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大家自己的觀點龐青雲到底是好人還是쌠… - 電影
By Sierra Rose
at 2008-01-30T08:01
at 2008-01-30T08:0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eggyquu (Peggy is me)》之銘言:
: 我知道這可能是再老不過的問題
: 看過投名狀的每個人心裡都曾這樣思考過
: 又或許有人可以不假思索的說
: 龐青雲就是壞人,就只是個為自身利益找想的自私鬼
: 但看過投名狀三次的我(因為在電影院工作)
: 每次看,每次都和不同的朋友爭論這個問題
: 不管看多少次,我還是覺得龐青雲是好人
爬了一連串舊文。
我想提出另一套論點評論龐青雲、趙二虎二人。
補充一下:以下回應有【大雷】!
趙二虎
趙二虎要名。
趙二虎是活在「兄弟們認同、愛戴」裏的漢子。
趙二虎想建立起大無畏的勇氣,證明他的義勇。
這世上有許多不公道的事情,
總有趙二虎這樣的勇者願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獻出生命以全義名。
龐青雲
龐青雲甚麼都要。(但只要是為了「理想」,他甚麼都放的下。)
龐青雲是活在「他極崇高理想藍圖」裏的大丈夫。
龐青雲不斷痛苦的犧牲,支撐他度過這些痛苦時日的,就是他對理想的執著。
這世上有許多不公道的事情,
罕見龐青雲這樣的仁者願意「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惜名聲只圖解決。
某種角度來看,趙二虎像史可法。
史可法是個勇者,雖然知道勢不可為,但仍是率城死戰,
結果換來……揚州十日。
史可法玩得是沒勝算的賭局,死活都流芳千古。
但死去的無名英雄、無辜百姓……又情何以堪?
我們會讚頌他、肯定他,
我們會被他散發出來的魅力、忠義、仁愛……所打動!
但其實,跟著這種有「個人英雄主義」的老闆,大都很慘。
某種角度來看,龐青雲像袁崇煥。
袁崇煥是個仁者,為了理想,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名聲」。
歷史上像史可法這樣捨生取義的人還真不少,
但恐怕很難找到幾個「懷抱理想的知識份子」,願意為國家民族犧牲自己的名聲。
袁崇煥是個文人,重氣節的讀書人。自薦上了遼東前線,展開他的理想之路。
明末滿州人興起,頻頻犯境、屢震京城,
抵抗韃虜成了當代知識份子共同的信仰(包含史可法)。
袁崇煥經略遼東,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效了,寧遠大戰還擊斃金酋努爾哈赤。
為了國家,他提出「明金和議」的計畫。
雙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戰的時期,以便進行自己的計劃。
袁崇煥方是練兵、築城、屯田;皇太極方則是進攻朝鮮,鞏固統治。
在這樣的局勢下,具備了議和的條件。
明方的議和是攻勢的,最後目標是消滅滿州政權,收復全部遼東失地。
金方的議和主要是守勢,目的在鞏固已得的土地,雙方和平共處,進行貿易。
當時議和的障礙,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
明朝的大臣一提到與金議和,立刻想到的就是南宋,人人都怕做秦檜。
但其實情況大不相同。
南宋時,
金兵已佔領了中國北方的全部,議和等於是放棄收復失地。
岳飛、韓世忠等大將兵精能戰,金後方不穩,形勢較利於北伐。
但在明朝,
金人只佔領了遼東,且短期間明朝軍隊的戰鬥力遠不及金兵。
此外,宋金議和,宋朝皇帝對金稱臣,是絕對的屈辱。
但皇太極卻甘願低於明朝皇帝一級。
(甚至索性改了國號,不稱金而稱「清」,以免引起漢人心理上敵對反應。)
當時主張和金人議和,非但冒舉國之大不韙,而且是冒歷史上之大不韙。
中國過去受到外族的軍事壓力而議和,通常總是屈辱性的,
漢人對此事具有先天性反感,常將「議和」、「投降」、「漢奸」三件事聯繫在一起。
袁崇煥的個性像火一樣猛烈,對聲名非常愛惜,給人罵「漢奸」,那是最痛苦的事。
比較起來,死守寧遠、抗拒大敵,在他並不算是難事,最多打不過,一死殉國便是。
但要負擔「歷史罪人、民族罪人」的責任,可艱巨得多了。
對於性格柔和的人,當然是委曲求全易而慷慨就義難。
在袁崇煥這樣的偉烈之士,卻是守寧遠易而主和議難……
(袁崇煥後來被當成賣國賊,他身上的肉被民眾一口口的咬、一片片割下來咬!)
對,似龐青雲、趙二虎這等偉烈之士,戰死沙場易,活著堅持理想難!
死根本沒甚麼好怕的!被當成苟且偷生、不顧兄弟的卑劣之徒,那才是極大的痛苦!
劇中對趙二虎的設定,沒唸過書、不懂得甚麼大道理。
他只想讓兄弟們吃口飽飯,是個守信重義的粗豪漢子。
然而龐青雲呢?他細膩的多了,他的夢想也高多了!
他不是矇眼睛帶著亂衝亂殺,他要帶兄弟殺出一條活路、他要給窮人帶來一條活路。
趙二虎的「義」是戰技性的,給人感覺是直接的!
帶兄弟吃飽這一頓,但下一餐呢?
龐青雲的「仁」是戰略性的,給人感覺是遙遠的!
他是孤獨的,看到最後才發現,三弟根本不是信他,是信投名狀。
當兩人的價值觀抵觸時,
顯然,兄弟們是站在趙二虎這一邊的。
顯然,對他的領導威信,對戰爭的得失成敗……都有很大的威脅。
龐青雲下跪了……
他只求趙二虎看到「最後」。
不要像北京城中短視的衝動百姓,一口口撕裂咬碎袁崇煥那顆忠義而苦澀的心。
我認為龐青雲會引起板上的兩極反應,就是這角色極具深度的具體證明。
將龐青雲類比成袁崇煥,也就是著眼於袁蠻子當年議和也不見容於輿論。
高瞻遠矚的人是孤獨的。
孫逸仙搞革命,失敗這麼多次,死了那麼多同志……
怎不見他上戰鬥第一線死戰?
怎都見他躲在外國人的庇護下,苟延殘喘的活下來,還取得了大位?
他是貪生怕死、見利忘義……
還是堅持理想、忍辱負重?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一生忠佞有誰知?
: 儘管有人總是會覺得他說詞反覆
: 其實到頭來還是為了自己
其實很多人對龐青雲的質疑,劇中都給了足夠的線索解釋。
有人質疑:他為何假死逃離而不陪著弟兄殉難死節?
對照苦守蘇州城的太平軍將領,如果今天他來守蘇州城,
應該也是讓四千弟兄餓死在蘇州城,然後自己全身而退……
然後再找個援軍未達的理由來搪塞!
我得反問:若他陪著弟兄們殉難死節,那誰來替這幫弟兄找回公道?
誰來揭發魁字營的怯戰?誰來宏褒這幫弟兄的忠勇?
又有誰來防範這幫兄弟死後的安家撫卹,不被層層吃掉?
即便有人不認同龐青雲的作法,不代表這作法就是錯誤的、卑鄙的!
龐青雲最終仍是伺機而歸,而且重返戰場勇敢奮戰啊。
他若貪生怕死,怎會被評為「以寡擊眾、用命來賭重返的這一戰」?
怕死之人,好不容易逃生之後,
又怎會往死胡同、往戰場裏鑽?還是以寡拼眾地鑽!
有人質疑:太平軍將領在死守蘇州城,投降前,想的是弟兄們,避免人命的傷亡。
對照龐青雲為了求勝,硬拼硬幹,甚至違令攻蘇州,置弟兄性命於不顧。
我得反問:為了求勝,這後面的意義各位有沒有好好思量一下?
蘇州城若被何魁攻下,四千太平軍一樣沒命(請功),且百姓再遭屠劫。
最重要的是,後面天京也輪不到龐青雲打了。
(何魁等根本不想「馬上」打完仗,卡著位置有戰事,軍人才有油水。)
這意味著,放著何魁這等虎狼之師劫掠江南、搜刮地方,
又多了多少破碎家庭?又多了多少困苦窮人?
十多年來的戰禍悲劇,也失去修養生息的機會了。
為了這個理由求勝,夠充分麼?
還有,重點是,龐青雲的成功機會是確實存在的。
這些仗也確實打下來了,讓何魁感嘆「一步慢、步步慢」。
可見蘇州這一步有多關鍵!
更可見龐青雲這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蠻幹,而是抓緊戰機的妙策。
龐青雲確實領軍殺出了條活路。
卻有人反而希望跟隨帶兵走死路的領導人?只能說志不同、價值觀亦不同!
: 雖然最後他是殺了二虎,但那是因為朝廷要人
: 就算龐不殺,朝廷也會下手
: 他自己也說過,早在蘇州二虎說要走他就能殺他了
: 他為什麼能狠的下心殺了他?
有人質疑:他殺趙二虎的眼淚,是自欺欺人的眼淚。
我得反問:在一些人眼中一個踐踏士卒、不顧弟兄……
外加無情無義殘殺降軍不眨眼的「冷血劊子手」,竟需要騙自己?
若如上述,一個長期以來都不在意兄弟情的人,怎需要騙自己?
顯然,說龐青雲獨斟自酌一段是矯情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話說回來,就個人觀之,殺趙二虎,是因為趙二虎這條辮子已經被抓到。
陣前兵變、專擅派餉……都犯了朝廷大忌。
在這種時候,好不容易終於抓到了實現理想(造福窮苦百姓)的機會,
卻被政敵抓到這個話柄。
簡言之:
1.朝廷先天立場上就在找這批軍隊麻煩。
太平已定,朝廷已不需要這批軍隊。實際上,朝廷很忌諱這批軍隊。
2.龐青雲自忖免賦除稅的要求,又是上面勉強答應的。
朝廷不想免稅,但忌憚龐軍權在手,且他有軍功,要求又合理。
3.政敵虎視眈眈,極可能隨時參一本,理想就前功盡棄。
這種狀況下,即便是「私縱放歸」,若被人婊出來,一樣是前功盡棄。
官被拔了事小;理想破滅事大啊!
(弟兄們白死了、窮人們更苦了……這一切都白費了。)
再次強調,龐青雲若沒有兄弟情,只顧私利搶權……
1.當初早在趙二虎搶領導威信時,就可以除掉他了。
(趙二虎可是早早就亂嗆高官惹厭的,這些黑鍋還不就是龐青雲挺。)
2.殺趙二虎就不用暗擺酒席,獨斟自酌地悲痛難過。
3.既殺得了趙二虎,多殺個行刺的姜午陽又有何妨?
: 其實他自己不也說過,他不相信投名狀
: 只相信二虎和午陽。
: 若當初他們攻蘇州沒有二虎的擅作主張
: 沒有多出那四千人的問題
: 或許結局不會是樣,也不會造成他們的反目成仇
: 我倒覺得,是二虎的魯莽害死了自己
: 也反映出他在片中的個性
這一段的回答上文有述,略。
: 至於他殺狗子他們兩個
: 根據他的說詞
: 雖然他們以往的指標是
: 搶錢、搶糧、搶娘們
: 但他說,以前不做
: 是因為時候未到,怕他們不懂
: (因為剛從匪變成兵,匪性尚未完全脫離)
: 但打了幾年的仗,當了幾年的兵
: 該懂的也應該要明白了
龐青雲的「核心理想」就是「安民」,沒有動搖過。
軍人兄弟、自我……都可以為了安民這個理想犧牲。
說句灑狗血的話,這已經是「民本」的素養了。
趙二虎有時像是李自成這種草莽英雄,打天下很辛苦,既然功成就可「坐天下」了。
龐青雲的視野可大不相同。
: 至於人性私心的一面
: 也反映在龐後段的變化
: 而他最後對著姜說:投名狀,快!
: 我想是他自己打死也沒想到
: 完全沒有把投名狀這回是放在心上的他
: 最後還是被投名狀擺了一道
: 又加上朝廷的險惡,在他背後開砲
: 說起來還真是諷刺啊!
: 在檯面上,他就像陳公那些人說的一樣
: 是個人才,卻不懂的為官之道
所謂不懂為官之道~
1.擋慈禧朝廷財路:請奏「免賦除稅」三年。
2.擋長官同僚財路:速戰終止戰爭、又禁軍隊劫掠。
這些苦,他都早就知道了,
但我想若此人真能有知,他最難過的,
想必就是他的「堅持理想」被網友們認為是「謀權自私」……
: 更不懂的兄弟之道呀
對,他不懂。
應該說,他認為有些事比兄弟情更重要,讓他不得不割捨。
: 而背地裡,他也只不過是個被利用的棋子
: 最後的他,看開了
: 與其死在險惡的朝廷之下
: 不如死在他未認真盡責過的投名狀
: 總而言之,我認為龐青雲是個好人
不止是好人,說偉人又太過……
就說……是個「讀聖賢書、俯仰無愧,堅持走完痛苦道路」的大丈夫。
還有,有人說龐青雲比趙二虎更像個「正常的人」。
就個人評斷,龐青雲才是「罕見的奇男子」。
趙二虎的層次,完全不足與其相提並論。
(趙二虎這種人還真不少。說句不中聽的話,幫派裏多少會有這種漢子啊。)
: 以上,是我個人的感覺
: 歡迎有不同意見的人討論
不敢當,請指教。
--
: 我知道這可能是再老不過的問題
: 看過投名狀的每個人心裡都曾這樣思考過
: 又或許有人可以不假思索的說
: 龐青雲就是壞人,就只是個為自身利益找想的自私鬼
: 但看過投名狀三次的我(因為在電影院工作)
: 每次看,每次都和不同的朋友爭論這個問題
: 不管看多少次,我還是覺得龐青雲是好人
爬了一連串舊文。
我想提出另一套論點評論龐青雲、趙二虎二人。
補充一下:以下回應有【大雷】!
趙二虎
趙二虎要名。
趙二虎是活在「兄弟們認同、愛戴」裏的漢子。
趙二虎想建立起大無畏的勇氣,證明他的義勇。
這世上有許多不公道的事情,
總有趙二虎這樣的勇者願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獻出生命以全義名。
龐青雲
龐青雲甚麼都要。(但只要是為了「理想」,他甚麼都放的下。)
龐青雲是活在「他極崇高理想藍圖」裏的大丈夫。
龐青雲不斷痛苦的犧牲,支撐他度過這些痛苦時日的,就是他對理想的執著。
這世上有許多不公道的事情,
罕見龐青雲這樣的仁者願意「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惜名聲只圖解決。
某種角度來看,趙二虎像史可法。
史可法是個勇者,雖然知道勢不可為,但仍是率城死戰,
結果換來……揚州十日。
史可法玩得是沒勝算的賭局,死活都流芳千古。
但死去的無名英雄、無辜百姓……又情何以堪?
我們會讚頌他、肯定他,
我們會被他散發出來的魅力、忠義、仁愛……所打動!
但其實,跟著這種有「個人英雄主義」的老闆,大都很慘。
某種角度來看,龐青雲像袁崇煥。
袁崇煥是個仁者,為了理想,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名聲」。
歷史上像史可法這樣捨生取義的人還真不少,
但恐怕很難找到幾個「懷抱理想的知識份子」,願意為國家民族犧牲自己的名聲。
袁崇煥是個文人,重氣節的讀書人。自薦上了遼東前線,展開他的理想之路。
明末滿州人興起,頻頻犯境、屢震京城,
抵抗韃虜成了當代知識份子共同的信仰(包含史可法)。
袁崇煥經略遼東,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效了,寧遠大戰還擊斃金酋努爾哈赤。
為了國家,他提出「明金和議」的計畫。
雙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戰的時期,以便進行自己的計劃。
袁崇煥方是練兵、築城、屯田;皇太極方則是進攻朝鮮,鞏固統治。
在這樣的局勢下,具備了議和的條件。
明方的議和是攻勢的,最後目標是消滅滿州政權,收復全部遼東失地。
金方的議和主要是守勢,目的在鞏固已得的土地,雙方和平共處,進行貿易。
當時議和的障礙,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
明朝的大臣一提到與金議和,立刻想到的就是南宋,人人都怕做秦檜。
但其實情況大不相同。
南宋時,
金兵已佔領了中國北方的全部,議和等於是放棄收復失地。
岳飛、韓世忠等大將兵精能戰,金後方不穩,形勢較利於北伐。
但在明朝,
金人只佔領了遼東,且短期間明朝軍隊的戰鬥力遠不及金兵。
此外,宋金議和,宋朝皇帝對金稱臣,是絕對的屈辱。
但皇太極卻甘願低於明朝皇帝一級。
(甚至索性改了國號,不稱金而稱「清」,以免引起漢人心理上敵對反應。)
當時主張和金人議和,非但冒舉國之大不韙,而且是冒歷史上之大不韙。
中國過去受到外族的軍事壓力而議和,通常總是屈辱性的,
漢人對此事具有先天性反感,常將「議和」、「投降」、「漢奸」三件事聯繫在一起。
袁崇煥的個性像火一樣猛烈,對聲名非常愛惜,給人罵「漢奸」,那是最痛苦的事。
比較起來,死守寧遠、抗拒大敵,在他並不算是難事,最多打不過,一死殉國便是。
但要負擔「歷史罪人、民族罪人」的責任,可艱巨得多了。
對於性格柔和的人,當然是委曲求全易而慷慨就義難。
在袁崇煥這樣的偉烈之士,卻是守寧遠易而主和議難……
(袁崇煥後來被當成賣國賊,他身上的肉被民眾一口口的咬、一片片割下來咬!)
對,似龐青雲、趙二虎這等偉烈之士,戰死沙場易,活著堅持理想難!
死根本沒甚麼好怕的!被當成苟且偷生、不顧兄弟的卑劣之徒,那才是極大的痛苦!
劇中對趙二虎的設定,沒唸過書、不懂得甚麼大道理。
他只想讓兄弟們吃口飽飯,是個守信重義的粗豪漢子。
然而龐青雲呢?他細膩的多了,他的夢想也高多了!
他不是矇眼睛帶著亂衝亂殺,他要帶兄弟殺出一條活路、他要給窮人帶來一條活路。
趙二虎的「義」是戰技性的,給人感覺是直接的!
帶兄弟吃飽這一頓,但下一餐呢?
龐青雲的「仁」是戰略性的,給人感覺是遙遠的!
他是孤獨的,看到最後才發現,三弟根本不是信他,是信投名狀。
當兩人的價值觀抵觸時,
顯然,兄弟們是站在趙二虎這一邊的。
顯然,對他的領導威信,對戰爭的得失成敗……都有很大的威脅。
龐青雲下跪了……
他只求趙二虎看到「最後」。
不要像北京城中短視的衝動百姓,一口口撕裂咬碎袁崇煥那顆忠義而苦澀的心。
我認為龐青雲會引起板上的兩極反應,就是這角色極具深度的具體證明。
將龐青雲類比成袁崇煥,也就是著眼於袁蠻子當年議和也不見容於輿論。
高瞻遠矚的人是孤獨的。
孫逸仙搞革命,失敗這麼多次,死了那麼多同志……
怎不見他上戰鬥第一線死戰?
怎都見他躲在外國人的庇護下,苟延殘喘的活下來,還取得了大位?
他是貪生怕死、見利忘義……
還是堅持理想、忍辱負重?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一生忠佞有誰知?
: 儘管有人總是會覺得他說詞反覆
: 其實到頭來還是為了自己
其實很多人對龐青雲的質疑,劇中都給了足夠的線索解釋。
有人質疑:他為何假死逃離而不陪著弟兄殉難死節?
對照苦守蘇州城的太平軍將領,如果今天他來守蘇州城,
應該也是讓四千弟兄餓死在蘇州城,然後自己全身而退……
然後再找個援軍未達的理由來搪塞!
我得反問:若他陪著弟兄們殉難死節,那誰來替這幫弟兄找回公道?
誰來揭發魁字營的怯戰?誰來宏褒這幫弟兄的忠勇?
又有誰來防範這幫兄弟死後的安家撫卹,不被層層吃掉?
即便有人不認同龐青雲的作法,不代表這作法就是錯誤的、卑鄙的!
龐青雲最終仍是伺機而歸,而且重返戰場勇敢奮戰啊。
他若貪生怕死,怎會被評為「以寡擊眾、用命來賭重返的這一戰」?
怕死之人,好不容易逃生之後,
又怎會往死胡同、往戰場裏鑽?還是以寡拼眾地鑽!
有人質疑:太平軍將領在死守蘇州城,投降前,想的是弟兄們,避免人命的傷亡。
對照龐青雲為了求勝,硬拼硬幹,甚至違令攻蘇州,置弟兄性命於不顧。
我得反問:為了求勝,這後面的意義各位有沒有好好思量一下?
蘇州城若被何魁攻下,四千太平軍一樣沒命(請功),且百姓再遭屠劫。
最重要的是,後面天京也輪不到龐青雲打了。
(何魁等根本不想「馬上」打完仗,卡著位置有戰事,軍人才有油水。)
這意味著,放著何魁這等虎狼之師劫掠江南、搜刮地方,
又多了多少破碎家庭?又多了多少困苦窮人?
十多年來的戰禍悲劇,也失去修養生息的機會了。
為了這個理由求勝,夠充分麼?
還有,重點是,龐青雲的成功機會是確實存在的。
這些仗也確實打下來了,讓何魁感嘆「一步慢、步步慢」。
可見蘇州這一步有多關鍵!
更可見龐青雲這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蠻幹,而是抓緊戰機的妙策。
龐青雲確實領軍殺出了條活路。
卻有人反而希望跟隨帶兵走死路的領導人?只能說志不同、價值觀亦不同!
: 雖然最後他是殺了二虎,但那是因為朝廷要人
: 就算龐不殺,朝廷也會下手
: 他自己也說過,早在蘇州二虎說要走他就能殺他了
: 他為什麼能狠的下心殺了他?
有人質疑:他殺趙二虎的眼淚,是自欺欺人的眼淚。
我得反問:在一些人眼中一個踐踏士卒、不顧弟兄……
外加無情無義殘殺降軍不眨眼的「冷血劊子手」,竟需要騙自己?
若如上述,一個長期以來都不在意兄弟情的人,怎需要騙自己?
顯然,說龐青雲獨斟自酌一段是矯情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話說回來,就個人觀之,殺趙二虎,是因為趙二虎這條辮子已經被抓到。
陣前兵變、專擅派餉……都犯了朝廷大忌。
在這種時候,好不容易終於抓到了實現理想(造福窮苦百姓)的機會,
卻被政敵抓到這個話柄。
簡言之:
1.朝廷先天立場上就在找這批軍隊麻煩。
太平已定,朝廷已不需要這批軍隊。實際上,朝廷很忌諱這批軍隊。
2.龐青雲自忖免賦除稅的要求,又是上面勉強答應的。
朝廷不想免稅,但忌憚龐軍權在手,且他有軍功,要求又合理。
3.政敵虎視眈眈,極可能隨時參一本,理想就前功盡棄。
這種狀況下,即便是「私縱放歸」,若被人婊出來,一樣是前功盡棄。
官被拔了事小;理想破滅事大啊!
(弟兄們白死了、窮人們更苦了……這一切都白費了。)
再次強調,龐青雲若沒有兄弟情,只顧私利搶權……
1.當初早在趙二虎搶領導威信時,就可以除掉他了。
(趙二虎可是早早就亂嗆高官惹厭的,這些黑鍋還不就是龐青雲挺。)
2.殺趙二虎就不用暗擺酒席,獨斟自酌地悲痛難過。
3.既殺得了趙二虎,多殺個行刺的姜午陽又有何妨?
: 其實他自己不也說過,他不相信投名狀
: 只相信二虎和午陽。
: 若當初他們攻蘇州沒有二虎的擅作主張
: 沒有多出那四千人的問題
: 或許結局不會是樣,也不會造成他們的反目成仇
: 我倒覺得,是二虎的魯莽害死了自己
: 也反映出他在片中的個性
這一段的回答上文有述,略。
: 至於他殺狗子他們兩個
: 根據他的說詞
: 雖然他們以往的指標是
: 搶錢、搶糧、搶娘們
: 但他說,以前不做
: 是因為時候未到,怕他們不懂
: (因為剛從匪變成兵,匪性尚未完全脫離)
: 但打了幾年的仗,當了幾年的兵
: 該懂的也應該要明白了
龐青雲的「核心理想」就是「安民」,沒有動搖過。
軍人兄弟、自我……都可以為了安民這個理想犧牲。
說句灑狗血的話,這已經是「民本」的素養了。
趙二虎有時像是李自成這種草莽英雄,打天下很辛苦,既然功成就可「坐天下」了。
龐青雲的視野可大不相同。
: 至於人性私心的一面
: 也反映在龐後段的變化
: 而他最後對著姜說:投名狀,快!
: 我想是他自己打死也沒想到
: 完全沒有把投名狀這回是放在心上的他
: 最後還是被投名狀擺了一道
: 又加上朝廷的險惡,在他背後開砲
: 說起來還真是諷刺啊!
: 在檯面上,他就像陳公那些人說的一樣
: 是個人才,卻不懂的為官之道
所謂不懂為官之道~
1.擋慈禧朝廷財路:請奏「免賦除稅」三年。
2.擋長官同僚財路:速戰終止戰爭、又禁軍隊劫掠。
這些苦,他都早就知道了,
但我想若此人真能有知,他最難過的,
想必就是他的「堅持理想」被網友們認為是「謀權自私」……
: 更不懂的兄弟之道呀
對,他不懂。
應該說,他認為有些事比兄弟情更重要,讓他不得不割捨。
: 而背地裡,他也只不過是個被利用的棋子
: 最後的他,看開了
: 與其死在險惡的朝廷之下
: 不如死在他未認真盡責過的投名狀
: 總而言之,我認為龐青雲是個好人
不止是好人,說偉人又太過……
就說……是個「讀聖賢書、俯仰無愧,堅持走完痛苦道路」的大丈夫。
還有,有人說龐青雲比趙二虎更像個「正常的人」。
就個人評斷,龐青雲才是「罕見的奇男子」。
趙二虎的層次,完全不足與其相提並論。
(趙二虎這種人還真不少。說句不中聽的話,幫派裏多少會有這種漢子啊。)
: 以上,是我個人的感覺
: 歡迎有不同意見的人討論
不敢當,請指教。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08-02-02T16:14
at 2008-02-02T16:14
By Delia
at 2008-02-07T01:43
at 2008-02-07T01:43
By Poppy
at 2008-02-08T09:59
at 2008-02-08T09:59
By Poppy
at 2008-02-10T16:47
at 2008-02-10T16:47
By Elvira
at 2008-02-15T03:02
at 2008-02-15T03:02
By Jake
at 2008-02-17T05:49
at 2008-02-17T05:49
By Lily
at 2008-02-19T22:15
at 2008-02-19T22:15
By Kama
at 2008-02-23T07:21
at 2008-02-23T07:21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2-24T00:32
at 2008-02-24T00:32
By Necoo
at 2008-02-24T19:46
at 2008-02-24T19:46
By Anonymous
at 2008-02-27T23:15
at 2008-02-27T23:15
By David
at 2008-03-03T14:29
at 2008-03-03T14:29
By Tracy
at 2008-03-06T19:26
at 2008-03-06T19:26
By Anthony
at 2008-03-10T08:20
at 2008-03-10T08:20
By Edwina
at 2008-03-11T07:39
at 2008-03-11T07:39
By Erin
at 2008-03-14T00:48
at 2008-03-14T00:48
By Ula
at 2008-03-15T00:52
at 2008-03-15T00:52
By Lucy
at 2008-03-17T01:39
at 2008-03-17T01:39
By Ivy
at 2008-03-22T01:25
at 2008-03-22T01:25
By Delia
at 2008-03-22T10:32
at 2008-03-22T10:32
By Connor
at 2008-03-25T11:41
at 2008-03-25T11:41
By Ursula
at 2008-03-27T18:08
at 2008-03-27T18:08
By Mia
at 2008-03-31T03:11
at 2008-03-31T03:11
By Doris
at 2008-03-31T04:29
at 2008-03-31T04:29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4-04T00:43
at 2008-04-04T00:43
By Jacob
at 2008-04-06T03:56
at 2008-04-06T03:56
By Victoria
at 2008-04-06T20:07
at 2008-04-06T20:07
By Irma
at 2008-04-10T16:26
at 2008-04-10T16:26
By Christine
at 2008-04-11T20:22
at 2008-04-11T20:22
By Eartha
at 2008-04-16T13:56
at 2008-04-16T13:56
By Christine
at 2008-04-19T02:35
at 2008-04-19T02:35
By Puput
at 2008-04-24T02:10
at 2008-04-24T02:10
By Mason
at 2008-04-26T01:35
at 2008-04-26T01:35
By Emily
at 2008-04-27T09:05
at 2008-04-27T09:05
By Franklin
at 2008-04-27T23:51
at 2008-04-27T23:51
By Oliver
at 2008-04-29T01:49
at 2008-04-29T01:49
By Heather
at 2008-05-02T14:49
at 2008-05-02T14:49
By Mason
at 2008-05-04T19:44
at 2008-05-04T19:44
By Jessica
at 2008-05-07T01:34
at 2008-05-07T01:34
By Carol
at 2008-05-11T16:52
at 2008-05-11T16:52
By Candice
at 2008-05-13T07:59
at 2008-05-13T07:59
By Robert
at 2008-05-15T22:39
at 2008-05-15T22:39
By Edwina
at 2008-05-19T10:25
at 2008-05-19T10:25
By Edith
at 2008-05-24T05:05
at 2008-05-24T05:05
By Elvira
at 2008-05-29T03:15
at 2008-05-29T03:15
By Margaret
at 2008-05-30T04:28
at 2008-05-30T04:28
By Jacky
at 2008-05-30T19:57
at 2008-05-30T19:57
By Ophelia
at 2008-05-31T23:59
at 2008-05-31T23:59
By Ophelia
at 2008-06-02T15:00
at 2008-06-02T15:00
By Tracy
at 2008-06-04T02:04
at 2008-06-04T02:04
By Charlie
at 2008-06-06T06:28
at 2008-06-06T06:28
By Elizabeth
at 2008-06-07T08:21
at 2008-06-07T08:21
By George
at 2008-06-11T07:55
at 2008-06-11T07:55
By Emily
at 2008-06-12T15:22
at 2008-06-12T15:22
By Daph Bay
at 2008-06-14T17:58
at 2008-06-14T17:58
By Cara
at 2008-06-15T13:15
at 2008-06-15T13:15
Related Posts
贖罪~用盡一生也還不起的罪(內有雷~慎入)
By Megan
at 2008-01-30T03:36
at 2008-01-30T03:36
把愛找回來
By Liam
at 2008-01-29T11:44
at 2008-01-29T11:44
不負責任影評:《科洛弗檔案》(好雷)
By Rebecca
at 2008-01-29T04:43
at 2008-01-29T04:43
鏡頭的功用─《科洛弗檔案》
By Erin
at 2008-01-29T04:18
at 2008-01-29T04:18
失控的人性-堤幸彥的作品
By Queena
at 2008-01-29T03:17
at 2008-01-29T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