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隊長3 - 關於Bucky的結局 - 電影

By Mary
at 2016-04-30T10:40
at 2016-04-30T10:40
Table of Contents
首先提醒標題是騙人的,這篇要談的不只是本片中Bucky的結局部分,
而是他在全片裡的表現,而且還會用很多漫畫裡的劇情來做比較,所以會
是很長很長還很語無倫次的一篇。
(還有我拒絕使用酷寒戰士這個譯名,以下提到Winter Soldier皆
使用「冬兵」)
當年美隊2剛上映沒多久時,有人問導演羅素兄弟美隊3打算做什麼?
羅素兄弟說,他們打算做個「美隊找回冬兵的故事」;可是不久後,
視BvS為大敵的漫威高層便宣布美隊3會拍內戰這個主題,這消息對大部分
Marvel粉絲是天大的喜訊,在當時的冬兵迷耳裡卻像是喪鐘一般,再加上
之後蜘蛛人加盟的決定,冬兵迷也越來越絕望,在有內戰、鋼鐵人、蜘蛛人
這當今Marvel三大話題的情況下,誰還會給Bucky這種原作只是二線以下的
角色重頭戲呢?可能存在感不比美隊1低就要偷笑了吧……
結果,萬萬沒想到,羅素兄弟居然很陰險地把美隊3拍成了
「用內戰來講美隊找回冬兵的故事」。
說這是個完美的折衷方案,其實一點都不完美,塞了過多要素的美隊3
故事節奏和條理差了美隊2一截,雖然能在佳作的程度,但很明顯有那種因
為有太多東西要塞進行李箱、所以只好用力塞塞得很醜的感覺。漫畫內戰的
超級英雄是否該受到監管、個人人權與大眾利益、自由與安全等議題在電影
中變成只是重要的故事背景而非核心,雖然我個人是覺得漫畫內戰也不是什
麼完美神作,但也是覺得電影犧牲這方面有點可惜,不過話說這些議題本來
就不是一部電影可以拍得完的,如果Marvel的計畫是這部電影只是個開端,
之後的系列作都會多少探討一點這些議題,我覺得也不失為一種好安排。
回頭來看美隊與冬兵的故事方面,其實也有受害於「塞太多」問題的跡
象,比如說Bucky那些在電影前傳漫畫中的劇情(後面會補述),就實在是
應該在電影裡至少也提到一下,Steve和Bucky的互動也偏少了點,尤其在
他倆之間的羈絆是故事核心的狀況下,他們的文戲互動實在是應該再多一點
。不過,本片仍然成了各方面都有一定高分的佳片,如果我給美隊2整體的
分數是90分,那美隊3大概是80分以上。
好了,以下終於可以集中來談Bucky了,板上已經有太多分析Steve本集
表現的文章,我美隊1美隊2心得也是集中在Steve身上(因為老實說前兩部片
裡Bucky能單獨拿出來講的東西不是不多,而是根本沒有),這次我終於能
好好談談Bucky這個在十年前讓我開始看Marvel漫畫的角色了,哇,不知不覺
也十年了。
這表示以下這段介紹我也重複講十年了,我知道很煩不過為了還不知道
的人,還是得很快再重複一次:漫畫裡的Bucky在二戰年代的漫畫中,原本是
跟羅賓一樣的兒童小跟班一樣的角色;60年代Stan Lee要給美國隊長加上
「其實在二戰末期就失蹤並被冷凍」的設定時,由於不喜歡小跟班類型的角色
,所以就用美隊的回憶和台詞把Bucky給賜死了,要知道,現在美漫如果要殺
主角的重要跟班的話,可是會搞出一整個事件呢,而那時就只需要幾句話……
這個賜死說隨便,其實也不隨便,失去Bucky這個打了四年仗的同袍兼弟弟或
兒子般的存在,對Steve造成了永久的心理創傷(這個創傷甚至在Bucky復活後
也依然存在),這成了重生後的美國隊長的基本角色設定,之後劇情也動不動
就出現其實是壞人假扮的Bucky、其實是機器人的Bucky、平行世界還活著的Bucky……
正常人如果這樣被玩兩次,第三次就會預設對方是假貨了吧,可是Steve
就不是,他每次遇到假Bucky還是會心存一絲對方可能是真的的希望,所以說
美隊3演得好像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喊喊Bucky的名字美國隊長就會失常,也是有
原作依據的……Steve就這樣不斷經歷著「Bucky其實還活著…喔不,是騙人的」
的折磨40幾年,才終於有一個編劇給他玩真的了。
復活Bucky的編劇Ed Brubaker,據說就是小時候看了某集美國隊長在想
Bucky的動畫,才會受到啟發立志有一天復活Bucky。2005年他一接手美國隊長
的漫畫連載,第一回第一頁起就開始了電影美隊2的參考漫畫事件之一
「Winter Soldier Saga」,裡面Bucky怎麼變成冬兵的,大體上和電影內容差
不多,細節差異則是漫畫冬兵是被蘇聯撿走改造的,跟九頭蛇無關,他也沒有
變成強化人,還有──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和電影最關鍵的一個分歧──在漫畫
該事件最後,Steve用宇宙魔方完全恢復了Bucky的記憶,讓Bucky一下子完全
恢復了自我。
另一方面,Ed Brubaker順便修改了Bucky二戰時的設定,將Bucky和美隊
開始搭檔的年紀提高到16歲(原本只有12),並加上他是軍方特別訓練來跟
美國隊長搭檔、可以利用身材嬌小的優勢替美國隊長做他不能做的「骯髒工作」
如暗殺、刺探敵情等等……這個有點黑暗的設定,這也成為漫畫裡Steve對
Bucky的愧疚來源之一,因為那時戰時需要,他接受了上司這個安排,但他心裡
一直覺得,Bucky後來遇上的一切悲慘是都是因為他接受了這個決定而起的……
但我想明眼讀者看得出來,Ed Brubaker給Bucky的這個新設定是一個
「主角格」的設定,加上冬兵的設定,這樣的角色根本就不可能只當美國隊長
的配角,事實上,漫畫裡Bucky復活後(Steve也死了一次、讓Bucky暫代美國
隊長、然後又復活),他倆其實很少一起登場,大部分時候是各自跑自己的故事
(我想很多電影帶出的Stucky迷回頭看漫畫可能會蠻失望的XD ……不過最近
官方風氣好像也在轉變…)。這是一個漫畫冬兵和電影冬兵很大不同的地方,
漫畫冬兵並沒有那麼與美隊不可分離(不是青梅竹馬設定也是原因之一),
他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過去、自己的成長和自己的蛻變、自己的贖罪之旅,
他有自己的傳奇,而非單單只是美隊的附屬品。
沒錯,其實我在親自觀賞電影美隊3之前,是認為「電影冬兵」完全比不上
「漫畫冬兵」的……這是我個人在美隊2讓冬兵終於在非漫畫讀者間也大紅後,
心情一直非常複雜的原因,對我來說美隊2的冬兵是「未完成品」,他還沒有
經歷漫畫中的接受自己的過去、選擇活下去以及贖罪之路、勇於接受司法制裁
還有許多許多的苦難,並在之中一次次證明他擁有不輸給Steve的、英雄的本質
……對我個人來說,漫畫冬兵已經是鑽石,而電影冬兵頂多是好看的雪花玻璃,
或至少是「還只是」雪花玻璃。
於是在美隊3電影上映前,我看了劇透以及各種演員的訪問後,心裡其實
是不停在預先做自我調適的:(雖然說其實美隊1就注定了)看來電影冬兵
無可避免地將變成跟漫畫冬兵截然不同的角色,因為只看劇透文字和訪問
他是那麼地纖細脆弱,沒有Steve活不下去……而且天啊,美國隊長電影三集
,集集都在救Bucky!救命救心救名譽,救援難度還越來越高,這已經超越了
露易絲和瑪莉珍等超級英雄片無用女主角的成就了!(而且,美隊系列的
女主角還不怎麼需要美隊去救,這一比就更尷尬了,這簡直像是回到了古早
漫畫裡無用小跟班Bucky老要美隊來救的情況……)身為漫畫冬兵的迷,
總是不希望自己喜歡的角色在電影裡一直擔任被拯救的角色,令人同情的角色
如果一直只是令人同情,終究會變得煩人。
而看到文字劇透第一彩蛋內容加上演員訪問尤令漫畫冬兵迷心驚:
回去冬眠是漫畫冬兵絕對不會去做的選項,因為這意味著逃避以及再度
放棄自我意識,電影冬兵居然做出這樣的選擇,演員還說那是因為他也對
這一切感到厭煩了,這對漫畫冬兵迷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結局。
漫畫冬兵最後受讀者喜愛的,就是他真的很確實承擔自己做過的事,即使
那其實不是他本人做的,漫畫「The Trial of Captain America」事件裡
(這標題的美隊指的是冬兵隊長,亦即在這個事件發生時,Bucky在解除
洗腦後已經拯救過世界不知道多少次了),因Zemo在上一個事件裡向大眾
揭發了Bucky當冬兵時的一切黑歷史,美國政府決定對Bucky進行公審,這
不會是一場有多公平的審判,因為媒體都在炒作著「現任美國隊長居然是
前蘇聯殺手!?」許多政府機關害怕連帶著扯出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俄國
那邊也來要人了,這注定是一場會有很多並不把真相的重點的外力介入的
審判,連漫畫裡那時和政界關係很好的Steve,都忍不住暗示Bucky可以
逃走……
我知道有人又要說Steve果然有私心了,(他是有沒錯啦,怎樣?)
但我想這裡他也知道Bucky一定會給出這樣的答案:
「是我該面對過去的時候了,無論會發生什麼事。」
Bucky拍了拍Steve的肩膀這麼說後,將自己交給警方。
而在經過複雜的法律戰後(中間還有反派各種介入,還有漫畫裡Steve
這邊真的做了有點超過的事情,就是為了證明被洗腦者的確沒有控制自己
的能力,而找了能催眠他人的反派來當證人,這反派在庭上示範了一手,
讓控方律師一時企圖攻擊法官……所以真的不要再說電影Steve護短了,他
明明超有節制的),Bucky放棄了Steve給他請的律師提出的當時非自主能力、
武器非兇手等無罪論點,直接當庭認罪:
「我在做那些事情的時候,我無法控制我自己,
但是它們是我的手和技能去執行的。」
漫畫看到這裡,其實爭論Bucky倒底「有沒有錯」、「該不該負起責任」
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不管他旁邊的人怎麼想,他自己的決定都已經是
「是我的錯,我會負起責任來」,就算身邊人和讀者都為他叫屈,他也已經
把他黑暗的過去擔起來了,不會改變心意了……所以,對看過漫畫裡這個事
件的讀者來說,怎麼可能接受電影冬兵竟做出「回去睡」這種逃避的選擇呢……
我錯了。
Sebastian Stan的確是說電影冬兵回去冬眠的原因是因為厭倦了一切,
但他的演出卻不是這樣,或說,「不只是這樣」。
電影許多地方,對照起劇透文字,也「不只是這樣」。
還是回頭開始說吧,電影Bucky跟漫畫Bucky是真的不同,漫畫Bucky是個
積極無比的小夥子,走正路時很積極,走偏路或崩潰時也很積極,所以在漫畫
裡緊接「Winter Soldier Saga」後的「Red Menace」一章裡(對應電影相當
於直接接在美隊2結局後),恢復記憶後大受打擊的他,企圖去找操縱他的黑幕
(跟電影是不同人)同歸於盡──他的確是不想活,但死也要抓罪魁禍首一起
下地獄,最後是發現美隊一直在找他,發現Steve希望他活下去,才打消了尋死
的念頭,試著逐漸融入新世界。
而電影冬兵,他只是在買水果。
(笑完了嗎?)但重點是買水果之前發生的事,這裡就是前面提過的
(實在該放進正片裡的)電影前傳漫畫內容:在美隊2從水裡救出Steve後,
逐漸恢復自我的他回到九頭蛇基地,一度想殺了洗腦他的科學家。
但他最後住手了,只靠自己住手了。
只因為他不想再手染血腥。
然後在美隊2到美隊3中間的兩年,他只靠著自己慢慢恢復記憶,白天把
記起來的東西一點一點地寫在筆記本上,放進那個他無論逃到哪裡都一定要
帶著的背包裡,夜裡則受著過去九頭蛇借他之手殺死的人的幽魂折磨。
他這兩年過得絕不快樂,但在一些小地方你仍可以看出,他已經變回
「人」,不再是「武器」了,而且他最不想要的事情就是再變回殺人兵器。
非常令我驚訝的,我居然會承認,電影冬兵在某方面,確實有比
漫畫冬兵還可貴的地方。
我居然會忘了,漫畫冬兵也是花了好幾年,才真正完成心理復健的。
我居然會忘了,那時在漫畫冬兵身邊支持他的,除了Steve,還有漫畫裡
也是從二戰活到現代的老朋友Nick Fury和其他老英雄,還有漫畫裡在蘇聯時
期相戀的Natasha,還有漫畫裡因Steve交代而無條件支援他的Tony
(這對照電影顯得更為諷刺),還有漫畫裡很快成為朋友的獵鷹和鷹眼和其他
英雄朋友……
而電影裡的冬兵什麼都沒有。
他連完整的自己都沒有,他連不再受他人控制的自由都沒有。
(漫畫裡也有類似電影裡口語密碼的東西,但效果只有「關機」讓冬兵昏
過去,而且只能用一次。)
他所擁有的真的就只有Steve。
但就連對Steve,他一開始也不覺得自己能夠依靠他,所以這次電影裡
好不容易跟想了兩年的Steve見面,他卻在Steve告知特種部隊要來抓人前,
就已經決定要逃走了(那段安排其實很有巧思,從後面對話可以知道就算
特種部隊沒有來,Bucky也已經準備要逃了,可是他明明能在Steve轉過頭
來前溜走,卻還是站在那裡等對方回過頭來,真的是完全表現了「捨不得」
的情緒)。
雖然本片很早就表現了Steve和Bucky很重視彼此,但就我看來,其實
到最後一戰前,Bucky對Steve並不是完全信任──這裡說的不信任不是指
他覺得Steve會害他,而是他不確定能不能向Steve求救,是Steve在整個
電影中不斷地以實際行動表現:我會幫你、我會幫你,並在最後付出了與
另一個朋友決裂的慘痛代價,才讓Bucky完全相信,他真的可以向這個人
求救,無論全世界怎麼看他,這個人都會對他伸出援手,無論他有怎樣的
過去,這個人都會站在自己這邊,所以為了這個人,他也不能放棄自己。
(Tony這裡的確也是很讓人心痛,但我想等他冷靜下來後,是會慶幸
Steve有阻止他的,現在結局看起來很慘,但最慘的結局其實是Tony殺了
Bucky後後悔,他和Steve、他和復仇組也會真的就沒有恢復以往關係的機會了
……喂,我一定要加這段才能顯示〝公正〞嗎?這括號內不是任何有看
電影的人都能看出的明顯事實、也就是廢話嗎?)
冬兵在本片中雖然已經不是純粹酷帥的形象(他真的,吃胖了……
雖然其實正片中動起來已經被預告中好太多了),但仍是一個較沉默寡言
的角色(漫畫Bucky其實恢復記憶後超多話的,而且還挺喜歡吐槽的),
台詞不多限制了角色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所以有不少評論會認為他身為
本片重要人物(說是重要人物,但其實更像是麥高芬的重要劇情道具效果)
,好像沒什麼主見,單純跟著美隊走(不過注意看的話,在要去阻止量產
型冬兵被喚醒這件事上其實他比Steve還積極,不但走在前面甚至多次催促
Steve動作快,這也很容易解釋:他或許是沒辦法還清過去犯下的罪了,
但不能不去阻止自己過去犯的錯可能衍生出的後果,這也成了電影冬兵在
本片中少數感覺比較「積極」的地方之一,雖然說仍被美隊給蓋過去了),
而且似乎對自己過去做過的事表現出的愧疚不夠……
我個人也覺得冬兵的表現機會真的被壓縮了,但表現愧疚這點我覺得
很充足,的確他似乎沒直接跟人說過「對不起」,但幾句短短的台詞都表現
出了他的內疚:
「我不覺得我值得你們為我做這麼多」
「我記得他們每一個人」
「我那時被控制了,但那是我做的」
(最後一句特別重要,對漫畫冬兵迷而言,它相當於上面提過的事件
「The Trial of Captain America」裡,完全做好心理復健的Bucky的那句
「我在做那些事情的時候,我無法控制我自己,但是它們是我的手和技能去
執行的。」)
你可以說那他既然愧疚那為什麼不道歉,說對不起啊你!可是我覺得這
也是根於他的「不相信」,他不相信有任何人會真正、或能夠真正幫他,當然
也不相信有任何人會原諒他,他知道道歉是沒有用的,他(被逼著)所做過的
事不是道歉能解決的,他很愧疚,但他不相信自己能夠贖罪或做出補償、做出
改變,電影冬兵這集大部分時候的狀態都陷在這種泥沼中,想對前來救援者
伸手又怕會把對方拉下來,他沉得很慢,但的確在瀕死。
美隊3電影雖然用了內戰這個宏大的標題和背景,但在美隊和冬兵的故事
方面,對應美隊漫畫其實就只是上面提過的、短短只有四回的「Red Menace」
一章:漫畫冬兵想尋死,美隊用行動讓他打消了這個負面念頭,電影冬兵雖然
沒有那麼積極地朝自我毀滅邁進,但也處在一個自己出不去的困境中──
能否恢復記憶已不再是他最大的問題,甚至會否再被人控制也不是,而是他自
己願不願向人求救、願不願意進入到下一個歷程--因為漫畫已經演過一輪了,
所以我居然忘了,「恢復記憶」的下一個階段不是我一直催電影冬兵要趕快進
入的「贖罪」,那跳躍太大了,下一個階段應該是「接受幫助」才對,這很重
要,因為冬兵是「受害者」而非單純的「有罪的人」,沒有經過這個「接受幫助」
的過程,什麼贖罪負責都是遙不可及的幻想。
如果用這個思路去看,那麼本片的第一彩蛋意義就不一樣了,甚至你會
覺得希望大過了憂傷,對Bucky而言,再度失去自由、把自己交給冷凍艙,絕
對是恢復記憶後的他最不願意的事情之一,Sebastian Stan說冬兵再度接受
冷凍是因為受夠了一切,但我在他的演出裡看到的卻「不只是這樣」,跟前面
大部分時候都處於不爽臉的他不同,在這裡他露出了淺
淺的微笑,就跟美隊1時他對著還是小個子的Steve的笑容一樣。
那是一個安心和信任的微笑,他知道有Steve在,他絕對不會再進入沉眠
後,又被變成殺人機器,他能為Steve做的就只有降低自己再引發危險的機率
,所以他做了這個選擇──這段劇情放在彩蛋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時美國隊長
當「主角/做決定的人」的正片已經結束,所以這段劇情裡的「主角/做決定的人」
是另外兩個人,一是黑豹,一是Bucky自己──而Bucky這個決定的意義並不是
「逃避」,而是「不用再逃了」。
美隊3在「內戰」部份的確就只有開了頭,沒結尾,丟了問題,沒給答案
(老實說也沒人能給出答案),但導演最早承諾的「美隊找回冬兵的故事」
卻是完整了,第一彩蛋看似美隊又失去了老友陪伴,可能會有人覺得前面一切
都白費了,但其實真的不是,他真的把Bucky給找回來了。
最終電影Bucky和漫畫Bucky還是會成為不同的人,但我終於能夠接受了,
堅強的英雄有對抗世界加諸於他身上的不公的能力,但溫柔的好人也有自己的
戰鬥方式,我可能還是比較喜歡堅硬閃亮的鑽石,但剛從積雪中抽芽的柔軟花朵
也很好,而且也一樣強韌。
最後,還是希望下部電影他可以不要再被Steve救了。然而在黑寡婦都沒有
個人電影的情況下,希冀一部能夠以冬兵的贖罪之旅為主的個人電影實在是太
奢求的事情,而且其實這部電影也把漫畫裡幾個以冬兵為主角的重要故事給用
了大半:被Zemo陷害變成囹圄之身算是來自前面提過的
「The Trial of Captain America」,下獄後被問出量產型冬兵的事情、以及
之後趕著阻止量產型冬兵的劇情,是來自「Gulag」以及冬兵自己個人連載的第一
期的主要內容。其實看著這些原本冬兵是主角的故事在電影中被這麼輕易的用掉
,對我來說是蠻心驚的,尤其是量產型冬兵的梗──漫畫裡叫「project Zephyr」
,是冬兵自己故事裡最重要的一大段,電影這樣用掉真的很難不覺得可惜,最好
之後的續作電影告訴我五個冷凍艙裡有一個在Zemo來之前就是空的了……
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電影的James Barnes下次出現時,能夠進入新的歷程。
===
補充一點我發完文後才想到的事,就是漫畫Bucky被洗腦期間其實不斷有在
反抗,大大小小追加劇情加起來至少共有五次差點逃走,每次都造成之後蘇聯
高層對他看管更嚴,剝奪更多人權(最開始還是有點軍人的地位,最後就當成純
武器看)。我一直覺得漫畫裡強調Bucky有不斷反抗、就算沒遇到Steve也會不斷
想擺脫洗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此對美隊2疑似「冬兵在遇到美隊前,從來
沒有這麼失常過」的安排其實是有點不滿的,很高興美隊3的追加消除了我的不滿。
順提電影裡那個年輕時命令冬兵去殺霍華夫婦,年老時被Zemo泡水淹死的
Kapov上校,在漫畫裡就是他主導蘇聯的冬兵計畫的,可以說Bucky會變成冬兵
是他一手造成的,還有漫畫裡Bucky不是強化人又不時掙脫洗腦,蘇聯軍方卻願意
不斷花錢追加防他逃的設備、並在他要逃時花大把錢把他抓回來,大概也跟
Kapov對他一手造出的冬兵的執著有關……簡單說,我要提出「冬兵拖垮了蘇聯
經濟」論……(來亂的)
===
還是要虐一下自己+酸一下華納:
羅賓身為最初Bucky的山寨對象,其實可以嘲笑Bucky連續三集電影都在被老闆
以各種方式救,變成酷炫的冬兵有什麼用嘛到頭來還不是扯後腿的小跟班……
可是,羅賓,你連被救的機會都沒有啊...
--
美國隊長玩遊戲時輸了,被罰講笑話,他說:「你們知道怎麼判斷一個東線的德軍
師團有沒有向心力嗎?如果一個士兵休假,整個師團都退後200公里去接他,那就對了。」
講完後每個復仇者都露出困惑的表情,只有冬兵和美隊自己笑得停不下來。
--《聽老人家講過時70年的笑話的困擾》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16-05-05T01:03
at 2016-05-05T01:03

By Yedda
at 2016-05-07T18:03
at 2016-05-07T18:03

By Jack
at 2016-05-12T00:04
at 2016-05-12T00:04

By Frederica
at 2016-05-12T22:35
at 2016-05-12T22:35

By Selena
at 2016-05-13T04:18
at 2016-05-13T04:18

By Zanna
at 2016-05-18T03:35
at 2016-05-18T03:35

By Anthony
at 2016-05-19T16:50
at 2016-05-19T16:50

By Elvira
at 2016-05-23T21:09
at 2016-05-23T21:09

By Adele
at 2016-05-27T13:34
at 2016-05-27T13:34

By Christine
at 2016-06-01T08:40
at 2016-06-01T08:40

By Odelette
at 2016-06-04T22:01
at 2016-06-04T22:01

By Isabella
at 2016-06-08T11:10
at 2016-06-08T11:10

By Blanche
at 2016-06-11T08:30
at 2016-06-11T08:30

By Andrew
at 2016-06-14T03:45
at 2016-06-14T03:45

By Mia
at 2016-06-14T21:28
at 2016-06-14T21:28

By Rebecca
at 2016-06-17T23:43
at 2016-06-17T23:43

By Lydia
at 2016-06-19T05:49
at 2016-06-19T05:49

By Anthony
at 2016-06-21T19:59
at 2016-06-21T19:59

By Tracy
at 2016-06-22T02:42
at 2016-06-22T02:42

By Tom
at 2016-06-26T00:14
at 2016-06-26T00:14

By Queena
at 2016-06-27T14:28
at 2016-06-27T14:28

By Odelette
at 2016-06-28T16:03
at 2016-06-28T16:03

By Linda
at 2016-07-01T10:01
at 2016-07-01T10:01

By Enid
at 2016-07-03T12:27
at 2016-07-03T12:27

By Iris
at 2016-07-08T06:59
at 2016-07-08T06:59

By Christine
at 2016-07-09T09:06
at 2016-07-09T09:06

By Emily
at 2016-07-13T15:47
at 2016-07-13T15:47

By Poppy
at 2016-07-15T11:42
at 2016-07-15T11:42

By Ingrid
at 2016-07-19T05:52
at 2016-07-19T05:52

By Sierra Rose
at 2016-07-21T10:36
at 2016-07-21T10:36

By Ina
at 2016-07-23T19:02
at 2016-07-23T19:02

By Leila
at 2016-07-27T12:10
at 2016-07-27T12:10

By Isla
at 2016-07-31T17:57
at 2016-07-31T17:57

By Quintina
at 2016-08-04T04:57
at 2016-08-04T04:57

By Wallis
at 2016-08-06T05:30
at 2016-08-06T05:30

By Donna
at 2016-08-06T17:39
at 2016-08-06T17:39

By Joseph
at 2016-08-11T11:34
at 2016-08-11T11:34

By Jessica
at 2016-08-12T05:18
at 2016-08-12T05:18

By John
at 2016-08-14T11:41
at 2016-08-14T11:41

By Freda
at 2016-08-18T01:50
at 2016-08-18T01:50

By Harry
at 2016-08-21T16:42
at 2016-08-21T16:42

By Dorothy
at 2016-08-22T18:38
at 2016-08-22T18:38

By Freda
at 2016-08-24T13:30
at 2016-08-24T13:30

By Damian
at 2016-08-28T20:47
at 2016-08-28T20:47

By Oliver
at 2016-08-31T07:47
at 2016-08-31T07:47

By Sandy
at 2016-09-03T16:33
at 2016-09-03T16:33

By Hazel
at 2016-09-07T04:21
at 2016-09-07T04:21

By Sarah
at 2016-09-09T12:04
at 2016-09-09T12:04

By Xanthe
at 2016-09-11T16:17
at 2016-09-11T16:17

By Andrew
at 2016-09-14T05:15
at 2016-09-14T05:15

By Caroline
at 2016-09-16T04:14
at 2016-09-16T04:14

By Jake
at 2016-09-19T20:41
at 2016-09-19T20:41

By Andrew
at 2016-09-22T11:39
at 2016-09-22T11:39

By Ina
at 2016-09-24T00:24
at 2016-09-24T00:24

By Elizabeth
at 2016-09-24T17:23
at 2016-09-24T17:23

By Rachel
at 2016-09-27T06:55
at 2016-09-27T06:55

By Andy
at 2016-09-28T06:05
at 2016-09-28T06:05

By Leila
at 2016-10-01T09:13
at 2016-10-01T09:13

By Yuri
at 2016-10-02T19:54
at 2016-10-02T19:54

By Sierra Rose
at 2016-10-05T08:58
at 2016-10-05T08:58

By Irma
at 2016-10-10T02:22
at 2016-10-10T02:22

By Hedwig
at 2016-10-10T23:54
at 2016-10-10T23:54

By Emma
at 2016-10-14T07:34
at 2016-10-14T07:34

By Regina
at 2016-10-15T18:29
at 2016-10-15T18:29

By Rebecca
at 2016-10-19T05:18
at 2016-10-19T05:18

By Genevieve
at 2016-10-21T22:27
at 2016-10-21T22:27

By Emma
at 2016-10-26T17:43
at 2016-10-26T17:43

By Kelly
at 2016-10-29T18:18
at 2016-10-29T18:18

By Annie
at 2016-10-31T15:55
at 2016-10-31T15:55

By Anthony
at 2016-11-02T00:21
at 2016-11-02T00:21

By Eden
at 2016-11-05T11:01
at 2016-11-05T11:01

By Callum
at 2016-11-09T18:54
at 2016-11-09T18:54

By John
at 2016-11-12T01:54
at 2016-11-12T01:54

By Una
at 2016-11-12T11:58
at 2016-11-12T11:58

By Hardy
at 2016-11-15T18:56
at 2016-11-15T18:56

By Necoo
at 2016-11-16T13:30
at 2016-11-16T13:30

By Adele
at 2016-11-20T15:12
at 2016-11-20T15:12

By Anthony
at 2016-11-24T21:26
at 2016-11-24T21:26

By Necoo
at 2016-11-26T03:50
at 2016-11-26T03:5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11-27T11:05
at 2016-11-27T11:05

By Erin
at 2016-12-01T14:52
at 2016-12-01T14:52

By Ida
at 2016-12-02T15:49
at 2016-12-02T15:49

By Ivy
at 2016-12-06T06:32
at 2016-12-06T06:32

By Queena
at 2016-12-10T08:42
at 2016-12-10T08:42

By Andrew
at 2016-12-12T19:49
at 2016-12-12T19:49

By Bennie
at 2016-12-17T15:53
at 2016-12-17T15:53

By Isabella
at 2016-12-20T07:43
at 2016-12-20T07:43

By Hamiltion
at 2016-12-21T13:15
at 2016-12-21T13:15

By Queena
at 2016-12-22T07:55
at 2016-12-22T07:55

By Selena
at 2016-12-24T09:58
at 2016-12-24T09:58

By Donna
at 2016-12-28T04:27
at 2016-12-28T04:27

By Charlie
at 2017-01-02T03:25
at 2017-01-02T03:25

By Emily
at 2017-01-06T22:56
at 2017-01-06T22:56

By Catherine
at 2017-01-11T11:53
at 2017-01-11T11:53

By Leila
at 2017-01-15T11:52
at 2017-01-15T11:52

By Wallis
at 2017-01-16T15:35
at 2017-01-16T15:35

By Charlie
at 2017-01-19T14:09
at 2017-01-19T14:09

By Mason
at 2017-01-20T10:17
at 2017-01-20T10:17

By Barb Cronin
at 2017-01-21T00:22
at 2017-01-21T00:22

By Audriana
at 2017-01-23T01:53
at 2017-01-23T01:53

By Isabella
at 2017-01-24T05:00
at 2017-01-24T05:00

By Joe
at 2017-01-27T16:03
at 2017-01-27T16:03

By Frederica
at 2017-01-30T00:48
at 2017-01-30T00:48

By Regina
at 2017-01-30T08:36
at 2017-01-30T08:36

By Rae
at 2017-02-03T05:05
at 2017-02-03T05:05

By Sandy
at 2017-02-05T17:48
at 2017-02-05T17:48

By Edith
at 2017-02-09T00:10
at 2017-02-09T00:10

By Callum
at 2017-02-10T19:15
at 2017-02-10T19:15

By Valerie
at 2017-02-13T09:43
at 2017-02-13T09:43

By Ophelia
at 2017-02-14T09:38
at 2017-02-14T09:38

By Rae
at 2017-02-15T00:48
at 2017-02-15T00:48

By Ivy
at 2017-02-17T14:18
at 2017-02-17T14:18

By Erin
at 2017-02-18T02:23
at 2017-02-18T02:23

By Franklin
at 2017-02-18T21:26
at 2017-02-18T21:26

By Liam
at 2017-02-20T17:35
at 2017-02-20T17:35

By Madame
at 2017-02-25T01:16
at 2017-02-25T01:16

By Bennie
at 2017-02-27T14:28
at 2017-02-27T14:28

By Hazel
at 2017-03-02T19:11
at 2017-03-02T19:11

By Xanthe
at 2017-03-04T17:01
at 2017-03-04T17:01

By Steve
at 2017-03-06T09:31
at 2017-03-06T09:31

By Doris
at 2017-03-11T05:30
at 2017-03-11T05:30

By Andy
at 2017-03-12T01:11
at 2017-03-12T01:11

By Olive
at 2017-03-16T15:09
at 2017-03-16T15:09

By Margaret
at 2017-03-21T02:06
at 2017-03-21T02:06

By Noah
at 2017-03-25T10:14
at 2017-03-25T10:14

By Catherine
at 2017-03-26T21:33
at 2017-03-26T21:33

By Elvira
at 2017-03-28T01:14
at 2017-03-28T01:14

By Ula
at 2017-03-30T23:02
at 2017-03-30T23:02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4-02T12:31
at 2017-04-02T12:31

By Ula
at 2017-04-02T14:57
at 2017-04-02T14:57

By Catherine
at 2017-04-06T21:34
at 2017-04-06T21:34

By Carol
at 2017-04-10T23:28
at 2017-04-10T23:28

By Joseph
at 2017-04-11T15:55
at 2017-04-11T15:55

By Anthony
at 2017-04-13T14:43
at 2017-04-13T14:43

By Charlotte
at 2017-04-17T00:14
at 2017-04-17T00:14

By Tracy
at 2017-04-21T17:57
at 2017-04-21T17:57

By Blanche
at 2017-04-21T21:11
at 2017-04-21T21:11

By Yuri
at 2017-04-22T00:59
at 2017-04-22T00:59

By Odelette
at 2017-04-24T23:54
at 2017-04-24T23:5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4-25T11:07
at 2017-04-25T11:07

By Ethan
at 2017-04-30T00:33
at 2017-04-30T00:33

By Delia
at 2017-05-03T18:55
at 2017-05-03T18:55

By Sierra Rose
at 2017-05-05T14:22
at 2017-05-05T14:22

By Caitlin
at 2017-05-09T11:00
at 2017-05-09T11:00

By Ida
at 2017-05-10T11:49
at 2017-05-10T11:49

By Elizabeth
at 2017-05-13T03:20
at 2017-05-13T03:20

By Hamiltion
at 2017-05-14T00:53
at 2017-05-14T00:53

By Linda
at 2017-05-16T21:20
at 2017-05-16T21:20

By Eden
at 2017-05-18T05:51
at 2017-05-18T05:51

By Madame
at 2017-05-18T23:53
at 2017-05-18T23:53

By Jake
at 2017-05-20T08:54
at 2017-05-20T08:54

By Sarah
at 2017-05-20T19:31
at 2017-05-20T19:31

By Rosalind
at 2017-05-25T17:25
at 2017-05-25T17:25

By Hedy
at 2017-05-27T05:16
at 2017-05-27T05:16

By Jack
at 2017-05-27T16:35
at 2017-05-27T16:35

By Noah
at 2017-05-30T16:26
at 2017-05-30T16:26

By John
at 2017-06-04T14:21
at 2017-06-04T14:21
Related Posts
半瓶醋看電影-美國隊長3

By Robert
at 2016-04-30T10:31
at 2016-04-30T10:31
如何說服女朋友看美國隊長3

By Hazel
at 2016-04-30T10:08
at 2016-04-30T10:08
內戰二刷後對隊長的大疑問?

By Donna
at 2016-04-30T09:40
at 2016-04-30T09:40
強烈建議看美國隊長3前須看過的系列作

By Andy
at 2016-04-30T08:56
at 2016-04-30T08:56
美國隊長會不會太強了?(有雷)

By Isabella
at 2016-04-30T08:21
at 2016-04-30T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