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 紀錄片

By Charlie
at 2007-12-18T00:58
at 2007-12-18T00:58
Table of Contents
導演: 賈樟柯(Zhang Ke Jia)
編劇: 賈樟柯(Zhang Ke Jia)
演?: 劉小東 ..... Himself
大意:本片的主軸很簡單,就是導演跟拍一個畫家作畫的情形,
還有作畫其間穿插的事項。
(以上,是我個人用最簡單的幾句話濃縮它)
內容:一開始是畫家劉小東(就是東)在渡船上接電話的景像,
說他要往三峽去。到了三峽後,四處亂晃(?)到處找景。
最後決定找來十二位工人,將他們集中在狹小天台上
(天台本不小,一時間擠了十二個人,或坐或站或蹲的,當然擠)
開始作畫。
然後,畫家邊作畫,邊解釋他畫畫的靈感以及將這些人擠在一起的用意。
接著,鏡頭一轉,突然某個建築工地的牆倒下,
周圍圍觀的人,人人都露出驚懼的神色,沒多久,
就有幾個人,抬了個擔架,上頭蓋著大花棉被出現到鏡頭前。
接著,就看到畫家東,收拾行囊,坐上公車,
翻山越嶺的來到深山(?)的一戶人家。
那戶人家各個深眉深鎖,這畫家東到了沒多久,
就開始慰問老的(老的開始哭)
探問小的(小的開始哭?),
然後拿出慰問金(老的哭泣止住),
拿出玩具、文具和書包給小的(小的不哭了),
然後換畫家東開始陪著哭……
到這裡,真相大白,那位不幸去世的人,
就是他畫中的其中一位,他作畫前,
有替這位不幸的工人拍照,
畫家自覺有責任將他最後的照片送還給家人,
千里迢迢的趕到……
這段,我個人沒有不敬死者家屬的意思
他們的傷感很真實,
但是他們意外收到禮物時的反應
比照他們先前的悲傷,
反差真的很大
很真實的一群人
三峽這段結束。他畫完了十二個男人。
鏡頭再跳,
跳到泰國的湄南河上,
畫家東坐在小船上,談著泰國印像。
顯然,他極度水土不服,對於這樣濕熱的天氣頗不習慣。
然後,他找來十二位極具南洋色彩的女子當人體模特兒。
作畫的地方,是一室內,
(片中,畫家東提到他對這裡的風土沒有親切感,覺得哪畫都一樣)
為了展現南洋風情,特地擺放了南洋水果(?)
然後作畫過程,畫家東不斷的反覆說著,
他為什麼要到這來,為什麼要到這來畫這十二個南洋女子
(好像呼應之前化的北邊的十二個男人之類的)
然後,鏡頭跟著一位泰國少女坐上公車,
往她回家的路上前進。
她回到家,打開電視,播著水患消息,
然後少女又出門,又坐上火車……然後……沒了。
(我個人,完全不明白這段是幹什麼的,
無關畫家東,也無關他的畫……只是段奇怪的插曲,
讓人期待好像有什麼新故事要發生了,
卻又意外的發現,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這部記錄片的最後,停在泰國夜巿的一對盲人走唱人身上……66分鐘結束。
這片,是我在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展上看的
這部「東」,嗯,基本上,是有趣的。
看著那畫家作畫,跟著他經歷他人生的一小段……
從這層面來說,這是十分有趣的經驗。
但是,就過程來說,它其實滿枯燥乏味的。
影片結束後,導演登台接受發問。
賈樟柯導演,在2006年以三峽好人,
奪下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
所以應該有不少衝著這名號來的
(我多多少少也有那麼點的成份在)。
導演上台,解釋了一下他與畫家東的淵源,
然後拍他的動機,接著開放觀眾提問。
然後有人問道:「記錄片,不就是要真實記錄嗎?怎麼會有電影反拍的效果出現?」
導演很有個性的說:「不一定記錄片就是絕對真實。」
又有人問到,導演對於中間插穿的橋段的安排,
導演又極其有個性的說:「我想到就拍。」
(我個人精簡的)
最後有人提說,這片虎頭蛇尾、草草結束,
導演更有個性的說:
「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我覺得結束就結束了。」
(也是我精簡他的大意)
簡單來說,這位身高不高、聲音不大的導演,有著極為鮮明的藝術家性格。
有趣。
--
編劇: 賈樟柯(Zhang Ke Jia)
演?: 劉小東 ..... Himself
大意:本片的主軸很簡單,就是導演跟拍一個畫家作畫的情形,
還有作畫其間穿插的事項。
(以上,是我個人用最簡單的幾句話濃縮它)
內容:一開始是畫家劉小東(就是東)在渡船上接電話的景像,
說他要往三峽去。到了三峽後,四處亂晃(?)到處找景。
最後決定找來十二位工人,將他們集中在狹小天台上
(天台本不小,一時間擠了十二個人,或坐或站或蹲的,當然擠)
開始作畫。
然後,畫家邊作畫,邊解釋他畫畫的靈感以及將這些人擠在一起的用意。
接著,鏡頭一轉,突然某個建築工地的牆倒下,
周圍圍觀的人,人人都露出驚懼的神色,沒多久,
就有幾個人,抬了個擔架,上頭蓋著大花棉被出現到鏡頭前。
接著,就看到畫家東,收拾行囊,坐上公車,
翻山越嶺的來到深山(?)的一戶人家。
那戶人家各個深眉深鎖,這畫家東到了沒多久,
就開始慰問老的(老的開始哭)
探問小的(小的開始哭?),
然後拿出慰問金(老的哭泣止住),
拿出玩具、文具和書包給小的(小的不哭了),
然後換畫家東開始陪著哭……
到這裡,真相大白,那位不幸去世的人,
就是他畫中的其中一位,他作畫前,
有替這位不幸的工人拍照,
畫家自覺有責任將他最後的照片送還給家人,
千里迢迢的趕到……
這段,我個人沒有不敬死者家屬的意思
他們的傷感很真實,
但是他們意外收到禮物時的反應
比照他們先前的悲傷,
反差真的很大
很真實的一群人
三峽這段結束。他畫完了十二個男人。
鏡頭再跳,
跳到泰國的湄南河上,
畫家東坐在小船上,談著泰國印像。
顯然,他極度水土不服,對於這樣濕熱的天氣頗不習慣。
然後,他找來十二位極具南洋色彩的女子當人體模特兒。
作畫的地方,是一室內,
(片中,畫家東提到他對這裡的風土沒有親切感,覺得哪畫都一樣)
為了展現南洋風情,特地擺放了南洋水果(?)
然後作畫過程,畫家東不斷的反覆說著,
他為什麼要到這來,為什麼要到這來畫這十二個南洋女子
(好像呼應之前化的北邊的十二個男人之類的)
然後,鏡頭跟著一位泰國少女坐上公車,
往她回家的路上前進。
她回到家,打開電視,播著水患消息,
然後少女又出門,又坐上火車……然後……沒了。
(我個人,完全不明白這段是幹什麼的,
無關畫家東,也無關他的畫……只是段奇怪的插曲,
讓人期待好像有什麼新故事要發生了,
卻又意外的發現,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這部記錄片的最後,停在泰國夜巿的一對盲人走唱人身上……66分鐘結束。
這片,是我在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展上看的
這部「東」,嗯,基本上,是有趣的。
看著那畫家作畫,跟著他經歷他人生的一小段……
從這層面來說,這是十分有趣的經驗。
但是,就過程來說,它其實滿枯燥乏味的。
影片結束後,導演登台接受發問。
賈樟柯導演,在2006年以三峽好人,
奪下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
所以應該有不少衝著這名號來的
(我多多少少也有那麼點的成份在)。
導演上台,解釋了一下他與畫家東的淵源,
然後拍他的動機,接著開放觀眾提問。
然後有人問道:「記錄片,不就是要真實記錄嗎?怎麼會有電影反拍的效果出現?」
導演很有個性的說:「不一定記錄片就是絕對真實。」
又有人問到,導演對於中間插穿的橋段的安排,
導演又極其有個性的說:「我想到就拍。」
(我個人精簡的)
最後有人提說,這片虎頭蛇尾、草草結束,
導演更有個性的說:
「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我覺得結束就結束了。」
(也是我精簡他的大意)
簡單來說,這位身高不高、聲音不大的導演,有著極為鮮明的藝術家性格。
有趣。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南方影展第二天

By Faithe
at 2007-12-18T00:05
at 2007-12-18T00:05
請問有關流浪狗的紀錄片有哪些啊

By Dorothy
at 2007-12-17T00:24
at 2007-12-17T00:24
虞琳敏新作「主角」 明好萊塢上映

By Necoo
at 2007-12-16T23:25
at 2007-12-16T23:25
南方影展在嘉義---第一天

By Olivia
at 2007-12-15T23:29
at 2007-12-15T23:29
記錄火坑悲歌 「人口販運」明首映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12-14T14:12
at 2007-12-14T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