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 - 電影

By Hazel
at 2017-06-25T22:10
at 2017-06-25T22:10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出處: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0137
《生存家族》- 失去了甚麼,必然還留下甚麼……
編導:矢口史靖
演員:小日向文世、深津繪里、泉澤祐希、葵若菜
接觸日本電影以來,我通常都很能坦然地接受所謂的「神展開」設定,像是去年宮藤官九
郎的《地獄哪有那麼HIGH》,就是我能接受的尺度,即便多數日本電影都還有著在寫實中
,細心描繪生活小事,以擴大到日本社會的整體現象,但像《生存家族》這樣的電影,則
是取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以下有雷,小心踩踏----------------
首先,在人類的文明持續不斷進步,對地球的資源不斷剝削,各個個體在規律生活的社會
體制下,將許多文明帶來的便利視為理所當然,而《生存家族》則是設定電力(準確來說
,在電影中比較像是能源)因不明原因消失,眾多賴以維生與生存的工具與便利,就這樣
變成廢物堆積,並從這平凡的一家四口,在失去電力後,進而變成魯蛇家族的生存之旅,
這簡易卻又不脫離真實的展開,造就了《生存家族》後續推動的成長公路之旅。
這一路去往鄉下鹿兒島上,可以見到在人們無法快速通訊的狀態下,各種異地有電力的傳
聞四起,開始人云亦云,沒有經過求證,就茫然前行的狀態變這樣使然,然而,不論是否
有良好的通訊媒介,人類社會演變至今,總是存在這樣的現象,實為反諷。
同時,這一路上也能見證到社會規則被打破的狀態,在人類回歸到只有求生本能的想法時
,所謂更多的奢侈品與金錢鈔票,都比不上一瓶水或是一份食物,所有現代人類制訂的「
貨幣交易」,回歸到「以物易物」,所有無法延續生命的包裝與華麗,全都化作垃圾與糞
土,因此,所有的「價值」,也因此被重新定義。
在人性的比較、表象、謊言與貪婪,也在每個生存的關鍵時刻不時出現,然而,並不會讓
人覺得怨恨或是覺得可恥,只因為當我們在那樣的狀況下,我們也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像是這一家人準備休息煮食時,跟身邊一對陌生人聊天聊到有沒有多的水或食物,但媽媽
與孩子的反應,就是收起食物跟工具,確認是否對方有可以交換的補給品,但這樣的心態
與動機是再正常不過的,我想這就是「在生存邊界,是沒有所謂同情可言。」的感悟吧!
而搶奪、偷竊、絕望、猶疑等遭遇或情緒,不斷在這一家人還無法全然體悟生存與情感連
繫時,多次的造訪與考驗著,直到抓豬後,被迫進到了一家自給自足的老人家打工住宿,
才開始有著全然的轉變,有著穩定與安穩的條件,才有情感與思想可言,而最終一家人都
選擇脫離舒適圈,繼續前行,即便途中父親在一場暴雨中,因為度和而與家人失散,但最
後,導演矢口史靖還是給了一個帶著希望的象徵符號,讓這一家人體會與認知到真正的失
去後,才更懂得失而復得與重逢的喜悅。
最後,電影呈現的剪接手法,簡單俐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同時更難得的是,以這一家
人的觀點為主軸,延伸出去的分支情節,都達到強化主題的效果,這點實為難得,同時,
電影中呈現出沒有電力後的世界,其實不時也有美妙的時刻出現,就像是這一家人放下燭
火,在陽台仰望沒有光害的天空,看見了繁星閃爍,我想,這也是從悲觀面充斥的劇情結
構,或甚至是社會狀態,來換個角度,就會有不一樣的樂觀出現。
--
《生存家族》- 失去了甚麼,必然還留下甚麼……
編導:矢口史靖
演員:小日向文世、深津繪里、泉澤祐希、葵若菜
接觸日本電影以來,我通常都很能坦然地接受所謂的「神展開」設定,像是去年宮藤官九
郎的《地獄哪有那麼HIGH》,就是我能接受的尺度,即便多數日本電影都還有著在寫實中
,細心描繪生活小事,以擴大到日本社會的整體現象,但像《生存家族》這樣的電影,則
是取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以下有雷,小心踩踏----------------
首先,在人類的文明持續不斷進步,對地球的資源不斷剝削,各個個體在規律生活的社會
體制下,將許多文明帶來的便利視為理所當然,而《生存家族》則是設定電力(準確來說
,在電影中比較像是能源)因不明原因消失,眾多賴以維生與生存的工具與便利,就這樣
變成廢物堆積,並從這平凡的一家四口,在失去電力後,進而變成魯蛇家族的生存之旅,
這簡易卻又不脫離真實的展開,造就了《生存家族》後續推動的成長公路之旅。
這一路去往鄉下鹿兒島上,可以見到在人們無法快速通訊的狀態下,各種異地有電力的傳
聞四起,開始人云亦云,沒有經過求證,就茫然前行的狀態變這樣使然,然而,不論是否
有良好的通訊媒介,人類社會演變至今,總是存在這樣的現象,實為反諷。
同時,這一路上也能見證到社會規則被打破的狀態,在人類回歸到只有求生本能的想法時
,所謂更多的奢侈品與金錢鈔票,都比不上一瓶水或是一份食物,所有現代人類制訂的「
貨幣交易」,回歸到「以物易物」,所有無法延續生命的包裝與華麗,全都化作垃圾與糞
土,因此,所有的「價值」,也因此被重新定義。
在人性的比較、表象、謊言與貪婪,也在每個生存的關鍵時刻不時出現,然而,並不會讓
人覺得怨恨或是覺得可恥,只因為當我們在那樣的狀況下,我們也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像是這一家人準備休息煮食時,跟身邊一對陌生人聊天聊到有沒有多的水或食物,但媽媽
與孩子的反應,就是收起食物跟工具,確認是否對方有可以交換的補給品,但這樣的心態
與動機是再正常不過的,我想這就是「在生存邊界,是沒有所謂同情可言。」的感悟吧!
而搶奪、偷竊、絕望、猶疑等遭遇或情緒,不斷在這一家人還無法全然體悟生存與情感連
繫時,多次的造訪與考驗著,直到抓豬後,被迫進到了一家自給自足的老人家打工住宿,
才開始有著全然的轉變,有著穩定與安穩的條件,才有情感與思想可言,而最終一家人都
選擇脫離舒適圈,繼續前行,即便途中父親在一場暴雨中,因為度和而與家人失散,但最
後,導演矢口史靖還是給了一個帶著希望的象徵符號,讓這一家人體會與認知到真正的失
去後,才更懂得失而復得與重逢的喜悅。
最後,電影呈現的剪接手法,簡單俐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同時更難得的是,以這一家
人的觀點為主軸,延伸出去的分支情節,都達到強化主題的效果,這點實為難得,同時,
電影中呈現出沒有電力後的世界,其實不時也有美妙的時刻出現,就像是這一家人放下燭
火,在陽台仰望沒有光害的天空,看見了繁星閃爍,我想,這也是從悲觀面充斥的劇情結
構,或甚至是社會狀態,來換個角度,就會有不一樣的樂觀出現。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17-06-26T23:33
at 2017-06-26T23:33

By Mason
at 2017-06-30T14:58
at 2017-06-30T14:58

By Odelette
at 2017-07-01T02:00
at 2017-07-01T02:00

By Hedy
at 2017-07-05T20:30
at 2017-07-05T20:30

By Callum
at 2017-07-10T00:03
at 2017-07-10T00:03

By Mason
at 2017-07-13T21:00
at 2017-07-13T21:00

By Selena
at 2017-07-14T23:50
at 2017-07-14T23:50
Related Posts
電影「林肯」一段劇情的問題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6-25T21:50
at 2017-06-25T21:50
惡靈古堡-血仇

By Daniel
at 2017-06-25T21:45
at 2017-06-25T21:45
變形金剛五,一桌好菜煮成餿水

By Tracy
at 2017-06-25T21:20
at 2017-06-25T21:20
《東京喰種》電影最新劇照

By Hedda
at 2017-06-25T21:15
at 2017-06-25T21:15
密探 東森電影台 21:00

By William
at 2017-06-25T21:12
at 2017-06-25T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