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證 恐怖電影迷 活命機率越高 - 電影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0-08-04T13:05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Horror 看板 #1VAEny7e ]

那些恐怖電影教我們的事:科學家認證,如果你是恐怖電影迷,你的活命機率越高

https://tinyurl.com/y6lvh6vw 龍貓大王通信

有些無聊的人喜歡批評「看電影沒什麼意義」,其中,最常被這樣批評的大概是恐怖電影
迷:看被害者被殺被附身被怪物吃有什麼意義?如今,一項科學研究顯示,恐怖電影迷比
一般人更能適應武漢肺炎疫情下的新生活。這真是狠狠打臉了那些討厭恐怖電影的無聊傢
伙們。

芝加哥大學心理生物中心 (Institute for Mind and Biology) 專門研究病態好奇心的柯
登史古凡納博士 (Coltan Scrivner) 表示:

如果這是一部好電影,它能帶你進入電影世界,讓你站在角色的立場思考,所以你會在
不知不覺中預演了電影裡的劇情。我們認為人們藉此間接進行學習,如同當衛生紙缺貨時
,他們也知道該購買什麼替代品來應急。」

而如果是平常就喜愛生存類型電影的觀眾——例如喜歡《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 或是
殭屍電影的觀眾——他們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更能適應天災地變的末日情境。

這可不是空口說白話的想像,史古凡納博士與團隊的研究被刊載在文化研究期刊《
Evolutionary Studies in Imaginative Culture》上,他們調查了 310 位自願者的電影
喜好,並且調查他們如何應對近來的危機——武漢肺炎疫情。受測者將分享他們對疫情的
焦慮程度、抑鬱程度、易怒程度與這段期間的睡眠狀況。而經過統計後,科學家們發現,
在性別、年紀、與教育程度種種變因之外,喜愛恐怖電影的受測者們,確實對疫情有較高
的應對能力。博士表示:

「如果你已經在這些電影裡看過上百次此類情節,那麼當真實災難發生時,它就比較難讓
你措手不及。」


傳染病電影多年來一直是恐怖電影的重要類型之一,但是事實上,不只傳染病電影能夠訓
練我們的心智,我們甚至還可以從恐怖電影裡找出更多與疫情相關的狐群狗黨:當然要加
殭屍電影、末日後電影、歷史傳染病事件改編電影、人體入侵電影等等。而以此為基礎
,我們還能加上傳染電影(不管傳染的是病毒還是邪靈或詛咒)、以及角色身處於疫情流
行潮影響之下的電影。這些類型電影當然並非全是恐怖電影(例如以黑死病肆虐作為背景
的《第七封印》),但不能否認的,恐怖類型的作品佔了這些電影的絕大多數。

所以,如果你只知道《全境擴散》(Contagion) 與《危機總動員》(Outbreak) 是所謂的
疫情電影,對恐怖電影迷來說這實在太小家子氣。因為疫情電影應該還要加上他們如數家
珍的以下恐怖電影才對:


傳統傳染病電影:《流感》(The Flu)、《絕命帶原者》(Carriers)、《恐怖海灣》(The
Bay) 與《殭屍廣播放送時》(Pontypool) 等等;

殭屍電影:描寫一個殭屍在一片沙漠中追著一個女人的奇妙電影《屍落沙漠》(It
Stains the Sands Red)、大衛柯能堡 (David Cronenberg) 的小成本肉體變異電影《狂
犬病》(Rabid)、密閉辦公大樓的同事大逃殺電影《去死吧!老闆》(Mayhem)、強調工程
師才有資格成為末日之王的《屍速狂殺》(Wyrmwood)、強調即便世界末日也該擁有小確幸
的《屍樂園》(Zombieland) 等等;

末日後電影:重點放在親情與信任間掙扎心緒的《天黑請關門》(It Comes at Night)、
殭屍在你家樓下開趴後該如何繼續過日子的《夜噬人生》(The Night Eats the World)、
討論如果當人類已經成為劣勢種族,那是否還有存續必要問題的《帶來末日的女孩》
(The Girl With All the Gifts);深作欣二 1980 年執導的病毒災難電影《復活之日》
,幾乎預言了每場傳染病疫情的發展過程。

人體入侵電影:《老師不是人》(The Faculty)、1956 年《天外魔花》、1978 年《變形
邪魔》與 1993 年《異形基地》(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突變第三型》
(The Thing) 等等;

傳染電影:《血肉森林》(Cabin Fever) 強調飲用水水質問題、《屍心瘋》(The
Crazies)、《錄到鬼》(REC)、《爸媽也瘋狂》(Mom and Dad) 等等。


當然,這些電影也許都跟武漢肺炎一樣,從某個遙遠的小鎮開始爆發病情、經過國家機關
的隱蔽、最終演變成涵蓋全球的夢魘。但最終這些恐怖電影還是要完成娛樂觀眾的任務,
所以它們難免變形成腦洞大開的血肉旅程。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些恐怖電影大多奇妙地預
言了在鋪天災難下人性的演變過程,舉個例子,和善的鄰家大嬸,在危機時刻突然人格轉
變,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當理由」,把你推下火坑。

或者是所謂的意見領袖,像《全境擴散》裡的裘德洛,站在為民喉舌的不敗立場,對防疫
單位(或主角)發動不花成本的口水攻擊;或者是《絕命帶原者》裡奉行生存主義至上,
不向其他人施出援手的獨善其身者——諷刺的是,研究也顯示這樣的人確實可以存活更長
的時間,儘管他們會導致群體更快陷入混亂狀態。或者是《帶來末日的女孩》裡無論何時
都對人性保持信心的老師角色,永遠不放棄任何人。恐怖電影能幫我們一再複習這些人性
的典型象徵,而在不同電影裡這些角色的不同下場,就像在展示不同人性的各種發展可能
,與他們會為群體帶來的影響。


人類能夠存活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人類不需要實體環境才能進行生存演練,即便是在人
類自己建立的環境、即便是一個虛擬環境,憑藉豐富的想像力,人類還是能如臨實境地感
受到面對獵物時的驚嚇、恐懼或是腎上腺素狂湧。而越來越逼真的恐怖電影,正好提供了
一個腦內末日的最佳訓練環境。

丹麥奧胡斯大學心理學家馬西亞斯克拉森 (Mathias Clasen) 也有相似的研究,也肯定恐
怖電影帶來的學習體驗:

「比起那些從來沒透過恐怖電影模擬世界末日體驗的人,你會因為恐怖電影帶來的間接體
驗而居於優勢地位。」

所以,我們在此建議:各國政府的防疫新生活應該多增加一條政策,輔導人民多多觀賞恐
怖電影,這才是真正的寓教於樂,邊尖叫邊學習如何度過疫情時期。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rror/M.1596517500.A.1E8.html
※ 編輯: filmwalker (220.128.156.69 臺灣), 08/04/2020 13:06:24
LoliTube : 靠杯 那台灣人不就超愛看恐怖電影 08/04 16:38
odeasycook : 雖然會看,但我不愛啊 08/04 17:00
liwmewmew : 恐怖片一堆腦殘行為與決定,這研究認真? 08/04 17:21
tengsan : 哇靠!!很多都看過 08/04 18:54
sunnydragon7: 先搶日常用品跟藥物 08/04 21:11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8-07T21:26
靠杯 那台灣人不就超愛看恐怖電影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0-08-12T21:15
雖然會看,但我不愛啊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0-08-17T05:21
恐怖片一堆腦殘行為與決定,這研究認真?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0-08-18T12:10
哇靠!!很多都看過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0-08-18T20:22
先搶日常用品跟藥物

那些年我們一打的棒球-KANO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0-08-04T11:52
老規矩,一樣先看看預告片,再決定要不要看完正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G6LuRxilw 「天下嘉農」這句話不僅僅是日本人對嘉義農林的稱讚,也是台灣早在日治時期就掀起 一股棒球熱潮的始祖,當然嘉義農林並非第一支打入甲子園的球隊,早在嘉農之前就有 不少台灣球隊 ...

能彰顯品味出眾的電影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0-08-04T11:44
※ 引述《TaipeiKindom (台北金盾)》之銘言: : 就是啊 有時候被人問起「你最喜歡哪些電影?」 : 我就在想 如果能講出幾部電影 : 當下立刻讓人覺得「這人的品味真不錯!」 : 這樣應該很不錯 : 不過我都是看 商業片為主 : 有品味的電影還真的很少接觸到 : 想請大家推薦能彰顯自己品味高端、不 ...

神棄之地公開首波劇照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0-08-04T11:22
Netflix原創電影《神棄之地》首曝劇照!湯姆霍蘭德遭「酷寒戰士」、新任「蝙蝠俠」 環伺 Netflix 原創電影《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繼宣布星光熠熠的卡司陣容 後,就備受觀眾期待。如今,此串流平台釋出首波劇照,讓粉絲搶先一看眾星在新片中的 造型。 《神棄之地》改 ...

台灣的慘烈命名品味"大XX家"怎麼起源的?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20-08-04T11:11
and#34;大娛樂家and#34; and#34;大冒險家and#34; and#34;大災難家and#34; ....其他有沒有忘記了 尤其大冒險家本還以為是甚麼荒野冒險故事結果是迪士尼相關.... 話說這種慘烈的命名品味 and#34;大XX家and#34; 到底是哪部片開始然後流行起來的的阿? ...

自殺聊天室 Suicide Room (2011 波蘭片)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0-08-04T10:42
這週 Netflix上架了波蘭片《仇恨網路》,是今年在全球以《另類神父》紅起來的波蘭導演 Jan Komasa 第四部劇情長片,雖是獨立故事但也算是他第一部長片《自殺聊天室》的精神續集。這部 2011 的《自殺聊天室》在 2014 台北電影節上映過,當年我看這片主要是的看點有:(1) 探討少年網路文化雖談得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