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態-跨國搭平台 大中華動漫吹響集結號 - 動畫電影

By Donna
at 2010-04-16T13:09
at 2010-04-16T13:09
Table of Contents
市場動態-跨國搭平台 大中華動漫吹響集結號
2010-04-16 工商時報 【邱莉玲】
跨國搭建平台,已經成為亞洲各國政府以及業界搶占動漫授權商機的重要策略!
繼台灣動漫創作協會、中國漫畫協會預定在6月,攜手成立兩岸國產動漫品牌衍生
商品大聯盟之後,市場再傳出,先後為迪士尼、華納2大美商在大中華操盤消費品授權業
務的資深品牌授權顧問張若瑩,將召集兩岸新興動漫品牌成立中港台動漫平台,甚至新加
坡政府廣電局也有意出面搭建東南亞動漫平台。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個潛力無限的龐大商機,不論從全球觀點,或亞洲著眼。據
LIMA的調查報告,2007年全球授權產業零售營業額將近1917億美元,較2003年成長11%,
其中美、英、日、韓等國已投入多年,2008年全球100大品牌授權公司的零售營業總值更
占了總市場值的7成,共涵蓋12大類授權品牌。
其中,又以卡通肖像為主的娛樂肖像品牌授權零售業業額占37.5%居首,約718億
美元,美國為授權產業發展最成熟和飽和的市場約占65%,相對來看,東南亞地區和兩岸
三地僅占0.5%左右。
◎尋找大中華的主場優勢
如果光算大中華動漫市場產值,中國至少有12億美元,加上台、港各有將近4、5億
美元周邊商品產值,但目前9成市場分額和利潤都被外國品牌搶走,其中美國獨大,歐盟
和日韓占比13%,至於大陸僅分得6%,台港更只有1%不到。
曾經為迪士尼在中港台開創輝煌時代,一年創造900萬美金授權金額的張若瑩分析
,兩岸三地業界目前在大中華市場還無法掌握主場優勢,有2個關鍵課題:
1.動漫產業在這個區域還算新興產業,起步晚,尚無法帶動動漫授權業務;
2.目前從事動漫授權事業的人,沒有同時具備業務、行銷和品牌的專業。
例如,兩岸一窩蜂從中華民間故事、傳說尋找拍片靈感,卻都不比迪士尼的「花木
蘭」票房亮眼,張若瑩直言答案就在「眉眉角角」裡!
迪士尼很有心,除了找來華人做導演、漫畫家王澤的兒子畫單于之外,張若瑩反覆
觀看花木蘭並研究Guildbook發現,花木蘭仍鎖定最大的歐美市場,所以少不了美式幽默
,夾雜些當地原始幽默,並抓住「代父從軍」這個國外不會發生的故事,且彰顯「忠孝節
義」、「軍中同袍情誼」等共通價值觀,又讓故事主角穿上比較好看的明朝服飾而非北宋
服飾,娛樂效果大於歷史考據,因為人們不會想花錢在大螢幕上看到忠於原著的民間傳說
。
◎品牌授權的趨勢和形態
這些都是歐美長時間操作動漫的know- how,張若瑩透露,近年成熟的品牌授權還
出現一個新趨勢,亦即不能再操作一個純粹的動漫品牌,而是要從玩具品牌提升為時尚品
牌,把消費者年齡層往上拉,芭比娃娃就是一例。
芭比娃娃歷經2005至2008年的測試,2008年確立走時尚路線後,開始跟LV、Chanel
等時尚品牌合作,2009年往亞洲市場推展,在台灣可以看到今年母親節統一超商推出芭比
娃娃蛋糕,接下來還有芭比娃娃系列3C商品、Q10保養品,都是走時尚路線。
除了全球策略之外,因為中國市場夠大,一般消費性商品銷售額很可觀,像是一年
玩具市場規模30億美元,兒童食品超過50億美元,文具類也有85億美元,兒童服裝更達
130億美元以上,也提供了品牌授權經營模式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和發揮空間。
例如,針對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後,每年約有1,900萬個新生兒,加上中國父母重
視小孩教育,從學齡前就開始,張若瑩便為天線寶寶在中國規畫了全球第一個幼兒娛樂教
育中心,附設攝影館、主題餐廳、商品區等,為英國BBC賺進數百萬美金授權費。
這種複合式功能的中心,know-how是把動漫周邊商品零售化,比較適合走連鎖店型
態,據稱比開設零售專賣中心,更能夠發揮教育品牌、提攜銷售綜效的效果,尤其適合用
在快速搶占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
據國際上最新推估數字,大中華動漫產業將有200億美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現
在全球各國都來搶,英美日韓有先行者優勢,中國則是大量發出5300張執照給企業,一年
拍出2900部動畫影片,企圖用焦土政策找出脫穎而出的民族企業,那台灣呢?台灣市場小
,業界都認為惟有團結走出去,搭建平台整合實力,敢於投資、提升技術,才有機會搶占
商機。
--
2010-04-16 工商時報 【邱莉玲】
跨國搭建平台,已經成為亞洲各國政府以及業界搶占動漫授權商機的重要策略!
繼台灣動漫創作協會、中國漫畫協會預定在6月,攜手成立兩岸國產動漫品牌衍生
商品大聯盟之後,市場再傳出,先後為迪士尼、華納2大美商在大中華操盤消費品授權業
務的資深品牌授權顧問張若瑩,將召集兩岸新興動漫品牌成立中港台動漫平台,甚至新加
坡政府廣電局也有意出面搭建東南亞動漫平台。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個潛力無限的龐大商機,不論從全球觀點,或亞洲著眼。據
LIMA的調查報告,2007年全球授權產業零售營業額將近1917億美元,較2003年成長11%,
其中美、英、日、韓等國已投入多年,2008年全球100大品牌授權公司的零售營業總值更
占了總市場值的7成,共涵蓋12大類授權品牌。
其中,又以卡通肖像為主的娛樂肖像品牌授權零售業業額占37.5%居首,約718億
美元,美國為授權產業發展最成熟和飽和的市場約占65%,相對來看,東南亞地區和兩岸
三地僅占0.5%左右。
◎尋找大中華的主場優勢
如果光算大中華動漫市場產值,中國至少有12億美元,加上台、港各有將近4、5億
美元周邊商品產值,但目前9成市場分額和利潤都被外國品牌搶走,其中美國獨大,歐盟
和日韓占比13%,至於大陸僅分得6%,台港更只有1%不到。
曾經為迪士尼在中港台開創輝煌時代,一年創造900萬美金授權金額的張若瑩分析
,兩岸三地業界目前在大中華市場還無法掌握主場優勢,有2個關鍵課題:
1.動漫產業在這個區域還算新興產業,起步晚,尚無法帶動動漫授權業務;
2.目前從事動漫授權事業的人,沒有同時具備業務、行銷和品牌的專業。
例如,兩岸一窩蜂從中華民間故事、傳說尋找拍片靈感,卻都不比迪士尼的「花木
蘭」票房亮眼,張若瑩直言答案就在「眉眉角角」裡!
迪士尼很有心,除了找來華人做導演、漫畫家王澤的兒子畫單于之外,張若瑩反覆
觀看花木蘭並研究Guildbook發現,花木蘭仍鎖定最大的歐美市場,所以少不了美式幽默
,夾雜些當地原始幽默,並抓住「代父從軍」這個國外不會發生的故事,且彰顯「忠孝節
義」、「軍中同袍情誼」等共通價值觀,又讓故事主角穿上比較好看的明朝服飾而非北宋
服飾,娛樂效果大於歷史考據,因為人們不會想花錢在大螢幕上看到忠於原著的民間傳說
。
◎品牌授權的趨勢和形態
這些都是歐美長時間操作動漫的know- how,張若瑩透露,近年成熟的品牌授權還
出現一個新趨勢,亦即不能再操作一個純粹的動漫品牌,而是要從玩具品牌提升為時尚品
牌,把消費者年齡層往上拉,芭比娃娃就是一例。
芭比娃娃歷經2005至2008年的測試,2008年確立走時尚路線後,開始跟LV、Chanel
等時尚品牌合作,2009年往亞洲市場推展,在台灣可以看到今年母親節統一超商推出芭比
娃娃蛋糕,接下來還有芭比娃娃系列3C商品、Q10保養品,都是走時尚路線。
除了全球策略之外,因為中國市場夠大,一般消費性商品銷售額很可觀,像是一年
玩具市場規模30億美元,兒童食品超過50億美元,文具類也有85億美元,兒童服裝更達
130億美元以上,也提供了品牌授權經營模式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和發揮空間。
例如,針對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後,每年約有1,900萬個新生兒,加上中國父母重
視小孩教育,從學齡前就開始,張若瑩便為天線寶寶在中國規畫了全球第一個幼兒娛樂教
育中心,附設攝影館、主題餐廳、商品區等,為英國BBC賺進數百萬美金授權費。
這種複合式功能的中心,know-how是把動漫周邊商品零售化,比較適合走連鎖店型
態,據稱比開設零售專賣中心,更能夠發揮教育品牌、提攜銷售綜效的效果,尤其適合用
在快速搶占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
據國際上最新推估數字,大中華動漫產業將有200億美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現
在全球各國都來搶,英美日韓有先行者優勢,中國則是大量發出5300張執照給企業,一年
拍出2900部動畫影片,企圖用焦土政策找出脫穎而出的民族企業,那台灣呢?台灣市場小
,業界都認為惟有團結走出去,搭建平台整合實力,敢於投資、提升技術,才有機會搶占
商機。
--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新子與千年魔法》:重拾美好記憶的魔法

By James
at 2010-04-16T09:50
at 2010-04-16T09:50
其實不算心得 ─ 關於「如何火車你的龍」

By William
at 2010-04-15T03:33
at 2010-04-15T03:33
神奇寶貝劇場版 幻影的霸者ZOROARK宣傳 …

By Kyle
at 2010-04-14T23:38
at 2010-04-14T23:38
天野喜孝將於2011年推出個人初執導3D動 …

By Audriana
at 2010-04-14T23:28
at 2010-04-14T23:28
《名偵探柯南:天空的劫難船》在台上映ꐠ…

By Wallis
at 2010-04-14T23:24
at 2010-04-14T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