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王赦你在假掰甚麼? - 臺劇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4-13T22:44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劇中王赦不斷強調的不是廢死
而是要找出原因~
李曉明和陳昌都是家屬沒教好而已嗎?
小野曾經到獄中演講
當他說完自己的家庭教育時(偏負面)
有犯人舉手說:我跟你的家庭幾乎一樣
但你在臺上演講,我在監獄裡

李曉明跟陳昌的家屬很明顯是對比
兩種完全不同的家庭,卻都出了殺人犯
王赦一直要找的是原因
許多犯罪確實是家庭教育失敗
但全部都是嗎?

就像現實中,有人可以回答鄭捷為何殺人嗎?
為何想出名殺人?精神病?
台灣對犯罪心理學不夠重視很久了
出了鄭捷,那就殺了他大快民心
最好連他家屬通通搜出來霸凌一頓
最好通通自殺,是吧
然後就像王赦說的,這社會就安全了嗎?

廢死說穿了,與惡並沒有重點式的強調
要強調廢死,不會用加害人家屬觀點
有更多主題:冤獄、司法不公等等
事實上台灣依目前看來,也不可能廢死
與惡只是讓我們用另一個角度看什麼是惡
我也完全理解喬安所做的復仇,
因為受害者家屬的傷沒人能撫慰
如果死刑能夠撫平受害者家屬一絲絲傷痛
那它就該存在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4-17T23:58
學者的工作就是研究 甚至可以說 一廂情願的想法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9-04-21T06:15
爸比,你回來了,媽媽有準備你最喜歡的辣椒筍絲乾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4-25T06:13
李家教育超普通 毫無特殊之處 如果有問題
為什麼大芝就跟一般人一樣呢??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4-27T04:08
從殺人到死刑 中間隔了兩年 還找不出原因 才是重點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9-04-28T17:46
原因本來就不是單一的 而且個體差異這麼大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5-02T17:35
兩年中間 到底社會對他研究出甚麼了?@@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5-05T06:54
戲裡兩年間李曉明就封閉自己 不願意講 家人也不見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9-05-09T06:13
既然拖這麼久 還沒有找出原因 對死者家人就是煎熬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5-13T20:52
所以 王赦的堅持 就顯得無感 因為時間已經夠久了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5-18T15:58
其實我覺得戲裡李爸爸李媽媽除了看到死刑時很難過外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5-22T05:46
過幾天後 他們為了找大芝擔心大芝 反而堅強起來了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5-23T15:13
推一個,目前的劇情,我也不覺得有偏向廢死,而是事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9-05-28T05:04
情發生之後,怎麼讓受傷的人和社會好好的走出來。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9-05-31T23:16
看這戲 真的會思考如何對待犯人的家屬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6-02T05:02
推,我也認為目前的走向並未強調廢死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06-06T16:28
就像曉明媽跟大芝在老家的對話一樣,事件後誰都想
不到哪個環節出錯、哪裡家庭功能有失調、或是家人
的關懷不足等等世俗認為的錯處,進而影響曉明後來
的行為,可能就是大惡背後的成因組成太複雜、無法
細部論斷,才會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命名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6-07T09:04
社會出現的大惡,是無盡的小惡累積出來,至於小惡是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06-12T01:55
甚麼,正是所謂的 "未知的原因"。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6-12T22:25
但唯一知道未知原因的角色已經被殺了。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06-13T07:17
如果王赦只有提出沒有清犯案原因前殺石沈大海、前面
尚有52人未執行不可跳序,因輿論壓力而提早執行淪為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6-17T15:01
政治操作,那就如板友說的他就是找源因+檢討程序正
義。但問題就在於他說那些之餘,卻又多說了"國家不
能合法殺人""民主國家竟然要用殺人來維護正義聞所未
聞""死刑犯在國外叫謀殺我們叫他殺"這些莫名奇妙的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6-18T10:56
話,跟他之前所宣稱的目的根本不相干,他為什麼要說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9-06-22T22:15
這些?不停的強調犯人該死說國家不能合法殺人,那就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6-25T16:22
令人感覺他重點變成反對死刊而不是程序正義和根源防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9-06-29T12:10
治 刑 訂正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7-02T11:54
不停的強調犯人該死卻又說國家不能合法殺人(漏字了)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07-07T07:56
可是說它主旨不是廢死,但有點綑綁廢死同售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7-08T08:07
系統性問題處理起來,你的 "意願" 已經不是重點了。
你必須習慣向問題低頭才是真的。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9-07-12T16:13
與其戰廢死還不如關心新聞素質這塊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07-14T10:07
當初基隆河墜機一系列造神運動都忘了 個個都是飛
機專家 笑死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7-16T06:55
大芝和一般人無異 可能想表達這種殺人犯會這樣的原
因跟家庭完全無關 根本是自己的問題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7-17T00:37
家庭只是一個影響因素,人格特質與外在環境影響更劇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9-07-20T00:35
大芝沒問題不代表家庭教育不是因素啊,有不少家庭
對男生較嚴格打罵,對女生較寬容,也不少家庭對長子
長女較嚴格要求較多、給特別多責任,對之後的孩子卻
較寬容。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7-24T16:20
基因、人格特質、家庭、環境......一個人最終會成為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07-28T05:03
什麼樣的人,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和特殊事件交互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07-31T13:21
碰撞形成的。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8-05T10:20
王赦同意殺人犯該死,但是是以走完合法該有的程序為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9-08-08T09:32
前提,但很顯然的,李曉明並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08-10T17:12
哪天某個大屠殺1000個人 這些在乎程序正義的再來想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8-11T05:17
我可能漏看了但我記得當初王赦是說我們的的國家要用
殺人來撫慰人心 而不是我們的國家要用殺人來維護正
義這差異頗大

愛情白皮書(2019) 第6集(台視六十)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4-13T21:14
LIVE文禁止墟文、本板禁注音,推文前先看板規。 《愛情白皮書》(英語:Brave to Love),2019年東森電視自製戲劇系列之第十五部 作品。由張庭瑚、王淨、宋柏緯、謝翔雅、吳岳擎領銜主演。2018年12月4日舉行卡司 發布記者會,2019年2月2日殺青。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柴門文的漫畫作品《愛情白皮書 ...

大家與惡的距離有多近?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4-13T21:10
一直看到第六集 才終於知道為啥名字要取作與惡的距離 1:如果自己身為受害者家屬:會苛責報復加害者的家屬嗎? 2:如果非受害者家屬 會帶有歧視的眼光來對待加害者的家屬嗎? 以上如果都會,就代表自己離惡的距離又更近了一步了 這部劇是希望大家多點同理心、同理一下非害者家屬 誰會願意生出一個是殺人 ...

楊謹華《鏡子森林》演記者PK《與惡》不擔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9-04-13T20:54
楊謹華《鏡子森林》演記者PK《與惡》:不擔心被比較╱ETtoday新聞雲 原文連結 http://bit.ly/2DdI0MX 記者林奕如/台北報導 2019年04月10日 17:53 楊謹華在民視《鏡子森林》飾演政治線記者,恰好《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有探討媒體生態,楊謹華說:「不擔心被比較,大家演得這麼辛 ...

我們與惡的距離 心得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9-04-13T19:12
我很少看公視,除非有有興趣的演員,或是有興趣的題材才會收看,因為個人是愛好粉紅 泡泡的戲碼的人xD 這一次看這部劇,編劇很用心在安排上,而且劇情節奏也很快,我不太喜歡節奏太慢的劇 ,即使再好的劇,節奏太慢慢到受不了,我就會看不下去,這次我們與惡的距離倒沒有這 種問題,角色鮮明,很少有跑龍套的角色,每個角色的 ...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1)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13T16:01
【客家電視臺】      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9UL_z7Clc   https://imgur.com/3mmJLL2  「日本人來台灣之後,確實帶來很多現代化的建設。」  「馬克思的理論說,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資產階級。   看起來像是我們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