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亞的選擇>-梅莉史翠普的經典作(雷王) - 電影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7-03-03T04:44

Table of Contents


看完<蘇菲亞的選擇>後

感動地情緒久久沒有辦法平復

梅莉史翠普的演技可怕到一種程度

真的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淺見心得

看電影劇照和電影片段請連
http://www.wretch.cc/blog/serpentskirt&article_id=15955014

~~~~~~~~~~~~~~~~~~~~~~~~~~~~~~已下有大雷~~~~~~~~~~~~~~~~~~~~~~~~~

<蘇菲亞的選擇>電影改編自威廉·斯泰龍的《蘇菲的選擇》
他是美國著名作家、小說作者
1968年普利策獎得主
《蘇菲的選擇》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
電影當時不知道為何翻成"蘇菲亞"
英文就是<SOPHIE'S CHOICE>
翻譯的人瞎了吧~~

劇情大綱是女主角Sophie Zawistowski是波蘭人
在二次大戰裡飽受納粹集中營摧殘的戰爭倖存者
後來成為美國紐約的新移民
與男友Nathan Landau一起住在貧民區
並再那裡認識了一個新朋友Stingo
Sophie 與 Nathan是相愛的情侶
但Nathan脾氣火爆愛吃醋
兩人經常吵架
一開始Nathan的脾氣讓Stingo感到不安
但卻再其後三人變成好友
不知不覺Stingo也愛上了Sophie
電影中藉由Stingo和Sophie的談話
帶我們回到Sophie苦難的過去
二次大戰中她與她的兩個孩子
(一小男孩和一小女孩)
一起被關入了奧斯威辛集中營
一個德國軍官要求她
必須要從兩個孩子中作出選擇
選擇一個活下來
而另一個則要被放進焚屍爐
Sophie哀求著:我不能做這種選擇!別讓我這樣選擇!
軍官則叫囂著要士兵把兩個孩子都帶走處死
孩子被士兵擄起時
Sophie突然歇斯底裡的叫起來:帶走我的小女!帶走我的小女兒!
兒子被留了下來
德軍夾著驚恐的小女孩
走向冒著滾滾黑煙的焚屍爐
女兒絕望的哭叫聲回蕩著............
從那一天
揮之不去的愧疚和夢魘伴隨著
糾纏著Sophie

她還曾經待在德軍的家中幫傭
為的是想找出機會救出自己的女兒
她不惜要出賣自己的美色屈從於好色的德軍軍官
不過沒有成功

這是一段蘇菲悲痛的過往
但回到電影中的現代
蘇菲的命運也未必順遂

在一次嚴重的誤會中
Sophie誤以為Nathan自殺了
十分悲痛
Stingo便把她帶到華盛頓
希望與她一起生活
而在共渡一夜之後隔天早上
Stingo發現Sophie已離開
並在後來得知Sophie與Nathan一起自殺走向了毀滅

戲中的Sophie是了不起的演員Meryl Streep(梅莉史翠普)所演的
這個角色的靈魂完全被釋放了出來
扮演波蘭婦女的她
為電影學得一口唯妙唯肖的波蘭英語腔調
還順便學會了德語
這真的是不可思議的演技
也是影史上所謂的經典

我最印象深刻的兩場戲
是Sophie和Stingo聊天
Sophie總是喜歡訴說Nathan當初是怎麼救了她一命
影片時間回到過去的場景
努力學著英文的Sophie
在圖書館中查尋一位美國詩人的資料
也許是身體不好的原因而昏了過去
經過的Nathan帶她回去休養
在聊天過程中Nathan送給Sophie一本詩集
正是Sophie要找的美國詩人Emily Dickinson
於是兩人坐躺在床上
由Kevin Kline(凱文克萊)演的Nathan
念著Emily Dickinson的詩

就這一場戲
我非常的驚訝
也一直忘不了
驚訝是因為 在念詩的是凱文克萊
但我卻沒有辦法把我的眼睛從梅莉史翠普身上移開
細膩的表情和動作
好像真的那麼快樂
這感動持續很久在我的腦海中

還有一場戲
就是當德軍抱走了Sophie的孩子
她竭力的悲痛的哭喊
但那吶喊卻是無聲!
後來我翻出來專訪梅莉史翠普的片段
她說到那場戲
"當時我以為我在吶喊
我用盡了力
但在其後才發現
原來那悲憤的情緒讓我用了全力卻也叫不出一點聲音"

那沒有聲音的吶喊
其實震耳欲聾!
在我的心裡的震撼不只是因為劇情
而多是因為她的表現

好書 好電影 好演員

蘇菲的選擇

她的人生裡 選擇去愛那一個男人
選擇自己的孩子生存或死亡
選擇自己生命的毀滅或存在

人的命運有多難以預料和捉摸
而當我們必須要在生命裡做出選擇
那通常是非常殘酷的
以為小說戲劇比較誇大
那也許是因為你自己並不是身在其中
人生比任何小說故事都殘酷
就因為那是你的人生

旁觀他人的痛苦如我們每一個人
應該就沒有資格對於別人在生命的苦難中
做出的決定提出疑問!

生存未必積極過毀滅
"選擇"既然是表現意志
則"毀滅"可能是守衛尊嚴

梅莉史翠普的演技
讓我在家看完了電影也起立股掌
蘇菲的快樂 苦笑
若有所思 或 欲言又止
吞嚥口水 撥弄頭髮都是戲!
雖然當年的她有因此得到無數的獎
當然也包括奧斯卡小金人
但我還是覺得這都不足說明她演得多好~
話說雖然我看的版本
整部的字幕我都看不懂
應該是法文的
不過完全無損我愛這片子的程度
更棒的是
目前我終於找到一部電影
可以讓我說是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了!

ps. 在Sophie與Nathan坐躺在床上念詩的那場戲中
我還有一點小小的共鳴
Nathan先是拿了一本Sophie的書
用英文念出書裡頭的詩句
Sophie於是很驚奇的說到
這是她第一次聽到這首詩用英文念出來的樣子
因為一般她都是用波蘭語讀這些詩句
Nathan也要求她用波蘭語念一次給他聽

這讓我想到
一次聽到蔡康永的專訪
身為上海人的他
每當讀到張愛玲的書
都不由自主 理所當然的用上海話去讀
直到有一天
聽到友人用國語讀張愛玲
他驚訝不以
因為在他的世界裡
張愛玲的文字就應該用上海話讀出來
當他第一次聽到"國語版本"
那種奇妙的心態
不知道是不是也和當時的Sophie一樣
有著那種對文字特別的熟悉
對腔調卻非常陌生的矛盾


--



看 當時的月亮

曾經代表誰的心 結果都一樣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7-03-08T01:58
被你講的我都好想看 不過梅麗早年作品評價很高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7-03-11T12:07
遍尋不着....想看到一種難過的狀態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07-03-12T00:11
應該問一下 還是會有 絲克伍和法國中尉的女人都還滿想看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07-03-15T13:15
恩 錯了 絲克伍事件我看過了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7-03-18T21:10
我很喜歡法國中尉的女人,還有暗夜哭聲也超棒。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7-03-21T22:02
遠離非洲算早期嗎?這部也不錯。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7-03-26T05:41
推,看完我也想看了@@/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7-03-29T03:49
寫得真好!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7-03-29T10:29
好想看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7-04-02T21:37
推~~寫得太好了~~台灣買得到這片嗎?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7-04-04T19:58
借轉Artfilm板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07-04-05T20:27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04-08T22:35
剛剛看完這部片 你寫的分析的真好.... 太震憾了..

小太陽的願望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3-03T04:29
在成年之前,我們花了十八年的歲月去學習怎樣成為一個社會認可的人;而接著 花剩餘的生命去明白之前學的都是虛妄的狗屎 這一年來,四處奔波間,我幾乎把飛機當成我的電影院了, 這次在回台灣的旅程中也看了不少好片,其中我覺得最棒的電影就是小太陽的願 望Little Miss Sunshine。這部電影被稱為奧斯卡的大 ...

當幸福來敲門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7-03-03T00:48
看完當幸福來敲門,雖然是部平鋪直述的電影,即使遇到生活中雪上加霜的困境(ex賴 以為生的儀器兩次被偷走,又兩次搶回來),但仍然沒有帶起太大的起伏。 不過這樣才是人生吧。 真的有人的人生每一刻都是大起大落的嗎? 許多偉大的研究者、藝術家,都是在幾年 寒窗埋頭苦幹,才終於在一些機緣下綻放花朵。現實世界 ...

【好雷】竊聽風暴-也許這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狂推!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7-03-02T23:01
如果你平均一個禮拜看一部電影,那一年少說也看了超過五十部電影。 而看電影又像是無底洞,看過感人的,那些俗套的劇情式肥皂劇也就漸漸不合口味(好萊 塢尤是)。 進而轉向歐洲或獨立製片不同背景下所想傳達的動人情感。 不管是哪裡的片,只要能感動人心,就是好片。 一直對多年前捷克片「遊子」留下深刻印象,不直接寫實共產剝 ...

要我怎麼能喜歡神鬼無間?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07-03-02T11:56
每一個亞洲商業片編劇與製片家腦中的眾多夢想裡,都一定會有下面這一個: 好萊塢買走我的作品吧!無論怎麼使用、改寫、糟蹋自己的作品都無所謂, 買走我的作品吧! 吼,錢多真的了不起嗎?對...就是了不起。在美國,百萬美金以上製作成本的電影, 編劇家至少可以拿到製作成本的 5%,隨便拿個兩億美金製作成品的電 ...

《來自硫磺島的信》:究竟是誰贏了?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07-03-02T01:46
http://blog.yam.com/ooxxoox/article/8524379 原本我能去永和美麗華二輪電影院看《來自硫磺島的信》, 可以省下一筆小錢去看另外兩部二輪片,再吃一個平價便 當,但是這一次,我想和美希一起看這部電影──她是我 的日本朋友,也對這部片感到興趣。果然當電影結束後, 我胡亂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