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如何走過悲傷 - 臺劇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9-04-22T04:17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其實看完這部劇後,我最好奇的是「如何走過悲傷」,這也是這部片隱隱浮現的主題之一


這部片裡有三種巨大的悲傷:

親人愛人去世的悲傷
背負罪惡感的悲傷
失去能力的悲傷

喬安、昭國、天晴、大芝、李爸媽、被害者家屬們、思聰、王赦、美媚,都有親人愛人去
世的悲傷。

喬安、大芝、李爸媽、思聰、王赦、美媚,都有背負罪惡感的悲傷。

思聰、被害者林先生、陳昌(?),都有失去能力的悲傷。

我覺得這三種悲傷都非常難以跨越,但本劇卻提供了很好的前景,讓我們看見眾人在悲傷
中,前進的樣子。

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眾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但親人愛人的死亡,卻是我們逃不開的
事,遲早需要去面對。

結尾的修復式會談非常厲害,憎恨也許不會消失,但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談這些心情,傷口
就有慢慢癒合的機會,可能會留疤,但至少暫時不再流血,暫時能生活。

到後來無論是憎恨人的一方或是被憎恨的一方,都要學著踏出新的一步,讓生活出現新的
希望和快樂,帶著已故的人的愛繼續向前走。


罪惡感也是好難的問題,劇中李家人最難站起來的原因,除了眾人的唾棄,還有他們對自
己的責怪。李家人寫得很好的是他們對曉明的疏忽,都是很日常的東西,它可能發生在任
何一個家中。

這也提醒我們也許我們日常對家人的忽略和傷害,可能會使我們無法阻止一場災難。(災
難片怎麼好像也是這樣演,很多科學家忽略氣候異常警告之類的。)

但這也太難避免了吧!誰知道呢?又沒有人教我!是啊,像我常常覺得現在45歲以上有些
父母的教育方式其實讓很多小孩很痛苦,但也知道在他們小時這些根本不被重視,有些人
也不那麼熟悉網路,無法找資料,而且根深蒂固被灌輸的強硬概念,要改也很不容易。

話說回來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傷害了誰、吵架了、造成不好結果了,才知道這樣不行,然
後出現很多罪惡感、自責,不知該彌補自己過錯,也不知該鼓勵自己往前過新生活。

「我是不是個累贅?」大芝和思聰都問過這問題,也許也有很多人在心裡問過同樣問題。
(天晴好像也有?) 如何再度相信自己能帶給別人幸福,真的不容易。


最後一個,失去能力的悲傷,
編劇很強大地用喬平對思聰說的話和被害者林先生互相對照。

思覺失調症很大一個特徵是「永久全面能力微下降」,所以接受自己新的能力範圍,並且
仍對自己抱有希望和要求,是重要的課題。

半身不遂的林先生,無法再用雙腳跑跳打籃球了,但他仍能用新的方式接近他最喜歡的籃
球和挑戰自我。


現在再想若我遇見這三種悲傷,
我還是克服不了,但我會考慮先學應思悅哈哈哈大笑三聲,
再學天彥說,雲的背後總有希望,騎不動時,就往前看。


p.s.我用手機app修文容易吃到推文,所以我會先用推文補充我文章漏掉的地方或回推文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9-04-23T13:54
推個 寫得蠻好的 倒數第二段是我沒發現的對照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4-25T08:45
說真的,被害者家屬幾乎不可能原諒加害者甚至是其家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4-25T14:59
我發現我寫錯了,更正一下,坐輪椅打籃球的是陳先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04-28T13:11
我覺得受害者家屬也沒有原諒,只是讓恨意少一點,才
能繼續走下去

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演職員名單(整理)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9-04-22T01:56
因為近期一直有在整理公視的戲劇製作團隊名單, (有時間心力andamp;公視+有正片),所以就把《與惡》的部分整理上來了~ 若仍有遺漏的或打錯名字的,歡迎推文或站內信告知~ 謝謝製作團隊滿滿的用心~~(大心) 部分資訊來源: 1. 《我們與惡的距離》官方臉書粉專 2019/04/26 貼文,   品味新聞台 ...

我們與惡的距離-思覺失調症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9-04-22T01:50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以下有結局雷 公視幕後紀實超精彩的! 看完會很好奇林君陽導演到底幾歲, 怎麼看起來這麼年輕,結果這麼厲害!! 但其實公視幕後紀實,有一段講錯了... 飾演林一駿的施名帥提到思覺失調症的成因。 (以下是大意) 施名帥說思覺失調症是長期壓力累積,可能會變成 ...

感恩與惡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4-22T01:47
「感恩與惡,使我的每一個決定或想法,都有因修正而變得更有價值的可能。」 在看這部戲的期間,我曾經陷入很深的迷惘。 我們其實沒有精力去理解那麼多人的立場,做那麼多的溝通跟理解。 也沒有資格去說各種生命的受害者應該做什麼,或者不能做什麼。 因為我們不是宋喬安,所以我們不能要求喬安一定要走出傷痛。 因為我 ...

理解的程度有多深,與惡的距離就有多遠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9-04-22T01:42
看完感觸很深,想寫下心得紀錄,於是就來PO文了, 以下有劇情微雷,但主要還是我個人的心得 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與惡)後,我真的很高興,因為在這之前, 我最喜歡的電視劇應該是日本的「寬鬆世代又怎樣」,但現在,可以很確定是台 灣拍出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看到自己國家的影視工作者可以寫 ...

我們與惡的距離心得(有劇情雷)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4-22T01:28
我們與惡的距離 從上個禮拜的擔心台劇爛尾,到完結篇尾巴眼角潰堤。需要紀錄一下這齣戲給我的思 考以及心得。對於想一次看完10集及因為其他理由還沒看完的人,我基於爆雷死全家放火 燒爸媽原則,善盡告知義務,以下有部分劇情雷,慎入。 我本身是一個還沒寫完論文,也還沒去實習的法研所學生。當初對這一部戲在法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