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編劇過天堂路 人物特寫-涂芳祥 - 編劇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0-10-02T08:46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2334&ctNode=62&mp=1

涂芳祥,為93、96、97、98年等多屆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得主,擁有豐沛的創作能量
,目前身分為自由作家。


我叫涂芳祥,今年三十六歲,熟悉的朋友都叫我黑米,身份是個準編劇。而所謂的準編劇
(semi-screenwriter),是指我雖然在電視電影劇本這個領域全職工作了四五年,但仍
然無法賣出任何一本商業作品的尷尬狀態。

這種菜鳥經歷,要大言不慚說自己是個「編劇」,我實在是說不出口;不過,因為我的運
氣不錯,這幾年連續得了幾次新聞局的優良劇本獎,最近終於也有幸加入了商業劇組的運
作,一路走來,心中對台灣編劇的辛苦多少有點想法,所以,有志想要以編劇為職業的同
志們,請聽聽我的故事,在爬上編劇這條天堂路前,記得要在手肘膝蓋上綁上護具,同時
,別忘了在水壺裡,偷偷地,多少幫自己加點勇氣……

To be or not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我並不是個科班出身的戲劇專才。

在2006年決定投入編劇這個產業之前,我是個在高科技產業服務的人力資源管理經理人,
專業經歷大約十年。附帶一提,我最後任職的上市公司,雖然營業規模並不算很大(目前
在台灣製造業排行大約三百名左右),但大概估算一下,光我一年要簽核的人事費用,大
約是十二億台幣上下,也就是兩部《塞德克.巴萊》的總預算──會提這件事的主要目的
,是台灣的high tech產業,無論在規模與人才的質量上,都是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而
因為這段不算短的工作經驗,所以我會有些不同於典型創作者的思考,這點,請大家多少
斟酌參考一下。

High tech 的工作繁忙,而人總得有些興趣──我的興趣就是看看電影,然後在blog上發
表一些自己觀影的心得,偶而也寫寫極短篇的小說和沒什麼邏輯的政治評論文章。說老實
話,在這個網路時代,寫些吊書袋的唬爛影評與吸引點閱數的刺激文章,並不是一件很難
的事;只要你多少有讀點書、重點是你敢說敢寫,自然會有一些粉絲肯給你許多不切實際
的掌聲。那些掌聲,會讓blogger產生一種莫名奇妙的優越感,而那種迷幻感覺,沒想到
,在我發生早期中年危機時,居然起了爆炸性的化學作用……

是的!當我對要不要被外派去中國大陸心存懷疑、不明白去管理上萬人的工廠對我人生到
底有什麼意義、長期超時工作與壓力也已經引起自己身心的憂鬱症狀……在那個時刻,也
許是百憂解的藥效在我腦子裡起了什麼奇妙變化,那些由數碼組成的blog點閱數,突然成
了能讓自己飛上天的巨大翅膀,任性的我就這麼決定了:管他的,那就轉行吧──憑我黑
米這塊料,難道還真的怕會餓死嗎?我的背景介紹到此為止。會談到我的背景,只是想要
強調一件事:那就是當我決定要轉行時,並不是個剛出社會的草莓族,雖然轉行這件事,
也許是一時衝動或和想這個社會鬧鬧彆扭,但當我決定要進入編劇產業,我還是有經過規
劃與計算的…… 只不過,唉,我還是太天真了點。


策略與行動


經過大約三個月的調養時間,我自認身心狀態已經調整不錯了,擬定轉行的策略與行動,
馬上展開!一開始,經由簡單的SWOT分析,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1.這次轉行,是一個終身的決定?還是只是C型人生、出來逛逛而已?
2.如果我要轉行,我要轉那一行?
3.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編劇,那我最終,是想達到什麼目標?
4.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要付出什麼努力?並且取得什麼優勢?
5.我本身與面對的業界,會給我多少資源?同時,會有多少阻力?
6.面對轉行的機會成本選擇,我能忍受的底限是什麼?在什麼情況,我會回到人力資源業
界呢?

經過短暫的思考,我得到幾個結論,同時我依據這些結論,明快地訂下了一些行動目標:

1.願景:我希望我的未來,是個擁有自由工作時間、良好生活品質,同時,是個可以暢所
欲言、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重要人士──這個願景,在繁忙與功利的high tech業界是無法
達成的,所以,轉行這是個會改變我一生的重大決定。

2.為了達成以上的願景,經過評估本身的優勢與興趣,成為業界領先的商業編劇,會是個
合理的選擇。我必須下定決心、用盡全力,才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如果沒有非常嚴重的
挫折,我不應該考慮任何的退場機制──那怕我面對的是,非常不景氣的台灣影視產業。

3.既然我擁有和一般學院派編劇不同的人生經驗,所以,回到學校唸書或從業界編劇助理
出發,並不會增加我的競爭優勢;反之,我應該運用我在high tech業界的經驗,在創作
題材與創作程序上,更有效率地取得競爭優勢才對。

4.中期目標:以四年為限(就當作回去重讀藝術大學的同樣時間),我應該在故事創作與
業界名聲上取得某些肯定,如果中途出現某些不可抗力的狀況,應隨時修訂自己的轉職策
略──也就是說,我要有燒錢四年、一點收入都沒有的心理準備……至於四年後還不成功
呢?哈,那時,應該就習慣了吧!(菸~)

5.短期目標:轉職開始的前兩年,我應該不斷充實自己的創作能量與技能,並取得某些文
學或劇本創作獎項的肯定;而在創作的第三四年,我應該要進入商業劇組,從業界實務中
學習商業電影與電視的運作經驗,並預期在創作開始第五年,達到本身財務收支平衡的目
的。於是,從學「把故事寫好」這件事開始,我開始了自己的編劇創作之路。

我的手法是大量閱讀與改寫習作:從劇本教課書到業界實務分析、從影視產業學術研討會
到作家blog的心得分享、日劇、韓劇、美劇等各種院線商業電影,我一部一部按著時間軌
找三幕劇的分幕點、能在網路上下傳的新聞局優良劇本,我幾乎每本都看過、從改編小說
、原著劇本,到同人創作,能讀就讀、能改寫就改寫──只要是對編劇有幫助的,我通通
都做。

無論是從強雄視角改寫《少林足球》劇本、對照《七夜怪談》與《阿甘正傳》的小說、劇
本、DVD, 試圖分析改編劇本的邏輯與技術、引用完整的角色設定與故事節奏,我自己還
寫過一集《古畑任三郎》的同人劇本,而為了了解年輕族群在想些什麼,我開始每天在
ptt這個bbs站上潛水,甚至,為了了解MMORPG(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的魅力與設
定模式,我花了一千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魔獸世界》裡,把一隻德魯伊,硬是練到了
八十等封頂才停手…… 我付出了極大的決心與努力,希望可以把我說故事的能力練好,
當然,我得到了一些短期的績效,但,有些事情,並不如我預期地順利發展……


事情並不像笨蛋想得那麼簡單


說實在的,進入編劇這行,我會遇到的問題,和任何一個中年轉業的創業者一樣,並沒有
什麼很大的差別:就是燒錢投資、取得優勢、進入市場,然後等待收割。比較不同的地方
,就是我想要進入的產業,是個在外人眼中,沒有什麼發展、同時不太會賺錢的產業。而
要說服自己與親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隨時隨地,看起
來好像精神十足、希望滿滿的樣子──畢竟,我犧牲掉的機會成本,是一年七位數字的高
薪工作,以及在我的黃金年代裡,順利在高科技產業卡位的重大投資。

再為大家提醒一次:進入編劇這行,對我個人來說,那是個「職業」,而不是個「興趣」
,而既然這是個職業,對於挫折這件事的忍受度,就必須提升到職業水準才行。

創作這檔子事,不是付出就有回報的工作,尤其是在學習與奠定基礎的階段。慢慢地,我
的臉色與氣質,就成了一副窮酸作家的樣子,根本看不出任何「風光得意」的姿態,於是
,如何面對自己與親人社會的眼光,就成了我創作這幾年來,最困擾自己的重大議題。

不過我並不寂寞:因為在台灣編劇創作者,通常都得經過長時間吃苦與挫折的考驗,至於
為什麼這個產業本身,無法提供合理與友善的工作環境,讓有志走入編劇這行的菜鳥們,
就像高科技產業的新人一樣,可以在完整的教育訓練機制中成長──這問題請先別問我,
因為,我自己也很想知道答案。

總之,和大部份的編劇菜鳥一樣,為走這行和家裡吵翻天,那就不用說了,「你怎麼還不
去找個工作?」「我有工作!只是沒收入而已!」,類似這樣的自我安慰,成了在和朋友
聚會時的固定開場白。為了調錢去向當鋪報到,也已經成為常態(怎麼不向銀行借?噢,
銀行這種東西,通常是你有錢,才會借錢給你的。)、為了更多自由的思考空間,必須強
迫自己獨居同時暫時保持單身的狀態……這些創作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我會遇到,別人
也會遇到,說實在的,並不特殊: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習慣而已。

唉,當初想要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成了摸不到石頭也要過河、當初想的是「船到橋頭自然
直」,現在則是「船到橋頭自然沉」,能怎麼辦呢?只好學著快點習慣吧。

幸好,我的運氣不錯。在開始創作的前兩年,如同自己的設定,我拿下了幾個小說的創作
獎與新聞局優良劇本獎的肯定,同時自認在對故事的理解與創作上,有了還不錯的程度─
─反正要燒錢的時候就要燒、得忍受的寂寞就得忍,實力、自信、運氣,都是需要培養的
東西,終於,如同預期,總算開始有商業劇組找我合作了!可是我沒想到,實際開始洽談
商業創作的經驗,卻讓我傷痕累累、反而讓我動了退出編劇產業的念頭…


「乖,拿你該拿的!」


前段所提到的創作心情,對我來說,那是可以預期、同時是我一定要吃下來的,或許我會
三不五時慘叫幾聲,但我並不後悔;但實際和劇組有過接觸經驗後,我才真正感受到編劇
這行的痛處──而這一搞,搞掉了我接近兩年的時間。

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學院派或自修學習到的技能,在真正進入職場後,通常都沒什麼用
,真正能幫助自己取得優勢的職能,都是在職場上學到的。所以,我十分珍惜每個可以加
入正式商業劇組的機會。先把自己準備好,希望自身的專業可以為劇組帶來績效,用最棒
的投資報酬率回報製作人與業主的賞識,自己也能在這過程中,得到專業能力的進步──
這種雙贏的策略,一直是我深信不移的職場信念。

不過,這兩年來,有三件事非常困擾我,那幾乎讓我起了退出編劇職場的念頭;而這三件
事,相信也困擾了不少在編劇路上努力的同志們:

第一是極差的勞動條件、第二是缺乏培養的產業環境,而第三,則是台灣影視產業空洞化
、中國化的問題。

接下來的段落,也許各位會聽一些很不客氣的批評,但請大家不要一下就放大絕招:「這
都忍不住?不爽不要幹呀!」說真的,如果什麼事都要新人忍耐而不求改善,那這個產業
要怎麼進步呢?──畢竟,我們真的都很努力、只是想求個合理的發展嘛,在商言商,如
果一個職業不能帶來穩定與對等的收入,那麼,誰還要進入這個業界呢?首先,我想談談
勞動條件這件事。

今年年初,我父親過世。我突然發現,台灣的殯葬產業,已經進化到有定型化契約的階段
了,從換棺木的大小與靈車的型號,都有價目表可以參考替換……而編劇的勞動條件,唉
,實在是比殯葬業都不如呀!

依我當初所得到的資訊,編劇這行,應該有三種模式可以賺錢:

第一是當寫手,業主故事已經有了,只是欠人寫,你幫他寫完,拿錢收工。
第二是你賣故事,業主喜歡你的故事,你對故事有主導權,然後你寫完,拿錢收工。
最後則是企劃帶寫作,就是業主有一個想法,你要幫他發想並寫完,最後拿錢收工。

一開始就提到,我是從high tech人力資源管理出身的,本身專長還是薪酬制度管理與勞
動法令,所以我對於「權利義務」這種事,敏感度特別地高──編劇的勞務是把故事寫好
,我付出了什麼,業主必須提供相對的薪酬報償,最後總得要有個「拿錢收工」的動作才
算合理,最好就是用契約明文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多勞多得,這在任何產業,應該都算
是常識吧?

不過呢,在編劇這個業界,「拿錢收工」這四個字,好像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就算我曾
經為大型外商寫過厚達一百多頁的年度薪酬管理計劃,但要我弄清楚台灣編劇是怎麼合理
計薪的,以我的專業能力,好像還力有未逮。

收不了工、拿不到錢,就是我與一些編劇朋友們最常遇到的問題。

具體來說,編劇雖然是獨立與專業的工作,但在領收工資這件事上,卻一直和整個影視作
品的完成被綁在一起。就算編劇已經依業主要求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如果作品在集資或
拍攝過程中出了任何問題,製片方常會叫你不斷修正劇本,好像是因為你的作品達不到業
主的要求,所以才導致作品無法被拍攝完成一樣,那麼不發你工資,剛好而已。

當然,編劇自己沒把作品寫好,拿不到工資是正常;可是如果一個編劇,常在拿不到工資
這件上傷腦筋、而且,看到市場上完成的影視作品,劇本品質似乎也沒有好到要拿金馬獎
才能領錢的程度,那麼,願意留在這個產業被磨練的編劇,自然而然就會變少了──畢竟
,連去便利商店打工,一小時就有差不多一百元的收入,可是在編劇這行,被挑東挑西一
兩個月,常常連一兩萬元都拿不到,請問,有多少人可以忍受這樣長期的折磨呢?

在2008到2009的這兩年間,我大約和五六個製作人或導演洽談過合作事項,一旦開始合作
,至少都花了一兩個月以上的時間,但,能拿到編劇費用的,非常少。但如果你據理力爭
,希望業主依編劇已付出的部份付費、不然就拿回故事的著作權,業主就會嗆你一句:「
這個故事,是我們的『共同創作』唷!你並沒有這個故事的著作權利,所以請你不斷修正
故事,直到故事順利拍完,忍不住,你就自己離開,但什麼都不能帶走!」──各位編劇
界的先進,你們也有過這種經驗吧?

有契約有用嗎?沒用!因為目前業界通行的編劇合約,多數在保障製作單位的權利,站在
編劇的角度來說,那種東西,簽了反而只會讓自己的地位更加不利。一點都不誇張!在有
白紙黑字的情形下,業主都可以睜著眼說瞎話。

「我們一起向夢想努力吧!」

第二件令我困擾的事,是缺乏培養的產業環境。

抓著人脈進入業界的編劇我先不提,沒有人脈想要求職的新手編劇,隨便去104人力銀行
翻翻「編劇」兩個字,職缺少也就罷了,徵才條件通常就是:「對夢想勇於追求、肯吃苦
、服從性高、能獨立解決問題、並可配合團隊目標的伙伴,歡迎加入我們!」

唉,幾個衝突的條件放在一起,邏輯差一點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樣才能符合要求
呢!

在high tech的產業裡,你是看不到這種空洞的徵才需求的。講具體一點,如果你公司沒
擺出市場前20%的競爭性薪資、沒保證五年培訓計劃、甚至連員工停車場裡停的車不夠氣
派、企業大廳不夠氣派,你都很難找到具有全球競爭性的優秀人才。

等找到人才,大公司通常會有自己的培訓計劃,從專業職能訓練到on job training, 一
步步讓新人們可以在生活無慮的基礎上認同公司文化,同時為了共同的夢想,提供堅實並
充足的子彈!

在編劇產業,創作者帶著自己的夢想與老本來燒,那是常態。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來,
如果沒有辦法給新進編劇良好的培訓,就算製作人或導演,眼中總是閃著光采:「我們一
起向夢想努力吧!」,但夢想總有啃光的一天,長期來說,編劇這個產業,是註定會萎縮
不振的。

所以,台灣能被拍攝出來的電影作品,編劇通常是由導演兼任:你說這是因為導演比市場
上的編劇更會說故事、還是導演只想拍自己的故事、又或者導演找不到適合的編劇,所以
只好硬著頭皮把劇本寫完……無論結論是以上那一種,對編劇來說,似乎都不是很有利的
答案。

在high tech產業,員工是資產不是耗材,員工要發揮真正的戰力,通常都是經過公司本
身的訓練,培養出合作技能與默契後,在兩到三年後,才是員工真正好用的時間點──目
前各大電視台的編劇訓練班與創意工廠,就有這種概念在內。

但台灣的電影產業,目前似乎並沒有這種機制:大家都在試新的編劇,看看可不可以撿到
好用又便宜的天才。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編劇不像演員,海選一次就有成千上百的帥哥
美女能讓導演挑選,影視產業如果沒有下定決心,開始從培養長期合作的編劇入手,講直
接一點,當編劇一部片成功之後,他立刻會被其他業者挖走,到頭來,不還是一場空嗎?


另外,不知道為了什麼,台灣中堅的資深編劇,近年來有愈來愈少的趨勢。製作單位為了
解決這個困境,深信「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道理,於是,找幾個菜鳥編劇一
起共同創作,就成了業界的常態──可是,在創作的領域裡,人多就真的有用嗎?

在high tech業界,除了在作業上有標準的SOP之外,輔導人制度也是必備的:在職能分類
上,「學的,做的,教的」,就是不同職級才能負擔的不同責任──當一群學徒接下專案
,沒人負責實務執行、也沒人負責經驗傳承,一群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專案要怎麼能
順利成功?

我想經營事業的方法論,並不是那麼艱深難懂,如果別的產業有不錯的經驗,用心觀摩一
下,反正像不像、三分樣,要是什麼都不幹,那麼,一個個有心加入市場的編劇們,很快
就會被迫退出這個產業了。

「給我一個中國市場會喜歡的故事!」

而第三件令我困擾的事,是台灣影視產業空洞化、中國化的問題,而這也是有關政府政策
與創作理念的基本問題。

創作理念關係到創作者願不願意持續創作,如果只是為了錢,去寫言情小說是最合乎經濟
效益的創作選擇:一本賣斷三萬,一個月寫兩本,等到熟手階段,不用改稿,照樣就有收
入。相對而言,如果創作者不能寫自己想寫的故事,那,台灣本土的原創故事,只會愈來
愈少。

台灣社會一向是個投資看得看短、看到有人賺錢就一窩風跟進的「有效率社會」,可是最
近在台灣的電影業界,並沒有看到這種風氣,這讓我覺得非常奇怪。

《海角七號》和《艋舺》的成功,表示只要你願意投資五千萬到七千萬,經由相同成功因
素的複製,光靠台灣本土的電影市場,票房要破兩億,應該不算什麼天方夜譚──可是,
現在台灣電影的投資規模,一般還是只有兩三千萬的水準,同時幾乎沒有行銷費用,這點
,實在讓我不知道要寫那些有原創性的故事,才能夠讓業主願意拿錢出來拍攝。

台灣的影視產業,長期在政府放任國際競爭的政策下,根基差不多已經快流失光了──反
正電視不用自己拍,買韓劇和中劇多省錢呀!電影不用拍台灣自己的故事,因為台灣的市
場就是那麼小,好萊塢電影又吃走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不想著進攻中國市場,台灣電影那
有活路呀?

於是,最近如果有製作人找我合作劇本,開口第一句話通常都是:「給我一個中國市場會
喜歡的故事!」

呼……中國市場要怎樣的作品?請問各位製作人,你們真的知道嗎?而就算製作人知道,
我自己寫得出來嗎?再換個角度,我願意寫嗎?陳可辛導演講過,加拿大和美國就算國土
連在一起,加拿大的電影也打不入美國市場;兩岸分治了那麼久,就算兩邊用的是同樣的
語言,但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編劇,真的能寫出具有中國風格的電影嗎?以我對電影市
場的粗淺了解,台灣擁有的創作優勢,無論是音樂、演員、偶像劇,都是先在台灣紅了以
後,然後再外銷去中國市場,或許其中必須要針對中國市場多少作些修正,但,一旦台灣
創作少了我們獨特擁有的「蕃薯味」,加上中國的審批制度對自由創作的限制,那台灣創
作者和中國創作者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的優勢,又將在那裡發揮呢?

其實台灣編劇和中國合作,發展良好的也有:像張家魯大哥的《梅蘭芳》和《風聲》、蘇
照彬大哥的《劍雨》,我們如果真的要搶進中國市場,方法和策略還是有的。不過,是不
是要一昧貼著中國市場的屁股思考,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修正後的策略


囉囉嗦嗦講了半天,如果只是抱怨和抗議,那我的經驗,就沒有任何可看之處。

這個業界的現實就是這樣:看清它,接受它,解決它,改善它,我不想再為了這些因素零
亂了我的腳步。有些修正後的策略,在任何教課書上都沒有教,只是我個人的心得,我把
它寫在下面和各位分享,有沒有通用性我不敢確定,但那至少是我四五年辛苦生活後的一
些心得,就請大家就勉強看看吧:

A.在個人能力提升方面:

1.「獨立把故事說好」的能力,那就不用提了,那是編劇的基本。但是,「加強團體編劇
的溝通能力」與「建立團體編劇的工作流程」,那可以大大加速劇本開發的品質與效率,
這種能力,個人必須把它標準化、實務化──可幸的是,好萊塢是有標準流程可以參考的


2.協助導演或製作人,將概念釐清與補完的能力。其實我發現,導演或製作人,他們的專
業並不在說故事上,我們編劇的專業是把故事說好,如果專業足夠,我們可以幫導演或製
作人,強化與釐清他們腦中的故事,在故事這端,其實編劇可以表現地再強勢一點。

3.創造時代語言,將時代脈動符號化、具體化、類型化的能力。台灣編劇受到台灣新電影
浪潮的影響,在情感掌握上一向是強項,但在類型電影的處理上,一直表現地非常弱勢─
─舉個最淺顯的例子,本土創作在《包青天》之後,再也沒有迷人的偵探搭擋出現了。《
痞子英雄》是個很好的開始,希望蔡導的故事,可以一集一集地開拍下去,而好的編劇,
是建立類型電影的基礎呀!

B.在面對產業空洞化與中國市場的部份:

關於這點,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畢竟,我不是個單純向錢看的人,如果是這樣,那我留
在high tech產業就好了。會選擇編劇這條路,到頭來,還是有些自己想寫的東西、想傳
播自己的某些想法。而我的寫作題材策略,會因應市場需求改變如下:

1.單純為台灣市場而寫的作品:我希望台灣本土的電影產業不要死亡,所以會持續寫些大
約五千萬成本的電影劇本,主題就是台灣人關心的議題、手法則是把社會議題包在商業電
影的糖衣之中:無論是政治、社會案件、文化衝突,好比白曉燕案、鄭南榕的自焚殉道、
RCA工廠的大型職災事件、政治人物的外遇事件……只要有製作人賞識,台灣編劇可以發
展的空間,其實是無限大的。希望可以透過《海角七號》與《艋舺》的成功經驗,在台灣
就拿下億元以上票房回收,讓投資者可以在台灣市場就獲得利潤。如果有這種雄心的製作
人,請一定要讓我為您提案,我手上就有不止一個的有趣故事,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2.為中國市場寫的作品:如果現在還有製作人要我寫具有「中國市場性」的東西,因為投
資規模比較大,而且又必須考慮台灣創作者的優勢,那麼,結論只有一個:向類型電影發
展──至於要怎麼把類型電影寫好,那就是編劇自己要加油的功課了。

最後,寫完這篇文章,老實說,對我自己本身,其實有相當程度的療癒作用:經由回想與
分析自己的創作歷程,好像又吸了飽飽地一口新鮮空氣,又可以再在編劇這條天堂路上昂
然挺進了──至於將來會不會又痛苦到想放棄了呢?也許會吧!有時想想,「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雖然在有心的背後,通常還有爆肝、飆淚、餓肚子…...但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能走過這樣一段,不也是難得的體驗嗎?各位編劇的同志們,就讓我們一起加
油吧!




--
Tags: 編劇

All Comments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0-10-05T17:27
推這篇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0-10-06T08:36
看了真的感覺...寫劇本在台灣實在看不到希望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0-10-06T19:00
這樣的環境, 有多少人敢這樣拿自己人生賭呢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0-10-10T11:22
無所謂賭不賭,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性和面對的環境,順從社會
和他人期望卻違背自己意願的人生,就真的不是一種賭嗎?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0-10-13T13:37
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拿堅持當理由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0-10-14T02:52
我覺得圈內編劇應該要團結起來罷工:D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0-10-15T13:20
推~雖然我是新手看完這篇很驚 但我還是要加油~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10-17T18:02
推~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0-10-20T20:01
推。這就是編劇要面對的現實無誤。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0-10-22T18:25
還有一種路線,從小說開始,寫一些具備「電影感」的作品
等名氣累積夠了,自然會有人來買故事。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0-10-23T17:46
九把刀路線 XD 而且小說這產業的制度比編劇好些,起碼
有出版社願意出書,就有版稅可拿。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0-10-24T10:16
推~~血淋淋的實例-編劇要面對的現實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0-10-28T16:42
推好文。寫劇本投比賽容易,和商業劇組合作難,人家根本只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0-10-29T03:12
把編劇的成本視為可以拖延,甚至不付的成本。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0-10-29T06:16
拿一堆什麼幫你圓夢的理由來說好話,就是要騙你作白工。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0-10-29T09:02
所以我現在改寫小說了,同樣是創作,好歹有版稅可拿。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0-11-01T20:22
要看製作公司,也不是所有公司都這樣,慎選還是可以找到不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0-11-01T21:55
錯且能夠長期合作且愉快的公司..這些都需要時間磨合與碰撞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11-02T07:28
,還有培養自己對製作團隊的直覺等等...編劇不能只會編劇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0-11-03T10:13
哈哈 黑米大要來現身說法嗎 還是要發表大話新聞勒~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0-11-04T19:11
我不敢說話, 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刪很多了~哈~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0-11-08T08:30
恭喜樓上啊^^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0-11-13T08:11
謝謝......雖然,你恭喜我什麼呀 ^^ (廣告詞~)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0-11-15T10:07
我也是忙了三年沒拿過錢的一咖 現在做別的事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0-11-19T12:13
喔...有次拿過3000塊的企劃費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0-11-19T22:56
大推,就是有太多人不把創意當回事了!根本就該組織工
會才對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0-11-22T12:54
我累了 這種事情應該當志業 不是興趣或職業 編劇其實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0-11-23T08:45
可以把故事戲劇從頭到尾都自己製作 不然以台灣環境 永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0-11-26T15:20
遠都被宰割 你製作好影片也加入宣傳 才能跟他們競爭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0-11-29T05:57
如果要從頭到尾自己製作甚至有主導權,其實當製作人較適合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0-11-30T19:47
會有這些感想 就是因為環境不佳或找不到好的團隊 只能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0-12-02T21:39
自己跳下來全部作 避免以上情況 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0-12-03T04:46
確實類似製作人 但就當作是磨練吧 這是個要開墾的荒地
不像美日是豐饒之地 可以專業分工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12-03T15:38
實務上有些製作經驗並不是壞事,當導演或製作人覺得劇本不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0-12-06T08:17
可行時,你的經驗越豐富,越能幫助你告訴對方劇本該如何拍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0-12-08T08:10
,或說服對方劇本是可行(具可拍性)的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0-12-13T04:49
國內有編劇公會吧~他們的建議是什麼呢?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0-12-16T21:09
有編劇「協」會 沒印象有編劇公會 編劇工會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0-12-17T15:37
我覺得有沒有工會真的有差。我參加過漫畫家工會,定期聚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12-22T08:43
交流資訊,辦活動、健保、向政府爭取補助等等,很有好處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0-12-26T13:37
人多就是力量啊。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0-12-30T15:03
像是劇情漫畫獎就是工會去爭取來的。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1-01-01T23:44
只是一開始要有熱血傻瓜出來帶頭就是了。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01-06T13:24
推 誠懇 實用 不打嘴砲 不唱高調 的好文!!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1-01-07T04:13
現在才看完這篇......推心酸血淚史 好文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1-01-11T05:47
看了真的感動 謝謝你們這些幕後偉大的人員 加油
要撐住編劇這片天

【華視訓練中心】看別人的故事,倒不如自己來說故事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0-09-21T18:08
總是覺得目前的電視劇劇情不如你所期待的嗎? 有創作劇本的經驗卻沒有辦法被演出、被分享嗎? 各位對編劇圈有興趣的朋友們有福了!!!! 只要你曾經創作過劇本 就可以加入本中心的編劇實務班!!! 讓【薰衣草】編劇-劉書樺老師、 【放羊的星星】編劇-劉殿潤老師、 【微笑PASTA】編劇-羅彩娟老師、 【鬥魚】編劇- ...

開始等待...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0-09-16T13:06
趕完新聞局電視劇本,又趁空檔修,改了幾年前的一個電影劇本,投了and#34;順著景點一 路拍and#34;...發現到以前寫得真的很草率,果然是有成長了...這幾年一直不敢面對寫 劇本這件事...不過這次的經驗告訴我...不要放棄原本的夢想...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總算...印 ...

關於V.O 和 O.S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0-09-14T17:21
※ 引述《lan0925 (Celine)》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大大,因為是新手,所以有個很簡單的問題想問。 : 就是我有看了一些劇本,但是我還是對V.O和O.S的用法感到不太了解。 : 網路上搜尋了一下也是有點眾說紛紜。 : 我看過一個劇本的旁白是用O.S : 另外我看過人物的畫外音有人用O.S也有人用 ...

關於V.O 和 O.S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0-09-10T17:33
想請問各位大大,因為是新手,所以有個很簡單的問題想問。 就是我有看了一些劇本,但是我還是對V.O和O.S的用法感到不太了解。 網路上搜尋了一下也是有點眾說紛紜。 我看過一個劇本的旁白是用O.S 另外我看過人物的畫外音有人用O.S也有人用V.O 另外還有一種是人在鏡頭內的內心戲那又要用哪種?網路上也有 ...

有人優良劇本獎同一劇本一投再投嗎?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9-02T07:00
有人優良劇本獎今年寫了一個劇本沒上 明年把他修改了一下再投的嗎?? 這樣會不會比較不吃香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