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最後的鏡頭想表達的是? - 臺劇

By Hedwig
at 2019-04-24T09:41
at 2019-04-24T09:41
Table of Contents
我還滿喜歡最後這個鏡頭的,給全劇下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看完全劇後我的想法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取決於我們怎麼對待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這樣的人可能是犯了罪,可能是有了精神疾病,
面對這樣的非常態,人會不自主覺得恐懼。
怎麼辦?最直覺的作法當然是把「他們」跟「我們」對立起來,
畫出一道深深的鴻溝,
好像把他們趕到線的那邊,趕到精神病院,趕到死刑的槍響之後,
「我們」這邊就可以繼續純潔無瑕,安心地繼續生活。
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不,這齣劇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那條線其實並不存在,
或是,即使存在,也並不是黑白分明,而是漸層的灰色地帶。
我們跟他們的距離,沒有想像中這麼一刀兩斷。
在這灰色地帶兩邊遊走,試著在人性最晦澀不明的邊緣理出頭緒的是誰呢?
就是醫生跟律師。
一個白 一個黑
一個科學 一個人文
兩個知識領域的代表,必須攜手共同面對未知。
對,面對惡,我們需要善良,需要愛,
但編劇讓我很感動的是,最後一幕告訴我們,這一切也需要勇氣與知識。
整齣劇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其實是四個人。
第一集開場30秒就登場,面無表情看著新聞,最後一念之善買粽子的大哥,
是最渺小,卻也最能改變社會的「我們」。
李曉明是「惡」
而最後的王赦與一駿呢?他們就是負責定義「距離」的知識化身
整齣戲他們都不斷的在跟我們提醒,我們跟惡,其實沒有那麼不同,其實並不那麼遙遠。
也不斷的提醒,什麼是惡,什麼又是疾病導致的身不由己。
(而這抹除了讓人感覺安全的鴻溝,有些人的害怕恐懼進而轉變成憤怒,尤其對於王赦)
這些對非黑即白的懷疑,在灰色地帶的探討,
雖然漫長,雖然仍然充滿不確定,但我們必須繼續,才能朝光走去。
這是我在最後一幕讀到的訊息,跟大家分享。
也再次感謝導演跟蒔媛編,做了一部不只好看,更讓我們停下來思考的好戲。
※ 引述《jerryozoz (Jerry)》之銘言:
: 看完與惡後 覺得第十集最後的鏡頭
: 也就是王赦與林一駿的背影
: 一位律師、一位醫師
: 是有想要表達什麼嗎?
: 雖然我自己也想不出有什麼更適合當最後的鏡頭
: 不過感覺這幕好像有什麼特別的函意
: 還是說各位有覺得哪些畫面也很適合當這部的最後鏡頭嗎?
--
看完全劇後我的想法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取決於我們怎麼對待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這樣的人可能是犯了罪,可能是有了精神疾病,
面對這樣的非常態,人會不自主覺得恐懼。
怎麼辦?最直覺的作法當然是把「他們」跟「我們」對立起來,
畫出一道深深的鴻溝,
好像把他們趕到線的那邊,趕到精神病院,趕到死刑的槍響之後,
「我們」這邊就可以繼續純潔無瑕,安心地繼續生活。
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不,這齣劇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那條線其實並不存在,
或是,即使存在,也並不是黑白分明,而是漸層的灰色地帶。
我們跟他們的距離,沒有想像中這麼一刀兩斷。
在這灰色地帶兩邊遊走,試著在人性最晦澀不明的邊緣理出頭緒的是誰呢?
就是醫生跟律師。
一個白 一個黑
一個科學 一個人文
兩個知識領域的代表,必須攜手共同面對未知。
對,面對惡,我們需要善良,需要愛,
但編劇讓我很感動的是,最後一幕告訴我們,這一切也需要勇氣與知識。
整齣劇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其實是四個人。
第一集開場30秒就登場,面無表情看著新聞,最後一念之善買粽子的大哥,
是最渺小,卻也最能改變社會的「我們」。
李曉明是「惡」
而最後的王赦與一駿呢?他們就是負責定義「距離」的知識化身
整齣戲他們都不斷的在跟我們提醒,我們跟惡,其實沒有那麼不同,其實並不那麼遙遠。
也不斷的提醒,什麼是惡,什麼又是疾病導致的身不由己。
(而這抹除了讓人感覺安全的鴻溝,有些人的害怕恐懼進而轉變成憤怒,尤其對於王赦)
這些對非黑即白的懷疑,在灰色地帶的探討,
雖然漫長,雖然仍然充滿不確定,但我們必須繼續,才能朝光走去。
這是我在最後一幕讀到的訊息,跟大家分享。
也再次感謝導演跟蒔媛編,做了一部不只好看,更讓我們停下來思考的好戲。
※ 引述《jerryozoz (Jerry)》之銘言:
: 看完與惡後 覺得第十集最後的鏡頭
: 也就是王赦與林一駿的背影
: 一位律師、一位醫師
: 是有想要表達什麼嗎?
: 雖然我自己也想不出有什麼更適合當最後的鏡頭
: 不過感覺這幕好像有什麼特別的函意
: 還是說各位有覺得哪些畫面也很適合當這部的最後鏡頭嗎?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19-04-27T20:27
at 2019-04-27T20:27

By Robert
at 2019-04-30T11:03
at 2019-04-30T11:03

By Belly
at 2019-05-05T00:31
at 2019-05-05T00:31

By Daniel
at 2019-05-09T22:07
at 2019-05-09T22:07

By Margaret
at 2019-05-11T21:45
at 2019-05-11T21:45

By Margaret
at 2019-05-12T20:05
at 2019-05-12T20:05

By Belly
at 2019-05-17T13:56
at 2019-05-17T13:56

By Ursula
at 2019-05-20T15:06
at 2019-05-20T15:06

By Anonymous
at 2019-05-23T22:19
at 2019-05-23T22:19

By Elvira
at 2019-05-24T18:32
at 2019-05-24T18:32

By John
at 2019-05-28T11:40
at 2019-05-28T11:40

By Linda
at 2019-06-02T06:03
at 2019-06-02T06:03

By Genevieve
at 2019-06-06T13:14
at 2019-06-06T13:14

By Yuri
at 2019-06-09T16:20
at 2019-06-09T16:20

By Agatha
at 2019-06-09T20:17
at 2019-06-09T20:17

By Odelette
at 2019-06-13T10:33
at 2019-06-13T10:33

By Franklin
at 2019-06-17T14:31
at 2019-06-17T14:31

By Emma
at 2019-06-21T07:16
at 2019-06-21T07:16

By Joe
at 2019-06-23T04:09
at 2019-06-23T04:09

By Kumar
at 2019-06-27T06:59
at 2019-06-27T06:59

By Lucy
at 2019-07-02T02:45
at 2019-07-02T02:45

By Zenobia
at 2019-07-06T14:28
at 2019-07-06T14:28

By Odelette
at 2019-07-10T07:07
at 2019-07-10T07:07

By Faithe
at 2019-07-14T09:34
at 2019-07-14T09:34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17T09:59
at 2019-07-17T09:59

By Mason
at 2019-07-19T12:50
at 2019-07-19T12:50
Related Posts
與惡裡面大芝和思聰 哪個角色比較難演?

By Daniel
at 2019-04-24T09:17
at 2019-04-24T09:17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喬安的杯子

By Tracy
at 2019-04-24T08:05
at 2019-04-24T08:05
與惡,最後的鏡頭想表達的是?

By Isabella
at 2019-04-24T00:26
at 2019-04-24T00:26
圈套之各種小感想(前四集雷)

By Andrew
at 2019-04-23T22:20
at 2019-04-23T22:20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第10集 客台十點

By Mason
at 2019-04-23T22:01
at 2019-04-23T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