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名 - 舞台劇

By Ophelia
at 2007-11-12T06:59
at 2007-11-12T06:59
Table of Contents
這齣戲宛如是小美,僅雯,張智成,楊培安,同恩,戴愛玲的聯合演唱會,
而韓雋凱及其他配角則有如這場比賽的演唱會嘉賓,要稱它為一個劇場,
我寧願說他是一場小型演唱會,這是"我要成名"
原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article_id=8858679
其實這整齣戲劇,就是一場大型的選秀會,
就好像在看"星光大道"以及"超級偶像"等比賽型節目中的競賽過程,
而競賽過程當中的一部份就是參賽者追求夢想的心情以及源起,
編導梁志民巧妙地將這個東西融入比賽過程中,
呈現出選秀會光鮮亮麗的抬面下所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不過這也僅止於上半場的表演,下半場的表演則完全只是單純的選秀節目而已,
一個考題,大家應試般地表演,選出當選者,沒被選上的人難過,
但彼此互相安慰,並真誠地祝福選上的人,大家彼此仍是好朋友,
我想說要看這個,倒不如回家看類似的選秀節目就好了,又何必花錢進劇場呢?
所以我才會說這只是一場聯合演唱會,因為除了心路歷程之外,
似乎都只看到比較表面化的東西,甚至殘酷一點說,像心路歷程的這種東西,
在類似的選秀節目中,一旦考題出的與此相關,主持人訪問時就會把這樣的東西也帶出來,
差別只是劇場可以把這樣的回憶演出來,所以就劇情深度而言,是有點不夠的,
也或許是因為我期待著在這樣劇情的結構下,
能對台灣電視界因為"超級星光大道"效應而起的選秀濫殤,帶給我一些新的想法,或嘲諷吧!?
不過編導的手法讓我看到劇場的另一種可能性,首先是把整個劇場包裝成一個選秀會,
而編導自己就是這次的主考官,讓觀眾好像親臨選秀會的現場;
另外,就是讓觀眾一起參與完成這齣戲,也就是讓觀眾成為評審,
投票選出心目中表演最好的人,決定最後的結局.所以每一場次的結局都會是不一樣的
我在投票時,不禁想到主要演員中,當場誰的粉絲來的比較多,誰就會當選,
其實這樣對台上較為知名的線上藝人來說,其實還蠻殘酷的,
若沒當選會不會覺得自己沒有人氣,會有點尷尬的心情......
不過我好像想太多了,這不過只是一個演戲地選秀會,
而且編導最後也說最後當選的人,可能由觀眾投票決定,可能他們自己決定,或是兩者綜合,
這樣我想到的問題好像就不成問題了,也因為導演的說明,
也呈現出選秀會最終選擇入選者的多樣性,不過這也只是表層的真實情況罷了!
還好原創音樂與選用歌曲相當好聽,主要演員也克盡自己當歌手的尊嚴,
每個人都賣力的熱唱,也談不上每個人演得好不好,
其實只是把他們歌手的本能以及在自己成為歌手之前的過程表現出來而已,
簡而言之就是演自己,所以大家都表現稱職
不過張智成與僅雯有多一些橋段的鋪陳,除了自我之外,是在六位本職是歌手的表演者當中,
比較有需要演戲的劇情,僅雯不用說,在"住左邊,住右邊"的磨練,
以及有點走往諧星路線的表演,讓他在這部戲當中如魚得水,
而我也一直喜愛著他的創作以及他的歌唱,
張智成則就比較讓我有驚豔的感覺,表現的還不錯!
另外以口技成名的錢氏兄弟,也在本齣戲客串上一角,
雖然那一段的演出相當精彩,任何有看過錢氏兄弟表演的人,
都必定會為他們出神入化的口技折服,甚至讚嘆,但那一段似乎有點多餘,
勉強可以解釋的就是在這樣的選秀會場上,
都會碰到志同道合,有相同才能,而互相切磋的朋友
所以若單純只是欣賞一場音樂的盛宴,或口技的演出,你覺得會看得津津有味
只是若你還想看到更多深層的東西,那你可能會有點失望
--
而韓雋凱及其他配角則有如這場比賽的演唱會嘉賓,要稱它為一個劇場,
我寧願說他是一場小型演唱會,這是"我要成名"
原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article_id=8858679
其實這整齣戲劇,就是一場大型的選秀會,
就好像在看"星光大道"以及"超級偶像"等比賽型節目中的競賽過程,
而競賽過程當中的一部份就是參賽者追求夢想的心情以及源起,
編導梁志民巧妙地將這個東西融入比賽過程中,
呈現出選秀會光鮮亮麗的抬面下所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不過這也僅止於上半場的表演,下半場的表演則完全只是單純的選秀節目而已,
一個考題,大家應試般地表演,選出當選者,沒被選上的人難過,
但彼此互相安慰,並真誠地祝福選上的人,大家彼此仍是好朋友,
我想說要看這個,倒不如回家看類似的選秀節目就好了,又何必花錢進劇場呢?
所以我才會說這只是一場聯合演唱會,因為除了心路歷程之外,
似乎都只看到比較表面化的東西,甚至殘酷一點說,像心路歷程的這種東西,
在類似的選秀節目中,一旦考題出的與此相關,主持人訪問時就會把這樣的東西也帶出來,
差別只是劇場可以把這樣的回憶演出來,所以就劇情深度而言,是有點不夠的,
也或許是因為我期待著在這樣劇情的結構下,
能對台灣電視界因為"超級星光大道"效應而起的選秀濫殤,帶給我一些新的想法,或嘲諷吧!?
不過編導的手法讓我看到劇場的另一種可能性,首先是把整個劇場包裝成一個選秀會,
而編導自己就是這次的主考官,讓觀眾好像親臨選秀會的現場;
另外,就是讓觀眾一起參與完成這齣戲,也就是讓觀眾成為評審,
投票選出心目中表演最好的人,決定最後的結局.所以每一場次的結局都會是不一樣的
我在投票時,不禁想到主要演員中,當場誰的粉絲來的比較多,誰就會當選,
其實這樣對台上較為知名的線上藝人來說,其實還蠻殘酷的,
若沒當選會不會覺得自己沒有人氣,會有點尷尬的心情......
不過我好像想太多了,這不過只是一個演戲地選秀會,
而且編導最後也說最後當選的人,可能由觀眾投票決定,可能他們自己決定,或是兩者綜合,
這樣我想到的問題好像就不成問題了,也因為導演的說明,
也呈現出選秀會最終選擇入選者的多樣性,不過這也只是表層的真實情況罷了!
還好原創音樂與選用歌曲相當好聽,主要演員也克盡自己當歌手的尊嚴,
每個人都賣力的熱唱,也談不上每個人演得好不好,
其實只是把他們歌手的本能以及在自己成為歌手之前的過程表現出來而已,
簡而言之就是演自己,所以大家都表現稱職
不過張智成與僅雯有多一些橋段的鋪陳,除了自我之外,是在六位本職是歌手的表演者當中,
比較有需要演戲的劇情,僅雯不用說,在"住左邊,住右邊"的磨練,
以及有點走往諧星路線的表演,讓他在這部戲當中如魚得水,
而我也一直喜愛著他的創作以及他的歌唱,
張智成則就比較讓我有驚豔的感覺,表現的還不錯!
另外以口技成名的錢氏兄弟,也在本齣戲客串上一角,
雖然那一段的演出相當精彩,任何有看過錢氏兄弟表演的人,
都必定會為他們出神入化的口技折服,甚至讚嘆,但那一段似乎有點多餘,
勉強可以解釋的就是在這樣的選秀會場上,
都會碰到志同道合,有相同才能,而互相切磋的朋友
所以若單純只是欣賞一場音樂的盛宴,或口技的演出,你覺得會看得津津有味
只是若你還想看到更多深層的東西,那你可能會有點失望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為什麼要去看嵐創作體的 I LOVE YOU, YOU'RE P …

By Yedda
at 2007-11-11T22:37
at 2007-11-11T22:37
[轉貼] 沒戲唱了 百老匯今起大罷工

By Faithe
at 2007-11-11T19:05
at 2007-11-11T19:05
LIGHTS GO OUT ON BROADWAY

By Hedwig
at 2007-11-11T13:04
at 2007-11-11T13:04
一些歌劇魅影的問題

By Belly
at 2007-11-09T13:43
at 2007-11-09T13:43
2007 Evening Standard Awards 提名

By Bethany
at 2007-11-09T01:50
at 2007-11-09T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