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散文~相聲記 - 相聲

By Suhail Hany
at 2007-08-21T04:14
at 2007-08-21T04:1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Xinlong (冰狩)》之銘言:
: 剛好看到有某"吵的兇"的版上
: 有版友提到
: 請問裡面是否真有提到
: "相聲講究皮薄~一戳就破"
: 這句話?
: 如果是的話
: ..個人認為應該是指笑點吧?
: 要不其實滿多段子裡頭可是大有學問的
: 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野人獻曝一下
這也是Go來的
在對岸 這篇文章往往被稱為"我和老舍說相聲"
以下為全文分享
(各位大爺就讓清流如我賺點P幣來去賭吧)
-------------------------------------------------------------------------------
抗戰後期,老舍有一段期間住在重慶北碚,和我時相過從。
有一次,北碚各機關團體,以國立編譯館為首,發起募款勞軍晚會,一連兩晚,
盛況空前,把北碚兒童福利試驗區的大禮堂,擠得水洩不通。
國立禮樂館的張充和女士多才多藝,由我出面邀請,會同編譯館的薑作棟先生
(名伶錢金福的弟子),合演一出“刺虎”,唱做之佳,至今令人不能忘。
在這一齣戲之前,墊一段對口相聲。 這是老舍自告奮勇的,蒙他選中了我做搭檔,
頭一晚他“逗哏”我“捧哏”,第二晚我“逗哏”他“捧哏”,
事實上,掛頭牌的當然應該是他。 他對相聲特別有研究。
在北平長大的,誰沒有聽過焦德海、草上飛?
但是能把相聲全本大套的背誦下來,則並非易事。
如果我不答應上臺,他即不肯露演,我為了勞軍,只好勉強同意。
老舍囑咐我說:“說相聲第一要沉得住氣,放出一副冷面孔,永遠不許笑,
而且要控制住觀眾的注意力,用乾淨俐落的口齒,在說到緊要處,使出全副氣力,
斬釘截鐵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話,則全場必定爆出一片彩聲,哄堂大笑,
用句術語來說,這叫做‘皮兒薄’,言其一戳即破。”
我聽了之後,連連辭謝說:“我辦不了,我的皮兒不薄。”
他說:“不要緊,咱們練著瞧。”
於是他把詞兒寫出來,一段是“新洪羊洞”,一段是“一家六口”,
這都是老相聲,誰都聽過。
相聲這玩意兒不嫌其老,越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玩意兒,越惹人喜歡,
藉著演員的技藝風度之各有千秋,而永遠保持新鮮的滋味。
相聲裡面的粗俗玩笑,例如“爸爸”二字剛一出口,對方就得趕快順口答腔的說聲
“啊”,似乎太無聊,但是老舍堅持不能刪免,據他看,相聲已到了至美的境界,
不可稍有損益。
是我堅決要求,他才同意在用摺扇敲打我頭的時候,只要略為比劃一下而無須真打。
我們認真的排練了好多次。 到了上演的那一天,我們走到台的前邊,
泥雕木塑一般,繃著臉肅立片刻,觀眾已經笑不可仰,
以後幾乎只能在陣陣笑聲之間的空隙,進行對話。 該用摺扇敲頭的時候,
老舍不知是一時激動忘形,還是有意違反諾言,掄起大摺扇狠狠的向我打來,
我看來勢不善,向後一閃,摺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鏡,
說時遲,那時快,我手掌向上兩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來的眼鏡,
我保持那個姿勢不動,彩聲歷久不絕,
有人以為這是一手絕活兒,還高呼:“再來一回!”
我們那一次相聲相當成功,引出不少人的邀請,我們約定不再露演,
除非是至抗戰勝利再度勞軍的時候。
沒想到勝利來得那麼快,更沒料到又一次浩劫來得那麼急,大家的心情不對了,
我們的這一次合作成了最後的一次。
--------------------------------------------------------------------------------
以上為全文
(這文章應該沒有版權的問題了吧XD)
正好小弟是個喜歡老舍作品的人
(月牙兒~)
之前會跑對岸的網站找東西看
對這篇文章特有印象
複製過來後我稍微排版了一下
真的只是"稍微"
若有看不順眼的
請多海涵^^"
--
嗯相信大家都看過原文了
(理論上能看到這裡也應該是看完原文了吧)
那
有沒有要討論啥的呀......XD
--
: 剛好看到有某"吵的兇"的版上
: 有版友提到
: 請問裡面是否真有提到
: "相聲講究皮薄~一戳就破"
: 這句話?
: 如果是的話
: ..個人認為應該是指笑點吧?
: 要不其實滿多段子裡頭可是大有學問的
: 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野人獻曝一下
這也是Go來的
在對岸 這篇文章往往被稱為"我和老舍說相聲"
以下為全文分享
(各位大爺就讓清流如我賺點P幣來去賭吧)
-------------------------------------------------------------------------------
抗戰後期,老舍有一段期間住在重慶北碚,和我時相過從。
有一次,北碚各機關團體,以國立編譯館為首,發起募款勞軍晚會,一連兩晚,
盛況空前,把北碚兒童福利試驗區的大禮堂,擠得水洩不通。
國立禮樂館的張充和女士多才多藝,由我出面邀請,會同編譯館的薑作棟先生
(名伶錢金福的弟子),合演一出“刺虎”,唱做之佳,至今令人不能忘。
在這一齣戲之前,墊一段對口相聲。 這是老舍自告奮勇的,蒙他選中了我做搭檔,
頭一晚他“逗哏”我“捧哏”,第二晚我“逗哏”他“捧哏”,
事實上,掛頭牌的當然應該是他。 他對相聲特別有研究。
在北平長大的,誰沒有聽過焦德海、草上飛?
但是能把相聲全本大套的背誦下來,則並非易事。
如果我不答應上臺,他即不肯露演,我為了勞軍,只好勉強同意。
老舍囑咐我說:“說相聲第一要沉得住氣,放出一副冷面孔,永遠不許笑,
而且要控制住觀眾的注意力,用乾淨俐落的口齒,在說到緊要處,使出全副氣力,
斬釘截鐵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話,則全場必定爆出一片彩聲,哄堂大笑,
用句術語來說,這叫做‘皮兒薄’,言其一戳即破。”
我聽了之後,連連辭謝說:“我辦不了,我的皮兒不薄。”
他說:“不要緊,咱們練著瞧。”
於是他把詞兒寫出來,一段是“新洪羊洞”,一段是“一家六口”,
這都是老相聲,誰都聽過。
相聲這玩意兒不嫌其老,越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玩意兒,越惹人喜歡,
藉著演員的技藝風度之各有千秋,而永遠保持新鮮的滋味。
相聲裡面的粗俗玩笑,例如“爸爸”二字剛一出口,對方就得趕快順口答腔的說聲
“啊”,似乎太無聊,但是老舍堅持不能刪免,據他看,相聲已到了至美的境界,
不可稍有損益。
是我堅決要求,他才同意在用摺扇敲打我頭的時候,只要略為比劃一下而無須真打。
我們認真的排練了好多次。 到了上演的那一天,我們走到台的前邊,
泥雕木塑一般,繃著臉肅立片刻,觀眾已經笑不可仰,
以後幾乎只能在陣陣笑聲之間的空隙,進行對話。 該用摺扇敲頭的時候,
老舍不知是一時激動忘形,還是有意違反諾言,掄起大摺扇狠狠的向我打來,
我看來勢不善,向後一閃,摺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鏡,
說時遲,那時快,我手掌向上兩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來的眼鏡,
我保持那個姿勢不動,彩聲歷久不絕,
有人以為這是一手絕活兒,還高呼:“再來一回!”
我們那一次相聲相當成功,引出不少人的邀請,我們約定不再露演,
除非是至抗戰勝利再度勞軍的時候。
沒想到勝利來得那麼快,更沒料到又一次浩劫來得那麼急,大家的心情不對了,
我們的這一次合作成了最後的一次。
--------------------------------------------------------------------------------
以上為全文
(這文章應該沒有版權的問題了吧XD)
正好小弟是個喜歡老舍作品的人
(月牙兒~)
之前會跑對岸的網站找東西看
對這篇文章特有印象
複製過來後我稍微排版了一下
真的只是"稍微"
若有看不順眼的
請多海涵^^"
--
嗯相信大家都看過原文了
(理論上能看到這裡也應該是看完原文了吧)
那
有沒有要討論啥的呀......XD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Lauren
at 2007-08-26T02:37
at 2007-08-26T02:37

By Ida
at 2007-08-27T04:30
at 2007-08-27T04:30

By Susan
at 2007-08-29T17:42
at 2007-08-29T17:42

By Lydia
at 2007-08-29T21:35
at 2007-08-29T21:35

By Mia
at 2007-08-31T12:27
at 2007-08-31T12:27

By Hardy
at 2007-09-01T13:44
at 2007-09-01T13:44

By Agnes
at 2007-09-01T19:19
at 2007-09-01T19:19
Related Posts
Re: 原來PTT相聲板這麼受重視

By Frederic
at 2007-08-21T01:01
at 2007-08-21T01:01
梁實秋-散文~相聲記

By Rae
at 2007-08-21T00:55
at 2007-08-21T00:55
Re: 原來PTT相聲板這麼受重視

By Puput
at 2007-08-20T17:49
at 2007-08-20T17:49
板主您好..( 前二封信件怪怪的, 這封才ꔠ…

By Aaliyah
at 2007-08-20T17:22
at 2007-08-20T17:22
板主您好..( 前二封信件怪怪的, 這封才正確 )

By Callum
at 2007-08-20T17:16
at 2007-08-20T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