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點燃火焰的鮮紅告示 - 電影

By Candice
at 2018-02-25T23:08
at 2018-02-25T23:08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vkFFhz
身為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意外》的故事擁有極大的巧思。母親透過三塊廣告看板,控
訴警方對於自己女兒被姦殺的辦案不力。然而,這鮮紅的斗大黑字,卻在看似純樸的小鎮
掀起陣陣波瀾。全片在色調上使用諸多暗紅的色系,給予觀眾視覺上的壓迫,同時營造劇
中沉重充滿張力的氛圍。隨著女主角心中的怒火不斷膨脹,她卻面臨著排山倒海的壓力跟
接踵而至的突發事件。到頭來,沒能守護女兒的遺憾跟渴望得到真相的心情,能否得到圓
滿的解答,或著將為失去女兒的人生,帶來更多更瘋狂的混亂?
-------------貼----心----防----雷----線-------------------------
故作堅強:武裝心靈的憤怒外衣
面對女兒被殘忍殺害的事實,身為母親的蜜兒瑞德,卻只能苦苦等待案情水落石出。這樣
的焦急與無力,促使她做出行動,透過告示牌表達無聲但巨大的抗議。儘管處處不講理,
用力地對待所有希望她住手的人們,但這終究只是如同刺蝟般的武裝。倘若不這麼討人厭
,無情的對待眾人,身為母親的心靈恐怕早已崩潰。當她看見溫馴的小鹿來到身旁,就連
不相信投胎轉世的自己,也開始動搖,露出慈母般溫暖的笑容。但正如同她所說:「你不
會是她的,她已經死了。」蜜兒瑞德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來換取一絲破
案的曙光。
不得不說,Frances McDormand 將片中角色詮釋得相當到位,成為極大亮點,完全扛起這
齣令人揪心的故事。堅毅的表情,武斷的行動,重燃希望的渴望,跟希望落空的沮喪,都
呈現的十分出色。然而,她最厲害的卻是瞬間的情緒轉折。被警長咳出的血濺在臉上,從
原先的凌厲轉為不捨與軟化;當蜜兒瑞德發現自己縱火的警察局中,全身著火的狄克森,
卻抱著她女兒被姦殺的檔案逃出,原先的冷硬與憤怒瞬間消失,轉為做錯事的不安與懊悔
。如此收放自如的表演功力,無怪乎可以在金球獎後橫掃多座影后獎項。
警長之死:縈繞小鎮的午夜槍響
當告示牌被豎立之後,警長威洛比從受人愛戴的治安領袖,變成偵辦不力的無能警探。儘
管當地人都知道他的為人正直,但醒目的黑色大字懸掛於道路旁,總是顯得格外刺眼。更
重要的是,蜜兒瑞德女兒的姦殺案,的確遲遲未能破案,而負起責任的壓力,就落在只剩
一個月壽命的警長身上。看似虛無飄渺的一個月,卻在咳出鮮血的剎那化為殘酷的影像,
將劇情帶往急轉直下的走向。
「這是場意外,我不是故意的。」
明確得知自己時日不多的警長,與家人享受最後的天倫之樂,便在深夜的馬廄舉槍自盡。
而警長的死亡,則令我想到《黑暗騎士》瑞秋的死,雖然令人痛心,卻推動了後續故事。
他的逝世,讓狄克森直接暴走,帶著憤怒毆打著出租廣告的業者,更間接導致其丟了警察
的工作。然而,威洛比留下的信件,卻鼓勵著狄克森,喚醒他心中的愛。伴隨信件朗讀的
旁白,搭配著蜜兒瑞德不斷丟出的汽油彈。逐漸陷入火海的警局,卻剩下狄克森獨自一人
,閱讀著充滿情感與諄諄教誨的信件,看來格外感到諷刺。或許在體會到愛之前,他得先
償還自己先前犯下的罪行。
火焰與鹿:怒意反噬與恬靜美好
片中最美的場景,絕對是當小鹿出現在告示牌旁的草地,乖巧地低下頭,豎起小巧的耳朵
。那個瞬間,搭配優美的配樂,彷彿為失去女兒的母親帶來片刻安寧。此時畫面色彩不再
偏紅或是黯淡,而是明亮溫暖的光線,將可愛的小鹿襯托得更加脫俗。雖然,一切看來如
此美好,令人想好好憐愛突然現身的鹿兒,但這並無法改變女兒被姦殺的事實。享受完短
暫的心靈撫慰後,她仍得打起精神,繼續施加壓力給自己以及鎮上的警方,讓自己得以於
汲汲營營的努力之中,試圖找到殺害女兒的真凶以及前方未知的救贖道路。
另一方面,火焰也是相當重要的意象。當告示牌陷入熊熊火光之中,蜜兒瑞德焦急的心情
可說溢於言表。畢竟,那代表她為女兒所做的努力都將付之一炬。她寄望以此喚醒眾人對
案件的注意,卻引發小鎮居民的反感,暗夜莫名的縱火,或許就是人們對於告示牌的不滿
,透過火焰反噬到告示牌本身。由於告示牌引起的火光之災,她卻選擇投擲汽油彈表達不
滿,反正破案遙遙無期,警察也無能為力,不如就摧毀鎮上的治安中心吧!但這懷抱著怒
意的火焰,不只沒有幫她一解心頭積累的忿恨,反而為她留下無盡的懊惱。
復仇與徬徨:愛恨交織的未知旅程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
儘管,這句話出自於19歲的無知女孩從書籤看到的語句,卻為全片下了完美的註腳。與其
說是一連串的意外形成這齣瘋狂的故事,不如說是滿滿的惡意與憤怒將整座小鎮揉捻成易
燃的繩索,而將其引爆的,也許是告示牌的設立,是警長的自戕,或是狄克森怒火中燒的
施暴。唯一確定的是,只要帶著憤怒做出傷害他人的行動,最後都會反噬到自己的身上。
然而,本作並不單純強調惡有惡報的概念,而是呈現情緒張力下混亂的局面。當母親不顧
一切想找出女兒被姦殺的真相,也許整個宇宙將聯合起來幫助她,但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可
能遠超過當初想像。
不管在狄克森或蜜兒瑞德身上,並沒有全然的善與惡。好與壞皆綜合體現在他們身上。即
使是帶著種族歧視,時常對平民暴力相向的狄克森,也可能因為警長的親筆信試圖找尋心
中的良善,目睹被自己毆傷的廣告老闆而哭得亂七八糟;看似鐵石心腸的蜜兒瑞德,卻對
身形矮小的詹姆斯袒護自己而倍感窩心,雖然這可能出自於愧疚跟感恩。最終,當狄克森
懷抱僅存的希望,跟著蜜兒瑞德離開小鎮時,他們正逐步遠離那鮮紅的告示牌,迎向前方
渾沌的未來。可是,兩人對於是否要痛下殺手始終無法拿定主意,只能載著後車箱的獵槍
,走一步,算一步。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不確定。」
「我也不確定。」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身為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意外》的故事擁有極大的巧思。母親透過三塊廣告看板,控
訴警方對於自己女兒被姦殺的辦案不力。然而,這鮮紅的斗大黑字,卻在看似純樸的小鎮
掀起陣陣波瀾。全片在色調上使用諸多暗紅的色系,給予觀眾視覺上的壓迫,同時營造劇
中沉重充滿張力的氛圍。隨著女主角心中的怒火不斷膨脹,她卻面臨著排山倒海的壓力跟
接踵而至的突發事件。到頭來,沒能守護女兒的遺憾跟渴望得到真相的心情,能否得到圓
滿的解答,或著將為失去女兒的人生,帶來更多更瘋狂的混亂?
-------------貼----心----防----雷----線-------------------------
故作堅強:武裝心靈的憤怒外衣
面對女兒被殘忍殺害的事實,身為母親的蜜兒瑞德,卻只能苦苦等待案情水落石出。這樣
的焦急與無力,促使她做出行動,透過告示牌表達無聲但巨大的抗議。儘管處處不講理,
用力地對待所有希望她住手的人們,但這終究只是如同刺蝟般的武裝。倘若不這麼討人厭
,無情的對待眾人,身為母親的心靈恐怕早已崩潰。當她看見溫馴的小鹿來到身旁,就連
不相信投胎轉世的自己,也開始動搖,露出慈母般溫暖的笑容。但正如同她所說:「你不
會是她的,她已經死了。」蜜兒瑞德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來換取一絲破
案的曙光。
不得不說,Frances McDormand 將片中角色詮釋得相當到位,成為極大亮點,完全扛起這
齣令人揪心的故事。堅毅的表情,武斷的行動,重燃希望的渴望,跟希望落空的沮喪,都
呈現的十分出色。然而,她最厲害的卻是瞬間的情緒轉折。被警長咳出的血濺在臉上,從
原先的凌厲轉為不捨與軟化;當蜜兒瑞德發現自己縱火的警察局中,全身著火的狄克森,
卻抱著她女兒被姦殺的檔案逃出,原先的冷硬與憤怒瞬間消失,轉為做錯事的不安與懊悔
。如此收放自如的表演功力,無怪乎可以在金球獎後橫掃多座影后獎項。
警長之死:縈繞小鎮的午夜槍響
當告示牌被豎立之後,警長威洛比從受人愛戴的治安領袖,變成偵辦不力的無能警探。儘
管當地人都知道他的為人正直,但醒目的黑色大字懸掛於道路旁,總是顯得格外刺眼。更
重要的是,蜜兒瑞德女兒的姦殺案,的確遲遲未能破案,而負起責任的壓力,就落在只剩
一個月壽命的警長身上。看似虛無飄渺的一個月,卻在咳出鮮血的剎那化為殘酷的影像,
將劇情帶往急轉直下的走向。
「這是場意外,我不是故意的。」
明確得知自己時日不多的警長,與家人享受最後的天倫之樂,便在深夜的馬廄舉槍自盡。
而警長的死亡,則令我想到《黑暗騎士》瑞秋的死,雖然令人痛心,卻推動了後續故事。
他的逝世,讓狄克森直接暴走,帶著憤怒毆打著出租廣告的業者,更間接導致其丟了警察
的工作。然而,威洛比留下的信件,卻鼓勵著狄克森,喚醒他心中的愛。伴隨信件朗讀的
旁白,搭配著蜜兒瑞德不斷丟出的汽油彈。逐漸陷入火海的警局,卻剩下狄克森獨自一人
,閱讀著充滿情感與諄諄教誨的信件,看來格外感到諷刺。或許在體會到愛之前,他得先
償還自己先前犯下的罪行。
火焰與鹿:怒意反噬與恬靜美好
片中最美的場景,絕對是當小鹿出現在告示牌旁的草地,乖巧地低下頭,豎起小巧的耳朵
。那個瞬間,搭配優美的配樂,彷彿為失去女兒的母親帶來片刻安寧。此時畫面色彩不再
偏紅或是黯淡,而是明亮溫暖的光線,將可愛的小鹿襯托得更加脫俗。雖然,一切看來如
此美好,令人想好好憐愛突然現身的鹿兒,但這並無法改變女兒被姦殺的事實。享受完短
暫的心靈撫慰後,她仍得打起精神,繼續施加壓力給自己以及鎮上的警方,讓自己得以於
汲汲營營的努力之中,試圖找到殺害女兒的真凶以及前方未知的救贖道路。
另一方面,火焰也是相當重要的意象。當告示牌陷入熊熊火光之中,蜜兒瑞德焦急的心情
可說溢於言表。畢竟,那代表她為女兒所做的努力都將付之一炬。她寄望以此喚醒眾人對
案件的注意,卻引發小鎮居民的反感,暗夜莫名的縱火,或許就是人們對於告示牌的不滿
,透過火焰反噬到告示牌本身。由於告示牌引起的火光之災,她卻選擇投擲汽油彈表達不
滿,反正破案遙遙無期,警察也無能為力,不如就摧毀鎮上的治安中心吧!但這懷抱著怒
意的火焰,不只沒有幫她一解心頭積累的忿恨,反而為她留下無盡的懊惱。
復仇與徬徨:愛恨交織的未知旅程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
儘管,這句話出自於19歲的無知女孩從書籤看到的語句,卻為全片下了完美的註腳。與其
說是一連串的意外形成這齣瘋狂的故事,不如說是滿滿的惡意與憤怒將整座小鎮揉捻成易
燃的繩索,而將其引爆的,也許是告示牌的設立,是警長的自戕,或是狄克森怒火中燒的
施暴。唯一確定的是,只要帶著憤怒做出傷害他人的行動,最後都會反噬到自己的身上。
然而,本作並不單純強調惡有惡報的概念,而是呈現情緒張力下混亂的局面。當母親不顧
一切想找出女兒被姦殺的真相,也許整個宇宙將聯合起來幫助她,但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可
能遠超過當初想像。
不管在狄克森或蜜兒瑞德身上,並沒有全然的善與惡。好與壞皆綜合體現在他們身上。即
使是帶著種族歧視,時常對平民暴力相向的狄克森,也可能因為警長的親筆信試圖找尋心
中的良善,目睹被自己毆傷的廣告老闆而哭得亂七八糟;看似鐵石心腸的蜜兒瑞德,卻對
身形矮小的詹姆斯袒護自己而倍感窩心,雖然這可能出自於愧疚跟感恩。最終,當狄克森
懷抱僅存的希望,跟著蜜兒瑞德離開小鎮時,他們正逐步遠離那鮮紅的告示牌,迎向前方
渾沌的未來。可是,兩人對於是否要痛下殺手始終無法拿定主意,只能載著後車箱的獵槍
,走一步,算一步。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不確定。」
「我也不確定。」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8-02-28T18:05
at 2018-02-28T18:05

By Andy
at 2018-03-01T22:26
at 2018-03-01T22:26

By Elvira
at 2018-03-04T12:03
at 2018-03-04T12:03

By Noah
at 2018-03-08T01:46
at 2018-03-08T01:46
Related Posts
水底情深-無以名狀的寂寞

By Elma
at 2018-02-25T22:35
at 2018-02-25T22:35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By Joseph
at 2018-02-25T22:34
at 2018-02-25T22:34
老片子-應該算武打魔幻

By Yuri
at 2018-02-25T22:19
at 2018-02-25T22:19
看電影前到底需不需要先作功課?

By Daniel
at 2018-02-25T22:17
at 2018-02-25T22:17
破壞之王

By Selena
at 2018-02-25T22:06
at 2018-02-25T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