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 - 藝術電影
By Faithe
at 2020-10-01T12:13
at 2020-10-01T12:13
Table of Contents
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灣獎」入圍作品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899926
一年算下來,台灣設有獎項競賽的影展不少,大至金馬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節、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小至南方影展、女性影展、城市遊牧影展、勞工影展。這些獎勵機
制對產業環境固然有好處,但如果規則年年變動,甚至經常性更換單位執行、變動鼓勵方
向,不僅會讓品牌精神難以延續,也有損獎項含金量。
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政府標案會要求競賽單元,畢竟存在競爭,就可望增加新聞點、吸引
曝光。過去以電影展映為主的桃園電影節,便在2017年改頭換面,設立「台灣獎」。早期
的桃園電影節時常遭受揶揄,被批評為「二輪影展」,充斥太多已經被國內片商引進的作
品。2017年「台灣獎」的設立,等同是桃園電影節走向新生的第一步。
當年的競賽單元以紀錄片為主題,不僅請來專業評審評選作品,還邀集五個桃園市公民團
體組成的市民評審團,選出桃園市民獎,概念在國內來說算是頗為新穎。只不過當年卻因
為一件醜事而讓美事失焦,曾執導《大路朝天》(2015)的中國獨立導演張贊波公開抱怨
策展人積欠評審費,使得影展形象墜入谷底。
待2018年由鄭文堂導演擔任策展人時,便將競賽改為榮耀劇情片作品,並且不分長短片進
行評比,同時也設立演員獎。2018年與2019年的最佳影片得主分別是《閃焰假面》(2018
)與《只有大海知道》(2018),恰是一部短片與一部長片。不過問起國內的電影工作者
,可能依然未必對桃園電影節的台灣獎太熟悉,它仍然是一個相當年輕,甚至有些定位不
明的獎項。
台灣獎入圍片單觀察
今年的策展人由台灣知名詩人、導演鴻鴻(本名閻鴻亞)出任,表彰劇情片的台灣獎繼續
延續,可以感受到為了與其他影展獎項做出區隔,評審做了一些看似刻意的選擇。1
例如在稍早的台北電影獎無緣入圍(或者沒有報名)的《一狗》(2019)、《家族無共識
》(2019)、《三步》(2020)、《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2020)、《逃出立法院》(
2020)皆獲得一席之地。至於為何不見《返校》(2019)、《下半場》(2019)等大片,
除了沒報名參賽的可能性很高,這類成本較大、商業性高、導演知名度高的作品,也或許
未必會是評審想鼓勵的方向。
但並不意味著這些作品不如商業大片,一如過往觀察,台灣在選材上最自由奔放、最生猛
的往往都是短片作品,所蘊涵的能量也最為可觀。例如出自公視製作的台語短片集電影《
自由的向望》(2019)的短片《家族無共識》,以太陽花學運為故事背景,但全片場景卻
以一個客廳為主。導演蘇奕瑄將一家子人對彼此的怨懟與歧見藏在話鋒之中,投射出了世
代觀念的落差。
由廖崇傑執導的《一狗》亦頗具靈氣,故事以一群去聲色場所尋芳作樂的男性伊始。主人
翁一狗因為與女友關係觸礁,心情落寞,但在看來生澀的「33號女孩」撫慰之下,終於漸
漸放下情緒。當你以為這是一部以男性出發的愛情電影時,戲鋒一轉,導演突然毀掉了我
們對主角的認同感,使我們從女性角度來識破男性的偽善。劇中對白或許看似粗鄙,也有
物化女性之嫌,但觀者卻可以真正直視人性之惡。
論及生猛,林志儒執導的電視電影《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則最不容忽視。原先看到片名
,又知道是客家電視台製作的家庭片,以為內容是保守的溫馨親情之作。沒想到觀影過程
中卻吃驚連連,原來看似吉利的片名等同死亡的隱喻,全片始終有如籠罩著一股看不見的
濃霧,讓角色不自覺地被推向懸崖邊緣。
劇中,擔任電視台主持人的梅姐必須撫養身心障礙的青少年兒子與罹患失智症的母親,還
深陷與主管的婚外情之中,又遇上前夫來攪局。其中一場最可能引起爭議的戲,是梅姐為
了不讓智能不足的兒子出外騷擾他人,在廁所裡為他排精。看似是遊走在道德尺度邊緣,
但其實也只是將小人物的生活無奈具體化呈現。導演林志儒的故事構思有一種野性,以不
帶任何修飾的口吻直探生命的荒誕。最為難得的是,演員的整體呈現幾乎與作品氣質相合
,出身新聞主播與主持人的吳奕蓉對梅姐的詮釋尤其精彩,堪稱是年度最佳表演。
橫空出世的《伏魔殿》《逃出立法院》
論及自由奔放,曾以《洞兩洞六》(2017)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導演王逸帆,在今
年一次推出兩部作品,皆獲得台灣獎提名,也都令人產生「刷新三觀」之感。
短片《伏魔殿》以描述不願再當乩身的太保逃出伏魔殿,與同為魔君轉世的阿輕大鬧凡間
。王逸帆延續了過往對暴力的卡通化呈現,並以紊亂的剪輯與配樂撕裂觀眾的感官。但看
似難以釐清與理解的躁狂視聽形式,竟又能與故事內核的輪迴轉世之題巧妙契合。現在的
台灣新銳導演,沒幾個人比王逸帆更天才。
至於劇情長片《逃出立法院》,則是一部無厘頭的活屍喜劇,只是變成活屍的是立法院裡
的政客,概念令人發噱。雖然影射了台灣的政治亂象,也談到環保議題,但其實相當難說
這部作品存在任何批判企圖。在所有試圖「接地氣」來反映台灣本土文化、人情風貌乃至
社會議題的作品之中,本片確實顯得突兀;甚至片中的活屍原型,也是來自西方,而非我
們傳統所熟知的殭屍。
這種架空式的奔放取材,顯然是導演個人的愛好,但跟台灣觀眾自然就容易產生距離。因
為它所致敬的、戲仿的、顛覆的那些作品,甚至都不是一般台灣觀眾熟悉的電影類型;洗
腦式的影像迷因(meme),也存在一定門檻。另一方面,由於是長片,作品的結構與節奏
都未能隨之調整與延展,「王逸帆式」的視聽連環炸,確實也導致觀眾陷入審美疲勞。
但這都不是我們去否認這部作品的藉口。《逃出立法院》其實很像會在奇幻影展看到的低
成本瘋狂血漿片,影迷若能不帶預期與壓力看一看,倒也能看得過癮舒暢。只是若硬要將
之納入商業市場,要求它接受主流觀眾檢視,那它自然是死路一條。早期許多美國那些活
屍、鬼怪電影,也並沒有在全美上映,而是在小眾市場慢慢累積自己的觀眾,有些甚至成
了邪典電影(Cult film)。
像《逃出立法院》這樣偏鋒的電影,對於閱覽國片數量較多的影評人而言,多半都能感受
到一股強烈的新鮮感,願意予以讚賞。如果走小眾影展,也能比較贏得觀眾的青睞,據說
該片在多倫多影展選映時,也受到好評。我倒認為國內電影獎的評審也應該調整心態,不
能用欣賞《下半場》那種正統結構片的角度與標準,來看待擺明來亂的《逃出立法院》。
或許應該可以去檢視的是:它的嘗試是什麼?突破在哪裡?與其他國片相形之下,它又有
何卓乎不群之處?
不是「他們不要什麼,所以我要什麼」
台北電影獎評審直接宣告了《逃出立法院》的死刑,沒有給予它任何一項入圍,並且也將
才氣縱橫的《伏魔殿》擋在最佳短片門外。取而代之入圍的其他作品,多半少有王逸帆的
原創性與企圖心。
反觀在桃園電影節的台灣獎,王逸帆卻以兩部作品共同入圍,對我來說,這已然彰顯了台
灣獎評審的選擇角度與其他電影獎的區隔。但那個區隔不是「他們不要什麼」,所以「我
要什麼」;而存在一個更全觀的角度,評審更像是試圖找出那些具有「新意」的作品。
桃園電影節與台灣獎未來何去何從,還很難說。但眼見近年台北電影獎完全往產業靠攏,
短片逐漸遭到邊緣化,具有新意的獨立電影也沒有取得好位置;而金馬獎又是一個「明星
賽」訴求的影展,需要廣納海外作品,且大片包袱濃厚。如此想想,便會發覺近年台灣似
乎正好缺乏一個稱職的「中間值」,台灣獎存在的意義,似乎也因此顯得理直氣壯。
只希望今年的狀態不是曇花一現,不要再搞「一年一標」,應當效法高雄電影節的模式,
來年還是要讓專業的、獨立的電影單位負責運行,進行長年的規劃佈局,方才存在予以延
續甚至壯大的可能。
--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899926
一年算下來,台灣設有獎項競賽的影展不少,大至金馬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節、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小至南方影展、女性影展、城市遊牧影展、勞工影展。這些獎勵機
制對產業環境固然有好處,但如果規則年年變動,甚至經常性更換單位執行、變動鼓勵方
向,不僅會讓品牌精神難以延續,也有損獎項含金量。
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政府標案會要求競賽單元,畢竟存在競爭,就可望增加新聞點、吸引
曝光。過去以電影展映為主的桃園電影節,便在2017年改頭換面,設立「台灣獎」。早期
的桃園電影節時常遭受揶揄,被批評為「二輪影展」,充斥太多已經被國內片商引進的作
品。2017年「台灣獎」的設立,等同是桃園電影節走向新生的第一步。
當年的競賽單元以紀錄片為主題,不僅請來專業評審評選作品,還邀集五個桃園市公民團
體組成的市民評審團,選出桃園市民獎,概念在國內來說算是頗為新穎。只不過當年卻因
為一件醜事而讓美事失焦,曾執導《大路朝天》(2015)的中國獨立導演張贊波公開抱怨
策展人積欠評審費,使得影展形象墜入谷底。
待2018年由鄭文堂導演擔任策展人時,便將競賽改為榮耀劇情片作品,並且不分長短片進
行評比,同時也設立演員獎。2018年與2019年的最佳影片得主分別是《閃焰假面》(2018
)與《只有大海知道》(2018),恰是一部短片與一部長片。不過問起國內的電影工作者
,可能依然未必對桃園電影節的台灣獎太熟悉,它仍然是一個相當年輕,甚至有些定位不
明的獎項。
台灣獎入圍片單觀察
今年的策展人由台灣知名詩人、導演鴻鴻(本名閻鴻亞)出任,表彰劇情片的台灣獎繼續
延續,可以感受到為了與其他影展獎項做出區隔,評審做了一些看似刻意的選擇。1
例如在稍早的台北電影獎無緣入圍(或者沒有報名)的《一狗》(2019)、《家族無共識
》(2019)、《三步》(2020)、《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2020)、《逃出立法院》(
2020)皆獲得一席之地。至於為何不見《返校》(2019)、《下半場》(2019)等大片,
除了沒報名參賽的可能性很高,這類成本較大、商業性高、導演知名度高的作品,也或許
未必會是評審想鼓勵的方向。
但並不意味著這些作品不如商業大片,一如過往觀察,台灣在選材上最自由奔放、最生猛
的往往都是短片作品,所蘊涵的能量也最為可觀。例如出自公視製作的台語短片集電影《
自由的向望》(2019)的短片《家族無共識》,以太陽花學運為故事背景,但全片場景卻
以一個客廳為主。導演蘇奕瑄將一家子人對彼此的怨懟與歧見藏在話鋒之中,投射出了世
代觀念的落差。
由廖崇傑執導的《一狗》亦頗具靈氣,故事以一群去聲色場所尋芳作樂的男性伊始。主人
翁一狗因為與女友關係觸礁,心情落寞,但在看來生澀的「33號女孩」撫慰之下,終於漸
漸放下情緒。當你以為這是一部以男性出發的愛情電影時,戲鋒一轉,導演突然毀掉了我
們對主角的認同感,使我們從女性角度來識破男性的偽善。劇中對白或許看似粗鄙,也有
物化女性之嫌,但觀者卻可以真正直視人性之惡。
論及生猛,林志儒執導的電視電影《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則最不容忽視。原先看到片名
,又知道是客家電視台製作的家庭片,以為內容是保守的溫馨親情之作。沒想到觀影過程
中卻吃驚連連,原來看似吉利的片名等同死亡的隱喻,全片始終有如籠罩著一股看不見的
濃霧,讓角色不自覺地被推向懸崖邊緣。
劇中,擔任電視台主持人的梅姐必須撫養身心障礙的青少年兒子與罹患失智症的母親,還
深陷與主管的婚外情之中,又遇上前夫來攪局。其中一場最可能引起爭議的戲,是梅姐為
了不讓智能不足的兒子出外騷擾他人,在廁所裡為他排精。看似是遊走在道德尺度邊緣,
但其實也只是將小人物的生活無奈具體化呈現。導演林志儒的故事構思有一種野性,以不
帶任何修飾的口吻直探生命的荒誕。最為難得的是,演員的整體呈現幾乎與作品氣質相合
,出身新聞主播與主持人的吳奕蓉對梅姐的詮釋尤其精彩,堪稱是年度最佳表演。
橫空出世的《伏魔殿》《逃出立法院》
論及自由奔放,曾以《洞兩洞六》(2017)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導演王逸帆,在今
年一次推出兩部作品,皆獲得台灣獎提名,也都令人產生「刷新三觀」之感。
短片《伏魔殿》以描述不願再當乩身的太保逃出伏魔殿,與同為魔君轉世的阿輕大鬧凡間
。王逸帆延續了過往對暴力的卡通化呈現,並以紊亂的剪輯與配樂撕裂觀眾的感官。但看
似難以釐清與理解的躁狂視聽形式,竟又能與故事內核的輪迴轉世之題巧妙契合。現在的
台灣新銳導演,沒幾個人比王逸帆更天才。
至於劇情長片《逃出立法院》,則是一部無厘頭的活屍喜劇,只是變成活屍的是立法院裡
的政客,概念令人發噱。雖然影射了台灣的政治亂象,也談到環保議題,但其實相當難說
這部作品存在任何批判企圖。在所有試圖「接地氣」來反映台灣本土文化、人情風貌乃至
社會議題的作品之中,本片確實顯得突兀;甚至片中的活屍原型,也是來自西方,而非我
們傳統所熟知的殭屍。
這種架空式的奔放取材,顯然是導演個人的愛好,但跟台灣觀眾自然就容易產生距離。因
為它所致敬的、戲仿的、顛覆的那些作品,甚至都不是一般台灣觀眾熟悉的電影類型;洗
腦式的影像迷因(meme),也存在一定門檻。另一方面,由於是長片,作品的結構與節奏
都未能隨之調整與延展,「王逸帆式」的視聽連環炸,確實也導致觀眾陷入審美疲勞。
但這都不是我們去否認這部作品的藉口。《逃出立法院》其實很像會在奇幻影展看到的低
成本瘋狂血漿片,影迷若能不帶預期與壓力看一看,倒也能看得過癮舒暢。只是若硬要將
之納入商業市場,要求它接受主流觀眾檢視,那它自然是死路一條。早期許多美國那些活
屍、鬼怪電影,也並沒有在全美上映,而是在小眾市場慢慢累積自己的觀眾,有些甚至成
了邪典電影(Cult film)。
像《逃出立法院》這樣偏鋒的電影,對於閱覽國片數量較多的影評人而言,多半都能感受
到一股強烈的新鮮感,願意予以讚賞。如果走小眾影展,也能比較贏得觀眾的青睞,據說
該片在多倫多影展選映時,也受到好評。我倒認為國內電影獎的評審也應該調整心態,不
能用欣賞《下半場》那種正統結構片的角度與標準,來看待擺明來亂的《逃出立法院》。
或許應該可以去檢視的是:它的嘗試是什麼?突破在哪裡?與其他國片相形之下,它又有
何卓乎不群之處?
不是「他們不要什麼,所以我要什麼」
台北電影獎評審直接宣告了《逃出立法院》的死刑,沒有給予它任何一項入圍,並且也將
才氣縱橫的《伏魔殿》擋在最佳短片門外。取而代之入圍的其他作品,多半少有王逸帆的
原創性與企圖心。
反觀在桃園電影節的台灣獎,王逸帆卻以兩部作品共同入圍,對我來說,這已然彰顯了台
灣獎評審的選擇角度與其他電影獎的區隔。但那個區隔不是「他們不要什麼」,所以「我
要什麼」;而存在一個更全觀的角度,評審更像是試圖找出那些具有「新意」的作品。
桃園電影節與台灣獎未來何去何從,還很難說。但眼見近年台北電影獎完全往產業靠攏,
短片逐漸遭到邊緣化,具有新意的獨立電影也沒有取得好位置;而金馬獎又是一個「明星
賽」訴求的影展,需要廣納海外作品,且大片包袱濃厚。如此想想,便會發覺近年台灣似
乎正好缺乏一個稱職的「中間值」,台灣獎存在的意義,似乎也因此顯得理直氣壯。
只希望今年的狀態不是曇花一現,不要再搞「一年一標」,應當效法高雄電影節的模式,
來年還是要讓專業的、獨立的電影單位負責運行,進行長年的規劃佈局,方才存在予以延
續甚至壯大的可能。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因為看了猜火車,所以做了部跟戒毒有關的
By James
at 2020-09-04T22:55
at 2020-09-04T22:55
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神作!
By Leila
at 2020-08-25T03:23
at 2020-08-25T03:23
[好雷]庫斯杜力卡《地下社會》:戲謔幽默
By Michael
at 2020-08-16T03:19
at 2020-08-16T03:19
By Brianna
at 2020-08-04T21:52
at 2020-08-04T21:52
專訪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去年改制、今
By Ina
at 2020-07-05T10:04
at 2020-07-05T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