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刺激1995會這麼受歡迎? - 電影
By Aaliyah
at 2007-10-01T11:17
at 2007-10-01T11:1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nuv (wnuv)》之銘言:
: 從以前就常看到很多人很喜歡刺激1995, 包括有些名人受訪時,
: 記者問到他們最喜歡的電影,也是回答刺激1995, 我感到特別疑惑
: 於是去找來看, 但看來看去, 不就是....有點普通的一部片?
: 刺激 1995 到底是哪一部份最受觀眾喜愛呢?
在希臘故事裡,當潘朵拉打開那神秘的盒子,
從此邪惡、病痛、貪婪、虚榮、誹謗、忌恨、痛苦便跑了出來,橫行於人世,
可是,在故事的最後,還是有個好東西留在了箱裡。
那,就叫希望。
有了希望,我們在黑暗的世界中,可以尋到方向,
有了希望,我們在艱難的困境裡,可以得到力量,
有了希望,我們在痛苦的遭遇時,可以找到勇氣……
除去了這渺小的希望,人,就不可能步向偉大。
同樣的,刺激一九九五,也是一個述說希望的故事。
我曾經在這裡寫過一篇關於希望和刺激一九九五的文章,
可惜沒有留下來(精華區也找不到),這裡,就再貼上來好了。
當然,文章裡有大量的劇情捏他,這我就不特別註明了。
希望您能喜歡。
neilc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住,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情永不消逝。」
安迪˙杜弗瑞
刺激一九九五
一
在好萊塢出資拍電影的老闆中,對於好電影的定義大概是這樣的,
主角一定要是俊男美女,動作場面要熱鬧刺激,吻功和床戲要煽情惹火,
新奇的武器最好一樣加一樣,特殊效果最好多到讓人目眩神迷,
時間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劇情最好帶點幽默風趣……
這樣最佳的代表自然就是我們熟知的「OO7」詹姆士龐德系列。
當然這樣的公式不能算錯,
不然龐德不會連換了六任,一代接一代的在螢幕前風流快活,
007 也不會一片又接一片,四十年裡連續拍了二十多部續集。
只是,如果一部片子裡沒有俊男美女,甚至連女主角也沒有,
也沒什麼大成本的動作場面,也沒炸了什麼飛機汽車建築物,
要找到幾可亂真的特效場面也找不出來,
限制級的性愛鏡頭稍稍有含蓄帶過,但卻讓人不忍多睹幾分鐘,
而這部女主角從缺的片子又是那樣的長,一點也不好笑……
這,還能算是一片好片子嗎?
這個答案,
我相信好好看過這部片子都會肯定的告訴你一個明確到不行的答案。
「這是我心中最棒的電影」
我可以跟你打賭。
這部片子,叫做「刺激一九九五」。
唉!老實說,我真不想用這個不知從那裡冒出來的譯名,
原來片名就是好端端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要麼翻成「鯊堡的救贖」,
不然就像大陸現在直接音譯成「肖申克的救贖」也可以,
翻成「刺激一九九五」這種俗到不會想去多看幾眼的片名,倒底為了什麼?
這也算是一種奇怪的不解之謎了。
讓我們回到電影本身——「刺激一九九五」是一部怎樣的片子?
這很難一言而盡,我只能說,這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片子。
這部好片子,有著相當坎坷的命運,
它不賣錢,一開始只獲得兩千七百萬美金的收益,損益恰巧打平,
它沒得獎,雖然這部片子整整提名了七項奧斯卡的提名,卻一無所得。
因為那年,有一部極大的強作出現——「阿甘正傳」奪走了那年所有的風采。
在票房和獎項全盤皆墨的「刺激一九九五」,
一直到了後來在美國某有線電視台首映的時候,才有了翻身的契機,
那次不受期待的播映,收視率出奇的高,而且越到後面越高,
在整部片子在螢光幕上悄然結束之後,
「刺激一九九五」成了那年影帶出租店詢問率與出租率最高的片子……
導演法蘭克.戴拉朋特是這麼說的:
「這部電影剛上映時,我們就是沒有辦法讓大家走進戲院看
一般人可能認爲這是部沮喪晦暗的電影,
我想當大家租它的錄影帶回去看,
讓我們變成1995年出租率最高的錄影帶,
大家開始對這部電影敞開胸懷,找到它令人喜愛的地方,
多年來,它雖然紅得慢,但也別忘了,它卻紅得久!」
在法蘭克.戴拉朋特的話中,
有些許的自豪,也帶著些許的遺憾,
因為「刺激一九九五」這部片子第一個重要的出資者「艾倫.格林」,
在片子開拍期間便因病過世,並沒有來得及分享這樣的榮耀和喜悅,
法蘭克.戴拉朋特只能在片尾打上「僅以此片紀念艾倫.格林」作為回報……
雖然說,後來的事實證明艾倫.格林的眼光一點也沒錯,
這「刺激一九九五」的確成為影史上一流的佳片,
遲來的掌聲與喝采給了這部片子該有的評價,但終究是遲了一點。
真實的人生,有時就是這樣的難以捉摸。
二
回到電影本身。
「刺激一九九五」是一部沒有女主角的戲,只是兩個囚犯的故事。
先說說瑞德(Red,摩根費里曼飾)。
瑞德他不是什麼大人物,他只是個鯊堡監獄裡的犯人,
他以自己的這些年經營成的人脈構成一個走私的小管道,
只要有錢,又不會造成太大的危險的話,
他可以想盡辦法幫你把任何東西——香菸、大麻、白蘭地……
都偷偷走私進來鯊堡,而且,有求必應。
瑞德這些年在鯊堡的歷練,與沒法假釋出獄的挫折,
讓他對於鯊堡本身存在的潛在規則一清二楚,
他很成功的在鯊堡裡「活著」,
也有著一群小小的朋友與不錯的地下事業,
用瑞德後來的話說,他已經被鯊堡「體制化」了,
沒有鯊堡,他根本無法想像如何生活……
然後,安迪來了。
安迪.杜弗瑞(Andy Dufresne,提姆羅賓斯飾),
一個年輕又成功的銀行實業家,
卻因為妻子與情夫的死亡時的相關證據,百口莫辯,被判無期徒刑,
於是昨日功成名就的大銀行家一夕之間成了鯊堡的一個階下囚……
安迪溫文沈默的氣質,在鯊堡眾囚中是獨一無二的,
就算身上穿著跟一般囚犯一樣的藍色制服,
身形高大的安迪就是有本事,讓他永遠看起來像是西裝一樣的英俊挺拔,
用安迪妻子說過的話來形容安迪的話,「她說她很難瞭解我,像是一本闔起來的書」。
安迪有著豐富的內涵,卻不是那樣輕易的對人展露與分享自己的感情……
瑞德用友情慢慢的去理解這本叫安迪的書,
摩根費理曼用充滿滄桑磁性的聲音帶領我們讀著安迪的種種作為,
但同時,性格變態的三姊妹卻用暴力去摧殘著安迪的尊嚴,
一次又一次的圍攻與雞姦他,享受著安迪的反抗所帶來的刺激,
是的,雖然安迪臉上總是掛著大大小小的傷,
但他沒有放棄過去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雖然……
「我也希望另一種結果,那就是安迪打贏,全身而退……」
我也希望如此——但是監獄不是童話世界。」
鯊堡監獄不是童話世界,而是一個殘酷的世界縮影,
有道貌岸然,言必稱聖經,私底下卻是大收貪贓枉法黑錢的典獄長諾頓,
有一臉斯文,卻總是拿警棍無情毒打犯人,被稱為鯊堡最狠獄卒的海利,
更別提老是趁安迪不注意,群起圍攻侵犯安迪的變態雞姦犯三姊妹了。
安迪,一隻誤闖進險惡叢林的兔子,一個看似永無翻身希望的悲慘境地。
三
請容許我稍微離題一下。
安迪這個角色,據說導演一開始屬意的是別人,
第一個是和摩根費理曼在「Seven」合作過的布萊特彼得,
一來他們合作過,二來那樣的搭檔(老鳥與菜鳥)也和這部片子類似,
只是布萊特彼得由於片酬和檔期的問題不能配合,只能做罷。
第二個考慮的人物是影帝達斯汀霍夫曼,
因為達斯汀霍夫曼這個戲精要將內斂的安迪詮釋好不是大問題,
而且原著中的安迪據說是一個身形矮小的人,也符合達斯汀霍夫曼的身材,
只可惜達斯汀霍夫曼年紀大了點,要演摩根費理曼的後輩,欠缺了點說服力,
導演認為,如果是二十年前的他,那這角色就根本不用考慮其他人。
最後在無可奈何之下,他們挑上了提姆羅賓斯。
——只是從現在看來,這實在是個好到不行的選擇,
提姆羅賓斯的不慍不火,將安迪詮釋的恰到好處,
在屋頂看著獄友喝著他交換來的啤酒,
我思索著倚在牆上的提姆羅賓斯,那臉上掛著的神秘笑容,
這,絕對不是年輕的布萊特彼得演的出來的神韻,
達斯汀霍夫曼或許可以,但可能沒辦法那樣灑脫,
最重要的,我實在很難想像三姊妹會去看上達斯汀霍夫曼就是(笑)。
回到安迪.杜弗瑞,這是個該提特提的人。
他很怪。
會在人命比狗賤的監獄裡,去注重一個不認識死囚的名字、
會在面臨窮凶極惡的海利前,開口要求幾罐清涼的啤酒給「同僚」、
在任何人都不抱任何期待的情況下,先是一週一信、再來一週兩信,讓議會投降、
面對典獄長的恐嚇,他還是讓莫札特悠揚的音樂傳遍鯊堡……
看似溫和的安迪,卻始終堅定的不曾放棄一些東西。
一些已然被鯊堡眾囚完全遺忘的東西。
他用他的財經專才,替獄方人員解答關於報稅這類的疑惑,
到了最後,安迪甚至成了典獄長諾頓的專用洗錢會計師。
「可笑的是……在外面的時候,我剛正不阿,進了牢,卻大搞歪哥……」
瑞德後來又忍不住問:「你心安嗎?」
「我沒幹壞事,只是洗錢——也許這是強詞奪理,
但我隻手創立圖書館,幫助獄友考取中學文憑——典獄長為什麼放手讓我做?」
這算是一種和惡魔的交易,在這樣的環境裡,
安迪為了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便將自己的才能作為唯一的籌碼,
這樣的交易讓其實無罪入獄的安迪也牽扯進諾頓的貪污裡,正式有罪。
因為這樣的才能……安迪再也沒辦法從諾頓的犯罪關連中脫身。
「我算是便宜賣給他」安迪自嘲著說。
因為這樣的才能,所以海利早早幫他除去了三姊妹,
因為這樣的才能,所以報稅熱季,他可以將朋友們調來幫忙,
因為這樣的才能,所以典獄長准許他寄信請願成立圖書館,
因為這樣的才能,所以也沒有對他膽敢抗命放音樂多加處罰……
如果說,瑞德提供著各式的「郵購」服務,
他的存在本身就等於是囚犯物質上的滿足者,
那安迪則不然,安迪是鯊堡獄囚精神上的引導者,
他沒有辦法給任何囚犯煙、酒、美女海報,
但他那段在典獄長室放「費加洛婚禮」的時候,
悠揚的音樂流洩,一時間,全部的人都停下了動作,安安靜靜的遠望著遠方。
摩根費理曼的旁白讓我印象深刻:
「我從未搞懂她們在唱些什麼,其實我也不想弄懂,此時無言勝有言……
她們唱出難以言傳的美,美得令你心碎,
歌聲直竄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入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
就在這一瞬間,每個鯊堡的人都彷彿重獲自由……」
安迪呼喚著鯊堡眾囚對於音樂的感動、自由的嚮往、甚至是最奢侈的……希望。
四
「我年輕時吹口琴,現在沒興致了,在這裡也沒意義。」
「就是在這裡才有意義——有音樂我們才不會忘記……」
「忘記什麼?」
「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
在人的內心,有他們所管不到的東西……是完全屬於你的……」
「你指什麼?」
「希望」
聽到這個詞,以然被整個大環境體制化的瑞德有些動怒:
「希望?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讓人逼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只是瑞德本身是不是真的從來不曾懷抱過希望?
我不以為,只是這份希望在不斷的現實挫折和假釋失敗中慢慢沈澱,
成了一個太過沈重的負擔,那太過難以想像,要去多提起來也太花力氣,
但他終究是有的,當他接過安迪的小小贈禮,
在黑夜之中他還是輕輕吹了一個音階,然後,沈默。
他太老了,他不敢希望,也不記得如何去懷抱希望。
當鯊堡正開始因為安迪成了某種形式的桃花源之際,
變故因為新獄囚湯米而來臨,原來安迪根本沒有殺過人,而是被冤枉的,
被關了十九年的安迪苦心建築的一切,有如沙堆似的崩解,
安迪唯一能為他證明清白的徒弟湯米被設計槍殺,
而曾經據理力爭的安迪在獨囚房裡被關了一個月又一個月,
探監的典獄長威脅著他,不讓安迪離開他的犯罪事業……
這是多麼弔詭的結果,一個無罪的人因為他人的罪而入了監獄,
後來有因為牽扯進別人的洗錢過程而失去真正翻案的機會……
如果監獄的存在是給犯人一個贖罪的機會,
那無罪的安迪十九年的付出,倒底是為了什麼?
真正有罪的作威作福,無罪的做牛做馬,
到底什麼是罪?什麼是罰?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正義?
看到這裡,一切直叫人沈重起來。
「你忘了老布?」
「不!安迪絕對不會尋短,絕對不會。」
「誰知道呢?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當我們跟瑞德和其他的獄友一樣擔心安迪是否喪失了求生意志,
只看到安迪沈默著,在漫漫長夜裡坐在自己的床緣,拿著一根繩子,沈默著。
然後安迪奇蹟似的消失在囚室之中……
是奇蹟嗎?我想是的,能夠在十九年漫長的歲月間,
指憑藉著一把幾吋的工具鋤就挖通了堅實石牆,
這樣的恆心和毅力,本身,就是種讓人讚嘆的奇蹟。
這樣急轉直下的結局,很難不讓人為之震撼,
對觀眾來說,在短時間裡將同一個鏡頭反覆重播,是會感到厭煩的,
但這裡不會,因為當我們知道安迪離開之後,
是滿懷著希望在看著剛剛忽略掉的細節,
原來,一開始看似鋪陳安迪自殺的種種,
只不過加上了一些鏡頭補充,就成了安迪積極求生的奮鬥,
安迪他爬出地道,在五個足球場寬的下水道匍匐前進,
最後出來,撕破衣服,張開雙手,在傾盆大雨中放聲大笑……
那一瞬間,是很讓人也想跟著大聲歡呼的。
一個美國影評人米朵這樣說:
「我深深地爲主人公安迪對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震憾了,
當他從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時,當他迎著暴雨和閃電怒吼時,
我的心也隨著他一同律動著,
安迪所獲得的身體和心靈上的自由,讓我覺得痛快極了。」
有人說,他根本是一開始就已經策劃好要逃獄,
或許是這樣,但我寧可將他挖地道的舉動,
當作是一種希望看到牆後新世界的努力,
因為如電影所演,他這地道挖通的時間也有好一陣了,
但他始終沒有離開,這因為他認為自己有罪,
他應該可以為朋友多做更多的事,所以他留下來,
直到真相大白、湯米被殺,他才真正想要逃離這個地方,尋回他的人生。
我常覺得安迪的逃獄過程是充滿象徵意涵的,
那五百碼的下水道就好像鯊堡裡不為人知的罪惡,
等安迪在雨中洗滌乾淨,他恢復了自由,也恢復了那最純白的自己。
「他走了,有時讓我感傷……有的鳥畢竟是關不住的,牠們的羽翼太光輝了」
五
在戲裡面,將假釋後的瑞德和另外一個老囚犯「老布」的處境做了一個對照,
同樣的垂垂老矣,同樣的在超市工作,同樣的住同一間旅館同一個房間,
如果容許我做一個更延伸的對照,安迪跟老布養的烏鴉「小傑」是可以連結的,
小傑外表全身漆黑(安迪的外在則是被人抹黑背上了罪名)
小傑最重要居所在圖書室裡,而小傑最後終於自鯊堡離開,一去不回……
最後出獄的老布找不到小傑的下落,但瑞德永遠記得安迪對他說的話,
這股對於未來寄望的有無,造成兩人最後步向不同的道路。
同樣提著行李,站上了小矮凳,在樑上刻上了字,
「到此一遊」的老布選擇一死,將這裡作為成為他人生最後的句點,
刻下「瑞德也來過」的瑞德卻在安迪的指引下重新出發……
等他坐上巴士,邁向邊界,瑞德他終於又敢說出那兩個字……
「我發現自己興奮得坐不住,甚至無法思考。
我想這是只有自由人才能感受到的雀躍,
一個站在旅程起點的自由人,而目的地充滿了可能性。
我希望能順利渡過邊界。
我希望能遇見我的老友,然後跟他握手。
我希望太平洋跟夢中一樣藍。
我希望。」
希望,是的,就是希望。
「恐懼讓你淪爲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無論如何,請別忘了希望。
因為——「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neilcat 2006.03.01
--
五行茶,或號杜白,原名不詳,出身不明,事蹟亦多不可考。
但知其貌寢腹便,口吃多疾,落拓江湖,據近人某考證,實一混吃等死之米蟲是也。
出處:民明書房刊〈中華民國米蟲傳〉頁百二十三
※個人部落格「星期一的胡言亂語」:http://blog.xuite.net/neilcat/neilcat
--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07-10-03T10:10
at 2007-10-03T10:10
By William
at 2007-10-05T19:32
at 2007-10-05T19:32
By Wallis
at 2007-10-07T05:57
at 2007-10-07T05:57
By Daniel
at 2007-10-10T11:09
at 2007-10-10T11:09
By Caitlin
at 2007-10-12T19:17
at 2007-10-12T19:17
By Joe
at 2007-10-15T00:37
at 2007-10-15T00:37
By David
at 2007-10-18T06:31
at 2007-10-18T06:31
By Sandy
at 2007-10-21T16:00
at 2007-10-21T16:00
By Blanche
at 2007-10-21T20:42
at 2007-10-21T20:42
By Annie
at 2007-10-26T12:18
at 2007-10-26T12:18
By Connor
at 2007-10-30T00:03
at 2007-10-30T00:03
By Annie
at 2007-11-02T18:54
at 2007-11-02T18:54
By Carol
at 2007-11-06T03:42
at 2007-11-06T03:42
By Todd Johnson
at 2007-11-07T14:22
at 2007-11-07T14:22
By Mia
at 2007-11-10T22:15
at 2007-11-10T22:15
By Ethan
at 2007-11-12T19:38
at 2007-11-12T19:38
By Barb Cronin
at 2007-11-16T03:32
at 2007-11-16T03:32
By Enid
at 2007-11-17T08:31
at 2007-11-17T08:31
By Hamiltion
at 2007-11-18T04:54
at 2007-11-18T04:54
By Zenobia
at 2007-11-22T17:23
at 2007-11-22T17:23
By Rebecca
at 2007-11-27T05:50
at 2007-11-27T05:50
By Victoria
at 2007-11-30T11:24
at 2007-11-30T11:24
By Una
at 2007-12-01T08:08
at 2007-12-01T08:08
By Puput
at 2007-12-02T00:57
at 2007-12-02T00:57
By Olga
at 2007-12-03T23:08
at 2007-12-03T23:08
By Agatha
at 2007-12-04T19:40
at 2007-12-04T19:40
By Selena
at 2007-12-07T23:00
at 2007-12-07T23:00
By Noah
at 2007-12-09T08:59
at 2007-12-09T08:59
By Daniel
at 2007-12-10T06:33
at 2007-12-10T06:33
By Una
at 2007-12-14T19:49
at 2007-12-14T19:49
By Charlie
at 2007-12-17T12:39
at 2007-12-17T12:39
By Ingrid
at 2007-12-20T10:01
at 2007-12-20T10:01
By Freda
at 2007-12-20T15:03
at 2007-12-20T15:03
By Edwina
at 2007-12-23T04:40
at 2007-12-23T04:40
By Ula
at 2007-12-24T20:48
at 2007-12-24T20:48
By Necoo
at 2007-12-25T18:24
at 2007-12-25T18:24
By Oliver
at 2007-12-29T17:06
at 2007-12-29T17:06
By Audriana
at 2007-12-31T04:38
at 2007-12-31T04:38
By Andrew
at 2008-01-02T10:59
at 2008-01-02T10:59
By Dinah
at 2008-01-07T01:14
at 2008-01-07T01:14
By Enid
at 2008-01-10T12:04
at 2008-01-10T12:04
By Robert
at 2008-01-15T01:31
at 2008-01-15T01:31
By Heather
at 2008-01-19T13:29
at 2008-01-19T13:29
By Mason
at 2008-01-24T06:54
at 2008-01-24T06:54
By Hazel
at 2008-01-25T06:12
at 2008-01-25T06:12
By Mia
at 2008-01-28T01:36
at 2008-01-28T01:36
By Cara
at 2008-01-31T03:05
at 2008-01-31T03:05
By Margaret
at 2008-01-31T23:42
at 2008-01-31T23:42
By Elizabeth
at 2008-02-03T23:41
at 2008-02-03T23:41
By Ophelia
at 2008-02-07T06:13
at 2008-02-07T06:13
By Belly
at 2008-02-10T02:46
at 2008-02-10T02:46
By Adele
at 2008-02-14T22:44
at 2008-02-14T22:44
By Jake
at 2008-02-18T21:35
at 2008-02-18T21:35
By Olive
at 2008-02-23T04:31
at 2008-02-23T04:31
By Isabella
at 2008-02-24T07:01
at 2008-02-24T07:01
By Ivy
at 2008-02-26T17:03
at 2008-02-26T17:03
By Mary
at 2008-02-27T12:43
at 2008-02-27T12:43
By Jake
at 2008-02-29T04:05
at 2008-02-29T04:05
By Heather
at 2008-03-04T20:30
at 2008-03-04T20:30
By Daph Bay
at 2008-03-09T11:36
at 2008-03-09T11:36
By Irma
at 2008-03-11T13:36
at 2008-03-11T13:36
By Rachel
at 2008-03-16T07:59
at 2008-03-16T07:59
By Vanessa
at 2008-03-20T20:06
at 2008-03-20T20:06
By Freda
at 2008-03-24T18:36
at 2008-03-24T18:36
By Hedy
at 2008-03-26T20:29
at 2008-03-26T20:29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3-30T04:21
at 2008-03-30T04:21
By Annie
at 2008-04-02T11:58
at 2008-04-02T11:58
By Barb Cronin
at 2008-04-03T01:33
at 2008-04-03T01:33
By Sandy
at 2008-04-05T07:29
at 2008-04-05T07:29
By Ursula
at 2008-04-09T03:22
at 2008-04-09T03:22
By Joseph
at 2008-04-12T00:26
at 2008-04-12T00:26
By Ethan
at 2008-04-13T10:06
at 2008-04-13T10:06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4-15T16:06
at 2008-04-15T16:06
By Dorothy
at 2008-04-17T13:37
at 2008-04-17T13:37
By Lauren
at 2008-04-21T12:59
at 2008-04-21T12:59
By Hedy
at 2008-04-22T12:31
at 2008-04-22T12:31
By Hamiltion
at 2008-04-25T23:56
at 2008-04-25T23:56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4-28T21:07
at 2008-04-28T21:07
By Kristin
at 2008-04-30T23:22
at 2008-04-30T23:22
By Sarah
at 2008-05-01T06:15
at 2008-05-01T06:15
By Hedwig
at 2008-05-04T05:26
at 2008-05-04T05:26
By William
at 2008-05-07T16:33
at 2008-05-07T16:33
By Margaret
at 2008-05-09T02:02
at 2008-05-09T02:02
By Enid
at 2008-05-10T10:20
at 2008-05-10T10:20
By Carol
at 2008-05-13T00:12
at 2008-05-13T00:12
By Daniel
at 2008-05-14T23:43
at 2008-05-14T23:43
By Selena
at 2008-05-17T15:35
at 2008-05-17T15:35
By Mason
at 2008-05-19T17:59
at 2008-05-19T17:59
By Steve
at 2008-05-20T02:19
at 2008-05-20T02:19
By James
at 2008-05-21T11:05
at 2008-05-21T11:05
By Selena
at 2008-05-23T19:02
at 2008-05-23T19:02
Related Posts
色戒最愛的畫面(內有雷)
By Tracy
at 2007-10-01T09:59
at 2007-10-01T09:59
銀幕配額制度下的韓國電影
By Irma
at 2007-10-01T06:31
at 2007-10-01T06:31
吐槽東京鐵塔
By Doris
at 2007-10-01T01:49
at 2007-10-01T01:49
色戒 -有時候,愛情最難的只是相信-
By Puput
at 2007-10-01T01:18
at 2007-10-01T01:18
為什麼刺激1995會這麼受歡迎?
By Emma
at 2007-10-01T00:38
at 2007-10-01T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