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阿赫梅德 Le jeune Ahmed,文明衝突是場青春叛逆 - 電影
By Jessica
at 2020-02-25T07:06
at 2020-02-25T07:06
Table of Contents
由於我也曾給一個比利時穆斯林同學寫過中文譯名「阿赫梅德」,就且容我稱此片《少年阿赫梅德》吧(並不是穆罕默德的兄弟阿罕默德 XD )。穆斯林派別眾多,在自由開放與基本教義之間光譜很複雜,看去年底的《女孩要革命》同一個國家中就有光譜兩端可見一斑。我的同學阿赫梅德是個自由派、夜店跳舞享受人生甚至小酌兩杯樣樣來;我們街角好多雜貨店也是中東或北非穆斯林開的,看他們穿著則多少感覺到人人的嚴肅程度都不盡相同... 而達頓兄弟新片的這位「少年阿赫梅德」呢,有點遺憾地正站在基本教義的邊緣,但也還好他的初衷與他的行為都是簡單的人性。
話說 Le jeune Ahmed 這部片,居然爛番茄影評均分才 6.66/10,AlloCiné 那邊比較寬容有 3.7/5,看許多負評都會說「達頓兄弟沒達到過去的重量或高度」,不過對我來說達頓兄弟沒什麼排不排名或高度不高度、我只好奇他們關心什麼而等著看他們想拍什麼。早年的達頓社會寫實電影從《承諾》《美麗羅賽塔》《兒子》《孩子》《羅娜的沈默》,主角幾乎都是社會中最弱勢的少年與小孩(除了初次缺席達頓片的 Olivier Gourmet)、這弱勢社會永遠是他們老家 Seraing、這弱勢國家則是後工業時代經濟衰敗後走向荒廢的西歐最窮區域:比利時法語區瓦隆尼亞Wallonie。
不過同樣談經濟失敗與社會失能,到《騎單車的男孩》談起了看似強壯其實脆弱的髮姐、要和脆弱無依的單車男孩攜手互助;到《兩天一夜》則談看似脆弱其實強壯的被遣散勞工女主角、要看見其他強壯同事其實也很脆弱而應團結在一起;到《沒有名字的女孩》則把主角由弱勢轉為菁英女醫生、背景由地方經濟轉為國際難民、議題由國內救助轉為看見外鄉人、底層弱者與菁英醫者都要繼續擴大看見絕不忽視;到今年《少年阿赫梅德》則正式讓異教移民社群成為主角、背景由經濟轉為宗教、談的不再是有形物質而是無形文化... 只是主角呢,又回到了早期達頓片的脆弱孩子。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1/59/1635371.jpg
文明衝突,是一場青春叛逆
電影大概以一個關鍵事件分為前後兩段,前段談主角 Ahmed的穆斯林移民處境、如何化育了一個人而如何走向崩潰,後段談這處境崩潰時比利時這邊會怎麼面對、怎麼以司法與社會手段去承接下來。前後兩段都談完後,終局則有點遺憾地,呈現了前後兩段之間的落差、穆斯林移民與比利時社會的一次次磨合終究還是「漏接」一次而令人唏噓。那電影中段的關鍵事件,就是此片宣傳期即引起廣大關注的「恐攻」,事實上早在真實世界 2016 年 3月布魯塞爾機場與市區連環恐攻、達頓兄弟也宣布新片將關於恐怖主義時,我就一直很擔心此片會有驚悚甚至血腥的元素...
不過真的看到這一幕「恐攻」、看 Ahmed那樣膽怯又笨拙、拿著一支小刀子彷彿一個慘綠少年囁嚅地只想表達些什麼,我倒是一方面鬆了一口氣、另一方面又為這 13 歲孩子感到憂傷。達頓兄弟畢竟不是要拍真正的恐攻去探討惡的形成,他們只是要拍那些在真恐攻導致歐洲風聲鶴唳的對立氛圍下、一種平民孩子無所適從的焦慮感,而那焦慮感還真像叛逆孩子刷存在感的青春期,說不定就因此 literally設定了個 13 歲的青春期男孩角色?
仔細看 Ahmed身在比利時的生活,其實他是有很多理由感到無所適從的。首先,他活在一個有其基本缺陷但在歐洲已是尋常狀況的家庭,這家庭看來不太基督教、也不太穆斯林,哥哥姊姊都沒在在乎這些宗教、反而很輕鬆地插科打諢,媽媽也很顯然是自由派沒在管宗教、爸爸不在獨立拉拔兒女都很累了、喝杯小酒享受人生正如一般苦悶的歐洲中下女子這樣錯了嗎?但這家缺的可能就是父親、一個可以讓 Ahmed感到引領而非渾噩的道德脊骨。沒辦法,如果要說這種自由派破碎家庭長大、在學校玩世不恭的孩子是「渾噩」,那我也真是很同意的: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47960.jpg
家庭的扞格
歐洲雖然戀愛婚姻乃至拼貼家庭稀鬆平常,但那自由的狀態是一種極精緻的藝術、需要極細膩的經營與教育。一個單親家庭「沒有爸爸」或沒有媽媽雖然是大人的戀愛婚配成家之自由,但對孩子的成長必會造成一個極大缺口,這缺口不是沒有其他補救措施可填補,但那都不再是「一夫一妻」「核心家庭」這樣種放諸四海皆準的簡單標準可以簡單學習的。那看 Ahmed在家的教育,能夠填補這塊父親空缺造成的迷惘嗎?那恐怕不成,媽媽愛他但自顧已不暇、哥哥姊姊自有生活要過尋找自己道路已不易、學校教育在這塊上也通常是按表操課等問題發生才被動補救。
於是能對迷惘的 Ahmed伸出心靈援手的,只有那位伊瑪目、以及他那簡單傳統趨向基本教義的佈道與聚會,這恐怕是 Ahmed在混亂的人生中唯一一盞明燈吧?說實話,伊斯蘭教教義有很多文化面向,在包容多元移民與難民的歐洲包括比利時法語區裡,這社會體制與民間人們多年下來都有意識是要尊重的,這是 2000s在歐洲還理所當然甚至前途大好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只是從 2010s東歐移民北非難民日漸增加後極右崛起而日漸動搖。只是達頓兄弟拍起他們老家比利時法語區的傳統白人社會,這個排外問題似乎不存在。
也未必不存在,但社會主義傳統濃厚、工運與革命傳統領先歐洲、而經濟早就衰敗近半世紀、早沒什麼歐洲中心主義白人至上架子的比利時法語區,至少不像比利時荷語區、德國與法國、乃至匈牙利等其他近十年才經濟下滑的地方,歐洲中心主義與極右排外在這幾年已按捺不住毫不掩飾。只是號稱自由開明的比利時法語區,在一些基本生活形式上的多元文化主義仍未必能夠做到位,譬如「握手」與「親臉頰」這件事理所當然地被視為不分文化的禮儀、譬如男女間的日常融合也被視為不分文化的平權...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63585.jpg
文化的扞格
但必須承認,仍然有的文化沒走到這步、甚至歐洲自己的基督教文化過去也是慢慢進步到今天,那今天已自詡多元文化主義的歐洲、如何能理所當然地要求某一個文化的追隨者放棄自己被判定落後的習俗、而去聽從歐洲自詡開明進步的習俗呢?本片 Ahmed的焦慮油然而生:我在歐洲當今自由派生活找不到明燈、我在伊瑪目那邊找到了方向,結果你們自由派要來否認我的方向、自詡多元文化平等但其實是要來整合掉我的文化。這樣子,還要像廣大自由派否認「文明衝突」的存在嗎?
Ahmed 面臨的「握手」與「親臉頰」等問題只是文化衝突小徵象,要犯忌與女人一起學阿拉伯文甚至讀可蘭經則是文化衝突中徵象,回想現世赫赫有名的「法國禁伊斯蘭女子戴頭巾」的文化爭議可見一斑,處處提醒著每日生活的個人:歐洲基督教發展至今號稱多元的文化、其實仍在壓抑我們伊斯蘭文化;而既然歐洲近年對穆斯林移民日漸取代歐洲傳統基督教社群、會解讀為文明衝突而上溯兩教數百年紛爭,那我們確實處處受到壓抑的穆斯林子弟們,難道不該挺身而出發起一場「文化聖戰」嗎?哎呀糟糕,這「聖戰」只是打個比方,Ahmed 小弟你怎麼當真了?
達頓兄弟在本片一方面很小心地製造一場紮紮實實的日常小不公、讓我們看見一場日常的文化紛爭之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又大膽地加入了「Ahmed 的堂哥為聖戰犧牲」這遙遠一線、透過堂哥這個有點親又不太親的仲介人,將 Ahmed的個人日常小敘事、與整個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聖戰大敘事結合在一起。也許這個伊瑪目真的是在招募聖戰士、只是一有事情他就龜縮撇清?也許許多歐洲穆斯林少年真會從小生活被引導到大敘事而傻傻加入聖戰、雙手染血成為罪人再也不受饒恕與關懷?達頓兄弟在此踩在紅線上,還好很快就收手,不讓 Ahmed再越雷池一步失去觀眾的憐憫。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32335.jpg
體制的扞格
於是本片進入第二階段:比利時體制與社會,如何承接 Ahmed這陷入文化焦慮的慘綠少年?或是拉高一層看:如何承接從異鄉來到歐洲數以千萬計的異教移民、如同承接慘綠少年般包容他們的青黃不接?首先必須說,在這全歐極右崛起劍拔弩張、傳統白人排外甚囂塵上、而異教移民憤懣累積的 2010s後半,還有達頓兄弟願意忘卻這一切黑暗、願意拍部積極正向大開聖光的電影,真令人感動!或是寫實點說,比利時法語區這個率歐洲之先早就窮了幾十年、雙手一攤放棄繁榮專心耕耘社會的魯蛇國家,放在 2010s金融風暴加難民湧入而感繁榮夢碎氣憤難平的歐洲,還真有智慧。
在此,本片的比利時司法與矯正體系、正如前面比利時的社會與教育體系,一般來說都有一種多元文化主義兼社會主義「一個都不能少」通通要承接的聖光,這種聖光和基督教神愛世人的慈善傳統是一脈相傳的,只是現在面對來自世界的異教移民ㄧ樣繼續開聖光。在此,我們看不見許多底層社會驚悚片的監獄矯正黑暗面,我們看不見任何人把 Ahmed貼上標籤虎視眈眈等著狠狠虐待他,反而我們看見每個社工與矯正士都很有耐心,他們負面看來是很官僚地按表操課、但正面看來是有一個不變的價值與原則,絕不歧視 Ahmed更絕不放棄,必用一套開明價值慢慢引導他重回正軌。
但人人開聖光之餘,人人也都很有限,自命開明包容的矯正系統也很有限。有支利刃不見了,保護大家的標準程序就是要就地無差別檢查,公事公辦對大家都好 no hard feeling。但當這完整系統與 Ahmed需要定時禱告的伊斯蘭文化出現扞格時,這系統與個人的媒合就出現失調扭打成一團 XD 還好達頓兄弟仍在踩上紅線時輕輕放下「刀子找到了」大家請放手。任何的文化包容都需要物質的後盾,比利時法語區這經濟衰敗人力有限的地方,我認為此片的有限矯正士們消極已做到了該做的。積極的,則是回歸歐洲田園傳統親土親人養兔子,與其信仰遠方教義不如親炙生命之美?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01085.jpg
身體的扞格
於是最新任「達頓女郎」 Louise 登場!就算之前劇情嚴肅令人看得吃力,在這最後階段仍能看得心花怒放小鹿亂撞!話說比利時女孩開放無壁壘,看去年初的酷兒舞蹈片《芭蕾少女夢》就知荷語區少年雖出身中產保守但已有基本平等開放價值觀、法語區少年則不但平等開放甚至離經叛道大膽出手完全沒在怕!本片 Ahmed和《芭蕾少女夢》主角 Lara 面臨的處境很類似,都是一個擁有獨特文化的少年來到了一個有主流文化的異鄉,他們都展現青春期少年的迷惘焦慮格格不入,這異鄉主流文化有隔閡但也開明地嘗試包容也罷了,真正挑動主角神經的往往還是那最大膽出手的。
本片為什麼要在最後安插這位農家少女 Louise 呢?難道只是達頓嚴肅片到最後給觀眾一點小浪漫的殺必死、或是證明達頓兩老也能拍兩小無猜的愛情?我倒認為這位少女的出現是壓垮 Ahmed的最後一根稻草,是 Ahmed這一路「慘綠少年格格不入」敘事的最後一步。這敘事可能從家庭開始、以宗教延伸、觸及生活文化、再接著談及體制、而到最後要回歸最基本完全騙不了人的「身體」。此前不論在家庭、在宗教、在文化、在體制上,這個主流社會與這位 Ahmed都有磨合的努力、卻都有格格不入的遺憾,而到最後連身體的臉紅心跳怦然心動,也有主流文化與 Ahmed的扞格嗎?
這最後一關的身體考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本片的海報主視覺:一個歐洲農村的傳統白人少女,向別過頭去無法面對歐洲土地的異鄉少年遞出橄欖枝。寫實上,我們也許無法去理解也無法去要求個解釋、來解釋為什麼 Louise 會對 Ahmed一見鍾情,我們只知比利時自由少女想喜歡誰就喜歡誰、才沒有要向外人或觀眾解釋的義務 XD 但也很遺憾地,面對身體僵硬如頑石一顆、甚至言語僵硬「教義規定你我若彼此相愛、妳就要歸化成為穆斯林」的 Ahmed,這位少女終究也還只是個少女,她尚無那心胸氣度去承擔、也沒義務去承擔反而更有權利嗆回去。這身體磨合,最終失敗了。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2/5201085.jpg
敲門不應、敲窗不靈
回想起來,本片所有比利時主流社會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種少女感 XD 他們都與 Louise 一樣理所當然地擁抱一個開放價值、面對有人竟然反對這個開放價值時只是一陣錯愕、然後或惱怒或著急地馬上正面反駁回去要 Ahmed快快走上正軌,卻鮮少有人能先坐下來靜靜地切入 Ahmed的內心世界、站在他那邊去理解他體察他後再來尋找相容的可能。本片另一個「達頓女郎」則是關心 Ahmed卻與他大起衝突的老師 Ines,她在面對 Ahmed 的姿態上和 Louise 一樣地少女:你讀到的教義是謊言、你的伊瑪目是個騙子!哎,他的教義與他的伊瑪目是他人生的支柱,這種話誰會想聽呢?
在最後一關的身體磨合也宣告失敗後,Ahmed 終於豁出去暴走!這暴走,搭了公車回到學校、煞有其事地拔了根鐵釘、然後敲門不開敲窗不應、最後鋌而走險爬上屋頂飛簷走壁... 這怎麼看,都很像是恐怖份子 Ahmed殺老師一次不成還想來殺第二次!如果是歐洲極右觀眾來看恐怕還會大罵社工與矯正體系「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恐怖份子再多矯正還是恐怖」XD 不過正如片中的第一次「恐攻」,我看 Ahmed的演法一點都不像是仇恨與攻擊、而更像慘綠少年囁嚅地想找大人表達些什麼,這第二次不知所措地前來找老師,我覺得那情懷恐怕也類似,而呈現以一場最戲劇化的高潮:
達頓兄弟這片結局看似很突兀、邏輯很難解,但我覺得反而是近年幾片中最令我有感的一次結局,這次不是寫實地做出什麼終極之舉,而是象徵地演齣室外行動劇:你身在陽光戶外(正如身在開明歐洲)看似自由、其實你想進的每一扇門都仍進不去,你如慘綠少年敲門不應敲窗不靈、想方設法拼命進去最終崩潰了,而能夠承接你的那個成人與體制雖滿懷善心拉你一把、卻總是很遺憾地姍姍來遲錯過機會。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18/13/32/1703600.jpg
哎,也住過比利時的我,對他們鋪天蓋地的社會福利與救助體制總是很敬佩,但對他們有限人力與曠日費時的官僚程序總是一等再等大搖其頭。這扇門儘管誠心仁善誓言永不放棄任何人、它就算伸手接住各種苦悶邊緣已經無數次,總是有時遲來的那麼一次再難挽回。同樣地,面對比利時這福利國家的人們,我也總是為他們對異鄉人海納百川的關懷與包容而感動,但那包容與關懷卻總是有點理所當然地傻氣,總是認為我們這開明社會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但其實面對一些難以想像的異文化,他們卻往往瞠目結舌地難以理解,只相信耐心與愛心終究能化解一切。
達頓兄弟的電影,我一直不覺得在「控訴」什麼惡行或惡念,而都只在申論一種迷惘與有限。這部《少年阿赫梅德》也一樣,即使在 2016-2019這自由派紛紛控訴歐洲極右的當口,他們也不去高調拍攝這個排除的惡念、反而默默去拍歐洲的包容社會能如喝水般自然地做到什麼,這美善事功絕非理所當然一蹴可躋、而仍充滿限制需要繼續努力。我本來擔心《少年阿赫梅德》會談很多可怕的恐攻,但其實它只是藉著歐洲對恐攻的關注來打個擦邊球,反而專心談論不論有無恐攻都不容忽視的文化融合問題,推薦所有本來就在關注達頓片的觀眾來看,覺得好不好優不優那都其次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1ZR-LhiAg
--
話說 Le jeune Ahmed 這部片,居然爛番茄影評均分才 6.66/10,AlloCiné 那邊比較寬容有 3.7/5,看許多負評都會說「達頓兄弟沒達到過去的重量或高度」,不過對我來說達頓兄弟沒什麼排不排名或高度不高度、我只好奇他們關心什麼而等著看他們想拍什麼。早年的達頓社會寫實電影從《承諾》《美麗羅賽塔》《兒子》《孩子》《羅娜的沈默》,主角幾乎都是社會中最弱勢的少年與小孩(除了初次缺席達頓片的 Olivier Gourmet)、這弱勢社會永遠是他們老家 Seraing、這弱勢國家則是後工業時代經濟衰敗後走向荒廢的西歐最窮區域:比利時法語區瓦隆尼亞Wallonie。
不過同樣談經濟失敗與社會失能,到《騎單車的男孩》談起了看似強壯其實脆弱的髮姐、要和脆弱無依的單車男孩攜手互助;到《兩天一夜》則談看似脆弱其實強壯的被遣散勞工女主角、要看見其他強壯同事其實也很脆弱而應團結在一起;到《沒有名字的女孩》則把主角由弱勢轉為菁英女醫生、背景由地方經濟轉為國際難民、議題由國內救助轉為看見外鄉人、底層弱者與菁英醫者都要繼續擴大看見絕不忽視;到今年《少年阿赫梅德》則正式讓異教移民社群成為主角、背景由經濟轉為宗教、談的不再是有形物質而是無形文化... 只是主角呢,又回到了早期達頓片的脆弱孩子。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1/59/1635371.jpg
文明衝突,是一場青春叛逆
電影大概以一個關鍵事件分為前後兩段,前段談主角 Ahmed的穆斯林移民處境、如何化育了一個人而如何走向崩潰,後段談這處境崩潰時比利時這邊會怎麼面對、怎麼以司法與社會手段去承接下來。前後兩段都談完後,終局則有點遺憾地,呈現了前後兩段之間的落差、穆斯林移民與比利時社會的一次次磨合終究還是「漏接」一次而令人唏噓。那電影中段的關鍵事件,就是此片宣傳期即引起廣大關注的「恐攻」,事實上早在真實世界 2016 年 3月布魯塞爾機場與市區連環恐攻、達頓兄弟也宣布新片將關於恐怖主義時,我就一直很擔心此片會有驚悚甚至血腥的元素...
不過真的看到這一幕「恐攻」、看 Ahmed那樣膽怯又笨拙、拿著一支小刀子彷彿一個慘綠少年囁嚅地只想表達些什麼,我倒是一方面鬆了一口氣、另一方面又為這 13 歲孩子感到憂傷。達頓兄弟畢竟不是要拍真正的恐攻去探討惡的形成,他們只是要拍那些在真恐攻導致歐洲風聲鶴唳的對立氛圍下、一種平民孩子無所適從的焦慮感,而那焦慮感還真像叛逆孩子刷存在感的青春期,說不定就因此 literally設定了個 13 歲的青春期男孩角色?
仔細看 Ahmed身在比利時的生活,其實他是有很多理由感到無所適從的。首先,他活在一個有其基本缺陷但在歐洲已是尋常狀況的家庭,這家庭看來不太基督教、也不太穆斯林,哥哥姊姊都沒在在乎這些宗教、反而很輕鬆地插科打諢,媽媽也很顯然是自由派沒在管宗教、爸爸不在獨立拉拔兒女都很累了、喝杯小酒享受人生正如一般苦悶的歐洲中下女子這樣錯了嗎?但這家缺的可能就是父親、一個可以讓 Ahmed感到引領而非渾噩的道德脊骨。沒辦法,如果要說這種自由派破碎家庭長大、在學校玩世不恭的孩子是「渾噩」,那我也真是很同意的: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47960.jpg
家庭的扞格
歐洲雖然戀愛婚姻乃至拼貼家庭稀鬆平常,但那自由的狀態是一種極精緻的藝術、需要極細膩的經營與教育。一個單親家庭「沒有爸爸」或沒有媽媽雖然是大人的戀愛婚配成家之自由,但對孩子的成長必會造成一個極大缺口,這缺口不是沒有其他補救措施可填補,但那都不再是「一夫一妻」「核心家庭」這樣種放諸四海皆準的簡單標準可以簡單學習的。那看 Ahmed在家的教育,能夠填補這塊父親空缺造成的迷惘嗎?那恐怕不成,媽媽愛他但自顧已不暇、哥哥姊姊自有生活要過尋找自己道路已不易、學校教育在這塊上也通常是按表操課等問題發生才被動補救。
於是能對迷惘的 Ahmed伸出心靈援手的,只有那位伊瑪目、以及他那簡單傳統趨向基本教義的佈道與聚會,這恐怕是 Ahmed在混亂的人生中唯一一盞明燈吧?說實話,伊斯蘭教教義有很多文化面向,在包容多元移民與難民的歐洲包括比利時法語區裡,這社會體制與民間人們多年下來都有意識是要尊重的,這是 2000s在歐洲還理所當然甚至前途大好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只是從 2010s東歐移民北非難民日漸增加後極右崛起而日漸動搖。只是達頓兄弟拍起他們老家比利時法語區的傳統白人社會,這個排外問題似乎不存在。
也未必不存在,但社會主義傳統濃厚、工運與革命傳統領先歐洲、而經濟早就衰敗近半世紀、早沒什麼歐洲中心主義白人至上架子的比利時法語區,至少不像比利時荷語區、德國與法國、乃至匈牙利等其他近十年才經濟下滑的地方,歐洲中心主義與極右排外在這幾年已按捺不住毫不掩飾。只是號稱自由開明的比利時法語區,在一些基本生活形式上的多元文化主義仍未必能夠做到位,譬如「握手」與「親臉頰」這件事理所當然地被視為不分文化的禮儀、譬如男女間的日常融合也被視為不分文化的平權...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63585.jpg
文化的扞格
但必須承認,仍然有的文化沒走到這步、甚至歐洲自己的基督教文化過去也是慢慢進步到今天,那今天已自詡多元文化主義的歐洲、如何能理所當然地要求某一個文化的追隨者放棄自己被判定落後的習俗、而去聽從歐洲自詡開明進步的習俗呢?本片 Ahmed的焦慮油然而生:我在歐洲當今自由派生活找不到明燈、我在伊瑪目那邊找到了方向,結果你們自由派要來否認我的方向、自詡多元文化平等但其實是要來整合掉我的文化。這樣子,還要像廣大自由派否認「文明衝突」的存在嗎?
Ahmed 面臨的「握手」與「親臉頰」等問題只是文化衝突小徵象,要犯忌與女人一起學阿拉伯文甚至讀可蘭經則是文化衝突中徵象,回想現世赫赫有名的「法國禁伊斯蘭女子戴頭巾」的文化爭議可見一斑,處處提醒著每日生活的個人:歐洲基督教發展至今號稱多元的文化、其實仍在壓抑我們伊斯蘭文化;而既然歐洲近年對穆斯林移民日漸取代歐洲傳統基督教社群、會解讀為文明衝突而上溯兩教數百年紛爭,那我們確實處處受到壓抑的穆斯林子弟們,難道不該挺身而出發起一場「文化聖戰」嗎?哎呀糟糕,這「聖戰」只是打個比方,Ahmed 小弟你怎麼當真了?
達頓兄弟在本片一方面很小心地製造一場紮紮實實的日常小不公、讓我們看見一場日常的文化紛爭之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又大膽地加入了「Ahmed 的堂哥為聖戰犧牲」這遙遠一線、透過堂哥這個有點親又不太親的仲介人,將 Ahmed的個人日常小敘事、與整個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聖戰大敘事結合在一起。也許這個伊瑪目真的是在招募聖戰士、只是一有事情他就龜縮撇清?也許許多歐洲穆斯林少年真會從小生活被引導到大敘事而傻傻加入聖戰、雙手染血成為罪人再也不受饒恕與關懷?達頓兄弟在此踩在紅線上,還好很快就收手,不讓 Ahmed再越雷池一步失去觀眾的憐憫。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32335.jpg
體制的扞格
於是本片進入第二階段:比利時體制與社會,如何承接 Ahmed這陷入文化焦慮的慘綠少年?或是拉高一層看:如何承接從異鄉來到歐洲數以千萬計的異教移民、如同承接慘綠少年般包容他們的青黃不接?首先必須說,在這全歐極右崛起劍拔弩張、傳統白人排外甚囂塵上、而異教移民憤懣累積的 2010s後半,還有達頓兄弟願意忘卻這一切黑暗、願意拍部積極正向大開聖光的電影,真令人感動!或是寫實點說,比利時法語區這個率歐洲之先早就窮了幾十年、雙手一攤放棄繁榮專心耕耘社會的魯蛇國家,放在 2010s金融風暴加難民湧入而感繁榮夢碎氣憤難平的歐洲,還真有智慧。
在此,本片的比利時司法與矯正體系、正如前面比利時的社會與教育體系,一般來說都有一種多元文化主義兼社會主義「一個都不能少」通通要承接的聖光,這種聖光和基督教神愛世人的慈善傳統是一脈相傳的,只是現在面對來自世界的異教移民ㄧ樣繼續開聖光。在此,我們看不見許多底層社會驚悚片的監獄矯正黑暗面,我們看不見任何人把 Ahmed貼上標籤虎視眈眈等著狠狠虐待他,反而我們看見每個社工與矯正士都很有耐心,他們負面看來是很官僚地按表操課、但正面看來是有一個不變的價值與原則,絕不歧視 Ahmed更絕不放棄,必用一套開明價值慢慢引導他重回正軌。
但人人開聖光之餘,人人也都很有限,自命開明包容的矯正系統也很有限。有支利刃不見了,保護大家的標準程序就是要就地無差別檢查,公事公辦對大家都好 no hard feeling。但當這完整系統與 Ahmed需要定時禱告的伊斯蘭文化出現扞格時,這系統與個人的媒合就出現失調扭打成一團 XD 還好達頓兄弟仍在踩上紅線時輕輕放下「刀子找到了」大家請放手。任何的文化包容都需要物質的後盾,比利時法語區這經濟衰敗人力有限的地方,我認為此片的有限矯正士們消極已做到了該做的。積極的,則是回歸歐洲田園傳統親土親人養兔子,與其信仰遠方教義不如親炙生命之美?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01085.jpg
身體的扞格
於是最新任「達頓女郎」 Louise 登場!就算之前劇情嚴肅令人看得吃力,在這最後階段仍能看得心花怒放小鹿亂撞!話說比利時女孩開放無壁壘,看去年初的酷兒舞蹈片《芭蕾少女夢》就知荷語區少年雖出身中產保守但已有基本平等開放價值觀、法語區少年則不但平等開放甚至離經叛道大膽出手完全沒在怕!本片 Ahmed和《芭蕾少女夢》主角 Lara 面臨的處境很類似,都是一個擁有獨特文化的少年來到了一個有主流文化的異鄉,他們都展現青春期少年的迷惘焦慮格格不入,這異鄉主流文化有隔閡但也開明地嘗試包容也罷了,真正挑動主角神經的往往還是那最大膽出手的。
本片為什麼要在最後安插這位農家少女 Louise 呢?難道只是達頓嚴肅片到最後給觀眾一點小浪漫的殺必死、或是證明達頓兩老也能拍兩小無猜的愛情?我倒認為這位少女的出現是壓垮 Ahmed的最後一根稻草,是 Ahmed這一路「慘綠少年格格不入」敘事的最後一步。這敘事可能從家庭開始、以宗教延伸、觸及生活文化、再接著談及體制、而到最後要回歸最基本完全騙不了人的「身體」。此前不論在家庭、在宗教、在文化、在體制上,這個主流社會與這位 Ahmed都有磨合的努力、卻都有格格不入的遺憾,而到最後連身體的臉紅心跳怦然心動,也有主流文化與 Ahmed的扞格嗎?
這最後一關的身體考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本片的海報主視覺:一個歐洲農村的傳統白人少女,向別過頭去無法面對歐洲土地的異鄉少年遞出橄欖枝。寫實上,我們也許無法去理解也無法去要求個解釋、來解釋為什麼 Louise 會對 Ahmed一見鍾情,我們只知比利時自由少女想喜歡誰就喜歡誰、才沒有要向外人或觀眾解釋的義務 XD 但也很遺憾地,面對身體僵硬如頑石一顆、甚至言語僵硬「教義規定你我若彼此相愛、妳就要歸化成為穆斯林」的 Ahmed,這位少女終究也還只是個少女,她尚無那心胸氣度去承擔、也沒義務去承擔反而更有權利嗆回去。這身體磨合,最終失敗了。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2/5201085.jpg
敲門不應、敲窗不靈
回想起來,本片所有比利時主流社會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種少女感 XD 他們都與 Louise 一樣理所當然地擁抱一個開放價值、面對有人竟然反對這個開放價值時只是一陣錯愕、然後或惱怒或著急地馬上正面反駁回去要 Ahmed快快走上正軌,卻鮮少有人能先坐下來靜靜地切入 Ahmed的內心世界、站在他那邊去理解他體察他後再來尋找相容的可能。本片另一個「達頓女郎」則是關心 Ahmed卻與他大起衝突的老師 Ines,她在面對 Ahmed 的姿態上和 Louise 一樣地少女:你讀到的教義是謊言、你的伊瑪目是個騙子!哎,他的教義與他的伊瑪目是他人生的支柱,這種話誰會想聽呢?
在最後一關的身體磨合也宣告失敗後,Ahmed 終於豁出去暴走!這暴走,搭了公車回到學校、煞有其事地拔了根鐵釘、然後敲門不開敲窗不應、最後鋌而走險爬上屋頂飛簷走壁... 這怎麼看,都很像是恐怖份子 Ahmed殺老師一次不成還想來殺第二次!如果是歐洲極右觀眾來看恐怕還會大罵社工與矯正體系「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恐怖份子再多矯正還是恐怖」XD 不過正如片中的第一次「恐攻」,我看 Ahmed的演法一點都不像是仇恨與攻擊、而更像慘綠少年囁嚅地想找大人表達些什麼,這第二次不知所措地前來找老師,我覺得那情懷恐怕也類似,而呈現以一場最戲劇化的高潮:
達頓兄弟這片結局看似很突兀、邏輯很難解,但我覺得反而是近年幾片中最令我有感的一次結局,這次不是寫實地做出什麼終極之舉,而是象徵地演齣室外行動劇:你身在陽光戶外(正如身在開明歐洲)看似自由、其實你想進的每一扇門都仍進不去,你如慘綠少年敲門不應敲窗不靈、想方設法拼命進去最終崩潰了,而能夠承接你的那個成人與體制雖滿懷善心拉你一把、卻總是很遺憾地姍姍來遲錯過機會。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18/13/32/1703600.jpg
哎,也住過比利時的我,對他們鋪天蓋地的社會福利與救助體制總是很敬佩,但對他們有限人力與曠日費時的官僚程序總是一等再等大搖其頭。這扇門儘管誠心仁善誓言永不放棄任何人、它就算伸手接住各種苦悶邊緣已經無數次,總是有時遲來的那麼一次再難挽回。同樣地,面對比利時這福利國家的人們,我也總是為他們對異鄉人海納百川的關懷與包容而感動,但那包容與關懷卻總是有點理所當然地傻氣,總是認為我們這開明社會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但其實面對一些難以想像的異文化,他們卻往往瞠目結舌地難以理解,只相信耐心與愛心終究能化解一切。
達頓兄弟的電影,我一直不覺得在「控訴」什麼惡行或惡念,而都只在申論一種迷惘與有限。這部《少年阿赫梅德》也一樣,即使在 2016-2019這自由派紛紛控訴歐洲極右的當口,他們也不去高調拍攝這個排除的惡念、反而默默去拍歐洲的包容社會能如喝水般自然地做到什麼,這美善事功絕非理所當然一蹴可躋、而仍充滿限制需要繼續努力。我本來擔心《少年阿赫梅德》會談很多可怕的恐攻,但其實它只是藉著歐洲對恐攻的關注來打個擦邊球,反而專心談論不論有無恐攻都不容忽視的文化融合問題,推薦所有本來就在關注達頓片的觀眾來看,覺得好不好優不優那都其次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1ZR-LhiAg
--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20-02-27T13:11
at 2020-02-27T13:11
By Eden
at 2020-03-02T06:03
at 2020-03-02T06:03
By Megan
at 2020-03-06T07:58
at 2020-03-06T07:58
By Adele
at 2020-03-07T08:19
at 2020-03-07T08:19
By Belly
at 2020-03-08T18:06
at 2020-03-08T18:06
By Eden
at 2020-03-12T09:07
at 2020-03-12T09:07
Related Posts
極地 Polar
By Rae
at 2020-02-25T04:41
at 2020-02-25T04:41
逃出夢幻島(有雷 無防雷)
By Enid
at 2020-02-25T01:35
at 2020-02-25T01:35
好看的疾病電影
By Edith
at 2020-02-25T00:34
at 2020-02-25T00:34
其他國家的人看本國電影真的不用字幕嗎??
By Edith
at 2020-02-25T00:27
at 2020-02-25T00:27
臺灣有堪稱神片的電影嗎?
By Mary
at 2020-02-25T00:24
at 2020-02-25T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