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郵報 緬懷印刷業與優秀新聞從業者的電影 - 電影

By Brianna
at 2018-02-27T03:29
at 2018-02-27T03:29
Table of Contents
郵報 [ The Post ] 2017 史蒂芬史匹柏
這是一部緬懷印刷業與優秀新聞從業人員的電影,並進而提昇到對女權主義的肯定。故事背景講述1971年的「華盛頓郵報」揭發美國政府隱瞞越南戰爭的不堪事實,而時任總統的尼可森則對於公布機密文件的兩家報社提出國安等
--------------------------------------------------
*但本片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大家必須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從1955年法國戰敗撤出北越時,日內瓦條約失效,美軍擔心共產集團擴張,於是扶植吳氏政權對抗北越,越南戰爭爆發,從艾森豪時期的幾百人,到甘迺迪政權逐步增?
尼可森大概可以是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總統,在這段期間內,他試圖將國家機器的權力伸入新聞自由中,這也是本片的重點,政府試圖掩蓋不當訊息給人民知道,而報社的決定面臨嚴重分歧。*
以下有雷
--------------------------------------------------
「郵報」用「女」發行人葛拉罕以及總編輯BEN 與眾編輯不的員工,來講述這段與政府對抗更與時間競賽的歷史事件,電影除了主線「新聞資訊戰外」,也從史崔普的另一分線,討論者在70年代女權薄弱的時候,繼承父親報業的
片中最精采一段是,報社的高層正在透過室內分機電話,遠端的爭論著該不該公布機密文件,這段分鏡之精采,不輸一場高端的法庭交叉質詢。史崔普在演藝生涯中,總是能夠詮釋一個強硬的女性形象,在本片,她卻艱難的,要
在電影最高潮的地方,史匹柏展現了過往印刷廠的運作,那充滿油墨與熱氣的地方,在夢工廠的拍攝下,變成了令人振奮的奇觀,刻印、建模、排版、校對,印刷,這一套輸出成了擊在政府的一記重拳,這就是史匹柏,總是可以
最後面,如果有看電影的人,會發現最後一幕,有群人在大樓裡,拿著手電筒,這就是著名的「水門案」(此歷史重演片段上一次就是出現在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甘正傳,阿甘所扮演的退伍軍人在晚上舉報對面大樓的手電筒一直
而這個「水門案」的絕世醜聞,被改編成另一部我最愛的新聞電影,叫做 大陰謀 [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5 ,講述的就是五角大廈後,兩名華盛頓郵報記者,接獲名為「深喉嚨」的訊息,一步一步的查到政府的陰謀。
郵報的故事著實是在為水門案開了一個精采的頭,而真正讓華盛頓郵報站上大報位置的,其實是因為一年後的水門案深喉嚨事件,華盛頓郵報剛打完尼可森的臉不久後,便因為兩個小記者的調查,成功讓尼可森下台。
有人可能有疑問,這個文件有多重要,或是為什麼一定要披露呢?原因當然是,這個文件評估越戰絕對會失敗,以及政府掩蓋原因是不容許美國對國際有失敗的可能,所以一錯再錯,並犧牲諸多美國青年,那我個人最不能接受的
說史蒂芬史匹柏是最會講故事的人,絕不為過,全世界的人都曾聽他說過動人的故事,而他今天說了一個將近快五十年的一個事件,而這個故事核心換到今日,依然可以代表今日國家機器與媒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更加難解了
印刷出版已經是在瀕臨滅絕的階段,媒體的演化與責任,也已經很難去定義,但是肯定的是,國家機器如果與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失衡,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慶幸台灣還是華人世界中,言論與新聞自由最高的地方,但是新聞媒
說了好多,大多是一些歷史事件,不過可以讓進電影院欣賞前有一個底,希望不會太沈悶,有興趣的人可以從維基搜尋下列字串,打這麼多,雖然入圍最佳影片,但是本屆絕對不會得獎的,但我還是很喜歡。
#五角大廈文件#水門案#越南戰爭#日內瓦條約#傑佛遜#憲法第一修正案#華盛頓郵報#深喉嚨#惡霸尼可森
P.s湯姆漢克斯竟然在阿甘正傳後過了23年再次碰到尼可森與水門案,我印象中湯姆漢克斯不會抽煙上次看他抽煙是雷恩大兵。
https://chris770804.pixnet.net/blog/post/151607679
--
這是一部緬懷印刷業與優秀新聞從業人員的電影,並進而提昇到對女權主義的肯定。故事背景講述1971年的「華盛頓郵報」揭發美國政府隱瞞越南戰爭的不堪事實,而時任總統的尼可森則對於公布機密文件的兩家報社提出國安等
--------------------------------------------------
*但本片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大家必須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從1955年法國戰敗撤出北越時,日內瓦條約失效,美軍擔心共產集團擴張,於是扶植吳氏政權對抗北越,越南戰爭爆發,從艾森豪時期的幾百人,到甘迺迪政權逐步增?
尼可森大概可以是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總統,在這段期間內,他試圖將國家機器的權力伸入新聞自由中,這也是本片的重點,政府試圖掩蓋不當訊息給人民知道,而報社的決定面臨嚴重分歧。*
以下有雷
--------------------------------------------------
「郵報」用「女」發行人葛拉罕以及總編輯BEN 與眾編輯不的員工,來講述這段與政府對抗更與時間競賽的歷史事件,電影除了主線「新聞資訊戰外」,也從史崔普的另一分線,討論者在70年代女權薄弱的時候,繼承父親報業的
片中最精采一段是,報社的高層正在透過室內分機電話,遠端的爭論著該不該公布機密文件,這段分鏡之精采,不輸一場高端的法庭交叉質詢。史崔普在演藝生涯中,總是能夠詮釋一個強硬的女性形象,在本片,她卻艱難的,要
在電影最高潮的地方,史匹柏展現了過往印刷廠的運作,那充滿油墨與熱氣的地方,在夢工廠的拍攝下,變成了令人振奮的奇觀,刻印、建模、排版、校對,印刷,這一套輸出成了擊在政府的一記重拳,這就是史匹柏,總是可以
最後面,如果有看電影的人,會發現最後一幕,有群人在大樓裡,拿著手電筒,這就是著名的「水門案」(此歷史重演片段上一次就是出現在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甘正傳,阿甘所扮演的退伍軍人在晚上舉報對面大樓的手電筒一直
而這個「水門案」的絕世醜聞,被改編成另一部我最愛的新聞電影,叫做 大陰謀 [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5 ,講述的就是五角大廈後,兩名華盛頓郵報記者,接獲名為「深喉嚨」的訊息,一步一步的查到政府的陰謀。
郵報的故事著實是在為水門案開了一個精采的頭,而真正讓華盛頓郵報站上大報位置的,其實是因為一年後的水門案深喉嚨事件,華盛頓郵報剛打完尼可森的臉不久後,便因為兩個小記者的調查,成功讓尼可森下台。
有人可能有疑問,這個文件有多重要,或是為什麼一定要披露呢?原因當然是,這個文件評估越戰絕對會失敗,以及政府掩蓋原因是不容許美國對國際有失敗的可能,所以一錯再錯,並犧牲諸多美國青年,那我個人最不能接受的
說史蒂芬史匹柏是最會講故事的人,絕不為過,全世界的人都曾聽他說過動人的故事,而他今天說了一個將近快五十年的一個事件,而這個故事核心換到今日,依然可以代表今日國家機器與媒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更加難解了
印刷出版已經是在瀕臨滅絕的階段,媒體的演化與責任,也已經很難去定義,但是肯定的是,國家機器如果與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失衡,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慶幸台灣還是華人世界中,言論與新聞自由最高的地方,但是新聞媒
說了好多,大多是一些歷史事件,不過可以讓進電影院欣賞前有一個底,希望不會太沈悶,有興趣的人可以從維基搜尋下列字串,打這麼多,雖然入圍最佳影片,但是本屆絕對不會得獎的,但我還是很喜歡。
#五角大廈文件#水門案#越南戰爭#日內瓦條約#傑佛遜#憲法第一修正案#華盛頓郵報#深喉嚨#惡霸尼可森
P.s湯姆漢克斯竟然在阿甘正傳後過了23年再次碰到尼可森與水門案,我印象中湯姆漢克斯不會抽煙上次看他抽煙是雷恩大兵。
https://chris770804.pixnet.net/blog/post/151607679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18-02-27T23:41
at 2018-02-27T23:41

By Anthony
at 2018-03-01T21:12
at 2018-03-01T21:12

By Frederica
at 2018-03-05T00:33
at 2018-03-05T00:33

By Faithe
at 2018-03-06T23:32
at 2018-03-06T23:32

By Hedwig
at 2018-03-10T21:50
at 2018-03-10T21:50

By Hamiltion
at 2018-03-11T11:24
at 2018-03-11T11:24

By Hardy
at 2018-03-15T14:06
at 2018-03-15T14:06
Related Posts
布拉格間奏曲,唐璜、莫札特、韋恩斯坦

By Barb Cronin
at 2018-02-27T03:14
at 2018-02-27T03:14
彭淮南的央行總裁職涯,適合拍成電影嗎?

By Lily
at 2018-02-27T01:23
at 2018-02-27T01:23
日本現在影壇一哥是不是妻夫木聰了?

By Emma
at 2018-02-27T01:22
at 2018-02-27T01:22
大家有覺得角頭2的觀影素質比較差嗎?

By Gary
at 2018-02-27T01:08
at 2018-02-27T01:08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的分級

By Elvira
at 2018-02-27T00:27
at 2018-02-27T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