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米恰恰:說好一個故事! - 編劇

By Kumar
at 2012-06-17T20:55
at 2012-06-17T20:55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FtCUBzy ]
作者: weida (春季暴風)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寶米恰恰:說好一個故事!
時間: Sun Jun 17 01:51:03 2012
我很愛看電影,但老實說,很多當前賣座的電影,我常覺得離「說好一個故事」有些差距
。
寶米恰恰的楊貽茜導演,說故事似乎是她的強項。之前沒寫過小說,嘗試寫的第一篇小說
「純律」,一出手就可以得到皇冠大眾小說百萬首獎,勝過已出版多本小說的專職作家。
當時評審們大多評論清新到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正面的羅曼史等等。我也喜歡那小說,
那時候貽茜還很年輕,寫作時她畫出生活領域的範圍,處理自己熟悉、可以掌握的題材,
在這領域裡他揮灑自如,彷彿靜靜的告訴你一個他所知道的故事,不灑狗血,也不譁眾取
寵,更讓我覺得這故事好真實。
不知不覺,她更進一步了,用更困難的方法說故事,她竟然拍了電影!星期一我看完電影
,這電影給我的感覺和她的小說一樣,她還是很年輕,但他說了一個他熟悉的故事:從她
雙胞胎的經驗出發,告訴我們身為雙胞胎中之一,那外人看似相似、實際上卻極大不同的
成長故事。不管雄中、籃球、雙胞胎,這些都是導演的親身經歷,但他拍起片來,卻不讓
這些她的親身經歷,流於個人耽溺的回憶中,她說的故事,讓不是雙胞胎的我似乎能漸漸
體會一些。電影裡有個對觀眾而言相當可愛的錯誤,然而這一個錯誤偏偏對女主角寶妮很
致命,這個錯誤開啟了女主角爭取更多「獨一無二」認同的動力。活到十幾歲,升學也順
遂,學業體育都沒什麼問題,也沒有青春痘等「外表上」的困擾,只有面對初來乍到的愛
情,一切都沒辦法控制,也不知道如何解決,甚至影響了你的生活、你和家人的關係…
====(下段有雷)====
終於,女主角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個HBL球季終於開始,按照商業式青春電影的操作,應
該會有盛大的加油團來支撐熱血的籃球比賽?結果沒有。和厲害的滬江女籃相拼搏,女主
角寶妮心想要奮起搶籃板,應該有個戲劇性的逆轉勝結果?或者至少男主角終於來看寶妮
的球賽,釐清錯誤?這些通通沒有發生。導演沒有讓我們那「八點檔」戲劇魂得到滿足,
相反的,兩個男主角還不明究理的鬧場,球賽贏不了,寶妮還受傷了,躺在保健室裡大哭
…那一場景,攝影機特寫著寶妮的臉,她臉部扭曲了,但哭泣也不是戲劇性的嚎啕大哭,
壓抑暗吞的淚水,卻反而令我覺得很驚天動地,令人回想起十幾歲開始學會對家人隱藏秘
密、半夜為自己的小小情事偷偷哭泣的你和我…
戲劇的高潮不在寶妮最後一個籃球賽、也不在最後可憐一直搞錯雙胞胎的男主角終於追對
人了。對我而言,最大的高點反而是剪了頭髮的寶妮,對著相本裡的諸多照片,拼命在照
片背面寫著「左:寶妮,右:米妮」,最後看著兩個躺在那兒,極為相似的嬰兒雙胞胎照
,瞪大眼睛,疑惑的發現:她也有無法辨認自己的那一刻。從相同走到不同,這路程每個
人都要經歷的,但到了所謂「不同」的路上時,你是否仍能時時刻刻辨認、區別自己?「
成長故事」或「成長電影」的魅力,在此真正展現。
===(離開雷區)====
導演不找明星,但卻找到了氣質和導演一樣清新、且演技十足的女主角。男主角是一頁台
北裡面我最喜歡的角色—「高高」所演的,他那點憨厚呆傻的氣質,不用講話就很有喜劇
效果。我的母校雄中作為電影的場景,但電影中也沒有販賣雄中人專屬的回憶(膚淺如我
,以為電影會重現以前高中生涯中發生過的場景,來讓我好好享受一下青春),導演愛雄
中,但她不僅停止於此。男女主角和導演,用新的姿態鋪陳一部新的電影,我可能也辭窮
地只能學當初導演小說得獎時的評審評論了:好久沒看到這樣清新的電影啦!
導演知其進退,處理他所擅長的題材,讓觀眾可以放心看電影,真是一種美德(哈)。兩三
年前以「聽媽媽的話」(I Kill My Mother)轟動影壇的導演Xavier Dolan拍這片時才十九
歲,即使他電影中表現出屬於自己的超齡才華,但他處理的故事仍是他生活領域裡的故事
:一個少年和他媽媽之間的愛和緊張關係。因此我們知道電影起源於這少年本人真正的掙
扎,他建基於生活中的真實,但把真實帶到更高的高度,因此引起我們普遍的共鳴。
我不知道這片會不會屬於什麼號召「奪回青春」的片,也不知道多少學生或成年人能為了
「青春」二字就進電影院觀賞。電影宣傳必定需要強調這是部青春校園電影,但對我而言
,如說它只是一部青春校園電影,或許太淺薄也太看輕電影的價值。
青春,既無法因為看一部電影就「奪回」,青春也不能販賣。它在每個人心中舉足輕重,
沒有哪一部電影能代表我們的青春。但這電影或許能喚醒你心中某一點點純真的感動,讓
你度過愉悅的觀影時光,這電影完整的說了一個故事,光這點就叫人感動。
--
作者: weida (春季暴風)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寶米恰恰:說好一個故事!
時間: Sun Jun 17 01:51:03 2012
我很愛看電影,但老實說,很多當前賣座的電影,我常覺得離「說好一個故事」有些差距
。
寶米恰恰的楊貽茜導演,說故事似乎是她的強項。之前沒寫過小說,嘗試寫的第一篇小說
「純律」,一出手就可以得到皇冠大眾小說百萬首獎,勝過已出版多本小說的專職作家。
當時評審們大多評論清新到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正面的羅曼史等等。我也喜歡那小說,
那時候貽茜還很年輕,寫作時她畫出生活領域的範圍,處理自己熟悉、可以掌握的題材,
在這領域裡他揮灑自如,彷彿靜靜的告訴你一個他所知道的故事,不灑狗血,也不譁眾取
寵,更讓我覺得這故事好真實。
不知不覺,她更進一步了,用更困難的方法說故事,她竟然拍了電影!星期一我看完電影
,這電影給我的感覺和她的小說一樣,她還是很年輕,但他說了一個他熟悉的故事:從她
雙胞胎的經驗出發,告訴我們身為雙胞胎中之一,那外人看似相似、實際上卻極大不同的
成長故事。不管雄中、籃球、雙胞胎,這些都是導演的親身經歷,但他拍起片來,卻不讓
這些她的親身經歷,流於個人耽溺的回憶中,她說的故事,讓不是雙胞胎的我似乎能漸漸
體會一些。電影裡有個對觀眾而言相當可愛的錯誤,然而這一個錯誤偏偏對女主角寶妮很
致命,這個錯誤開啟了女主角爭取更多「獨一無二」認同的動力。活到十幾歲,升學也順
遂,學業體育都沒什麼問題,也沒有青春痘等「外表上」的困擾,只有面對初來乍到的愛
情,一切都沒辦法控制,也不知道如何解決,甚至影響了你的生活、你和家人的關係…
====(下段有雷)====
終於,女主角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個HBL球季終於開始,按照商業式青春電影的操作,應
該會有盛大的加油團來支撐熱血的籃球比賽?結果沒有。和厲害的滬江女籃相拼搏,女主
角寶妮心想要奮起搶籃板,應該有個戲劇性的逆轉勝結果?或者至少男主角終於來看寶妮
的球賽,釐清錯誤?這些通通沒有發生。導演沒有讓我們那「八點檔」戲劇魂得到滿足,
相反的,兩個男主角還不明究理的鬧場,球賽贏不了,寶妮還受傷了,躺在保健室裡大哭
…那一場景,攝影機特寫著寶妮的臉,她臉部扭曲了,但哭泣也不是戲劇性的嚎啕大哭,
壓抑暗吞的淚水,卻反而令我覺得很驚天動地,令人回想起十幾歲開始學會對家人隱藏秘
密、半夜為自己的小小情事偷偷哭泣的你和我…
戲劇的高潮不在寶妮最後一個籃球賽、也不在最後可憐一直搞錯雙胞胎的男主角終於追對
人了。對我而言,最大的高點反而是剪了頭髮的寶妮,對著相本裡的諸多照片,拼命在照
片背面寫著「左:寶妮,右:米妮」,最後看著兩個躺在那兒,極為相似的嬰兒雙胞胎照
,瞪大眼睛,疑惑的發現:她也有無法辨認自己的那一刻。從相同走到不同,這路程每個
人都要經歷的,但到了所謂「不同」的路上時,你是否仍能時時刻刻辨認、區別自己?「
成長故事」或「成長電影」的魅力,在此真正展現。
===(離開雷區)====
導演不找明星,但卻找到了氣質和導演一樣清新、且演技十足的女主角。男主角是一頁台
北裡面我最喜歡的角色—「高高」所演的,他那點憨厚呆傻的氣質,不用講話就很有喜劇
效果。我的母校雄中作為電影的場景,但電影中也沒有販賣雄中人專屬的回憶(膚淺如我
,以為電影會重現以前高中生涯中發生過的場景,來讓我好好享受一下青春),導演愛雄
中,但她不僅停止於此。男女主角和導演,用新的姿態鋪陳一部新的電影,我可能也辭窮
地只能學當初導演小說得獎時的評審評論了:好久沒看到這樣清新的電影啦!
導演知其進退,處理他所擅長的題材,讓觀眾可以放心看電影,真是一種美德(哈)。兩三
年前以「聽媽媽的話」(I Kill My Mother)轟動影壇的導演Xavier Dolan拍這片時才十九
歲,即使他電影中表現出屬於自己的超齡才華,但他處理的故事仍是他生活領域裡的故事
:一個少年和他媽媽之間的愛和緊張關係。因此我們知道電影起源於這少年本人真正的掙
扎,他建基於生活中的真實,但把真實帶到更高的高度,因此引起我們普遍的共鳴。
我不知道這片會不會屬於什麼號召「奪回青春」的片,也不知道多少學生或成年人能為了
「青春」二字就進電影院觀賞。電影宣傳必定需要強調這是部青春校園電影,但對我而言
,如說它只是一部青春校園電影,或許太淺薄也太看輕電影的價值。
青春,既無法因為看一部電影就「奪回」,青春也不能販賣。它在每個人心中舉足輕重,
沒有哪一部電影能代表我們的青春。但這電影或許能喚醒你心中某一點點純真的感動,讓
你度過愉悅的觀影時光,這電影完整的說了一個故事,光這點就叫人感動。
--
Tags:
編劇
All Comments

By Megan
at 2012-06-20T14:20
at 2012-06-20T14:20

By Queena
at 2012-06-23T10:43
at 2012-06-23T10:43

By Rebecca
at 2012-06-24T22:41
at 2012-06-24T22:41

By Kyle
at 2012-06-28T11:48
at 2012-06-28T11:48

By Damian
at 2012-06-29T20:04
at 2012-06-29T20:04

By Wallis
at 2012-07-04T19:47
at 2012-07-04T19:47

By Ethan
at 2012-07-08T01:11
at 2012-07-08T01:11

By Daniel
at 2012-07-11T22:17
at 2012-07-11T22:17

By Edith
at 2012-07-16T05:47
at 2012-07-16T05:47

By John
at 2012-07-18T09:59
at 2012-07-18T09:59

By Agatha
at 2012-07-21T17:07
at 2012-07-21T17:07

By Wallis
at 2012-07-22T17:17
at 2012-07-22T17:17

By Rebecca
at 2012-07-27T05:38
at 2012-07-27T05:38

By Yuri
at 2012-07-27T20:38
at 2012-07-27T20:38

By Freda
at 2012-07-29T18:02
at 2012-07-29T18:02

By Lydia
at 2012-08-01T21:21
at 2012-08-01T21:21

By Doris
at 2012-08-02T17:24
at 2012-08-02T17:24

By Callum
at 2012-08-03T19:55
at 2012-08-03T19:55

By Caroline
at 2012-08-05T17:21
at 2012-08-05T17:21

By Candice
at 2012-08-08T03:16
at 2012-08-08T03:16

By Ursula
at 2012-08-10T14:59
at 2012-08-10T14:59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8-11T14:08
at 2012-08-11T14:08

By Yedda
at 2012-08-12T10:34
at 2012-08-12T10:34

By Doris
at 2012-08-16T10:17
at 2012-08-16T10:17

By Irma
at 2012-08-20T17:09
at 2012-08-20T17:09

By Zanna
at 2012-08-21T04:42
at 2012-08-21T04:42

By Kelly
at 2012-08-24T16:21
at 2012-08-24T16:21

By William
at 2012-08-26T18:13
at 2012-08-26T18:13

By Blanche
at 2012-08-26T23:29
at 2012-08-26T23:29

By Edith
at 2012-08-30T19:09
at 2012-08-30T19:09

By Victoria
at 2012-09-01T00:37
at 2012-09-01T00:37

By Emma
at 2012-09-05T06:41
at 2012-09-05T06:41

By Kelly
at 2012-09-08T19:55
at 2012-09-08T19:55

By James
at 2012-09-13T01:09
at 2012-09-13T01:09

By Hardy
at 2012-09-17T13:37
at 2012-09-17T13:37

By Agatha
at 2012-09-18T14:19
at 2012-09-18T14:19

By Una
at 2012-09-23T07:08
at 2012-09-23T07:08

By Zenobia
at 2012-09-26T10:55
at 2012-09-26T10:55

By Poppy
at 2012-09-27T22:21
at 2012-09-27T22:21

By Zora
at 2012-10-01T15:19
at 2012-10-01T15:1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0-03T03:07
at 2012-10-03T03:07

By Elizabeth
at 2012-10-04T15:41
at 2012-10-04T15:41

By Emily
at 2012-10-08T02:28
at 2012-10-08T02:28

By Olivia
at 2012-10-09T18:02
at 2012-10-09T18:02

By Bethany
at 2012-10-09T19:38
at 2012-10-09T19:38

By Jack
at 2012-10-10T12:54
at 2012-10-10T12:54

By Emily
at 2012-10-10T17:17
at 2012-10-10T17:17

By Jessica
at 2012-10-15T13:10
at 2012-10-15T13:10
Related Posts
《寶米恰恰》- 同中求異是王道

By Yedda
at 2012-06-12T14:51
at 2012-06-12T14:51
有這類型的網站嗎??

By Ida
at 2012-06-11T20:05
at 2012-06-11T20:05
文學後,電影依然燦爛

By Olivia
at 2012-06-11T13:12
at 2012-06-11T13:12
私家偵探、十五顆小行星 文學躍上大銀幕

By Zora
at 2012-06-11T11:09
at 2012-06-11T11:09
寶米恰恰◎楊貽茜(皇冠雜誌700期)

By William
at 2012-06-11T04:03
at 2012-06-11T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