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未完 - 臺劇

By Hedy
at 2019-04-22T10:39
at 2019-04-22T10:39
Table of Contents
完結這兩集的標題是『黎明之前』『未來的樣子』,感覺黎明之前大概佔2/3,
對於未來的樣子,只有第十集後面,不過算是還算令人滿意的收尾。
希望在雲背後,這是天彥給媽媽的話,也是這兩集最重要的觀念,
一直躲著大芝全家,決定要正面面對李曉明的家人這個身分,
因為家庭變化而放棄理想的王赦,因為美媚的告白,決定要重新朝裡想出發,
喬平夫妻一直逃避育兒生子這件事,喬平因為天晴寄住轉變,一駿也在思聰闖入事件後,
有了新的體悟,兩人最終決定要面對這個新生命,沒有走上人流一途,
不過我覺得這是領政府補助的業配,因為跟主要劇情沒什麼關係XD,
思悅經歷過這段時間,也確定凱子不是適合她的對象,決定退婚。
而前幾集就決定要面對的思聰和喬安,卻在之後遇到了新的挫折,
喬安因為和老闆理念不合被轉調單位,在和家人露營的過程中,想起的兒子的話,
決定面對新的挑戰,雖然最終還是被資遣了,但是喬安走出失子之痛後,
她已經變回之前那個溫暖又堅強的喬安,所以並不氣餒,反而更有動力接受新的挑戰。
思聰,因為回歸社會遇到挫折而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吃藥,導致病情每況愈下,
幸好最後沒造成任何人的傷害,我覺得他會去找喬平而不是破門傷害思悅和大芝,
應該是內心還是知道,這時候能救他的只有喬平了,社工師真的是很辛苦,
和病人跟家屬最親近,也最容易接觸到危險狀況,卻被獨立在醫院後棟,
不過一駿一說喬平有黑帶三段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衝那麼快擔心的不是喬平,
是怕思聰被打死啊,真是仁心仁術的醫者,之前都誤會他了XD。
最後未來的樣子,喬平和阿姨的話,可以說給患者的未來給了答案,
思覺失調就像高血壓和車禍截肢,持續吃藥或裝義肢可以維持生活品質,
但要有心理準備,狀態不會像之前一樣,家人朋友的支持很重要。
被曉明傷害的小孩,也走出陰霾,開始打輪椅籃球,媽媽的部分沒有再出現,
但是小孩願意繼續往前走,我想媽媽看到了也會慢慢釋懷的。
而編劇期望的未來世界,在思悅的店實現了,期望有更多願意陪伴患者重回社會的店家,
可以讓患者在友善的環境中回歸社會,不只是思覺失調患者,肉羹似乎比較像腦麻患者,
透過在店門口標示,也讓入內的客人有心理準備接受患者服務,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全劇終之後幕後特輯,可以看到更多,包含演員自身的感受,可惜隔天要上班,
只看了一小段就必須去睡了,只好等重播再補帶了。
第二季也確定開始規劃了,比起第二季,我比較希望來個SP,針對每個角色的心境轉換,
各自拍一段小故事,受害者喬安怎麼走出傷痛,加害者曉明的家人如何決定面對社會,
旁觀者王赦和其家人們的心境轉變,陪伴者思聰家人面對過些什麼。
至於思聰,在第二次走入社會,遇到了什麼樣的人事物,思悅的店以後會遇到什麼困難,
大芝在身分再次被曝光後會怎麼面對大家的眼光,應該就是第二季會著墨的地方了吧,
不管遇到什麼,希望,它一定會在雲的背後,因為看不到,所以更有機會去相信。
--
對於未來的樣子,只有第十集後面,不過算是還算令人滿意的收尾。
希望在雲背後,這是天彥給媽媽的話,也是這兩集最重要的觀念,
一直躲著大芝全家,決定要正面面對李曉明的家人這個身分,
因為家庭變化而放棄理想的王赦,因為美媚的告白,決定要重新朝裡想出發,
喬平夫妻一直逃避育兒生子這件事,喬平因為天晴寄住轉變,一駿也在思聰闖入事件後,
有了新的體悟,兩人最終決定要面對這個新生命,沒有走上人流一途,
不過我覺得這是領政府補助的業配,因為跟主要劇情沒什麼關係XD,
思悅經歷過這段時間,也確定凱子不是適合她的對象,決定退婚。
而前幾集就決定要面對的思聰和喬安,卻在之後遇到了新的挫折,
喬安因為和老闆理念不合被轉調單位,在和家人露營的過程中,想起的兒子的話,
決定面對新的挑戰,雖然最終還是被資遣了,但是喬安走出失子之痛後,
她已經變回之前那個溫暖又堅強的喬安,所以並不氣餒,反而更有動力接受新的挑戰。
思聰,因為回歸社會遇到挫折而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吃藥,導致病情每況愈下,
幸好最後沒造成任何人的傷害,我覺得他會去找喬平而不是破門傷害思悅和大芝,
應該是內心還是知道,這時候能救他的只有喬平了,社工師真的是很辛苦,
和病人跟家屬最親近,也最容易接觸到危險狀況,卻被獨立在醫院後棟,
不過一駿一說喬平有黑帶三段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衝那麼快擔心的不是喬平,
是怕思聰被打死啊,真是仁心仁術的醫者,之前都誤會他了XD。
最後未來的樣子,喬平和阿姨的話,可以說給患者的未來給了答案,
思覺失調就像高血壓和車禍截肢,持續吃藥或裝義肢可以維持生活品質,
但要有心理準備,狀態不會像之前一樣,家人朋友的支持很重要。
被曉明傷害的小孩,也走出陰霾,開始打輪椅籃球,媽媽的部分沒有再出現,
但是小孩願意繼續往前走,我想媽媽看到了也會慢慢釋懷的。
而編劇期望的未來世界,在思悅的店實現了,期望有更多願意陪伴患者重回社會的店家,
可以讓患者在友善的環境中回歸社會,不只是思覺失調患者,肉羹似乎比較像腦麻患者,
透過在店門口標示,也讓入內的客人有心理準備接受患者服務,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全劇終之後幕後特輯,可以看到更多,包含演員自身的感受,可惜隔天要上班,
只看了一小段就必須去睡了,只好等重播再補帶了。
第二季也確定開始規劃了,比起第二季,我比較希望來個SP,針對每個角色的心境轉換,
各自拍一段小故事,受害者喬安怎麼走出傷痛,加害者曉明的家人如何決定面對社會,
旁觀者王赦和其家人們的心境轉變,陪伴者思聰家人面對過些什麼。
至於思聰,在第二次走入社會,遇到了什麼樣的人事物,思悅的店以後會遇到什麼困難,
大芝在身分再次被曝光後會怎麼面對大家的眼光,應該就是第二季會著墨的地方了吧,
不管遇到什麼,希望,它一定會在雲的背後,因為看不到,所以更有機會去相信。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4-23T14:24
at 2019-04-23T14:2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4-24T07:02
at 2019-04-24T07:02

By Wallis
at 2019-04-26T08:19
at 2019-04-26T08:19

By Carol
at 2019-04-28T05:33
at 2019-04-28T05:33

By John
at 2019-04-29T10:15
at 2019-04-29T10:15

By Agatha
at 2019-05-02T18:08
at 2019-05-02T18:08

By Wallis
at 2019-05-04T08:13
at 2019-05-04T08:13

By Rosalind
at 2019-05-04T18:14
at 2019-05-04T18:14

By Steve
at 2019-05-08T03:14
at 2019-05-08T03:14

By Anonymous
at 2019-05-10T01:54
at 2019-05-10T01:54

By Lily
at 2019-05-12T08:52
at 2019-05-12T08:52

By Vanessa
at 2019-05-13T15:30
at 2019-05-13T15:30

By Freda
at 2019-05-14T00:46
at 2019-05-14T00:46

By Elvira
at 2019-05-15T08:30
at 2019-05-15T08:30

By Jacob
at 2019-05-19T18:23
at 2019-05-19T18:23

By Sierra Rose
at 2019-05-20T17:40
at 2019-05-20T17:40

By Daniel
at 2019-05-24T02:37
at 2019-05-24T02:37
Related Posts
我們與惡的距離 電視收視率

By George
at 2019-04-22T10:36
at 2019-04-22T10:36
《與惡》<有雷>關於輪椅弟

By Rachel
at 2019-04-22T10:31
at 2019-04-22T10:31
《與惡》有點倉促和理想的結局

By Ingrid
at 2019-04-22T09:59
at 2019-04-22T09:59
台灣拍得出《Hero》嗎?

By Agatha
at 2019-04-22T09:44
at 2019-04-22T09:44
《與惡》可以仿效日劇先出SP嗎

By Belly
at 2019-04-22T08:52
at 2019-04-22T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