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特派員停播爭議 公視董事製作人互控 - 公視
By Tracy
at 2014-12-16T13:49
at 2014-12-16T13:4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ZSbJHC ]
作者: sarada (Tin man with no hear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獨立特派員停播爭議 公視董事製作人互控
時間: Mon Dec 15 01:30:56 2014
http://newtalk.tw/news/2014/12/14/54774.html
獨立特派員停播爭議 公視董事製作人互控
新頭殼newtalk2014.12.14 林雨佑/台北報導
公視日前傳出新聞專題節目「獨立特派員」因公視高層覺得收視率不佳及成本考量,決定
將該節目停播後,引發外界抗議,最後只好改以換時段播出。
被點名干涉節目的公視董事姜雪影今(14)天強調,「獨立特派員」是被本來就有的「多
元評量指標」列管,絕對不是因為收視率而被檢討;並要點名她的人拿出證據。而點名姜
的「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胡毋意則反擊,「(證據)不是憑空想像的」。
非由公視官方或媒體觀察組織,由公視節目「有話好說」主持人陳信聰等員工今天下午自
己舉辦一場「公視新聞節目不好看?怎麼辦?」座談會,並邀請多名媒體人、學者出席。
座談會全程有網路轉播,讓網友參與,現場也有20多人參與,其中大部份是公視員工和媒
體人,而公視總經理和董事姜雪影也坐在台下,4小時全程參與。
雖然座談會主題是「公視新聞節目現況檢視與未來」、
「如何評價公視新聞?上下檔機制?」,
但因為公視最近剛發生「獨立特派員」被停播後來改以換時段播出的爭議,且事件當事人
多半都在現場,因此座談會大部份時間也環繞在該事件上。
對於之前被「獨立特派員」發聲明直接點名干涉節目,姜雪影先相當不滿地暗批,她自己
是學習傳統新聞出身,所以她只會按照事實講話,因此很直接很尖銳,「做新聞的如果要
罵人一定有所本」。
談到治理跟管理的份際,姜雪影也認同,董事會絕對不能把手伸進管理,對節目內容或是
上下檔都不能指指點點。
姜雪影強調,
*被指涉的節目(獨立特派員)絕對不是因為收視率而被檢討,
*它已經被檢討超過一年了,它是被多元評量指標列為被管對象
*說要被下擋也不是「被指涉的董事(姜本人)」提出來的,
*其實9月新聞部內部會議記錄就已經提到這件事情,
*她絕對沒有把手伸進去。
姜雪影嚴正地說,「指控的人請把證據、事實拿出來說話」
被姜雪影質疑的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胡毋意接著反擊,她認為,節目做了7年有瓶頸,也
會有要檢討的東西,長久以來節目內部也在檢討,核心價值是否有流失過。她在今年6月接
獲節目停播訊息時候,瞭解到的就是很單純用收視率來看,但她要澄清,節目在多元評量
裡的「收視質」部分評量很好,也沒有被列管一年的事情。
胡毋意覺得,若用收視率理由停播或調時段的話,因為他們自己是內部員工,也沒有什麼
話可講,但公視什麼時段該放什麼節目,這是大家所期待的。新聞部需不需要深度報導或
調查報導,也是需要整體評估,不是說停掉節目就能解決問題,
至於為什麼她們會點名姜雪影,胡毋意只願意說,「(證據)不是憑空想像的」。
「獨立特派員」記者李瓊月表示,這屆董事會出現了以往沒有的「新聞工作小組」跟「節
目工作小組」,小組會密切跟節目主管討論,並作出一些決定,這部分她無法理解。
其實當初「獨立特派員」是有策略性地排在禮拜三晚上,現在該時段卻被換成一個外製的
節目,讓她質疑「這是誰推薦的?」,若是董事會推薦的,那以後只要有哪個董事喜歡什
麼節目就可以推薦,這樣會讓管理者很混亂,此例一開,她怕會有很多後患。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也說,現在對於節目停播、換時段的事情眾說紛紜,公視應該要好好調
查清楚。節目不是不能停,而是停了之後要播什麼。如果節目停掉之後要播調查報導的話
,他很樂意把他自己的報導免費給公視播出。講到這裡,一旁的陳信聰還虧說「還是收一
下啦!」,李則笑說「收1塊錢」。
李惠仁認為,節目的製作人、記者都可以換,但價值不能變;他更認為,以壹傳媒前主席
黎智英的經營情形來說,如果公視是交給黎智英管理的話,員工的能力可能都會被逼出來
。
至於「獨立特派員」到底是不是收視率問題產生爭議,
會後新頭殼記者詢問姜雪影,姜說去問總經理曠湘霞,曠湘霞則說要去問新聞部經理。
也在現場全程參與的新聞部經理侯惠芳受訪時表示,收視率不是唯一考量,但確實佔了多
元評量中很大部份,之前獨立特派員就因為節奏太慢也被檢討過。
她認為,
現在節目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明」,因為節目什麼主題都可以做,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他們內部現在也在討論是不是要製作一個新的新聞專題報導節目。
備註:
獨立特派員FB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news
如果要閱讀一本公共媒體出版的新聞雜誌,你希望它長什麼樣子呢?
只有不公不義? 只有老人弱勢? 只有人權食安與環境教育?
還是跟著主流媒體關注的議題去跑?
是單一調性的專刊, 還是多元資訊的雜誌?
是國內版? 還是國際版? 或者是綜合版?
是淺顯易懂的說故事看是非, 還是要深入一些的觀看議題的多個面向?
不同的選擇, 背後的製作成本就不同 (包含時間人力金錢)
做為一個觀眾,
你願意花些時間等待與閱讀有用的內容,
還是要閱讀快速端出, 但片面淺顯的訊息?
有想法的朋友,也歡迎你告訴我,
關於一本你想閱讀的公共雜誌長怎樣?
--
作者: sarada (Tin man with no hear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獨立特派員停播爭議 公視董事製作人互控
時間: Mon Dec 15 01:30:56 2014
http://newtalk.tw/news/2014/12/14/54774.html
獨立特派員停播爭議 公視董事製作人互控
新頭殼newtalk2014.12.14 林雨佑/台北報導
公視日前傳出新聞專題節目「獨立特派員」因公視高層覺得收視率不佳及成本考量,決定
將該節目停播後,引發外界抗議,最後只好改以換時段播出。
被點名干涉節目的公視董事姜雪影今(14)天強調,「獨立特派員」是被本來就有的「多
元評量指標」列管,絕對不是因為收視率而被檢討;並要點名她的人拿出證據。而點名姜
的「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胡毋意則反擊,「(證據)不是憑空想像的」。
非由公視官方或媒體觀察組織,由公視節目「有話好說」主持人陳信聰等員工今天下午自
己舉辦一場「公視新聞節目不好看?怎麼辦?」座談會,並邀請多名媒體人、學者出席。
座談會全程有網路轉播,讓網友參與,現場也有20多人參與,其中大部份是公視員工和媒
體人,而公視總經理和董事姜雪影也坐在台下,4小時全程參與。
雖然座談會主題是「公視新聞節目現況檢視與未來」、
「如何評價公視新聞?上下檔機制?」,
但因為公視最近剛發生「獨立特派員」被停播後來改以換時段播出的爭議,且事件當事人
多半都在現場,因此座談會大部份時間也環繞在該事件上。
對於之前被「獨立特派員」發聲明直接點名干涉節目,姜雪影先相當不滿地暗批,她自己
是學習傳統新聞出身,所以她只會按照事實講話,因此很直接很尖銳,「做新聞的如果要
罵人一定有所本」。
談到治理跟管理的份際,姜雪影也認同,董事會絕對不能把手伸進管理,對節目內容或是
上下檔都不能指指點點。
姜雪影強調,
*被指涉的節目(獨立特派員)絕對不是因為收視率而被檢討,
*它已經被檢討超過一年了,它是被多元評量指標列為被管對象
*說要被下擋也不是「被指涉的董事(姜本人)」提出來的,
*其實9月新聞部內部會議記錄就已經提到這件事情,
*她絕對沒有把手伸進去。
姜雪影嚴正地說,「指控的人請把證據、事實拿出來說話」
被姜雪影質疑的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胡毋意接著反擊,她認為,節目做了7年有瓶頸,也
會有要檢討的東西,長久以來節目內部也在檢討,核心價值是否有流失過。她在今年6月接
獲節目停播訊息時候,瞭解到的就是很單純用收視率來看,但她要澄清,節目在多元評量
裡的「收視質」部分評量很好,也沒有被列管一年的事情。
胡毋意覺得,若用收視率理由停播或調時段的話,因為他們自己是內部員工,也沒有什麼
話可講,但公視什麼時段該放什麼節目,這是大家所期待的。新聞部需不需要深度報導或
調查報導,也是需要整體評估,不是說停掉節目就能解決問題,
至於為什麼她們會點名姜雪影,胡毋意只願意說,「(證據)不是憑空想像的」。
「獨立特派員」記者李瓊月表示,這屆董事會出現了以往沒有的「新聞工作小組」跟「節
目工作小組」,小組會密切跟節目主管討論,並作出一些決定,這部分她無法理解。
其實當初「獨立特派員」是有策略性地排在禮拜三晚上,現在該時段卻被換成一個外製的
節目,讓她質疑「這是誰推薦的?」,若是董事會推薦的,那以後只要有哪個董事喜歡什
麼節目就可以推薦,這樣會讓管理者很混亂,此例一開,她怕會有很多後患。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也說,現在對於節目停播、換時段的事情眾說紛紜,公視應該要好好調
查清楚。節目不是不能停,而是停了之後要播什麼。如果節目停掉之後要播調查報導的話
,他很樂意把他自己的報導免費給公視播出。講到這裡,一旁的陳信聰還虧說「還是收一
下啦!」,李則笑說「收1塊錢」。
李惠仁認為,節目的製作人、記者都可以換,但價值不能變;他更認為,以壹傳媒前主席
黎智英的經營情形來說,如果公視是交給黎智英管理的話,員工的能力可能都會被逼出來
。
至於「獨立特派員」到底是不是收視率問題產生爭議,
會後新頭殼記者詢問姜雪影,姜說去問總經理曠湘霞,曠湘霞則說要去問新聞部經理。
也在現場全程參與的新聞部經理侯惠芳受訪時表示,收視率不是唯一考量,但確實佔了多
元評量中很大部份,之前獨立特派員就因為節奏太慢也被檢討過。
她認為,
現在節目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明」,因為節目什麼主題都可以做,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他們內部現在也在討論是不是要製作一個新的新聞專題報導節目。
備註:
獨立特派員FB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news
如果要閱讀一本公共媒體出版的新聞雜誌,你希望它長什麼樣子呢?
只有不公不義? 只有老人弱勢? 只有人權食安與環境教育?
還是跟著主流媒體關注的議題去跑?
是單一調性的專刊, 還是多元資訊的雜誌?
是國內版? 還是國際版? 或者是綜合版?
是淺顯易懂的說故事看是非, 還是要深入一些的觀看議題的多個面向?
不同的選擇, 背後的製作成本就不同 (包含時間人力金錢)
做為一個觀眾,
你願意花些時間等待與閱讀有用的內容,
還是要閱讀快速端出, 但片面淺顯的訊息?
有想法的朋友,也歡迎你告訴我,
關於一本你想閱讀的公共雜誌長怎樣?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14-12-18T03:15
at 2014-12-18T03:15
By Mary
at 2014-12-18T15:20
at 2014-12-18T15:20
By Hamiltion
at 2014-12-23T13:59
at 2014-12-23T13:59
By Caroline
at 2014-12-26T22:11
at 2014-12-26T22:11
By Kama
at 2014-12-30T11:15
at 2014-12-30T11:1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12-31T03:30
at 2014-12-31T03:30
By Linda
at 2015-01-03T00:04
at 2015-01-03T00:04
By Hedwig
at 2015-01-05T11:32
at 2015-01-05T11:32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1-06T22:09
at 2015-01-06T22:09
By Hedda
at 2015-01-11T11:47
at 2015-01-11T11:47
By Isabella
at 2015-01-13T19:25
at 2015-01-13T19:25
By Christine
at 2015-01-18T15:11
at 2015-01-18T15:11
By Queena
at 2015-01-18T23:37
at 2015-01-18T23:37
By Caitlin
at 2015-01-22T16:26
at 2015-01-22T16:26
By Valerie
at 2015-01-24T03:21
at 2015-01-24T03:21
By George
at 2015-01-24T11:56
at 2015-01-24T11:56
By Odelette
at 2015-01-29T05:11
at 2015-01-29T05:11
By Aaliyah
at 2015-02-02T07:02
at 2015-02-02T07:02
By Callum
at 2015-02-04T01:01
at 2015-02-04T01:01
By Suhail Hany
at 2015-02-08T21:42
at 2015-02-08T21:42
Related Posts
Fw: 沒了《獨立特派員》,台灣還想要有《舉報者》嗎?
By Lucy
at 2014-12-12T13:31
at 2014-12-12T13:31
公視新聞節目不好看?怎麼辦?(12/14座談
By Hazel
at 2014-12-12T13:09
at 2014-12-12T13:09
公視以收視率為由 「獨立特派員」被改時段
By Lauren
at 2014-12-03T13:51
at 2014-12-03T13:51
公視《獨立特派員》要停播了!(新增詢問回應
By William
at 2014-12-03T13:46
at 2014-12-03T13:46
【公庫】公共電視 自我放棄 (管中祥)
By Kama
at 2014-12-02T15:19
at 2014-12-02T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