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 悲喜參雜的政治諷刺片 - 電影
By Rachel
at 2011-09-11T19:36
at 2011-09-11T19:36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taiwan123.com.tw/song/movie/movie10.htm
文學當中有一種笑謔傳統,重點不在揭發社會百病,,而是苦中作樂把不好笑的故事點染
成喜劇/鬧劇,這種喜劇/鬧劇夾雜,卻關心小人物及民間現象的傳統,在70年代的台灣鄉
土小說再度出現,黃春明、王禎和都是個中高手,在種種鬧劇及滑稽現象中,我們看到小
人物處境的荒謬與可憫,<稻草人>出現後這樣的文學傳統才真正在電影中得到適當的發
揮,稻草人就是游移於鬧劇及傷感間的鄉土電影。編劇王小棣和宋紘將背景設在日據時代
的台灣農村,用各種活潑的丑戲、諷刺,和滑稽荒謬的想像,勾勒出戰爭對人民的傷害,
以及小人物努力適應環境的尷尬。
電影打一開始就嘗試建立滑稽荒謬中的悲愴處境。小型的喪禮,由日軍以天皇榮譽式的軍
禮,對在南洋殉職兵士的家屬致敬,點出本片的主題:戰爭對老百姓的傷害(台胞去南洋
為日本人打仗,卻領回一具屍體),我們在笑中不可能忽略這個悲慘的事實。
接著,我們看到了電影主角-陳發及陳闊嘴兩兄弟。他倆的處境就是典型的荒謬加蒼涼。
為了躲避去南洋打仗的厄運,兩兄弟的母親半夜起來將牛屎塗在他們的眼睛上,使他們爛
紅了眼倖免被徵召。陳發和陳闊嘴弄壞了眼睛,以傷害自己的方法來躲避更大的傷害,這
是多麼悲慘的事?可是這些小人物末了都充滿了幸福感,他們的殘缺,換得來物質,使他
們忘卻了一切不便。
陳發一大家子人(包括因丈夫在南洋陣亡而發了瘋的水仙、發明牛屎塗眼的老母、兩個媳
婦及一大群小孩),就在日人的統治下卑微地過日子。他們的日常生活除了耕種、趕鳥、
果腹外,還得應付日軍的訓話,以及婦女一遍遍操練防空救火演習等。編劇王小棣及宋紘
並沒有直接描繪他們生活的艱苦,反而運用一些有趣的事件,讓訊息在可笑荒謬中透露出
來。諸如小孩在門外等著大人吃剩的魚,看見魚被翻面就急得哭了出來;又如小孩們在爺
爺墳上灑尿,希望墳草長長,這樣,爺爺就不會拖夢給奶奶,抱怨說他在地下很熱。
當然,所有的例子都不如炸彈有趣。孩子們蹲在田中等轟炸,為了拾碎片可向日軍換些民
生用品,真正轟炸時又嚇得哭起來。落下來完整的一顆砲彈,更讓全村的人傻了眼。陳發
兄弟盤算著日軍的賞賜,肥胖的巡察捕盼望著升官發財,人人都認為這顆砲彈的降臨是莫
大的福祉。
所以陳發兄弟以及巡查捕,侍候老爺似的推著、抬著那顆砲彈,跋山涉水去向日警邀功,
就成了全片最具力量的片段。雖然這個企圖完全落了空(日警斥令他們立刻將砲彈丟入海
裏),卻也不是沒有收穫。砲彈入海竟意外爆炸,兄弟倆正慶幸命大時,又慌忙隨鎮民去
撈被炸死的魚。末了的荒謬就令人笑中有悲,陳發兄弟一家人都沉醉在某種幸福感中,碗
裡滿滿的魚肉,使他們不禁期望常有砲彈落下。旁白中小孩大聲地希望天天有砲彈來,老
祖母卻以農民樂天安命的語氣說:「兩三天一次就夠好了!」
這種錯綜的意象及荒謬的比喻,使<稻草人>成為強烈的政治諷刺。讓我們看到日據時代
的老百姓,如何在美日的傷害下努力討生活。訴諸於中國農民一貫的善良純樸和認命,是
鄉土小說最常見的悲憫胸懷。一九八七年十月份的天下雜誌曾讚揚此部電影,認為它真正
承襲鄉土小說的精神,並且開發了電影少見的戲謔傳統,直指政治諷刺。導演王童及編劇
王小棣、宋紘都居功厥偉。
==============================================================================
海島型的文化背景是不是天生就該籠罩在一個悲的氣氛裡??
相對其他大陸型的文化,海島就是自然會被殖民
大陸型的歷史雖然完整且強大,但是海島文化是不是應該也有優點
例如多樣性,兼容並蓄,且習慣忍受或是改變??
--
文學當中有一種笑謔傳統,重點不在揭發社會百病,,而是苦中作樂把不好笑的故事點染
成喜劇/鬧劇,這種喜劇/鬧劇夾雜,卻關心小人物及民間現象的傳統,在70年代的台灣鄉
土小說再度出現,黃春明、王禎和都是個中高手,在種種鬧劇及滑稽現象中,我們看到小
人物處境的荒謬與可憫,<稻草人>出現後這樣的文學傳統才真正在電影中得到適當的發
揮,稻草人就是游移於鬧劇及傷感間的鄉土電影。編劇王小棣和宋紘將背景設在日據時代
的台灣農村,用各種活潑的丑戲、諷刺,和滑稽荒謬的想像,勾勒出戰爭對人民的傷害,
以及小人物努力適應環境的尷尬。
電影打一開始就嘗試建立滑稽荒謬中的悲愴處境。小型的喪禮,由日軍以天皇榮譽式的軍
禮,對在南洋殉職兵士的家屬致敬,點出本片的主題:戰爭對老百姓的傷害(台胞去南洋
為日本人打仗,卻領回一具屍體),我們在笑中不可能忽略這個悲慘的事實。
接著,我們看到了電影主角-陳發及陳闊嘴兩兄弟。他倆的處境就是典型的荒謬加蒼涼。
為了躲避去南洋打仗的厄運,兩兄弟的母親半夜起來將牛屎塗在他們的眼睛上,使他們爛
紅了眼倖免被徵召。陳發和陳闊嘴弄壞了眼睛,以傷害自己的方法來躲避更大的傷害,這
是多麼悲慘的事?可是這些小人物末了都充滿了幸福感,他們的殘缺,換得來物質,使他
們忘卻了一切不便。
陳發一大家子人(包括因丈夫在南洋陣亡而發了瘋的水仙、發明牛屎塗眼的老母、兩個媳
婦及一大群小孩),就在日人的統治下卑微地過日子。他們的日常生活除了耕種、趕鳥、
果腹外,還得應付日軍的訓話,以及婦女一遍遍操練防空救火演習等。編劇王小棣及宋紘
並沒有直接描繪他們生活的艱苦,反而運用一些有趣的事件,讓訊息在可笑荒謬中透露出
來。諸如小孩在門外等著大人吃剩的魚,看見魚被翻面就急得哭了出來;又如小孩們在爺
爺墳上灑尿,希望墳草長長,這樣,爺爺就不會拖夢給奶奶,抱怨說他在地下很熱。
當然,所有的例子都不如炸彈有趣。孩子們蹲在田中等轟炸,為了拾碎片可向日軍換些民
生用品,真正轟炸時又嚇得哭起來。落下來完整的一顆砲彈,更讓全村的人傻了眼。陳發
兄弟盤算著日軍的賞賜,肥胖的巡察捕盼望著升官發財,人人都認為這顆砲彈的降臨是莫
大的福祉。
所以陳發兄弟以及巡查捕,侍候老爺似的推著、抬著那顆砲彈,跋山涉水去向日警邀功,
就成了全片最具力量的片段。雖然這個企圖完全落了空(日警斥令他們立刻將砲彈丟入海
裏),卻也不是沒有收穫。砲彈入海竟意外爆炸,兄弟倆正慶幸命大時,又慌忙隨鎮民去
撈被炸死的魚。末了的荒謬就令人笑中有悲,陳發兄弟一家人都沉醉在某種幸福感中,碗
裡滿滿的魚肉,使他們不禁期望常有砲彈落下。旁白中小孩大聲地希望天天有砲彈來,老
祖母卻以農民樂天安命的語氣說:「兩三天一次就夠好了!」
這種錯綜的意象及荒謬的比喻,使<稻草人>成為強烈的政治諷刺。讓我們看到日據時代
的老百姓,如何在美日的傷害下努力討生活。訴諸於中國農民一貫的善良純樸和認命,是
鄉土小說最常見的悲憫胸懷。一九八七年十月份的天下雜誌曾讚揚此部電影,認為它真正
承襲鄉土小說的精神,並且開發了電影少見的戲謔傳統,直指政治諷刺。導演王童及編劇
王小棣、宋紘都居功厥偉。
==============================================================================
海島型的文化背景是不是天生就該籠罩在一個悲的氣氛裡??
相對其他大陸型的文化,海島就是自然會被殖民
大陸型的歷史雖然完整且強大,但是海島文化是不是應該也有優點
例如多樣性,兼容並蓄,且習慣忍受或是改變??
--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11-09-12T11:02
at 2011-09-12T11:02
By Jacob
at 2011-09-17T03:46
at 2011-09-17T03:4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9-17T08:36
at 2011-09-17T08:36
By Eden
at 2011-09-17T14:20
at 2011-09-17T14:20
By Agatha
at 2011-09-22T00:12
at 2011-09-22T00:12
By Xanthe
at 2011-09-22T17:54
at 2011-09-22T17:54
By Una
at 2011-09-23T16:50
at 2011-09-23T16:50
By Madame
at 2011-09-26T04:44
at 2011-09-26T04:44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9-28T22:29
at 2011-09-28T22:29
By Poppy
at 2011-09-30T23:12
at 2011-09-30T23:12
By Carol
at 2011-10-04T12:38
at 2011-10-04T12:38
By Mason
at 2011-10-08T03:03
at 2011-10-08T03:03
By Edward Lewis
at 2011-10-11T05:42
at 2011-10-11T05:42
By Franklin
at 2011-10-13T04:51
at 2011-10-13T04:51
By Rebecca
at 2011-10-13T15:29
at 2011-10-13T15:29
By Jacob
at 2011-10-16T10:32
at 2011-10-16T10:32
By Victoria
at 2011-10-20T10:52
at 2011-10-20T10:52
By Elvira
at 2011-10-25T05:23
at 2011-10-25T05:23
By Irma
at 2011-10-26T21:18
at 2011-10-26T21:18
By Linda
at 2011-10-31T11:52
at 2011-10-31T11:52
Related Posts
翻滾吧!阿信
By Eartha
at 2011-09-11T17:27
at 2011-09-11T17:27
原民文化的人頭徵號~莫那悲憤的原因
By Victoria
at 2011-09-11T08:55
at 2011-09-11T08:55
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By Belly
at 2011-09-10T21:35
at 2011-09-10T21:35
太魯閣族眼中的賽德克巴萊
By Oscar
at 2011-09-10T09:51
at 2011-09-10T09:51
賽德克‧巴萊:兩種文明對撞,不分高下。
By Callum
at 2011-09-10T05:40
at 2011-09-10T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