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的女性角色 - 李安
By Susan
at 2006-03-12T14:40
at 2006-03-12T14:40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yam.com/noral/archives/1229990.html
? Homage to Women in Brokeback Mountain
在眾多戲仿電影《斷背山》
的短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 2006 年 2 月 9 日播出的《Jay Leno 今
夜脫口秀》中一段「吸引主流觀眾」的新版預告片,故意強調戲中的兩位
女性而忽略同志牛仔情節,這段偽預告適度地諷刺了所謂的主流觀影取向
,戲而不謔,十分成功(很可惜這段影片現在網路上已經找不到了)。我
承認自己很喜歡電影《斷背山》裡的女性角色,但絕非基於排拒同性戀情
節的恐同心理,而是因為驚豔。
那些隱藏在原著小說字裡行間、模糊的女性身影,到了電影中變得有血
有肉、具體鮮明。她們各自的悲哀與遺憾,不僅撐起了整部電影的背景環
境架構,也增加了敘事的層次與深度,讓《斷背山》述說的不僅僅是一樁
愛情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與社會的缺憾。接下來就談談那些讓我念念不
忘的女子吧!
Wives
恩尼司的妻子艾瑪 (Alma) 是原著裡戲份最重的女性,蜜雪兒威廉絲 (M
ichelle Williams) 的演出更豐富了艾瑪的靈魂。將一個無辜遭到背叛的
妻子的怨忿詮釋得入木三分。艾瑪目睹傑克與恩尼司重逢熱吻的一幕,劇
本裡是這麼寫的(註一):
"Alma, though, has seen what she has seen: understand many thin
gs now, having aged years in the space of a few moments."艾瑪將一
切看在眼裡,許多事情如今都有了答案,在這片刻間她彷彿老了許多歲。
什麼樣的打擊能讓一個女人在瞬間蒼老?精簡的 stage direction 裡蘊
含的巨大悲哀讓我讀了心痛。毋須過多文字,黛安娜歐莎娜 (Diana Ossa
na) 只一句話就寫出了艾瑪的無限沈痛(註二)。
我也同樣喜歡蜜雪兒威廉絲的詮釋,發覺殘酷真相的一刻,沒有那種「
倒抽一口涼氣」、形於外的戲劇化表情,她只是默默地關上門,可是緊繃
的肩膀、遲疑的步伐,這些壓抑的身體語言,卻更接近常人遭逢巨變時,
無法在第一時間反映那種說不出的震驚。她像溺水的人抓緊浮木那樣抓緊
自己的皮包,事態發展越是出乎意料,她越想立即回到常軌,像先前提議
的那樣,找間正式餐廳三人共進晚餐。聽到丈夫和朋友上樓的腳步聲,她
趕緊揹起包包,打算亦步亦趨,轉頭卻看見門口的兩人彷彿一對戀人般親
暱、臉上同樣掛著幸福洋溢的微笑。她紅了眼眶,明白自己完全被排除在
外了。她想以買煙為由提醒丈夫早點回家,卻徒勞無功,只能孤伶伶站在
門口目送兩人遠去。
更讓人揪心的,是第二天清晨艾瑪獨坐桌前的一幕,手裡捧著黑咖啡,
桌上還有半空的奶瓶,昨天的外出服換成了現在的睡衣,丈夫整夜未歸,
她顯然也一宿未眠。傑克的造訪揭露了某些事情的答案,卻帶來更多的疑
問,讓她的世界翻天覆地。恩尼司回家收拾行囊、準備和傑克去「釣魚」
,心情雀躍的他對艾瑪的悲傷視若無睹。我不得不佩服艾瑪的堅忍,儘管
對丈夫與傑克的超友誼了然於胸,她卻能忍住不揭穿他,在恩尼司面前始
終強自鎮定,這也讓她在丈夫絕塵而去後擁著女兒的崩潰痛哭更讓人肝腸
寸斷。相較於《慾望街車》中的白蘭琪對同性戀丈夫的決絕釀成無可挽回
的悲劇(註三),艾瑪的隱忍包容令我肅然起敬。
A slow corrosion worked between Ennis and Alma, no real trouble
, just widening water. Her resentment opened out a little every y
ear...
"If you can't fix it you've got to stand it." 「如果你無法改變
現況,就只好忍受。」這是恩尼司的名言,對艾瑪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她
改變不了丈夫,卻又不願婚姻還有家庭崩解,只有選擇默默忍受。寫恩尼
司與艾瑪的仳離,安妮普露只一句 "A slow corrosion worked between E
nnis and Alma, no real trouble, just widening water." 精簡得令人
乍舌,卻將夫妻的日漸疏離寫得那麼真切。電影把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從
國慶日的煙火、家事與工作的取捨,到同處一室卻毫無交集,生活裡芝麻
蒜皮的小事日積月累,一點一點拉開兩人的距離,直到這段婚姻走上盡頭
。
離婚後,一場感恩節艾瑪與恩尼司在廚房攤牌的重頭戲,劇本如此形容
艾瑪這時的心境:
Alma is crying hard now, years of pain and anger welling up and
spilling over.
儘管已經再婚,艾瑪對於前夫的背叛仍難以釋懷,多年積怨在這一刻才
能傾吐而盡。蜜雪兒威廉絲也將艾瑪眼光裡的痛苦、顫抖嘴角吐露的憤怒
,種種情緒轉折拿捏得分毫不差。當然,獨特的「李安式運鏡」——兩名
演員靜止不動,四部攝影機從不同角度拍攝,製造猶如旋轉的視覺效果—
—也精確地傳達了一種山雨欲來的張力,導演掌控的方式功不可沒。
雖然電影畫面的爆發力十足、衝擊強烈,但我個人還是偏好原著的文字
:
"You still go fishin with that Jack Twist?" 「你還跟那個傑克去
釣魚嗎?」"Some." He thought she'd take the pattern off the plate
with the scraping.「有時候。」恩尼司覺得她搓洗盤子力道之大簡直可
以把瓷盤上的燒花給搓掉。
尖銳的憤怒之間還摻雜一絲辛辣的幽默,經典的安妮普露風格。
* * *
原著裡傑克的妻子露琳 (Lureen) 只存在於傑克的話裡行間,文中唯一
由她自己發言的,是傑克死後與恩尼司通話那一次,登場的也僅是聲音而
已。電影編劇卻從有限的線索裡拼湊出露琳生動的形象,也將她在這廿年
婚姻裡的改變做了詳細的鋪陳。
儘管飾演露琳的安海瑟薇 (Anne Hathaway) 演技不如蜜雪兒威廉絲精湛
,但就角色性格來說,露琳比艾瑪更加討喜。初登場的露琳是個紅衫紅帽
的妙齡女郎,她勇於冒險,無懼牛仔競技的危險而且技壓全場;她熱情大
膽,主動追求傑克、毫不忸怩。露琳出身富裕,卻不是溫室花朵;選擇丈
夫她自有定見,甚至不惜違逆父親。就性格特質而言,露琳與傑克十分相
似,同樣熱情、同樣富有冒險精神。兩人成婚初期也曾有過一段「水乳交
融」的甜蜜時光(註四),從他們喜獲麟兒的一幕就可看出,穿著天藍色
晨褸的露琳和穿深藍襯衫的傑克一同逗弄懷中嬰兒,儼然一對幸福的小夫
妻。
然而好景不常,一對同性戀人的重逢,卻導致兩對夫妻貌合神離。露琳
要強好勝,接手父親的農機具事業,在男人世界打滾依舊做得有聲有色。
對於丈夫的冷落,她雖有所覺,也隱忍不發。傑克每年幾次的千里遠遊,
她縱有質疑,也是輕描淡寫,可惜傑克忙著找他的藍色 parka、滿心期待
和恩尼司相會,早已看不見她的幽怨。
安妮普露在原文裡給露琳的篇幅雖然不多,卻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The little Texas voice came slip-sliding down the wire.細小的德
州口音循著電話線匍匐前行。No doubt about it, she was polite but t
he little voice was cold as snow.毫無疑問的是,她雖客套,細小的嗓
音卻冰冷如雪。
文字讓我們感受到露琳讓恩尼司不寒而慄的那份冷峻,電影則讓我們看
到了更多。是什麼樣的消磨,讓曾經溫暖柔軟的紅衣女郎,成了冷若冰霜
的怨婦?無情不似多情苦,當夫妻間的感情,一如她的髮色,隨著歲月漂
洗越來越淡,露琳選擇以冷漠來武裝自己。當她從恩尼司口中得知真有斷
背山這個地方時,眼眶裡打轉的淚水還是背叛了她。看書的時候,我同情
傑克,為他的妻子和老父從未真正瞭解他、對他的夢想嗤之以鼻而難過;
看電影時,我也開始同情露琳,在堅強冷淡的外表下,感情的餘燼一如滾
動的熱淚,依舊燒灼著她……。
同性戀在社會的壓力下勉強走入婚姻,不僅對自己殘忍,對結婚的對象
也同樣殘忍。李安投入本片拍攝後,對於兩位妻子的戲份都做了調整,接
受 gay.com 採訪時他說:「有些電影選擇忽略其他觀點,因為這樣說故事
簡單得多。但是只有當你對不同觀點秉持同情、真誠以對,故事才會更貼
近現實。艾瑪的內心掙扎彰顯了這種困境的真實性,她的觀點讓電影不只
是一則愛情故事。我幫這個角色加戲,比原著甚至劇本吃重許多,好讓觀
眾對她的心境感同身受。」(註五)李安不慍不火、不偏頗任一方的溫厚
觀照,拓寬了電影的視野,讓人對陷在婚姻桎梏中受苦的雙方同樣寄予無
限同情。
Daughters
恩尼司的婚姻對夫妻來說是悲劇,不過女兒小艾瑪 (Alma Jr.) 與珍妮
(Jenny) 卻像是恩尼司生命裡的天使,始終給予父親毫無保留的愛戴與支
持。對觀眾來說,她們則是在悲苦與抑鬱之間偶而透出的溫暖。
和我一起去看電影的妹妹更說 Del Mar 姊妹倆每次出現都很有喜感,像
小艾瑪第一次登場就流著鼻涕、纏著爸爸要抱抱,讓恩尼司手忙腳亂;又
或者像恩尼司要和傑克去釣魚時,小艾瑪也不忘跑來跟爸爸說 "Bring fis
h Dad, the big ones." 每次恩尼司夫婦有什麼齟齬,兩個女兒都在場,
比如恩尼司因為農場有事把孩子丟給還在超市工作的艾瑪,兩人爭執之際
小艾瑪還拉著母親的衣角說想買蠟筆,後來還打破了許多罐頭(幸好未來
的繼父不計較 >"<)。另一幕大家應該都有印象的是:艾瑪要值班不在家
做飯,夫妻兩人從屋裡爭執到屋外,盪鞦韆的兩姊妹不發一語,直到媽媽
離開爸爸回過頭問她們需不需要幫忙推鞦韆時,才異口同聲說 "No!" (真
是明智的決定 >"<)。
再來,感恩節用餐那場戲,劇本裡寫道:
His girls love him, their faces rapt when their daddy speaks.
即使恩尼司說的只是騎牛的糗事,她們依然聽得津津有味,眼神裡透露
著崇拜,顯然父母的離異並沒有影響女兒們對父親的感情(這也許應該感
謝艾瑪,從未將自己的不快樂灌輸給孩子)。甚至在廚房一場大吵,恩尼
司奪門而出時,兩個女兒雖然不明所以,還是追到門口鍥而不捨地向父親
道別,不停揮手喊著:"Bye, Daddy. Bye, Daddy...." 在剛經歷過那場幾
乎讓人喘不過氣的情緒風暴之後,這情景既讓人感到莞爾、又有點鼻酸。
這也是我妹對 Del Mar 姊妹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這大概就是戲劇理論裡
的「喜趣紓解」(Comic Relief, 註六)了,在沈重壓抑的氛圍之中,如果
沒有留一點空隙,會讓人窒息。幸而《斷背山》之中不乏這類李安式幽默
,往往只是一句對白、一個動作、一個鏡頭,不至於誇張到令人捧腹,但
雋永得足以開懷,自有一種張弛有致的節奏(註七)。
希臘劇作家 Euripides 曾說 "To a father growing old nothing is d
earer than a daughter." 這話對恩尼司而言再真切不過了。恩尼司總在
抑鬱中封閉自己的情緒,他不敢接受傑克長相廝守的提議,也一再地讓他
生命中的女人心碎。他拒絕了艾瑪搬進城裡、找份穩定工作的要求;拒絕
了酒吧女侍 Cassie 的感情;甚至,拒絕了小艾瑪同住的請求。恩尼司總
是讓身邊的人失望,這其中大概只有小艾瑪不曾心懷怨懟。當父親訥訥地
試圖解釋,她說 "It's all right, I understand." 小艾瑪也許是最了解
恩尼司的人,她真正明白父親的苦衷 ("Maybe he's not the marryin' ki
nd."),但對父親的愛從未改變。因此我很喜歡影片尾聲,小艾瑪來邀請父
親參加婚禮的片段,這雖然不在原著之中,卻是小說開場白的延伸。傑克
的死讓恩尼司了解,有些事情錯過就不可能再挽回,他終於決定不再為了
工作錯過女兒的婚禮,看到小艾瑪的臉龐一亮,我由衷為他們父女感到高
興,恩尼司終於學會不再讓愛他的人失望了。
Mother
最後,我不能不提到飾演傑克母親的加拿大演員 Roberta Maxwell,她
精湛的演出被《西雅圖週報》(Seattle Weekly) 選為「兩分鐘奧斯卡」(T
he Two-Minute Oscars) 得主,這些演員的戲份少得沒辦法提名任何獎項
,他們出現在銀幕上的時間也許很短促,留給觀眾的印象卻長長久久,Rob
erta Maxwell 就是這樣演活了傑克的母親。在冰冷而毫無生氣的房子裡、
霸道無情的父親面前,只有傑克母親眼神裡透露著一絲溫暖,是她提議讓
恩尼司看看傑克小時候的房間,是她遞給恩尼司裝襯衫的紙袋。那一只紙
袋承裝的,是一位慈母所能給予孩子最大的包容。當她說 "You'll come b
ack and see us again," 代表她早已視恩尼司為半子,她愛自己的孩子,
也接納他的至愛。我想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會忘記她眼神裡的憂傷哀婉…
…。
* * *
寫這篇其實是想向《斷背山》的兩位編劇賴瑞麥可莫特瑞 (Larry McMur
try) 和黛安娜歐莎娜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這些精彩豐富的女性角色。
在戮力描寫恩尼司與傑克刻骨銘心的感情時,他們也不曾矮化或者醜化與
這段感情扞格的人物。在我看來,《斷背山》中的女性形象正面而高貴,
這也正是電影最讓我驚喜之處。
-------------------------
註一、我開始寫本文時台灣還買不到日前甫發行的《斷背山》劇本書,
因此本篇的內容是根據網路流傳、標註日期為 2003 年 2 月 1 日的舊劇
本,與之後正式拍攝的內容有不少差距。然而光是這份打字稿,就已讓我
對歐莎娜和麥可莫特瑞的編劇功力十分嘆服。
註二、我之所以認為這段文字出自歐莎娜之手,是因為她在談到自己和
麥可莫特瑞的合作經驗時,曾這麼說過:其實我們兩人截然不同。從寫作
方式就看得出來,他用打字機,我用電腦。他對女性角色比較有興趣,認
為我比他更能看透男性。他擅長寫對話—從他的小說就顯而易見—塑造角
色。我的長處則在於角色的內心世界,以及如何以對話表達出來。我總是
清楚知道每個人心裡的真正想法(以上譯文引自中文官方網站)。
註三、《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是同性戀劇作家田納
西威廉斯 (Tennessee Williams) 的名作,劇中女主角白蘭琪 (Blanche D
uBois) 年少時與才華橫溢的 Allan Grey 結褵,卻意外目睹丈夫與男性摯
友同床。她震驚莫名,事後三人想裝作什麼也沒發生,仍然驅車同赴舞會
。然而在舞池裡白蘭琪終於無法克制、衝口而出:"I saw! I know! You d
isgust me...." 她的丈夫不堪受此羞辱,當場飲彈自盡。這樁悲劇成了白
蘭琪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心靈的空虛與罪惡感讓她沈溺慾望無法自拔,
終至陷入瘋狂。
註四、「水乳交融」("You go together like milk and water.") 是李
安在替 Jake Gyllenhaal 和 Anne Hathaway 講戲的時候形容兩人關係的
一句話,這句比喻夫妻關係和諧的中譯英表達法,曾讓 Jake 摸不著頭腦
,也多次在訪談中提及。
註五、gay.com 訪談原文如下:"Sometimes films ignore other point
s of view because it's simpler to tell the story that way, but th
e more genuine and sympathetic you are t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
w and situations, the more real the story is. Alma's struggle leg
itimizes the realities of the situation. Her point of view expand
s the love story. I added more of her than was in the short story
, even more than was in the script, so you're allowed to fit into
her shoes and see how she feels."
註六、Comic relief: a comic element inserted into a tragic or s
omber work, especially a play, to relieve its tension, widen its
scope, or heighten by contrast the tragic emotion. (Quoted from L
iterary Terms: A Dictionary)
註七、關於本片中的李安式幽默,我再舉一例:恩尼司整夜未歸,回家
只為了收拾行李,艾瑪透過窗戶窺看斜倚車邊的傑克,然後說:Alma: You
know your friend could come inside, have a cup of coffee.你朋友
怎麼不進來喝杯咖啡?Ennis: Oh he's from Texas.噢—他打德州來的。A
lma: Texans don't drink coffee?怎麼,德州人不喝咖啡?
-------------------------
※後記※
這篇本來打算寫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前,不過寫的時間卻比我預想的多
了許多。很高興 Larry McMurtry 和 Diana Ossana 得到了最佳改編劇本
獎,和李安的最佳導演一樣實至名歸。《斷背山》沒有贏得最佳影片,我
為本片幕前幕後的人員感到惋惜,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這部電影的感情。
--
Tags:
李安
All Comments
By Yuri
at 2006-03-12T20:30
at 2006-03-12T20:30
By Lauren
at 2006-03-14T11:31
at 2006-03-14T11:31
By Hedda
at 2006-03-18T09:25
at 2006-03-18T09:25
By Anthony
at 2006-03-22T08:57
at 2006-03-22T08:57
By Xanthe
at 2006-03-24T00:26
at 2006-03-24T00:26
By Belly
at 2006-03-24T13:00
at 2006-03-24T13:00
By Andy
at 2006-03-25T20:11
at 2006-03-25T20:11
By Kyle
at 2006-03-28T23:20
at 2006-03-28T23:20
By Damian
at 2006-03-30T01:43
at 2006-03-30T01:43
By Andrew
at 2006-04-03T20:49
at 2006-04-03T20:49
By Yedda
at 2006-04-04T23:12
at 2006-04-04T23:12
By Steve
at 2006-04-09T00:01
at 2006-04-09T00:01
By John
at 2006-04-09T07:37
at 2006-04-09T07:37
By Jacob
at 2006-04-09T19:54
at 2006-04-09T19:54
By Faithe
at 2006-04-11T03:24
at 2006-04-11T03:24
By Olga
at 2006-04-11T18:44
at 2006-04-11T18:44
By Edwina
at 2006-04-13T09:31
at 2006-04-13T09:31
By Bethany
at 2006-04-16T21:42
at 2006-04-16T21:42
By Olive
at 2006-04-20T22:04
at 2006-04-20T22:04
By Callum
at 2006-04-23T04:27
at 2006-04-23T04:27
By Barb Cronin
at 2006-04-23T13:09
at 2006-04-23T13:09
By Jack
at 2006-04-26T04:04
at 2006-04-26T04:04
By Carol
at 2006-05-01T03:03
at 2006-05-01T03:03
By Quintina
at 2006-05-02T14:03
at 2006-05-02T14:03
By Barb Cronin
at 2006-05-05T04:41
at 2006-05-05T04:41
By Wallis
at 2006-05-06T01:39
at 2006-05-06T01:39
Related Posts
血染紅地毯-提供另一版本翻譯
By Emily
at 2006-03-12T04:55
at 2006-03-12T04:55
Re: 血染紅地毯-Annie Proulx奧斯卡觀後感
By Poppy
at 2006-03-12T00:21
at 2006-03-12T00:21
血染紅地毯-Annie Proulx奧斯卡觀後感
By Linda
at 2006-03-11T17:53
at 2006-03-11T17:53
[心得] 推手-終幕前的那股氣
By Eden
at 2006-03-11T16:48
at 2006-03-11T16:48
【斷背山】台灣連署活動,希望所有影迷參與!
By Susan
at 2006-03-11T03:29
at 2006-03-11T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