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劇看國力 - 陸劇

By Tracy
at 2009-11-27T04:54
at 2009-11-27T04:54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心”比“力”更重要,你看無論是大陸的歷史正劇,還是韓國的《大長今》《
太極旗飄揚》,主創者都是帶著發揚民族文化,充斥著民族自豪感的心態去記錄自己國
家的過去。大陸過去很窮,但在8,90年代前還是拍出了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
的作品。臺灣過去也不比現在強,但現在卻拍不出以前那種水準的戲劇
如果主創者動力不強,同時觀眾也興趣不大,準確得說一個歸屬感模糊的族群是很難產生這
樣的作品的。用“模糊”這個詞也許并不合適,一部充斥著本土文化和殖民地情感的《
海角七號》的火爆,可見端倪。
畢竟產生中國歷史的主體是在大陸,不是在臺灣
另外,臺灣自90年代以來,實力派的演員似乎就開始停產了。
不知道這和社會氛圍的變化有什么內在的聯系...
※ 引述《SAgirl (莎莎)》之銘言:
: 我覺得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
: 例如電影電視的製作
: 很能反應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綜合國力
: 以前台灣還能拍出很多具有氣勢和內涵的戲劇
: 像是一代女皇
: 當中的用典語彙
: 相信放到今天已經被很多人當成文言文看不懂
: 可是現在的大陸劇
: 尤其是金庸武俠劇或是歷史劇
: 大多氣勢磅薄
: 用字遣詞極雅
: 像是天龍八部, 雍正王朝, 大秦帝國......
: 取景佳, 用典講究
: 就連片頭片尾曲都能符合劇中特色 (不像台灣套個流行樂打歌)
: 電視劇的場面和整體國力的展現
: 真的是進步很快
: 那些大戲要砸大錢 (可是拍得好, 也很能賣錢)
: 大陸教育水平或許沒台灣那麼平均
: 可是人家還是常用有深度的對白
: 而台灣......已經好久沒出現經典的大戲了..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09-11-29T02:36
at 2009-11-29T02:36

By Charlotte
at 2009-12-03T22:26
at 2009-12-03T22:26

By Isla
at 2009-12-06T05:57
at 2009-12-06T05:57

By Wallis
at 2009-12-07T17:18
at 2009-12-07T17:18

By Bethany
at 2009-12-11T22:07
at 2009-12-11T22:07

By Madame
at 2009-12-14T21:38
at 2009-12-14T21:38

By Sarah
at 2009-12-17T23:06
at 2009-12-17T23:06

By Rosalind
at 2009-12-21T00:02
at 2009-12-21T00:02
Related Posts
仔仔沒空挺《金大班》

By Ophelia
at 2009-11-27T01:05
at 2009-11-27T01:05
從影劇看國力

By Ina
at 2009-11-27T00:18
at 2009-11-27T00:18
大明宮詞 小太平的勝利逃亡之後……

By Rachel
at 2009-11-25T23:16
at 2009-11-25T23:16
關於《大秦帝國》第一部

By Bethany
at 2009-11-25T23:07
at 2009-11-25T23:07
民視「金大班」第一波影片預告

By Ula
at 2009-11-25T20:39
at 2009-11-25T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