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造、部落參與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泰雅千年 - 紀錄片

By Enid
at 2008-05-10T02:06
at 2008-05-10T02: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boriginal 看板]
作者: clean ( 尋˙找) 看板: Aboriginal
標題: 一部由社區營造、部落參與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泰雅千年
時間: Sat May 10 02:05:08 2008
http://tw.myblog.yahoo.com/tzuying-blog/article?mid=49&prev=55&next=-1
(有圖)
一部由社區營造、部落參與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泰雅千年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魏攸芳/苗栗縣報導】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從2006年7月開始委託吾鄉工作坊拍攝,歷時11個月,在偏遠的
新竹縣後山,鎮西堡及新光部落的泰雅族人不同於過去只是「被拍攝的對象」而已,他們
成為這部影片的主體,全程參與籌拍工程,開創「社區營造模式」的影片拍攝先河。
◎演自己的祖先、搭蓋泰雅傳統部落,傳承泰雅Gaga的智慧◎
從2006年七月開始,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支持下,吾鄉工作坊(社區營造、影片製作)
結合靜宜大學生態系林益仁教授研究團隊(原住民生態文化)、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
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陳文彬、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原住民主題漫畫家邱若龍等
跨領域工作團隊,進行籌拍【泰雅千年】影片。在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泰雅族部落,如
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桃園縣復興鄉、苗栗縣泰安鄉、台中縣和平鄉等地進行田野調查
與勘景,最後決定在鎮西堡、新光部落搭建古泰雅傳統部落,並邀請二個部落的泰雅族人
共同參與,其參與工作內容如下:
1. 組成「鎮西堡、新光部落工作委員會」,透過各種會議和分工,參與影片拍攝與前、
後製的過程,重建並傳承泰雅族的生態文化智慧。
2. 兩個部落約四百餘人次參與泰雅古部落的搭建,作為影片主場景;影片拍攝完,成為
全國獨一無二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園區,作為部落的公共文化財,促進文化傳承與產業升值
。
3. 經試鏡後,兩個部落男女老少約三十人,參與差事劇團鍾喬團長帶領的肢體訓練工作
坊,將飾演自己的祖先,參與【泰雅千年】的演出。
這些参與籌備工作,不只是為影片拍攝做準備,也深具傳承泰雅傳統知識的民族教育意義
。部落搭建【泰雅傳統聚落】的計畫,也獲得「第七屆福特汽車環保獎」首獎的肯定,在
福特汽車企業贊助下,部落搭建【泰雅傳統聚落】的理想才得以讓部落擴大參與並順利完
成。這部開創「社區營造模式」的影片,從籌備到拍攝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部精采的紀錄片
,已由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全程拍攝紀錄,以原住民觀點紀錄部落參與拍攝【泰雅千年
】的過程,呈現部落觀點、漢人導演觀點、演員觀點等,過程中的溝通、衝突、合作、火
花,一部具有不同族群身分、不同觀察角度的多元觀點紀錄片。
◎【泰雅千年】主軸與特色◎
這支劇情片以古泰雅族的部落遷徙及現代泰雅族人的都市流離為主軸,古今交錯,呈現泰
雅族的生態文化智慧及族群流徙的歷史滄桑。
1.以「泰雅遷徙」為主題,「現代」與「傳統」並呈
影片拍攝以「遷徙」作為核心,呈現古泰雅部落遷徙過程中所展現的各種生活經驗與生態
智慧。透過流落都市的原住民中年板治,敘述原住民在現代化都市中的窘境,運用「現代
」、「傳統」交錯的手法,正彰顯出泰雅Gaga可以隨時代改變的意義。
2.標識「尋根意識」的價值
透過一個在都市叢林裡遊蕩的原住民中年人--板治,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從都市流浪回部
落,在族人溫暖的接納和巴度瘋癲的互動中,板治彷彿重新喚回失去的記憶,原本流浪的
生命不再流浪,回到部落成為泰雅真正的勇士。
3.史詩般的壯闊山景&細膩動人的情感
泰雅族是一個山的民族,雖然分佈在不同的山嶺,但他們在山林間穿梭的矯健身影、走在
稜線上艱辛的遷徙過程、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生活經驗和智慧,都表現出泰雅族人既取之於
山林,卻也是山林的守護者。本片將呈現史詩般壯闊的遷徙場景,也將表現泰雅族人眼中
細膩動人的自然姿態。
--
作者: clean ( 尋˙找) 看板: Aboriginal
標題: 一部由社區營造、部落參與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泰雅千年
時間: Sat May 10 02:05:08 2008
http://tw.myblog.yahoo.com/tzuying-blog/article?mid=49&prev=55&next=-1
(有圖)
一部由社區營造、部落參與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泰雅千年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魏攸芳/苗栗縣報導】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從2006年7月開始委託吾鄉工作坊拍攝,歷時11個月,在偏遠的
新竹縣後山,鎮西堡及新光部落的泰雅族人不同於過去只是「被拍攝的對象」而已,他們
成為這部影片的主體,全程參與籌拍工程,開創「社區營造模式」的影片拍攝先河。
◎演自己的祖先、搭蓋泰雅傳統部落,傳承泰雅Gaga的智慧◎
從2006年七月開始,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支持下,吾鄉工作坊(社區營造、影片製作)
結合靜宜大學生態系林益仁教授研究團隊(原住民生態文化)、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
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陳文彬、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原住民主題漫畫家邱若龍等
跨領域工作團隊,進行籌拍【泰雅千年】影片。在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泰雅族部落,如
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桃園縣復興鄉、苗栗縣泰安鄉、台中縣和平鄉等地進行田野調查
與勘景,最後決定在鎮西堡、新光部落搭建古泰雅傳統部落,並邀請二個部落的泰雅族人
共同參與,其參與工作內容如下:
1. 組成「鎮西堡、新光部落工作委員會」,透過各種會議和分工,參與影片拍攝與前、
後製的過程,重建並傳承泰雅族的生態文化智慧。
2. 兩個部落約四百餘人次參與泰雅古部落的搭建,作為影片主場景;影片拍攝完,成為
全國獨一無二的泰雅族生態文化園區,作為部落的公共文化財,促進文化傳承與產業升值
。
3. 經試鏡後,兩個部落男女老少約三十人,參與差事劇團鍾喬團長帶領的肢體訓練工作
坊,將飾演自己的祖先,參與【泰雅千年】的演出。
這些参與籌備工作,不只是為影片拍攝做準備,也深具傳承泰雅傳統知識的民族教育意義
。部落搭建【泰雅傳統聚落】的計畫,也獲得「第七屆福特汽車環保獎」首獎的肯定,在
福特汽車企業贊助下,部落搭建【泰雅傳統聚落】的理想才得以讓部落擴大參與並順利完
成。這部開創「社區營造模式」的影片,從籌備到拍攝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部精采的紀錄片
,已由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全程拍攝紀錄,以原住民觀點紀錄部落參與拍攝【泰雅千年
】的過程,呈現部落觀點、漢人導演觀點、演員觀點等,過程中的溝通、衝突、合作、火
花,一部具有不同族群身分、不同觀察角度的多元觀點紀錄片。
◎【泰雅千年】主軸與特色◎
這支劇情片以古泰雅族的部落遷徙及現代泰雅族人的都市流離為主軸,古今交錯,呈現泰
雅族的生態文化智慧及族群流徙的歷史滄桑。
1.以「泰雅遷徙」為主題,「現代」與「傳統」並呈
影片拍攝以「遷徙」作為核心,呈現古泰雅部落遷徙過程中所展現的各種生活經驗與生態
智慧。透過流落都市的原住民中年板治,敘述原住民在現代化都市中的窘境,運用「現代
」、「傳統」交錯的手法,正彰顯出泰雅Gaga可以隨時代改變的意義。
2.標識「尋根意識」的價值
透過一個在都市叢林裡遊蕩的原住民中年人--板治,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從都市流浪回部
落,在族人溫暖的接納和巴度瘋癲的互動中,板治彷彿重新喚回失去的記憶,原本流浪的
生命不再流浪,回到部落成為泰雅真正的勇士。
3.史詩般的壯闊山景&細膩動人的情感
泰雅族是一個山的民族,雖然分佈在不同的山嶺,但他們在山林間穿梭的矯健身影、走在
稜線上艱辛的遷徙過程、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生活經驗和智慧,都表現出泰雅族人既取之於
山林,卻也是山林的守護者。本片將呈現史詩般壯闊的遷徙場景,也將表現泰雅族人眼中
細膩動人的自然姿態。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北電影獎短片動畫紀錄片入圍名單出爐

By Regina
at 2008-05-08T23:02
at 2008-05-08T23:02
2008鐵馬影展預告片搶先曝光!!

By Doris
at 2008-05-08T00:10
at 2008-05-08T00:10
【公共電視V.S紀錄片】訪公視「紀錄觀點」節目製作人古國威

By Linda
at 2008-05-07T22:39
at 2008-05-07T22:39
紀工報訪問勞陣秘書長 孫友聯

By Linda
at 2008-05-07T22:17
at 2008-05-07T22:17
5/20 公共電視記錄觀點播出[西藏半生緣]

By Steve
at 2008-05-07T17:13
at 2008-05-07T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