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臣的小故事 - 相聲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7-09-03T22:44

Table of Contents

話說有一天張壽臣和其師焦德海演出"交租子"
故事大意是一個鄉下人(逗哏)到城中找"老爺"
可是逗哏只知道老爺是當官的
卻不知道老爺是什麼級別的官
便找捧哏幫忙他一起找
兩個人後來用文官出門打鑼的方法進行猜測
一直到最後逗哏才說出老爺是個"不停打鑼"的"耍猴的"

裡面有一句台詞"小七爺下天津時打二十一棒鑼,不能再多了"
這句話讓當天的一個觀眾"莊蔭棠"給挑眼兒了

"小七爺是誰?什麼時候去過天津?"

這兩句話把張壽臣給問住了
(以上網路上找不到文,我只是打書上的大意)
--

莊蔭棠說道:"要想成名,不求甚解可不行啊!不錯,相聲是招樂的,招樂是招樂,胡說可
不行!不管是一句話,還是一件事,或者引經據典,都要事有出處,弄懂了再說。不怕百
人聽,就怕一人通啊,多數聽眾來聽相聲,就知道樂,他不挑毛病。可怕就怕當中有一兩
個內行的,一兩個有學問的人,他挑出毛病來了,問你個不知所云,這可就要栽跟斗了。
你還要記住,享的名越大,栽的跟斗也越大"

莊蔭棠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張壽臣驀然感到,自己離"成"字還差得很遠
哪﹗莊蔭棠隨后講出了《交租子》的出處和謬誤。他說︰"《交租子》這段相聲是咸豐
年的段子,'小七爺下天津時打21棒鑼'也是那時候說的話,你把那時候的話放到現
在說,就錯了。小七爺是誰呀?是載濤,載濤壓根兒就沒去過天津,即使說他去過天津,
也不可能打21棒鑼,為什麼呢?清朝都快玩完了,他哪還有那排場哪?"

  張壽臣問︰"那怎么說呢?"

  莊蔭棠說︰"不難,改一個字就行了。把'小七爺'改成'老七爺'就行了。老七
爺是奕(言澴),奕(言澴)去過天津,這樣一改就合乎情理了。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呀﹗"

  張壽臣聽了莊蔭棠的解釋和道理,心悅誠服,連連稱是。由此他又聯想到,曾向師
父和前輩們學會的三百余段相聲,都沒有求過甚解﹗只是別人怎樣教,自己就怎樣學,
照貓畫虎、鸚鵡學舌而已。說是下了功夫,確也下了功夫,而下的功夫只在包袱口、節
骨眼兒等技巧上,段子中的內容和細節,很多都是不甚了了,似懂非懂的。出師后,就
這樣稀裡糊塗地說了四五年。想到此,他猶如芒刺在背,渾身的不自在。他心裡想︰要
想成功,必須再下苦功。正如晚年時張壽臣經常說起的一句話︰"要想出人頭地,不豁
著少活10年,不行。"

  張壽臣計畫著先從梳理開始,他決心把已會的三百余段相聲從頭到尾地捋一遍。不
懂的,弄懂了再說;有錯的,改過來再說;而弄不懂、改不了的段子,一律不說。

  事情往往都是這樣,想的時候容易,做的時候就難了,張壽臣只讀過6年私塾,憑
著這些知識,且不說改正謬誤,即使弄懂一些細節,也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正如一個醫
生,不知道正常的體溫,豈能診斷出病患是否發燒呢簡單如《報菜名》類的小段兒,
"貫口"中的三百多個菜名,哪一個菜名兒背錯了音念倒了不找正經八百的廚師是找不
出正確答案的﹗按照張壽臣自己定的"弄不懂、改不了的段子一律不說"的原則,在梳
理過程中,他作秀的段子越來越少,膽子也越來越小。這時,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繩索,
緊緊地捆住了他。

  張壽臣將這一變化告訴了莊蔭棠,莊蔭棠聽后笑了,說︰"壽臣,這是好事,知恥
而后勇嘛﹗今后,你要多看書,要長學問,什麼叫學問哪就是連學帶問,上至天文地
理,下至風土民情,都要懂,《八扇屏》裡有句話嘛,'相聲演員的肚兒,是雜貨鋪,
要什麼有什麼﹗'待你學問有成之日,就是你相聲成名之時,到那時,你的活路不僅不
會窄,還會比現下寬。"

  為此,張壽臣晚年曾總結出"學藝三段論"。他說︰"要想說好了相聲,必須經過
三個階段,少一個階段也不成。第一個階段是膽大階段,這個階段什麼活兒都敢動,什
么活兒都敢說,膽子小,上台就頂瓜不成;第二個階段是膽子小的階段,怎么知道寒磣
了。一些不像人話的段子不敢說了,說出來怕人笑話;第三個階段膽子又大了,透過學
習、琢磨,心裡有底了。這時候藝術就成了。"莊蔭棠的鼓勵和點化,增強了張壽臣繼
續梳理三百余段相聲的信心。張壽臣和焦德海應的是四海升平的末場,每天散場時已近
午夜,但是張壽臣罔顧一天的疲乏,把段子中不明白的地方就教于莊蔭棠,有時直至天
明方休。

出自張壽臣傳 張立林(張壽臣之子)作

--

對藝人挑三揀四不就是觀眾該作的事嗎?
聽相聲只能聽個而已嗎?
是吧......難怪相聲越來越少人聽
它不過是"而已"嘛

--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7-09-07T02:40
對了...我搞不懂人家去看的是吳魏,主辦有這麼了不起嗎?
不過這又是另一篇戰文了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7-09-11T15:56
人家是大師耶! 沒有不懂的地方 一定是觀眾水準不夠!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07-09-16T05:02
自己回家查資料 查不到 一定是查的不夠多 再查!!!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07-09-20T18:19
這篇借轉一下!^^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07-09-21T11:58
轉去哪裡呀??

大柵欄本週末節目單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7-09-03T16:35
本週末大柵欄上演: 傅老師講鬼 上回錯過的朋友們可別再錯過啦!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 大柵欄講鬼,余恨少條腿 -- - ...

問一個段子...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7-09-03T09:42
『來發,棉紗線拿來...藍色棉紗線拿來...』 ( re fa, mi so si do re.....la so mi so si do re...) 這段在我腦海裡好久了... 到底是從哪個段子出來的? 全文又是什麼... 我之前有聽倪 ...

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一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7-08-30T23:21
※ 引述《yuee7431 (夜半蘭香)》之銘言: : 標準版倭瓜標,總長14分左右、武墜子13分 : 你自己再去算算命相和參幾分鐘?山西家信幾分鐘?對對聯幾分鐘?俏皮話?賣布頭? : 壓軸類20分鐘上下,你算一下滿漢全席?捉放曹汾河灣?黃鶴樓?歪批三國?我講20分 : 鐘就不能超過30分鐘嗎? : 我管你後 ...

魏龍豪與吳兆南二位大師的表演短片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07-08-30T16: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Kq9gtRWlN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IYiqP507PQ YouTube上看到的,不知道有沒有op - ...

伸開腰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07-08-30T13:14
以滿漢全席為例 要先出現一段甲跟乙相遇認識 再開開玩笑的劇情 把乙惹怒 (從歡歡喜喜的見面寒暄問候 到開玩笑 情緒要有轉折 落差才會大) 甲再以請客為題 慢慢把主題報菜名這一段貫口 引出來! 你戲看不少了吧! 不用我說 要多久吧! 要大小處 講的仔細 犄角旮旯 講的清楚 有滋有味 叫做and#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