel
at 2008-08-25T14:07
at 2008-08-25T14:07
黃昭順:絕不容許公廣南台胎死腹中!

By Delia
at 2008-08-24T01:31
at 2008-08-24T01:31
九降風後王柏傑再脫 全身被李秀阿嬤摸透透?!

By Isabella
at 2008-08-24T01:24
at 2008-08-24T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