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棍追殺令 The man with the Iron Heart - 電影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11-09T13:19

Table of Contents

今年夏天好像本來有電影《惡棍追殺令》要在台灣戲院上檔?好像臨時被抽片了?這是德國與捷克題材,卻是法國製作的英語片,談二戰歷史上少見的盟軍刺殺納粹高官行動「猿人作戰」Operation Anthropoid。可能因為二戰的高官刺殺行動太少?這猿人作戰在影史上被一拍再拍很多次,最近一次是 2016 年的英國製作 Anthropoid 《猿人行動》,緊接著 2017 就上映《惡棍追殺令》實在不免被拿來比較一下(連海報構圖都這麼像)。可惜兩片在台灣都沒上映,不過藍光與 DVD在國外都已經上市了。
http://imgur.com/6GERANr

刺殺行動的目標,是赫赫有名的納粹黨衛軍第二把交椅 Reinhard Heydrich,他跟著黨衛軍首腦希姆萊一路從策劃水晶之夜到領導別動隊平定東歐,尤其在擔任「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督」總督短短不到一年任內鐵腕清洗而得「布拉格屠夫」之名,更讓希特勒讚譽為「鐵石心腸的男人」,在晚年更主持惡名昭彰的「萬湖會議」提出罪惡滔天的「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難怪英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要計畫刺殺他。當然刺殺代價甚鉅,未必能扭轉戰爭或動搖納粹,反而會遭到報復屠殺,不過為了表示「捷克人民仍在反抗」提振民心士氣,這一刺值得嗎?

這兩年接連上映的兩片,走的取向截然不同,影評給兩片的評價都是中上,不過觀眾好像普遍比較愛英國製作的《猿人作戰》,卻對法國製作的《惡棍追殺令》覺得怪怪的。這也的確,相較於《猿》片走兩刺客空降潛伏組織動員刺殺的傳統戰爭諜報片敘事,《惡》片卻把整部電影拆成三塊截然不同的部分:先花 45 分鐘談 Heydrich 的崛起,再花 45 分鐘談兩刺客的行動,最後 20 分鐘左右談令人驚懼的刺殺後果。 IMDb 上許多觀眾顯然只期待看到第二三部分,卻覺得第一部分談 Heydrich 「像是另一部不相干的片」,「何不另外給他拍一部兩小時的傳記電影」?
http://imgur.com/3IYCr54


時代的夢想

相較於《猿》片是很義正嚴辭地談正義勇氣與犧牲,《惡》片卻比較複雜地烏雲密佈,而且給正邪兩方都拍出了令人玩味的命運。正方當然是刺客們,不過電影與其聚焦他們的行動過程,不如說聚焦在這兩位青年與周邊捷克人們的生活與夢想;反方當然是大魔王 Heydrich 與妻子,電影同樣不只拍他的魔王崛起過程,更多聚焦在他們夫婦的夢想與執著,看這個德國人享受到 1914 的童年美好,如何在 1918 戰敗隕落後後苦悶地累積了一種集體眷戀與渴望,最終驅趕著大家埋葬良心走向魔道。

本片相較於同題材的前作們,最大特色應該就是把 Heydrich 給提升為半部電影的主角。雖然關於他的歷史事件大體上都是照年代順序拍下來,但總是不把一場場事件獨立拍好拍完整,往往像是拍個浮光掠影一般點到為止拍下去,甚至不太給完整的對話台詞,而更多讓人物在事件中幽幽地講句詩意的話,然後靠蒙太奇交錯剪接與精選配樂帶過去。這樣的拍法,對於對這段歷史不熟的觀眾來說實在不太親切,令人覺得怎麼十幾年時間就花個二十分鐘亂糟糟地草草拍完?但對熟知這段歷史或稍有做點功課的觀眾來說,則是既巧妙又流暢地快速串起歷史事件。

重點是:歷史在此片不是客觀的事件,而是透過 Heydrich 夫婦眼睛觀看的主觀經驗,看著妻子 Lina 這失落的德國貴族、與 Heydrich 這失落的古典音樂世家子弟、以及火車上看見這受苦的德國土地與農民,體會德國集體如何在這眷戀與憤懣下努力找到新希望、找回童年的美好時光;同樣地捷克斯洛伐克青年們,冒著自己生命危險與國人被屠殺的代價也要行刺,本片在把行動細節草草帶過之餘卻描繪了更多的生活美好、國族理想、與未來夢想。然後我們才發現前半德國片與後半捷克片是拿來對比的:同樣的夢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畫下了不同的句點。
http://imgur.com/wJ6IYKn

此片改編自 2010 年歷史小說 "HHhH" ,即 "Himmlers Hirn heisst Heydrich"「希姆萊的謀士叫作海德里希」,這可是 20 世紀一堆舊片所沒有的新觀點,也和 21 世紀以來更近距離觀看納粹罪惡結構的新觀點相符,不再單純地把納粹罪人妖魔化,而要看罪惡的成因並回視更普世的人性。電影除了法文片名直接用書名 "HHhH" 之外,還直接用希特勒稱讚他的 "The Man with the Iron Heart"為英美片名,直言了本片就是要見證一顆「鐵石心腸」的形成。


Heydrich 夫妻,大德國夢

男主角 Jason Clarke 本就生得一張壞人臉,雖然臉形和 Heydrich 差很多但很適合演納粹,他向來就是演好人也是演內裡藏有蠢動黑暗面的好人(如《聖母峰》),但我向來更享受他演心有光明面卻走火入魔而令人嘆息的壞人(如《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這回演納粹大魔王 Heydrich 就是極端黑暗的壞人,內裏卻有被壓抑的光明初衷,讓我們看看一個本來赤誠努力想貢獻土地做點事業的男孩,變成了殺人機器的領袖,以此延伸思考整個德國如何走向瘋狂。

電影從 1929 Heydrich在基爾海軍基地當基層軍官的時代開始,慢慢見證希特勒的崛起,交到了極早期就崇拜納粹的女友 Lina von Osten 為老婆,她眷戀著一戰前德國老貴族的黃金年代,看著大地農民卻又心生憐憫,這自私與無私整個都結合在一起驅動整個德國走向極端,真是希特勒高明的使命設計呀!電影花 20 分鐘很簡短快速地用超有感的鋼琴配樂銜接,把年輕黑化前的 Heydrich 之理想純真都先拍了出來,讓他狠狠被體制與當道打臉踩在腳下,終於面對慘痛現實立志堅強起來脫胎換骨。

隨著崇拜納粹的老婆挺直腰桿一句打醒「有多少過錯咱們就此埋葬,從今起你我攜手演出完美夫妻」,然後晉見希姆萊一場野心勃勃的高效率養雞譬喻,Heydrich正式從赤誠男孩黑化為冷血黨衛軍,「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德國」喊得比誰都大聲,但 Jason Clarke 這張兇臉下的細膩演技,讓我們看見他表面越極端兇狠、心底的純真男孩越是流著眼淚感嘆初衷一去不返。然後就是殺過一人又一人、開過一槍又一槍、一次次冷眼喊著「希特勒萬歲」,一代惡魔就在這快速精簡超驚悚的配樂與剪接中華麗誕生了。
http://imgur.com/QBjf9Bz
(本片演技發揮最大的當然是主角 Jason Clarke ,超適合善惡交雜的衝突戲路)


鐵石心腸,高效能清洗

然後在 30 分鐘內,這黑化很快從掃除國內異己蔓延到屠殺他國人民,這大舞台即 1939 波蘭。Heydrich嘴上演出黨衛軍高官勉勵軍人們掃蕩一切德國的阻礙,派對上演出一個喜獲麟兒意興風發的好爸爸,但自己一個人坐在放映室裡看部下鐵蹄血洗波蘭時,眼神中還是閃過那一絲愧疚不忍,但頭已經洗下去了當然沒有回頭路。無獨有偶,電影也給波蘭殺戮戰場上的惡魔納粹士兵們一些殺紅了眼崩潰倒地的鏡頭,我們知道納粹德國人並不如我們傳統想像的一味冷酷邪惡,反而是在一種集體焦慮下走向瘋狂,當然邪惡還是邪惡,但邪惡的成因都讓本片栩栩如生地訴說了。

在焦慮瘋狂的波蘭鐵蹄戲後,馬上接著納粹英挺高官晚上開性愛派對狂歡的發洩,的確這樣昧著良心為國硬撐是一定陷入瘋狂渴求慰藉的,不過 Heydrich 在瘋狂之餘比別人還更冷靜殘酷,自己上性愛派對竟然是為了抓住納粹高級軍官們的把柄,以黨衛軍諜報頭子之姿把可能心有二志的納粹將領們全部掌握在手心。眼神中良知越來越少的 Heydrich ,到此漸漸僅存電影適時插入的鋼琴與小提琴配樂代言他身為古典音樂子弟的良心初衷,他想著的是和妻子孩子彈鋼琴序天倫之樂,但教養起孩子再也沒有生活靈感而只剩規訓督促,一切都是冷血老爸走向功名一去不回頭。

終於來到 1941 布拉格,榮升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督,表面當個親民的總督聲稱和捷克人當夥伴(還堅持搭敞蓬車以示親民),實質是雷厲風行掃除叛亂絕不手軟,發動超多突襲殺超多人,電影更愛將一幕幕愛護自己孩子與屠殺別人老弱婦孺的畫面交錯剪接。1942/1/20 萬湖會議,已孤身一人走向絕路,和妻子兒子形同陌路了,而妻子就像一個裝作什麼都沒發生的德國女人,繼續行禮如儀沈醉在浮華生活中。小夫妻的夢想初衷走到這步無可挽回了,一枚手榴彈丟到面前彷彿就是此生蓋棺論定的句點。苦苦為了美好生活與國家理想,注定要走向這條悲慘的道路嗎?
http://imgur.com/s4uoNhX
(本片星度第二的是裴淳華 Rosamund Pike,柔美外表堅強控制,只是這回失控了)


刺客弟兄,小捷克夢

鏡頭一轉,在全片快一半處突然轉為捷克反抗軍視角,由星度甚低的 Jack Reynor與 Jack O'Connell 演出兩位刺客,卻更像兩個農民大男孩。此時捷克軍能逃的已流亡英格蘭與蘇格蘭,夜間空投回捷克執行刺殺任務。電影對任務不多拍,卻多拍男孩們的訓練與生活,在蘇格蘭草原踢球如天堂,在酒館聽歌打屁卻心念祖國唱起國歌,昨日是美好時光明日就隻身空投到敵後雪地成為孤鳥。在此配樂從德式古典轉為冷冽的類揚琴樂音,應該是種東歐民族樂器吧?捷克小刺客的生活是一次次的隱瞞、藏匿、轉移、戒慎,然而他們更珍惜著偶爾的洗頭,享受一丁點接觸的溫柔。
http://imgur.com/QN71aA2
(星度最低但最感人的就這兩位,觀眾應該記得《搖滾青春戀習曲》的哥哥 Jack Reynor?記憶久遠一點,應該也記得驚悚片《獵人遊戲》的邪惡男孩 Jack O'Connell ?)

間諜的潛伏是長久的,也是日常的,電影給他們計畫任務後,很快地用小酒館舞曲配樂帶起輕快的小波西米亞人生活節奏,每天觀察傳話不動聲色日復一日,兩人竟也日久生情找到了珍惜生命一刻的小戀情。此片非常善用選樂,往往不把一場場戲按部就班地拍下來,而是把一段段生活用短剪接的浮光掠影拼湊起來,以音樂打底不多說話,就讓觀眾在這音樂與簡短的認識當中認同角色。尤其這音樂選用,在前半德國高官那邊是鋼琴小提琴,雖然高貴卻冷冽憂愁,在後半是小捷克人雖被佔領壓抑但心底生機蓬勃,還有澳洲波蘭裔美女 Mia Wasikowska 跳舞助興。
http://imgur.com/9xrJ5UU
(星度最高但戲份最少的就是 Wasikowska ,戲份雖少角色雖淺但栩栩如生令人難忘。)

美好生活剪影很快剪到了少數幾段嚴肅的對話時刻,在兩刺客與反抗軍間是關於「行刺無法改變戰爭,反而生靈塗炭」的爭辯,是遠大理想與眼前生活之間的掙扎;在兩刺客與他們的小情人之間,則是「戰爭後你想去美國,我要留在捷克打造新家園」這即使短期犧牲也要達成的長期夢想。這場行刺的歷史意義的確很爭議,很難說是成功或失敗,是貢獻多還是罪惡多;但我們突然發現兩小刺客和納粹大魔王有了共同點:為了理想一路執著走下來,頭洗到一半再難挽回,只有做下去。



在一樣簡短拍過的末段 20 分鐘,電影交代了刺殺失敗但成功讓 Heydrich 負傷的後話,大魔王感染不治而死,獲得納粹國家級葬禮,也換得納粹報復大屠殺,尤其是歷史聞名的 Lidice 利迪策大屠殺,然後就是納粹追查、刺客逃亡,一路到了歷史上捷克反抗軍壯烈犧牲卻振奮士氣的教堂大決戰。這些歷史事件大致都用遠鏡頭冷冷地拍過去,讓觀眾體驗國族夢想的重量與刺殺行動的代價之餘,更認真刻畫的還是執著一生的人性終點。

Heydrich 的終點,是臨死前雙眼模糊,已漸行漸遠的妻子前來噙著淚水把握最後一刻,但已走火入魔的 Heydrich 連親情都無暇道別,只是念念不忘「最終解決方案」交付老闆希姆萊,這一生已成機器徒留一場空;兩小刺客則是一路奮戰逃亡如機器般死不服輸,最後終於頓悟而放鬆下來「生命太短暫,不如珍惜相聚一刻」,然後最後一鏡拍回多年前搭便車逃亡時雪地相識的美好時光。本片兩線大魔王與小刺客的夢想初衷、一生執著、與領悟句點,相較之下終於一目了然。

《惡棍追殺令》是法國年輕導演 Cédric Jimenez的英語作品,我也沒看過他的前作不知有何個人風格,但整體來說這片有一般法國劇情片的寫實風,加上了大量的音樂剪接蒙太奇,雖是拍攝個人但總是帶著距離以拉出反思群體的空間。導演的價值立場在此片非常隱晦,一般觀眾看了未必能抓到電影主旨,甚至可能認為電影沒有訊息,但只要把本片特有的「前半德國大魔王、後半捷克小刺客」之雙元敘事並陳欣賞,隨時回視比較,自能看出張力。其實他們並沒有那麼不同,和我們當代的局外人也沒那麼不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p73U7QRBS4&t=13s


(下篇繼續談同題材的 2016 電影《猿人行動》Anthropoid)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0281152.A.4A1.html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11-12T17:04
哎,結果最後還是沒得看大銀幕,等這部等好久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7-11-14T14:02
Jack O'Connell 還有超危險人物、暴亂夜和影集Skins
從早期This is England到現在演了不少問題少年XD 很會演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7-11-15T17:44
這文好特別, 每一頁要按右鍵3次才跳下一頁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11-18T17:59
首推超危險人物啊,看過覺得很驚人,雖然讓他知名度開的
應該是永不屈服,但那部個人覺得普,金錢怪獸也普普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11-20T12:15
他也有演鬱金香狂熱~希望能看到大銀幕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11-24T09:32
原本期待這部能上映的,真可惜!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7-11-26T00:31
我覺得這部很不好看,劇情跟重心分配得很不好,沒有
太多描寫男主角讓人有帶入感,感覺像在看兩部片子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7-11-30T00:54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7-12-04T19:33
好看!但是看之前就預期會很沉重,從頭到尾壓迫感很
重。

林俊傑首登金馬54舞台 獻唱經典歌曲致敬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1-09T12:36
https://goo.gl/TuWaeN 2017年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5日晚間7點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隆重登場,曾榮獲 兩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及最佳新人獎的JJ林俊傑將擔任表演嘉賓。首次站上金馬舞 台表演的林俊傑坦言:「壓力真的蠻大!是全新挑戰、很感謝有此殊榮。」。林俊傑當天 將重新演繹新 ...

大佛普拉斯真的有這麼好看嗎?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7-11-09T12:10
看完後覺得就是一片很普通的電影,我不喜歡黑白電影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總覺得有些 人事物不是黑白片能詮釋的,尤其一些細節的部分,就像是黑白鬼片你還會覺得恐怖嗎? 除非是紀錄片還比較適合吧?雖說其中穿插彩色的行車記錄器影像來表示貧富差距,貧窮 的人就好像跌入萬丈深淵永遠無法翻身,但我只覺得黑白看得好吃力好想睡啊. ...

如果你是靠溫斯坦賺錢,你敢爆料嗎?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1-09T11:48
如題,如果新聞還沒爆出來 你明知道溫斯坦是個畜生 但是你靠他名利雙收 好萊塢成功率可是比台灣還低阿 同時你也知道潛規則全世界都有 在新聞還沒爆出來之前 你敢挺身而出,為了廣大的女性同胞辯護嗎? 各位正義的鄉民,請選擇? 我再追加一個好了,如果你選擇閉嘴 新聞爆出來了,你是選擇切割刀 還是袒護這個淫魔? 阿 ...

破解《玩具3》導演動畫製作!4個催淚「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11-09T11:10
手機排版,傷眼的話不好意思 我人在墨西哥,已經看完了 個人強烈推薦可可夜總會 催淚點大約在電影中段之後 另外該片的整個風格與細節完全就是 墨西哥當地的風格 我知道台灣應該不太可能有辦法看到 西班牙文版的 不過假如有可能,絕對推薦西文版本 或是可以在電影院看完英文版後再去 網路找西文版本來對 ...

娜塔莉波特曼榮獲「猶太人的諾貝爾獎」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11-09T10:55
2017年11月07日 20:49 中時 陳文和 以色列裔的美國著名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榮獲2018年創世紀獎(享有「猶太人的諾貝爾 獎」美譽),得獎原因出於她長期為各種社會理念奉獻心力,且與她的猶太人和以色列淵 源維持深切的聯繫。 娜塔莉.波特曼憑藉在2010年電影《黑天鵝》裡主演芭蕾舞者妮娜橫掃金球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