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十年一路走來的台灣同志電影 - 同志

By Steve
at 2015-03-17T01:56
at 2015-03-17T01:56
Table of Contents
跟大家分享在【影劇圈圈】看到的一篇文章:淺談三十年一路走來的台灣同志電影
http://www.moviemovie.com.tw/news/view/695
自 2003 年台北街頭舉辦了首屆同志遊行,「LGBT」的題材開始漸漸地在文學、電視劇與
電影上茁壯。「LGBT」為 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
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四個英文字縮寫。自古以來有「斷袖」、「龍陽
」等等男寵伴君的故事,直到越接近近代,對於「不被認同」的愛戀反而只能躲藏在角落
之中。
台灣文學的醞釀可以從 1983 年解嚴之前 白先勇所著作的《孽子》一書做為開端,直到
1987(民國 76)年解嚴之後,台灣金馬獎於 1991 年首次開辦同志影展專題。緊接著的
民國八十年代的台灣電影中逐漸含括同志議題,從李安《囍宴》(1993)到蔡明亮導演的
《青少年哪吒》(1993)、《愛情萬歲》(1994)、《河流》(1997),雖然在國內並沒
有被太受重視,卻在國際影展上發光發熱。
▼李安《囍宴》
蔡明亮導演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牽上他與老搭檔 李康生的緣分,接下來幾乎每
一部蔡氏作品都可以看到李康生的演出。1994 年《愛情萬歲》讓蔡明亮拿下一座威尼斯
金獅獎,還有當年度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獎。電影講述三個毫無關係
的陌生人:售屋小姐美美(楊貴媚 飾)、靈骨塔推銷員小康(李康生 飾)與地攤小老闆
(陳昭榮 飾),同時握有同一間大廈空屋的鑰匙,三段關係也這樣連起來。第三部長片
《河流》(1997)入圍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更拿下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
▼蔡明亮《愛情萬歲》
▼蔡明亮《河流》
緊接著來到民國 90 年代,易智言導演 2002 年推出《藍色大門》在台灣創下超過 500
萬的票房佳績,更入選當年度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這扇大門更替台灣同志電影敲
開了一條蓬勃發展的道路,也捧紅了男女主角 陳柏霖與 桂綸鎂。在 2004 年王毓雅導演
執導的《飛躍情海》讓女主角 林依晨獲第 40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同年,陳映
蓉導演作品《十七歲的天空》中,不僅只採用男性演員演出,更讓 楊祐寧榮獲第 41 屆
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2006 年 陳正道執導的《盛夏光年》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中三人壓抑無可宣洩的情感到
最後的爆發,彷彿也代表著這個議題已經逐漸讓大家注意;片中 張睿家與 張孝全皆獲第
43 屆最佳新演員提名,最後由 張睿家抱走獎項。周美玲導演則是繼 2004 年《豔光四
射歌舞團》後,連著推出兩部作品《漂浪青春》與《刺青》。《刺青》由 楊丞琳與 梁洛
施主演,電影更拿下柏林影展泰迪熊最佳影片獎。
▼周美玲《刺青》
2008 年《花吃了那女孩》陳宏一導演用四個真實的故事拼成一塊完整的圖,電影入選同
年度第 10 屆台北電影節十大劇情長片中。2012 年楊雅喆導演作品《女朋友。男朋友》
一句「其實我們都自討苦吃」講出感情的世界是平等的,在此之中都會有最無奈卻又割捨
不下的一塊情感。桂綸鎂與張孝全也是再度演出類似題材的電影,桂綸鎂更憑藉此作品拿
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2015 年 張作驥導演雖然官司醜聞纏身,作
品《醉.生夢死》卻交出相當好的成績,不僅拿下今年柏林影展勝利柱獎,也被選為今年
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
《藍色大門》、《盛夏光年》、《女朋友。男朋友》故事概念建立在「錯愛」,三角關係
就像《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核心「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一個愛我的,一個我愛的」。
糾葛的感情不能控制該去喜歡誰或是不該喜歡誰。在愛之前人人平等,誰都會遭遇害怕失
去友情而壓抑內心情感,只是偏偏劇中的人愛上了不被輕易認可接受的對象。
▼易智言《藍色大門》
▼陳正道《盛夏光年》
▼楊雅喆《女朋友。男朋友》
除電影之外,此題材再電視劇中也有不錯的作品,例如電視劇《孽子》與公視劇場《艾草
》。《孽子》改編自白先勇先生同名長篇小說,在 1986 年解嚴之前 虞戡平導演曾經將
作品改編成電影,2003 年公視推出同名《孽子》電視劇,由 范植偉、楊祐寧、柯俊雄等
人主演,劇中除了對於情感和家庭衝突有更深的描繪外,更加著重李青(范植偉 飾)與
趙英(楊祐寧 飾)的感情戲。《艾草》是一部電視電影,劇中母親吳艾草(潘麗麗 飾)
一邊要面對保守苛刻的母親,一邊要面對兒子是同性戀,女兒從美國帶了一個與黑人私生
的孩子回來。三代的衝突彷彿就是身邊寫實故事的縮影;雖然劇中只有同志元素,卻是現
實中可能會遭遇的狀況。
從解嚴前的《孽子》到現在,已過 30 個年頭,台灣同志電影在國際影展上或是金馬影展
上都獲得相當高的認同;讓我們隨著導演與鏡頭,一同感受人類情感中最根本的「愛」,
感受每個人內心被需要的渴望。
不知道大家看了幾部國片呢?
--
Tags:
同志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15-03-17T16:57
at 2015-03-17T16:57

By Hardy
at 2015-03-18T10:27
at 2015-03-18T10:27

By Caroline
at 2015-03-18T23:47
at 2015-03-18T23:47

By Bethany
at 2015-03-22T11:13
at 2015-03-22T11:13

By Victoria
at 2015-03-24T12:59
at 2015-03-24T12:59

By Ula
at 2015-03-26T21:50
at 2015-03-26T21:50

By Andy
at 2015-03-29T19:01
at 2015-03-29T19:01

By Liam
at 2015-04-03T16:52
at 2015-04-03T16:52

By Caitlin
at 2015-04-05T14:34
at 2015-04-05T14:34

By Heather
at 2015-04-06T06:03
at 2015-04-06T06:03

By Hedda
at 2015-04-08T16:32
at 2015-04-08T16:32

By Necoo
at 2015-04-11T23:58
at 2015-04-11T23:58

By Regina
at 2015-04-12T16:48
at 2015-04-12T16:48

By Ursula
at 2015-04-14T19:25
at 2015-04-14T19:25

By Jacky
at 2015-04-14T22:59
at 2015-04-14T22:59
Related Posts
想尋找多年前台灣同志戲劇的片名

By Oscar
at 2015-03-16T22:19
at 2015-03-16T22:19
Live (341)

By Hardy
at 2015-03-16T16:21
at 2015-03-16T16:21
《Grandma》《The Summer of Sangaile》

By Thomas
at 2015-03-16T11:45
at 2015-03-16T11:45
不要算了 (DX同人)

By Zora
at 2015-03-16T01:30
at 2015-03-16T01:30
連理(92)

By Oscar
at 2015-03-16T00:07
at 2015-03-16T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