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Avalon - 歡迎登錄虛擬天堂 - 動畫電影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0-11T11:25
at 2008-10-11T11:25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asaworld (aaaaa)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Avalon - 歡迎登錄虛擬天堂
時間: Sat Oct 11 09:14:59 2008
※ 引述《JoeHisaishi (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銘言:
恕刪
這故事是押井守對於身為電玩宅男的一種反省。(淚)
玩過OLG的人都知道,虛擬環境相較於現實環境是單純且相對容易得到成就的,
即使組織成世界的基本架構是一樣的(人/玩家/你/我/他),
但是有花時間練功有打怪有升級,有升級就有名有錢有朋友,
跟現實生活中辛辛苦苦追逐自己的理想人生相比,現實險惡複雜且投資報酬差太多了。
因而對虛擬世界的人物產生強大的認同感,
然後花掉自己的所有時間用虛擬人物快快樂樂的活在虛擬世界裡。
這時候各位正在打怪解任務的玩家,請你問問自己:
「你拋棄現實生活中那個對現實人生厭煩的自己了嗎?」
「是,快完全拋棄了。
等等,但我沒法拋棄阿,現實世界那個每天擠破頭過日子的人也是我,
現在攻城掠地大殺四方的也是同一個我啊,那我怎麼能拋棄?」
基本上是同一人的意識活在現實世界,也活在虛擬世界,
既然「自我」的存在不容質疑,那這時候入戲太深的玩家,
就開始懷疑哪個世界是真正有存在價值的了。
「我可以選擇活在哪個世界嗎?」
「現實世界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一個吃飯、睡覺、努力工作系統以累積經驗值的
OLG?」
這是哲學問題,基本上Avalon就是在談論這樣的東西。(廢話一堆,進入主題…歡迎end)
=================================以下有小雷=================================
電影開頭就表明這世界有一群「電玩癡」這樣一群人。
對於重度沉迷的電玩癡來說,虛擬世界中的成就比現實重要,
或者說自我的「存在感」有一大份是來自於群體認同,
在群體中的成就所得到的稱號,位階,職業等東西,
(舉例來說,我叫○○○,二十八歲,電影導演)
而電玩癡在虛擬世界中的成就比現實更顯著,
(主角在電玩中是會行使強大戰術的高階A級戰士,
現實生活是搭街車往返網咖,自己煮飯吃的普通人)
因而對虛擬世界的存在產生強烈的認同,
尤其是透過片中直接控制大腦意識的強大機器進入網路(和駭客任務差不多的東西),
虛擬世界的動作不需要透過現實世界的身體來操縱,
因此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線變得模糊。
我們一般市井小民對於虛擬和真實的判斷就在於,
虛擬是3D動畫那種假假的,看起來假假的就是虛擬的,不是真的。
也就是說我們是從形式語彙上來判斷,
3D畫面的完美的畫質、貼圖、均勻光源、特效等等造就其特有的形式;
相對的,現實世界的形式是人物順暢的動作,
佈滿漫射光源、雜質的畫質,三度空間的空間感,
我們從累積的視覺經驗上來判斷兩種形式的差異。
這時你可能會說,「虛擬世界就是虛擬的,就是3D動畫那種假假的畫面,
你怎麼會以為他是真的咧?」
押井大師的耽慮在於如果虛擬技術和網路持續發展,
發展到有一天大腦(意識)可以連上網路,虛擬技術可以做到和真實沒兩樣,
那這樣的虛擬和真實兩世界,你難道不會迷失嗎?
因此影片中的美術風格有企圖地混淆現實和虛擬的形式語彙,
把真實世界利用特效佈置成類似遊戲畫面的螢光色調,
而遊戲畫面中的虛擬角色不但長得和現實中的玩家沒兩樣,
連動作也和真實世界一樣順暢,唯獨保留一些電玩特有的形式語彙,
角色死掉的時候會定格然後消失這樣。
押井守在這部片玩的除了〈攻殼機動隊〉中探討的追求「存在」的一慣主題,
用「題材」本身貫徹其作者論之外,還有濃厚的形式主義精神,
所謂「形式主義享用人造的一切。」
押井守放大的正是虛擬實境這個人造世界的形式,
可說是一部有「電玩」形式主義風格的電影。
然後,在主角進入遊戲中的最高領域SA世界後,押井守使出了他的大絕。
SA世界的場景,和我們所認定的現實世界沒兩樣。
有一樣的現實世界的形式語彙,現代建築、街頭風景,
甚至人物穿了一條普通的裙子,不是戰鬥服。
怎麼會這樣呢?
這是我們所認定的現實世界,影片裡卻是最頂級的高手玩家才能進入的SA世界。
這…虛虛實實,實實虛虛之中,押井守達到了他愚弄觀眾目的。(=.=)
最後主角在SA場找到在現實中變成未歸人(沒有意識類似植物人)的前隊友,
對方認為當意識可以任意穿梭現實和遊戲中的世界時,
他選擇把SA世界當成主觀認定的現實世界,
拋棄他已成為未歸人的「前」現實世界,
還提議開槍傷害對方來證明自我的虛實。
(因為她們在現實和遊戲中都沒有死過,嘖嘖,果然真‧電玩高手。)
在現實世界死亡會有屍體,遊戲中會定格然後消失。
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活」,結局相當諷刺。
以上一點心得交流。
: 因為押井守的風格就是讓人猜不透...
押井守曾說過電影就是訊息量的處理之類的云云...(他說這句我忘記了...請高手補完)
而且他有他的狗、鳥、魚三聖獸愛用符號(幾乎每部都用到)
還有天使之卵那精美的隱喻,
所以我覺得他根本就是擅長處理符號的大師級藝術片導演XD
(票房毒藥不是叫假的)
印象中會沉迷電玩也是因為票房毒藥的臭名失業(似乎是不曉得對不對)
: 『當一個遊戲無法被突破,它的存在意義究竟在哪裡?』
他影片中探討遊戲難易度的平衡好像是因為自己曾設計遊戲,
結果設計得太難XD
應該算是他對自己設計的遊戲的使用心得吧(=.=)
--
作者: casaworld (aaaaa)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Avalon - 歡迎登錄虛擬天堂
時間: Sat Oct 11 09:14:59 2008
※ 引述《JoeHisaishi (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銘言:
恕刪
這故事是押井守對於身為電玩宅男的一種反省。(淚)
玩過OLG的人都知道,虛擬環境相較於現實環境是單純且相對容易得到成就的,
即使組織成世界的基本架構是一樣的(人/玩家/你/我/他),
但是有花時間練功有打怪有升級,有升級就有名有錢有朋友,
跟現實生活中辛辛苦苦追逐自己的理想人生相比,現實險惡複雜且投資報酬差太多了。
因而對虛擬世界的人物產生強大的認同感,
然後花掉自己的所有時間用虛擬人物快快樂樂的活在虛擬世界裡。
這時候各位正在打怪解任務的玩家,請你問問自己:
「你拋棄現實生活中那個對現實人生厭煩的自己了嗎?」
「是,快完全拋棄了。
等等,但我沒法拋棄阿,現實世界那個每天擠破頭過日子的人也是我,
現在攻城掠地大殺四方的也是同一個我啊,那我怎麼能拋棄?」
基本上是同一人的意識活在現實世界,也活在虛擬世界,
既然「自我」的存在不容質疑,那這時候入戲太深的玩家,
就開始懷疑哪個世界是真正有存在價值的了。
「我可以選擇活在哪個世界嗎?」
「現實世界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一個吃飯、睡覺、努力工作系統以累積經驗值的
OLG?」
這是哲學問題,基本上Avalon就是在談論這樣的東西。(廢話一堆,進入主題…歡迎end)
=================================以下有小雷=================================
電影開頭就表明這世界有一群「電玩癡」這樣一群人。
對於重度沉迷的電玩癡來說,虛擬世界中的成就比現實重要,
或者說自我的「存在感」有一大份是來自於群體認同,
在群體中的成就所得到的稱號,位階,職業等東西,
(舉例來說,我叫○○○,二十八歲,電影導演)
而電玩癡在虛擬世界中的成就比現實更顯著,
(主角在電玩中是會行使強大戰術的高階A級戰士,
現實生活是搭街車往返網咖,自己煮飯吃的普通人)
因而對虛擬世界的存在產生強烈的認同,
尤其是透過片中直接控制大腦意識的強大機器進入網路(和駭客任務差不多的東西),
虛擬世界的動作不需要透過現實世界的身體來操縱,
因此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線變得模糊。
我們一般市井小民對於虛擬和真實的判斷就在於,
虛擬是3D動畫那種假假的,看起來假假的就是虛擬的,不是真的。
也就是說我們是從形式語彙上來判斷,
3D畫面的完美的畫質、貼圖、均勻光源、特效等等造就其特有的形式;
相對的,現實世界的形式是人物順暢的動作,
佈滿漫射光源、雜質的畫質,三度空間的空間感,
我們從累積的視覺經驗上來判斷兩種形式的差異。
這時你可能會說,「虛擬世界就是虛擬的,就是3D動畫那種假假的畫面,
你怎麼會以為他是真的咧?」
押井大師的耽慮在於如果虛擬技術和網路持續發展,
發展到有一天大腦(意識)可以連上網路,虛擬技術可以做到和真實沒兩樣,
那這樣的虛擬和真實兩世界,你難道不會迷失嗎?
因此影片中的美術風格有企圖地混淆現實和虛擬的形式語彙,
把真實世界利用特效佈置成類似遊戲畫面的螢光色調,
而遊戲畫面中的虛擬角色不但長得和現實中的玩家沒兩樣,
連動作也和真實世界一樣順暢,唯獨保留一些電玩特有的形式語彙,
角色死掉的時候會定格然後消失這樣。
押井守在這部片玩的除了〈攻殼機動隊〉中探討的追求「存在」的一慣主題,
用「題材」本身貫徹其作者論之外,還有濃厚的形式主義精神,
所謂「形式主義享用人造的一切。」
押井守放大的正是虛擬實境這個人造世界的形式,
可說是一部有「電玩」形式主義風格的電影。
然後,在主角進入遊戲中的最高領域SA世界後,押井守使出了他的大絕。
SA世界的場景,和我們所認定的現實世界沒兩樣。
有一樣的現實世界的形式語彙,現代建築、街頭風景,
甚至人物穿了一條普通的裙子,不是戰鬥服。
怎麼會這樣呢?
這是我們所認定的現實世界,影片裡卻是最頂級的高手玩家才能進入的SA世界。
這…虛虛實實,實實虛虛之中,押井守達到了他愚弄觀眾目的。(=.=)
最後主角在SA場找到在現實中變成未歸人(沒有意識類似植物人)的前隊友,
對方認為當意識可以任意穿梭現實和遊戲中的世界時,
他選擇把SA世界當成主觀認定的現實世界,
拋棄他已成為未歸人的「前」現實世界,
還提議開槍傷害對方來證明自我的虛實。
(因為她們在現實和遊戲中都沒有死過,嘖嘖,果然真‧電玩高手。)
在現實世界死亡會有屍體,遊戲中會定格然後消失。
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活」,結局相當諷刺。
以上一點心得交流。
: 因為押井守的風格就是讓人猜不透...
押井守曾說過電影就是訊息量的處理之類的云云...(他說這句我忘記了...請高手補完)
而且他有他的狗、鳥、魚三聖獸愛用符號(幾乎每部都用到)
還有天使之卵那精美的隱喻,
所以我覺得他根本就是擅長處理符號的大師級藝術片導演XD
(票房毒藥不是叫假的)
印象中會沉迷電玩也是因為票房毒藥的臭名失業(似乎是不曉得對不對)
: 『當一個遊戲無法被突破,它的存在意義究竟在哪裡?』
他影片中探討遊戲難易度的平衡好像是因為自己曾設計遊戲,
結果設計得太難XD
應該算是他對自己設計的遊戲的使用心得吧(=.=)
--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08-10-15T03:27
at 2008-10-15T03:27
Related Posts
[好雷] Avalon - 歡迎登錄虛擬天堂

By Victoria
at 2008-10-11T11:23
at 2008-10-11T11:23
女性影展_超級優惠活動!!

By Harry
at 2008-10-11T02:53
at 2008-10-11T02:53
金馬》動畫大師佩特洛夫 玻璃上彩繪文學

By Jack
at 2008-10-10T11:19
at 2008-10-10T11:19
波妞日本票房32億 宮崎駿寫華語片名

By Elma
at 2008-10-10T11:06
at 2008-10-10T11:06
《海角七號》戲中大船 全是電腦動畫

By Quanna
at 2008-10-08T01:45
at 2008-10-08T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