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揪外國朋友看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21-01-10T22:55

Table of Contents

試著分析一下為何外國觀眾會和華語圈觀眾有不同方向的感受和思考


1. 翻譯字幕是再創作

外國觀眾吸收劇情的途徑應該是視覺(字幕)>聽覺(口白),

原本可能被認為出戲的文藝句子、不合時代的用字甚至是台灣腔調,

在外國觀眾眼中都已經轉化成翻譯員吸收後再輸出的對白了

甚至英文翻譯還直接解讀了中文字幕更深一層的含意

以下是院線板的印象:在點唱機那裡阿漢說從「兩個人」變成那麼多人,

英文用的是"Adam and Eve"

在海邊Birdy說「你」哪裡也走不了,

英文用的是"We can't go anywhere"


2. 演員的熟悉程度

台灣人看到戴立忍和王識賢出現在凌晨的魁北克街頭,

腦袋優先反應應該是黑道交易而不是昔日戀人吧

另外幾乎沒看到西方觀眾對王的泡麵頭下評語,但我不確定原因


3. 基督教文化

可能被非基督教文化圈觀眾詬病的穿插剪輯,

在基督教文化圈觀眾眼裡反而是推進劇情的轉折

聖經的引用和辯證在西方世界早就內化了,觀眾不用花力氣吸收

甚至在推特上很多重擊葡語圈觀眾的劇情就是神父和阿漢的對話


4. 性別平權與威權轉型的歷史

這可能是最為關鍵的原因

西班牙有1939~1975的佛朗哥獨裁時期、1980~1990年間拉丁美洲各軍政府倒台,

1990年前後東歐民主化

他們或多或少在類似的時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專制的威權倒下了,但性別平權還沒跟上

對這些國家現今來說,同婚合法已經是完成式了,

他們得以站在審視歷史的角度上看待這部彷彿記錄了亞洲第一個同婚國的微型縮影

而對泰國、日本而言,同婚合法分別是完成進行式和進行式,

因此觀眾仍能享受戲中三十年平權到來後所結的果實


與其相對的中國仍處在LGBT平權奮鬥的初期階段,

甚至和戲中台灣1980年代末相比,同性戀權益大概也只好那麼一點

中國觀眾難以理解三十年後中年相遇片段其實是導演的溫柔救贖

「這個世界真的變了,黎明到來,所有人將可以走在陽光下相愛」


或許十年後再來看這部電影,台灣觀眾會有其他的反思感想產生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1-01-14T12:32
基本上阿漢與神父的對話,就是「活在當下」的證明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1-01-19T00:13
我不是教徒,但神父和阿漢的辯證確實是推進劇情的重
點。然後我覺得1的翻譯很精準啊,台詞讀到裡面就是
這個意思。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1-01-22T17:22
平權跟共產是一個烏托邦的結果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1-01-23T04:17
同志題材本來就是世界通吃,上串流一定比孤味或其他
國片的迴響更廣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1-01-27T18:40
華人覺得神父劇情很干擾,國外基督徒覺得自然,而且
加深辯證深度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1-01-27T21:28
<為巴比祈禱>也有精彩的宗教辯證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1-01-29T04:56
我覺得宗教辯證跟老後的想像都開創了一個新的視角。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1-02-03T03:21
原來大家說的剪輯破碎是指穿插神父告解段落喔?這種
結構的作品不是還算常見嗎…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1-02-05T14:08
不過我覺得ptt這邊對於剪輯的負評好像跟神父+阿漢
對話的「內容」無關,而是形式。雖然我一直不瞭解
這種剪輯法有什麼難理解的XD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1-02-07T11:05
對啊,這種剪輯結構我還以為很常見。不過可能這種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1-02-12T06:54
頻繁插敘的類型,還是歐美片比華語片多吧?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1-02-14T03:04
對我來說,某個細節讓人出戲。竹中直人在交響情人夢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1-02-14T15:39
演的法蘭茲・休得列傑曼,一點也不像德國人,但是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21-02-19T01:50
演出那就是竹中直人‧休得列傑曼的味道,像不像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1-02-20T15:09
德國人可以忽略不在意。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1-02-23T09:18
看到 戴立忍 演的,就不想看了。可惜張國榮不在了。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1-02-27T09:37
回第三點,我想到之前板上討論魔戒有一篇爆文
#1Gv8DqcQ Re: [請益] 魔戒到底可以幹嘛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1-03-03T02:57
也是討論觀眾對基督教文化的瞭解會影響電影解讀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1-03-06T13:30
我也覺得或許孤味在台灣紅,但外國人難引起共鳴

巴士底日之極短心得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1-01-10T22:30
影片:巴士底日 Bastille Day (2016) IMDB:6.3 觀看來源:NETFLIX 心得雜感: 1.根據維基所載,是由英國、美國 、盧森堡、法國合拍,幾個空中 俯拍的歐洲城市場景,令人舒服 。 2.扒手在跟中情局人員講道德?好 像挺諷刺的,愛扒他人的物品, ...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20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1-01-10T22:22
若你覺得好萊塢的愛情電影盡是些過度美化的、不切實際的故事,不妨看看李察林克雷 特的「愛在」三部曲,且特別留意第三部《愛在午夜希臘時》,因為它寫實地椎心刺骨 。 《愛在午夜希臘時》是李察林克雷特的愛在三部曲終章,在相遇十八年後,傑西與席琳 的愛情到底會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已經說了兩則浪漫故事的導演,又要如何避 ...

周星馳跟梁朝偉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1-01-10T20: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F9o4-qZi8andamp;feature=youtu.be 周星馳的邏輯是不是怪怪的 去考演員訓練班 結果找一個男神陪考 讓自己落榜 事後還被梁拿來消遣 周在影片裡面也只能笑笑 自我安慰 如果抗壓不好一點 可能就此自我放棄都說不定 ...

《俘虜》:都戰敗的性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1-01-10T20:25
無庸置疑的,上尉世野井初見傑克的時候,他就愛上他了。說是愛可能還太廣泛溫情,應 該是他骨子裡原初性的作祟,被他吸引了。《俘虜》從此開始,全部都是大島渚最擅長也 深耕蒂固創作的母題:性。 ——————————————————————— 這個嚴守紀律、臉上不苟言笑,見面敬禮與立正姿態都呈現了一種嚴謹壓抑的日本 ...

(微雷)揪外國朋友看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1-01-10T20:14
其實有點驚訝的是我也發現 在YouTube 上 不管是Netflix 預告片 還是歌曲MV 底下眾多留言 外國人對這部片的評價很高 很多人表達很感動 這真的讓人不得不說Serious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