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中的電影人 /塗翔文 - 電影
By George
at 2014-04-13T14:21
at 2014-04-13T14:21
Table of Contents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58/article/1259
獨立評論 @ 天下 塗翔文
從大埔案、反核運動,到這次的太陽花學運,電影人的聲音,一直是未曾消失的一股力量
。
小野、柯一正兩位「台灣新電影」時期的戰將,堅持了超過一年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對學運同樣聲援支持;忙宣傳新片的魏德聖,則捎來一封真摯動人的公開信,外加在
立院議場裡播放《KANO》;萬仁、王小棣、鈕承澤、楊雅喆、葉天倫……等不同世代的導
演,全都以各自不同的發聲方式,看見他們關心學運、甚至支持學生理念訴求的心聲;當
然還有紀錄片工作者們,一邊參與、一邊拚命捕捉所有現場畫面的身體力行。
電影業在服貿議題上的衝擊性,實質上或許不像其他產業那麼強大,但關於面對中國電影
市場的壓力與焦慮,台灣電影人則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因為看似樂觀的浩大市場,背後
卻仍有創作自由的大旗箝制。
以香港電影這十多年來的發展為例,過去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年產量動輒兩百部以上
的榮景不再,「合拍片」蔚為主流,原汁原味的香港電影已經相對而言成為弱勢。我們都
不希望台灣的本土電影,有一天只剩下為中國市場「接地氣」的代工區,看見這一整群台
灣電影人的熱情與團結力量,我寧願樂觀的相信,至少在電影創作上,台灣不至於迅速地
「香港化」。
兩星期前,我和小野老師一起參加一場電影座談會,從台灣新電影運動,談到《海角七號
》之後的新浪潮,我們不約而同提起,雖然身處不同世代,但台灣電影人始終有一個很重
要的美學延續,那就是「寫實」的力量。從《恐怖份子》、《悲情城市》、《不能沒有你
》、《女朋友。男朋友》,到正在上映中的《白米炸彈客》等等,無論是重建歷史、觀察
社會,甚或是堅定批判,這些劇情片電影即使是虛構過的再創作,但經過時光歲月的淘洗
,似乎都遠比電視上號稱真實客觀、新聞自由的那些矯情影像,更能真正為每一個時代留
下記憶。
這些電影創作者對真實有感,對人性有感,對生活有感,對議題有意見,對群眾有熱情,
對未來仍然懷抱希望。因為,如果沒有銳利的觀察眼光,沒有理性的思考分析,沒有自主
判斷的信念,不可能反芻出足以打動人心的電影作品。對比於某些綜藝大哥、秀場女王那
些傲慢與叫囂式的言論,看看這群電影人在學運現場的演說,在FB上的論述與建言,我們
絕對足以想像,這場學運造成的衝擊,將會如何深植他們的心中,滋養成將來的創作沃土
。
--
獨立評論 @ 天下 塗翔文
從大埔案、反核運動,到這次的太陽花學運,電影人的聲音,一直是未曾消失的一股力量
。
小野、柯一正兩位「台灣新電影」時期的戰將,堅持了超過一年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對學運同樣聲援支持;忙宣傳新片的魏德聖,則捎來一封真摯動人的公開信,外加在
立院議場裡播放《KANO》;萬仁、王小棣、鈕承澤、楊雅喆、葉天倫……等不同世代的導
演,全都以各自不同的發聲方式,看見他們關心學運、甚至支持學生理念訴求的心聲;當
然還有紀錄片工作者們,一邊參與、一邊拚命捕捉所有現場畫面的身體力行。
電影業在服貿議題上的衝擊性,實質上或許不像其他產業那麼強大,但關於面對中國電影
市場的壓力與焦慮,台灣電影人則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因為看似樂觀的浩大市場,背後
卻仍有創作自由的大旗箝制。
以香港電影這十多年來的發展為例,過去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年產量動輒兩百部以上
的榮景不再,「合拍片」蔚為主流,原汁原味的香港電影已經相對而言成為弱勢。我們都
不希望台灣的本土電影,有一天只剩下為中國市場「接地氣」的代工區,看見這一整群台
灣電影人的熱情與團結力量,我寧願樂觀的相信,至少在電影創作上,台灣不至於迅速地
「香港化」。
兩星期前,我和小野老師一起參加一場電影座談會,從台灣新電影運動,談到《海角七號
》之後的新浪潮,我們不約而同提起,雖然身處不同世代,但台灣電影人始終有一個很重
要的美學延續,那就是「寫實」的力量。從《恐怖份子》、《悲情城市》、《不能沒有你
》、《女朋友。男朋友》,到正在上映中的《白米炸彈客》等等,無論是重建歷史、觀察
社會,甚或是堅定批判,這些劇情片電影即使是虛構過的再創作,但經過時光歲月的淘洗
,似乎都遠比電視上號稱真實客觀、新聞自由的那些矯情影像,更能真正為每一個時代留
下記憶。
這些電影創作者對真實有感,對人性有感,對生活有感,對議題有意見,對群眾有熱情,
對未來仍然懷抱希望。因為,如果沒有銳利的觀察眼光,沒有理性的思考分析,沒有自主
判斷的信念,不可能反芻出足以打動人心的電影作品。對比於某些綜藝大哥、秀場女王那
些傲慢與叫囂式的言論,看看這群電影人在學運現場的演說,在FB上的論述與建言,我們
絕對足以想像,這場學運造成的衝擊,將會如何深植他們的心中,滋養成將來的創作沃土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Hardy
at 2014-04-18T03:51
at 2014-04-18T03:51
By Wallis
at 2014-04-20T07:34
at 2014-04-20T07:34
By Anthony
at 2014-04-22T12:08
at 2014-04-22T12:08
Related Posts
《SM的逆襲》叫我女王!鞭打、繩縛、滴蠟
By Carol
at 2014-04-13T13:30
at 2014-04-13T13:30
By Skylar Davis
at 2014-04-13T13:17
at 2014-04-13T13:17
愛情短片--有你的季節
By Quintina
at 2014-04-13T13:05
at 2014-04-13T13:05
「哥吉拉」60周年紀念 大戰核變怪獸
By Oscar
at 2014-04-13T12:54
at 2014-04-13T12:54
絕命毒師怕丟臉 曾拒演《哥吉拉》
By Adele
at 2014-04-13T12:48
at 2014-04-13T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