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楚浮VS.高達》新浪潮 - 藝術電影

By Daniel
at 2010-11-30T17:39
at 2010-11-30T17:39
Table of Contents
文/聞天祥
1950年代末期,幾個年輕人用文字在法國影壇燃起一片野火。
楚浮 (Francois Truffaut)直接點名權威幾乎凌駕導演的兩大編劇奧杭區
(Jean Aurenche)、波士特(Pierre Bost),譴責他們讓電影淪為文學的附庸。高
達 (Jean-Luc Godard)則列出21位導演,說他們從主題、對白到攝影機運動都一無
是處。
但兩人並非放了火就跑,反而「投筆從影」拍起了電影。楚浮的處女作【四百擊
】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震驚坎城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由他編劇
、高達執導的【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1959)也在第二年的柏林影展得獎。
他們揭櫫的自由氣息,讓看似粗糙的影片外貌,反而解放了拍攝的場景、器材、技法
與定義,獨特的電影語言不僅捲起了「法國新浪潮」,大批的仿效者更翻動了世界的
電影版圖。
這樣的傳奇,讓後世影迷每每提到「新浪潮」,總有一層神話的光暈籠罩其上。
而在浪頭最上方的楚浮與高達,也該理所當然「焦孟不離」才對。然而,美好的仗打
過以後,個性、理念、路線的差異,注定兩人日後的分道揚鑣。高達愈來愈激進,每
部電影幾乎都是電影美學與政治理念的開創或顛覆;而楚浮鞭辟入裡的愛情探索與電
影感懷,在高達眼中成了自溺與軟弱。從文字論戰到唇槍舌劍,兩人竟到不相往來的
地步;直到楚浮病逝,徒留欷噓。
現實戳破了神話嗎?其實更證明革命的不易(它怎麼整合了出身與觀念原本不同
的人),以及創作者的盲點與誠實(革命伙伴終究得面對彼此終極目標的差異)。楚
浮與高達的故事,我早已知道,也幫助我去理解那些曾經胼手胝足改寫臺灣影史的前
輩們漸行漸遠的原因。「一杯看劍氣,二杯生分別,三杯上馬去」侯孝賢曾用胡蘭成
的詩句來形容這層關係的演變。楚浮與高達有這股意氣風發,但負氣的煙硝味卻徹底
腐蝕了友誼。聽說高達後來為楚浮病逝多年後才出版的書信集作序,是不是為時已晚
?
艾曼紐洛宏 (Emmanuel Laurent)導演的紀錄片【楚浮VS.高達】
(Two in the Wave) ,試圖為這段風起雲湧的電影史,以及兩位名留影史的大師,
進行一場盡量不偏頗的耙梳。豐富的史料與動人的影像,那些美好的與殘酷的,很難
不教影迷激動。
楚浮與高達,沒有誰對誰錯。然而看完電影,我卻忍不住好奇:從小因為演出楚
浮的【四百擊】而崛起影壇,但以高達的【男性,女性】
(Masculin feminin: 15 faits precis,1966)受封柏林影帝的尚皮耶李奧
(Jean-Pierre Leaud) ,夾處在亦父亦師卻徹底決裂的兩人之間,是怎麼調適和度
過的?我更同情的是他!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973041.shtml
--
1950年代末期,幾個年輕人用文字在法國影壇燃起一片野火。
楚浮 (Francois Truffaut)直接點名權威幾乎凌駕導演的兩大編劇奧杭區
(Jean Aurenche)、波士特(Pierre Bost),譴責他們讓電影淪為文學的附庸。高
達 (Jean-Luc Godard)則列出21位導演,說他們從主題、對白到攝影機運動都一無
是處。
但兩人並非放了火就跑,反而「投筆從影」拍起了電影。楚浮的處女作【四百擊
】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震驚坎城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由他編劇
、高達執導的【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1959)也在第二年的柏林影展得獎。
他們揭櫫的自由氣息,讓看似粗糙的影片外貌,反而解放了拍攝的場景、器材、技法
與定義,獨特的電影語言不僅捲起了「法國新浪潮」,大批的仿效者更翻動了世界的
電影版圖。
這樣的傳奇,讓後世影迷每每提到「新浪潮」,總有一層神話的光暈籠罩其上。
而在浪頭最上方的楚浮與高達,也該理所當然「焦孟不離」才對。然而,美好的仗打
過以後,個性、理念、路線的差異,注定兩人日後的分道揚鑣。高達愈來愈激進,每
部電影幾乎都是電影美學與政治理念的開創或顛覆;而楚浮鞭辟入裡的愛情探索與電
影感懷,在高達眼中成了自溺與軟弱。從文字論戰到唇槍舌劍,兩人竟到不相往來的
地步;直到楚浮病逝,徒留欷噓。
現實戳破了神話嗎?其實更證明革命的不易(它怎麼整合了出身與觀念原本不同
的人),以及創作者的盲點與誠實(革命伙伴終究得面對彼此終極目標的差異)。楚
浮與高達的故事,我早已知道,也幫助我去理解那些曾經胼手胝足改寫臺灣影史的前
輩們漸行漸遠的原因。「一杯看劍氣,二杯生分別,三杯上馬去」侯孝賢曾用胡蘭成
的詩句來形容這層關係的演變。楚浮與高達有這股意氣風發,但負氣的煙硝味卻徹底
腐蝕了友誼。聽說高達後來為楚浮病逝多年後才出版的書信集作序,是不是為時已晚
?
艾曼紐洛宏 (Emmanuel Laurent)導演的紀錄片【楚浮VS.高達】
(Two in the Wave) ,試圖為這段風起雲湧的電影史,以及兩位名留影史的大師,
進行一場盡量不偏頗的耙梳。豐富的史料與動人的影像,那些美好的與殘酷的,很難
不教影迷激動。
楚浮與高達,沒有誰對誰錯。然而看完電影,我卻忍不住好奇:從小因為演出楚
浮的【四百擊】而崛起影壇,但以高達的【男性,女性】
(Masculin feminin: 15 faits precis,1966)受封柏林影帝的尚皮耶李奧
(Jean-Pierre Leaud) ,夾處在亦父亦師卻徹底決裂的兩人之間,是怎麼調適和度
過的?我更同情的是他!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973041.shtml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10-12-05T15:36
at 2010-12-05T15:36

By Audriana
at 2010-12-07T06:37
at 2010-12-07T06:37
Related Posts
郎朗轉行拍電影?我為琴狂露臉

By Lauren
at 2010-11-29T22:11
at 2010-11-29T22:11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By Ursula
at 2010-11-29T20:35
at 2010-11-29T20:35
李幼鸚鵡鵪鶉《看似平凡的故事》《公主和她的情人》《鬼店》

By Freda
at 2010-11-29T11:27
at 2010-11-29T11:27
11/29歐洲魅影開幕片首映 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By Harry
at 2010-11-28T11:40
at 2010-11-28T11:40
梅花戲院重開幕 陳玉勳《茱麗葉》打頭陣

By Audriana
at 2010-11-28T10:52
at 2010-11-28T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