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金第一週心得&不專業科普 - 臺劇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1-11-24T16:2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iyaniga (Q彈的傷藥)》之銘言:
您好,雖然這裡是台劇板,但你推文回的「陸劇找人配音也沒見人吭聲」,讓我個人有感而

對於配音,尤其古裝劇,中國其實不少人頗有微詞,這些網友不滿的點除了美圖秀秀等級的濾鏡外,還有固定幾個人開趴的配音感。

中國電影目前依然現場收音為主,以前他們對鄉音還會考據,但近幾年越來越要求「普通話
最近看了一部中國大內宣片,眾所周知毛澤東湖南人,口音非常之重與蔣中正平分秋色,然而他在劇中普通話超好,怎麼聽都不合理。

公視則與中國的作法相反,至今仍不少人對這段國民政府遷台初歷史有記憶,所以劇組選擇考據,盡量還原當年語言使用方式。

我個人比較喜歡公視的作法,雖然做不到最好(有幾個客家角色台語講得比客語自信很多,笑死),但只要有人記得那段過去,就要對那些人負責。

早期台灣電影電視請人配音,電影演員都是國語超好的那群,怎麼看怎麼尷尬,台灣人講國語根本不會那麼標準,這些劇輸出到中國後還讓他們產生錯覺,認為台灣是以前國語很好,民進黨上台後去中國化台灣人國語才變差。
以上,聽起來很荒謬,但確實是影視產業造成的影響。

中國古裝劇,如果像封神榜五千年前的那種年代,他們說的是上古漢語,連人類語言學者都無法完全考據,那我認為配音是有必要的,真要唸古漢語,大概找不到演員,演了大家聽得也霧煞煞。但19XX的戲,全部都一致口音,觀眾是能聽出明顯與史實不符的。

陸劇選擇配音有時是政策使然,政策部分我不多聊了,不然被當是在引戰。
P.S有些人可能會說配音聽起來比較舒服,有無可能是長年習慣的結果?生活在當地,大家?


: "風神"很難翻我知道,但你就直接這樣打出來,是翻日文漢字慣出來的壞毛病嘛!?
—————————

先說,我不懂客語
但我抱持著學習的態度,比較喜歡字幕直接照翻,因為與其找一個相近的意思翻譯,不如直接用客語正字,讓不懂的人感受這個詞的語境,當然,有時候聽懂客語的人解說一下是有必要的。

:
: 然後硬講日語真Der很...尬......台劇好像很喜歡這樣尬尬的日語反正演員有背完就好?
——————
演員們的日語非常不還原當年,台客語做母語的人不可能把濁音發的那麼爛。
不過當時台灣人日語也不一定都精熟,日本統治推廣日語最強硬的年代在最後十年,但也沒到國府強推國語時的那種程度。
第一集那兩個女孩子講日語可能是一種加密聊天的概念?台灣人在中國公共場合想私下聊天也會用台語。

: 雖然望族會開私塾讓族人學漢文,但是唸出來卻絕對不是標準國語。
——————
閩南腔這東西已經被歧視到爛了,這部分還原起來,大概會造成劇組不想造成的結果。

: KK一開口講北京話就跩文噴成語,你當福吉把拔是語言小天才逆?
—————————
這真的是超尷尬的地方,很多詞都有台語可以唸,他國語比台語還標準,這很詭異。


今後隨著漢語系語言斷崖式失傳,還原的工作會更困難吧,他們大可學中國,一律說國語,不必像現在被人說土啊、俗啊

即便如此這些人有人努力守護這個語言及文化,即便有很多缺漏(主角客語說得我一個聽不懂的人都感覺得到一絲心虛),但值得觀眾們的尊敬。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1-11-25T00:29
推 到底當年要還原到什麼程度真的就是看劇組跟演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1-11-25T08:34
不過吳當初說如果他國語帶口音會不自然 他可能沒想到
會有觀眾覺得當時的台灣人國語可以講成這樣才是不自然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1-11-25T16:39
相對於吳慷仁在斯卡羅裡的用心 ....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1-11-26T00:44
一行僅能39個字(78個半形空格)。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1-11-26T08:49
推 ~respect 劇組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1-11-26T16:54
就語言方面,斯卡羅的確較優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1-11-27T00:58
美國商業片直接讓演外國人的演員講英文,是否可行呢?
〈K-19〉和〈獵殺紅色十月〉都是很經典的案例~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1-11-27T09:03
也沒聽到太多關於語言方面的負評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1-11-27T17:08
斯卡羅無法挑是因為裡面一堆排灣族語吧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1-11-28T01:13
斯卡羅批評語言腔調不對的也不少 只是那時使用的語言
難以以現在為標準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1-11-28T09:18
KK可能沒有特別設定 但當時台灣人能說不是濃濃台語腔
國語的也沒那麼不可能…陳澄波都去中國教書過呢 尤其
KK是知識份子家庭 又長期離開台灣在海外做事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1-11-28T17:22
斯卡羅連河洛話都有區分地方腔調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1-11-29T01:27
那時候的中國口音也是五花八門,但總歸不會是現代台
灣年輕人這種腔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1-11-29T09:32
李登輝跟彭明敏講的國語是什麼腔?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1-11-29T17:37
日本腔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1-11-30T01:42
的確滿清康雍乾的朝會應該是滿語,但支支卻不會了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1-11-30T09:47
現在一堆自稱滿族皇親國戚的連滿語滿文都不會了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1-11-30T17:51
媽啦 我怎麼編輯一下 句子整個亂掉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1-12-01T01:56
按E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1-12-01T10:01
雖然吉桑跟小吉講的比較慢,聽得出是努力背起來的,但是
我們家也都聽得懂,海陸腔抑揚頓挫的語感也有抓到。吉桑
大家長的口吻有展現出來,而小吉的客語念的很可愛,也符
合小吉在茶廠的身份。我真的從沒聽過客語講的這麼有可愛
感的,意外的驚喜。其他配角也有講更好的。滿意加敬意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1-12-01T18:06
樓上可以看奇蹟的女兒,連俞涵的台語也是硬練起來,但聽
起來超好聽。他的聲線真的超甜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1-12-02T02:11
然後連俞涵在流麻溝十五號這部電影好像要講山東話,好期
待他的演繹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1-12-02T10:15
末代皇帝裡慈禧太后、幼年溥儀都會講英語了XD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1-12-02T18:20
連的聲音真的好聽 配音的話還是有些缺點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1-12-03T02:25
吉桑確實有些不自然,但尚可接受精神可嘉,還是有老闆的感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1-12-03T10:30
多語系設定對我來說很容易入戲沉浸,而且想到台灣當時是
這麼多語言共存的環境就覺得很有趣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1-12-03T18:35
雖然我看洋片只要角色說到中文就會想吐槽發音標準XD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12-04T02:40
謝謝shyuwu推薦,他的聲音真悅耳,還能演繹這麼多種語言
,喜歡!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1-12-04T10:44
他的podcast 山羌閱覽室,雖然是讀書心得和節錄閱讀,但
也可以當成asmr。YouTube的連俞涵官方頻道有很多他採訪手
作的節目,可以看到他演員身份以外的主持功力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1-12-04T18:49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1-12-05T02:54
私塾那段我猜原po的意思應該不是指"閩南腔(的華語)"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1-12-05T10:59
而是指漢學老師會用台/客語的"文讀音"念典籍內容?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1-12-05T19:04
(類似在五四運動年代用"放孔子白"的方式念白話文XD)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1-12-06T03:08
第一集的祭祖祭文就都是文讀音吧,有些字的音韻跟台語很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1-12-06T11:13
口音雖然不夠道地不夠完美 但至少讓我這個不看台劇的人
開始關注 只希望台劇能越來越進步 我想真的要找到底口
音又符合角色 在目前的好演員圈也是稀少吧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1-12-06T19:18
臺灣要找到各種口音能好的演員很難,因為早期表演教育
不重視這件事情,可能當時大力推廣一個官方語言的關係
,戲劇表演上沒有強力要求各種語言跟方言,現在漸漸地
各種語言都受到重視,才開始在戲劇中還原各種語言跟
方言以及口音。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1-12-07T03:23
臺灣演員在肢體表演方面很棒,可是講台詞(語言表現力
)弱了些,相較於西方表演非常強調講台詞能力而言,也
可能跟西方社會平時重視演講跟表達溝通有關。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1-12-07T11:28
奇蹟的女兒裡,連俞涵的台語講得還不錯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1-12-07T19:33
台灣舞台劇演員的台詞功力也不差啊!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1-12-08T03:37
連俞涵的弱點大概是閉口音,譬如他審茶的審就沒有閉口到
,但不管台語還是客語,審字韻尾都是m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1-12-08T11:42
台語&客語、粵語的閉口韻尾 通常國語人發音都會漏掉...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1-12-08T19:47
會嗎 我看新一代台8瘋女神賴郁庭就蠻溜的阿 不曉得是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1-12-09T03:52
是找不到還是不能找這些人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1-12-09T11:57
風神的意思,好像是炫耀?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1-12-09T20:01
沒看三立不熟賴耶,在三立培養起來有輸出的女演員好像也
才一個吳婉君?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1-12-10T04:06
的確值得大家的尊敬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1-12-10T12:11
有注意到連俞涵念「審」沒有m 但還是可愛XD 其實光是
想他們整部戲幾乎都要講客語,就很難想像背台詞有多
辛苦了,客家出身的朋友也說不忍要求他們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1-12-10T20:16
雖然斯卡羅不好看但連續看兩部都呈現台灣的多語環境
很有趣

《我願意》2021年金馬影展首映全紀實、影評推薦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1-11-24T15:58
《The Amazing Grace of Σ》《我願意》2021年金馬影展首映全紀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CxhRzDvDHY 《The Amazing Grace of Σ》《我願意》入選2021年第58屆金馬影展 於影展進行第1~2集亞洲首映及影人映後 ...

《一個屋簷下》原聲帶歌曲分享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1-11-24T14:58
劇情描述重組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一家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血緣關係,卻依然有著密 不可分的情感,彼此之間的牽連起家庭親情、愛情及友情 https://imgur.com/KlqkrmS 原聲帶歌曲加上樂器演奏版本,共13首,由蔣三省監製。 片頭曲:一個屋簷下 by黃子佼、蔣三省 片尾曲:我真的想你了 by ...

終極一班 開播16年啦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1-11-24T13:38
Party time!!!! 《終極一班》11月26日即將迎接16週年啦~ 來來來~小編準備了小小的活動與禮物,要跟大家一起來同歡唷↓↓↓ 就。從。明。天。中。午。12點。開。始。 《終極一班》特別企劃 YT首映時間:11/24 中午12:00 傳送門 ...

茶金的時代背景問題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1-24T13:29
第一次在此發文,有哪裡疏漏請多指教。 茶金的年代從第一集的四萬換一元能夠看出, 應該是在1949年左右,我對於其中的爭議沒什麼 意見,畢竟那只是前面戰亂和通貨膨脹的結果, 和洗白醜化誰沒什麼關係。 問題是裡面給我的感覺好像228事件沒有發生一 樣。從第一集片頭吉桑樂觀的認為生意歸生意, ...

公視茶金發問區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1-11-24T11:51
只有一個問題 演客語劇為什麼不找母語演員? 表面上講在地語言復興 結果找福佬人演客語劇 就像是前陣子〈斯卡羅〉 說什麼要以原住民為主軸 結果一票演員全是漢人 我以為大的劇組至少會有點敏感度 也不提閩客、原漢衝突這些 一個90%用對話搭起來的作品 結果最不重視口條這一塊 要讓人入戲都很難了 怎麼可能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