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選擇的媒體,決定所見的世界? - 臺劇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4-10T23:41

Table of Contents

在近日熱播的台劇《與惡》的第5集開頭,宋喬安一連串面對自律委員會的質疑、觀眾智
商七歲、媒體分眾以及開罵小編的橋段,可謂一氣呵成、痛快淋漓,不過宋喬安句句台詞
之間,卻濃縮了當前許多新聞媒體遭逢的困境與難題。見較少人針對這部份討論,這邊簡
單談談我所見。

丨國際新聞的弔詭:媒體都不報,觀眾都不看?

許多人在批評台灣媒體時,經常會用「有沒有國際新聞」做爲評斷媒體爛不爛的標準之一
,這是一件滿有趣的事。我們先捫心自問:你平常會主動看多少國際新聞?你對國際新聞
有多少「興趣」?其實我無意譴責對它興致缺缺的觀眾,因為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既不切身
相關,有些內容更是需要相當知識水平和專業背景才能理解。

在傳統新聞學中,國際、政治、經濟、外交與科技等較嚴肅的題材屬於「硬新聞」,而娛
樂八卦、奇人異事、社會新聞和貓貓狗狗則屬於「軟新聞」。試想:當你今天工作了一整
天,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家,你會想看電視分析中美貿易戰的政經角力與國際情勢分析?還
是看可愛動物影片療癒一下,或者令人口水直流的美食新聞?我想連同我在內的多數人,
都會傾向輕鬆有趣的後者。

因此,觀眾愛看輕鬆八卦,不愛看國際新聞,實屬人之常情,倒不盡然如宋喬安所說,觀
眾就是素質低,只有七歲智商。動不動就用不看國際新聞來攻擊一般讀者的素質,若非高
知識份子的知識傲慢,恐怕就是平常根本不看國際新聞的網民,一窩蜂地加入罵媒體的全
民運動。宋喬安的一番話,恐怕半是氣話,半是自律委員會後對媒體環境的挖苦。

那麼,媒體真的都不做國際新聞,或有營養的報導嗎?當然不是,你只要稍微搜尋一下,
或看看每年卓越新聞獎的入圍作品便可以知道,就算是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的媒體,也都時
有佳作。但正如宋喬安在開會時所言:「沒有收視率,怎麼會有錢去買外電新聞呢?」台
灣媒體不缺做新聞的人才,但多數媒體根本養不起足以規律地產出高品質國際新聞的外派
記者,就算是購買CNN、BBC或其他外媒的影像資料,費用也高得嚇人。砸了大錢,點閱率
卻低到根本排不上報表。

實際上,多數新聞從業者仍然渴望做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深度報導,這不僅是他們最大的
成就感來源,更是許多人踏入這行的初衷。現況問題在於,隨著網路與新媒體的興起,收
看電視與報紙的人愈來愈少,廣告主在傳統媒體投放廣告的效果愈來愈差,傳統媒體能分
食的大餅快速萎縮。就算傳統媒體也積極投入經營社群與網路,但至今仍沒有媒體成功找
到得以讓自身維持下去的商業模式。劉昭國曾批評宋喬安,追求那多0.01的收視率就很高
興,有什麼意義?

宋喬安何嘗不明白?她也不是對於新聞專業毫無堅持之人,但她與線上很多新聞工作者一
樣,為了得到資源做那些沒什麼人看的好新聞,甚至是讓公司繼續活下去,儘管收視率和
點閱數是毒藥,也只能暫且先飲鴆止渴,一邊尋找不同的商業模式,或多或少有些「以腥
羶色養深度報導」的無奈在吧。

丨當你所選擇的媒體,決定你所看見的世界

宋喬安在開媒體自律委員會時,面對與會教授的質疑大為光火,直言「現在是網路時代,
想要看國際新聞的觀眾,他會上網選擇CNN、BBC、NHK,或者十點的全球連線專題報導,
不會來看我們六、七點的新聞。」她更挑明地對李大芝講,品味新聞台的daily news是做
給藍領階級,智商只有七歲、只有國中程度的觀眾看的,那些比較有水準、喜歡國際新聞
和深度報導的讀者會去選擇其他的優質媒體(例如劉昭國的《先驅報》?),而不是他們
要鎖定的閱聽眾。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收視率。

言下之意,宋喬安似乎認為如今已是「分眾」的時代,你覺得八卦新聞、行車紀錄器和政
治口水很無聊?你想看國際新聞和深度報導?Fine,網路上有很多,你大可以自己去找你
想看的。看到這裡,我覺得有個很有趣的問題浮現:過去所謂的「大眾」媒體,如今是否
也只是「分眾」媒體的一支(可能不過是最大的那一支)?當我們愈來愈可以清楚描繪那
些看電視、報紙的閱聽眾是一群什麼樣貌的人,媒體愈來愈清楚會看自家內容的人是一群
什麼屬性的閱聽人時,大眾媒體是否儼然也走向了分眾化呢?

分眾時代下,內容產製者操作得愈來愈精細,廣告商投放廣告愈來愈準確,每個人都能輕
易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資訊(或被找到)。向來被視為兩岸三地極具品質的《端傳媒
》便標榜:「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這句話放在分眾媒體時代再合適不
過。然而,我們似乎總是忽略另一個相伴而來的問題:「沒有能力、沒有資源選擇好媒體
的人,如何能決定他看到的世界?」

在網路出現以前,資訊流通相當不易,掌握資訊者便擁有極大的權力。但如今的我們並不
缺資訊(事實上是太多了),更不缺接觸資訊的管道,需要的反而變成篩選、判斷資訊品
質好壞,以及反思、批判與論述的能力(或者稱它為媒體素養)。擁有資訊早已不夠,擁
有「好」資訊才是關鍵,縱使分眾時代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但並不是每個
人都有判斷好內容的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和資源選擇好媒體(尤其愈來愈多好媒
體選擇付費訂閱制),枉論能夠吸收、消化這些「好」資訊。

宋喬安對於自家「無良」媒體的自嘲與挖苦,恐怕反應的是幾個值得社會深思的問題:若
好內容都從大眾媒體當中被「分眾」出去,並且以另外一種方式被社會菁英壟斷,那麼一
般民眾真的「選擇」了他所見的世界嗎?當有能力選擇好資訊的人,因為他所選擇的媒體
而獲得更多的好資訊,對於那些不具備此能力的人來說,這是否可能加深了知識的不對等
,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極化?

丨呼籲增進媒體素養,可能是最沒有用的方法

如何縮減選擇好資訊內容的能力落差?最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提升閱聽人的媒體素養,
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我們太常將「提升媒體素養、增進媒體識讀」掛在嘴邊,但仔細想
想,你知道該怎麼做嗎?可曾有人教你,如何提升媒體素養的能力?如果你有幸在國高中
上過公民課,或在大學裡修了媒體素養的課程,那很好,但你有把握說已經具備媒體識讀
的能力了嗎?又,那些沒接觸過媒體素養的人該怎麼辦?

在筆者一次關於假訊息防治的訪問中,受訪者用「練身體」比喻那些呼籲人們提升媒體識
讀能力的說法。他說,這就很像是政府與專家學者在面對大規模肆虐的流感時,告訴大家
只要把身體練好,你就不會生病;只要你提升自己的媒體素養,就不會受到假訊息和新聞
媒體的誤導。好像很有道理,卻又不太有道理。的確,提升個人媒體素養可以減低壞資訊
的傷害,不過有些人就是沒辦法練身體,或者他已屆年暮,不太需要再花時間練身體,但
他們仍會受到流感的威脅和傷害。

提升媒體素養,是個人免疫力的問題;拒看爛媒體,是個人避免去公共場所的問題,然而
面對假訊息與劣質內容的氾濫,整體社會的問題需要的是找出病因,發明勤洗手、戴口罩
,才能有效地應對流感肆虐。面對台灣的媒體亂象以及網路假訊息的社會問題,一味地呼
籲大家提升媒體素養,恐怕是最沒有用的方法,這只對那些有能力選擇好媒體,把自己身
體練好的人有效果,但並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良方。

你問我方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我們仍在尋找。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04-12T17:27
中間有一段好像怪怪的會亂掉,應該是「也只能暫且
先飲鴆止渴,一邊尋找不同的商業模式,或多或少有灸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4-16T15:30
下班回家我還是想看有腦新聞,不管再怎麼放鬆,我
的智商還是在7歲之上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9-04-20T08:48
其實還是有幾個新聞台晚7的新聞比較跟財經國際相關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4-25T06:36
為了收視率做吸引人的無腦新聞這無可厚非,但那種會
傷害人的新聞也真的是敬謝不敏...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4-28T01:40
推這段 有比較感受到新聞媒體的無奈~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4-29T19:12
推~這篇寫得很認真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9-05-03T06:23
推 一直很想聽探討新聞的觀點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5-05T14:12
新聞環境真的很惡劣,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5-09T14:53
現在媒體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本學科系?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9-05-14T13:49
某些新聞台真的是7歲智商的內容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9-05-15T01:24
紅的明顯 我們與中夭的距離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9-05-16T15:56
增進媒體素養我還是認為是最有效的 之前才跟在瑞典
的朋友聊過 他跟瑞典人對一件消息的反應完全不同(
對方是先看有沒有注明清楚來源跟有沒有列佐證數字)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5-17T08:25
他們在國中國文課堂上媒體釋讀就是基本內容了 媒體
自律與民眾素質都很重要 當今的媒體環境是少了一方
都不會成立 不過似乎大家都只想把責任推給對方而已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5-19T11:44
素養是要長時間培養的 但不做絕對沒救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5-23T19:15
一堆媒體都直接盜錄YOUTUBE畫面就說是外電,噁心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5-27T18:39
其實想放鬆轉去看綜藝台就好,何必在新聞台尋求娛嬋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05-27T20:49
Google一下線上主播記者其實本科系的還是不少,但這
跟新聞品質老實說並沒有很大的關係。從老三台時期到
現在媒體界經歷了太大的變動,誰也救不回來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9-06-01T13:15
媒體識讀真的還是最重要的。不然媒體只會整天拿著雞
毛(收視率)當令箭,但你也不能說他不對,否則最近某
連續被發錢的電視台為什麼根本就不怕,反而一些中規
中矩的電視台卻辛苦經營?這些環環相扣,難以分割
罰錢*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6-05T01:21
推認真文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6-08T17:36
推 這篇說的很真實 在自由社會譴責媒體素質 實際上
意義不大 改變自己的收看習慣比較實際

我們與惡的距離 王赦你在假掰甚麼?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04-10T22:57
還是防雷 上一篇我的文章,得到版友熱烈回響,也有部分版友挑戰我的論點。再重看王赦崩潰這一 段(感謝版友norulesgal熱情贈送的公視觀看資格),我的感想還是沒變,就是彆扭的以程 序正義之名表達廢死訴求 王赦說:「我知道他會死阿,但我沒想到他會這麼快....他前面還有52個死刑犯,為什麼 要跳過那些人 ...

與惡-對於王赦的理解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9-04-10T22:25
大家對於王赦的討論 大多聚焦在死刑存廢、社會制度的矯正是否能減少隨機殺人案這些面向 這邊想提出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王赦甚至是人權律師 村上春樹曾經有一篇文章 叫《站在雞蛋那一邊》 裡面將弱勢者比喻為雞蛋 有權者比喻為高牆 村上春樹認為就算高牆再怎麼正確 我們也要站在雞蛋那一邊 因為高牆實在太強大了 他任何無心 ...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第3集 客台十點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9-04-10T21:52
本版除黑特文以外一律禁止噓文 本版除黑特文以外一律禁止噓文 本版除黑特文以外一律禁止噓文 本版除黑特文以外一律禁止噓文 本版除黑特文以外一律禁止噓文 【相關電視/網路收看資訊】:#1SVqE44H 【本劇簡介】 臺灣第一部用8K全片幅攝影機,搭配蔡司全片幅鏡頭所拍攝的連續劇。共12集。 改編 ...

鑑識英雄2 正義之戰 第11集 (中視八點)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4-10T19:47
禁注音、噓文 《鑑識英雄II正義之戰》(英語: CSIC 2 / i Hero 2),2019年台灣鑑識劇,由 李昌鈺、王識賢、蔡淑臻、周孝安、蔡黃汝、紀培慧、何以奇主演。2016年5月27日 開拍,且以電視電影方法拍攝。愛奇藝台灣站自2019年3月20起,週一至週五晚間8點 獨家播出。 由於愛奇藝已上架 ...

愛情白皮書粉絲見面會 4/13板橋大遠百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4-10T19:22
粉專原文: |愛情白皮書粉絲見面會|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本週的粉絲見面會~除了原本公佈的三帥~ 我們的三美~成美、星華、美嘉也為了大家排除萬難~ 當天全都會出席粉絲見面會喔! 這麼難得的機會你怎能不把握!!! 快點把時間空下來~ 本週六一起來現場跟我們的演員們同樂吧! |時間| 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