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媽咪:多藍母子真不和?「這就是人生」 - 電影
![Adele avatar](/img/girl.jpg)
By Adele
at 2015-02-27T11:10
at 2015-02-27T11:10
Table of Contents
《親愛媽咪》很好看,簡言之,多藍粉必看XD
看完不禁回想到他的半自傳電影《聽媽媽的話》,
一個疑問又浮上心頭:
這位天才美少年導演,跟她媽媽的關係有這麼誇張嗎?
整理了一些國外訪談(不限於親愛媽咪)
多少解答了心中疑問....
網誌好讀版:http://ppt.cc/C~Z-
--------
被譽為天才、神童,出身加拿大魁北克的導演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2014年推
出他的第五部作品《親愛媽咪》(Mommy),並以該片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6年前,多
藍以19歲之齡、美少年之姿,自導自演半自傳電影《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
)一鳴驚人,自此以後,「母親」成為他創作的永恆命題,母子之間的愛恨情仇,或濃或
淡或多或少,烙印在他編導的作品裡。
看完《親愛媽咪》特映會,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又浮上心頭,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疑問:
多藍跟媽媽的關係很差嗎?他是不是也有病啊?查了一些國外做的訪問,嘻嘻,果然不少
記者也好奇啊!
●被送去寄宿學校的暴力小孩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回到他的童年時光。他曾形容自己幼時是「粗暴、好勇鬥狠、愛扮裝
、很不受控的小鬼」他從小父母離異,跟爸爸不和,媽媽管不住他,要他選擇去寄宿學校
或是跟爸爸同住?他選擇寄宿,第一年過得不錯,接著換學校,第二、三年不太開心,他
揚言要「採取行動解放自」,媽媽無可奈何接他回家,但還是對兒子沒轍,最後決定把他
送到叔叔家去住。照多藍的說法,「這是『雙贏』局面,成就我人生最棒的時光!」
多藍不諱言寫創作劇本時,會把自己投入角色中,而《親愛媽咪》中的兒子Steve是他投
入自己個性最多的一個角色。Steve是個過動兒,一火大就管不住自己,脾氣爆炸就暴力
相向,「我覺得我認識這個小孩,他可能是最糟糕版本的我。」
他說:「我們都有悲痛和憤怒累積在身上,我小時候是個很暴力的小孩,我想現在還是一
樣,所以我可以瞭解他(Steve),幸運的是我找到方法去排解,把心中那些恐懼和懷疑
,用創造性的方式中和掉了,不像Steve失控。」不過,他也在訪問中多次澄清他不是
Steve,他可以和角色產生連結,但《親愛媽咪》並不是他的自傳,「我沒病,我媽不是
黛(媽媽角色名),我不會和我媽那樣大爆炸!」
(糟糕,我不太相信耶XD)
●多藍媽媽:「原來他這麼恨我」
他電影中的母親角色,總是會和兒子咆嘯對罵。媒體好奇,他媽媽對他的作品感覺如何?
他的答案似乎有點無奈。他說媽媽大抵把電影當作是其他人的故事,直到多年後母子聊到
《聽媽媽的話》,她才坦言:「看完電影後,我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知道原來他
這麼恨我。」
但是對多藍而言,完全不是這樣!他說《聽媽媽的話》一方面讓他面對自己,處理那個他
可能變成的粗暴小孩,選擇接受這個事實,另一方面,拍這部電影是要拍出媽媽是英雄,
所有詆毀媽媽的劇情,都不及榮耀她的部份!因此,對他而言,電影是想要表現愛,並非
向媽媽宣戰,他想告訴媽媽的是:「你不知道我有多愛妳嗎?」
天才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太特別了吧XD,但我似乎可以理解這一番話,他電影的母子關係
,總是愛恨交織,濃烈得透不過氣,你有多恨她,就有多愛她。
不過,他們母子兩的確是不合。他說:「媽媽不愛聽、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人生啊。她
對我來說,是無止盡的靈感來源,永遠都是,我的意思是,我全心全意愛她......真的很
奇怪,有一些人在你的作品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部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會佔據截
然不同的位置。我媽一直與我同在,她在我所有撰寫的作品中,但這不必然轉化為真實生
活中,正常的、可共處相容的人際互動。」
●為什麼畫面用1:1正方形呈現?
這要回到他替Indochine(印度支那樂團)拍攝歌曲《College boy 》MV的經驗。他原本
還煩腦不知道要怎麼拍,但聽到歌,畫面就出來了。拍MV本身是很好的實驗,他用1:1比
例去拍,效果很合他意,「我就想,有一部電影一定要這樣拍,《親愛媽咪》不就正好適
合嗎?」正1:1的畫面,讓觀眾可以全神貫注在角色上,無暇被角色以外的事物分心,「
除了角色們的眼神,你無法移開雙眼看別的地方。」
片中,有一小段畫面恢復正常比例,是黛安想像兒子未來生活的美好樣貌,搭配的音樂是
Ludovico Einaudi的《Experience》。多藍說,這是他向HBO影集《六呎風雲》致敬,觀
眾藉由Sia的《Breathe Me》,得知角色們的結局,他看完哭了一個星期:「我從來沒有
在葬禮上、或因為愛情、因為心碎了哭成那樣。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看結局時感受到的悲傷
。我想要在電影中向那段致敬。」
●母子互動 直通人心
《親愛媽咪》風格強烈角色鮮明,身為觀眾,很容易被飽滿的敘事、高亢的情緒牽著鼻子
走,就算真實生活不像劇中人那樣激烈扭曲,但電影有股直通人心的力量,令人想起自己
和媽媽相處的點滴。如果親子關係曾經失和,看《親愛媽咪》難免投射自己,明明很愛對
方,極力想包容,共創美好時光,卻演變成咆嘯互嗆,後悔了合好,如此週而復始,最終
,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
心理建設準備好了,準備走向《親愛媽咪》的暴風半徑吧。
--
看完不禁回想到他的半自傳電影《聽媽媽的話》,
一個疑問又浮上心頭:
這位天才美少年導演,跟她媽媽的關係有這麼誇張嗎?
整理了一些國外訪談(不限於親愛媽咪)
多少解答了心中疑問....
網誌好讀版:http://ppt.cc/C~Z-
--------
被譽為天才、神童,出身加拿大魁北克的導演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2014年推
出他的第五部作品《親愛媽咪》(Mommy),並以該片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6年前,多
藍以19歲之齡、美少年之姿,自導自演半自傳電影《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
)一鳴驚人,自此以後,「母親」成為他創作的永恆命題,母子之間的愛恨情仇,或濃或
淡或多或少,烙印在他編導的作品裡。
看完《親愛媽咪》特映會,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又浮上心頭,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疑問:
多藍跟媽媽的關係很差嗎?他是不是也有病啊?查了一些國外做的訪問,嘻嘻,果然不少
記者也好奇啊!
●被送去寄宿學校的暴力小孩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回到他的童年時光。他曾形容自己幼時是「粗暴、好勇鬥狠、愛扮裝
、很不受控的小鬼」他從小父母離異,跟爸爸不和,媽媽管不住他,要他選擇去寄宿學校
或是跟爸爸同住?他選擇寄宿,第一年過得不錯,接著換學校,第二、三年不太開心,他
揚言要「採取行動解放自」,媽媽無可奈何接他回家,但還是對兒子沒轍,最後決定把他
送到叔叔家去住。照多藍的說法,「這是『雙贏』局面,成就我人生最棒的時光!」
多藍不諱言寫創作劇本時,會把自己投入角色中,而《親愛媽咪》中的兒子Steve是他投
入自己個性最多的一個角色。Steve是個過動兒,一火大就管不住自己,脾氣爆炸就暴力
相向,「我覺得我認識這個小孩,他可能是最糟糕版本的我。」
他說:「我們都有悲痛和憤怒累積在身上,我小時候是個很暴力的小孩,我想現在還是一
樣,所以我可以瞭解他(Steve),幸運的是我找到方法去排解,把心中那些恐懼和懷疑
,用創造性的方式中和掉了,不像Steve失控。」不過,他也在訪問中多次澄清他不是
Steve,他可以和角色產生連結,但《親愛媽咪》並不是他的自傳,「我沒病,我媽不是
黛(媽媽角色名),我不會和我媽那樣大爆炸!」
(糟糕,我不太相信耶XD)
●多藍媽媽:「原來他這麼恨我」
他電影中的母親角色,總是會和兒子咆嘯對罵。媒體好奇,他媽媽對他的作品感覺如何?
他的答案似乎有點無奈。他說媽媽大抵把電影當作是其他人的故事,直到多年後母子聊到
《聽媽媽的話》,她才坦言:「看完電影後,我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知道原來他
這麼恨我。」
但是對多藍而言,完全不是這樣!他說《聽媽媽的話》一方面讓他面對自己,處理那個他
可能變成的粗暴小孩,選擇接受這個事實,另一方面,拍這部電影是要拍出媽媽是英雄,
所有詆毀媽媽的劇情,都不及榮耀她的部份!因此,對他而言,電影是想要表現愛,並非
向媽媽宣戰,他想告訴媽媽的是:「你不知道我有多愛妳嗎?」
天才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太特別了吧XD,但我似乎可以理解這一番話,他電影的母子關係
,總是愛恨交織,濃烈得透不過氣,你有多恨她,就有多愛她。
不過,他們母子兩的確是不合。他說:「媽媽不愛聽、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人生啊。她
對我來說,是無止盡的靈感來源,永遠都是,我的意思是,我全心全意愛她......真的很
奇怪,有一些人在你的作品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部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會佔據截
然不同的位置。我媽一直與我同在,她在我所有撰寫的作品中,但這不必然轉化為真實生
活中,正常的、可共處相容的人際互動。」
●為什麼畫面用1:1正方形呈現?
這要回到他替Indochine(印度支那樂團)拍攝歌曲《College boy 》MV的經驗。他原本
還煩腦不知道要怎麼拍,但聽到歌,畫面就出來了。拍MV本身是很好的實驗,他用1:1比
例去拍,效果很合他意,「我就想,有一部電影一定要這樣拍,《親愛媽咪》不就正好適
合嗎?」正1:1的畫面,讓觀眾可以全神貫注在角色上,無暇被角色以外的事物分心,「
除了角色們的眼神,你無法移開雙眼看別的地方。」
片中,有一小段畫面恢復正常比例,是黛安想像兒子未來生活的美好樣貌,搭配的音樂是
Ludovico Einaudi的《Experience》。多藍說,這是他向HBO影集《六呎風雲》致敬,觀
眾藉由Sia的《Breathe Me》,得知角色們的結局,他看完哭了一個星期:「我從來沒有
在葬禮上、或因為愛情、因為心碎了哭成那樣。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看結局時感受到的悲傷
。我想要在電影中向那段致敬。」
●母子互動 直通人心
《親愛媽咪》風格強烈角色鮮明,身為觀眾,很容易被飽滿的敘事、高亢的情緒牽著鼻子
走,就算真實生活不像劇中人那樣激烈扭曲,但電影有股直通人心的力量,令人想起自己
和媽媽相處的點滴。如果親子關係曾經失和,看《親愛媽咪》難免投射自己,明明很愛對
方,極力想包容,共創美好時光,卻演變成咆嘯互嗆,後悔了合好,如此週而復始,最終
,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
心理建設準備好了,準備走向《親愛媽咪》的暴風半徑吧。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Kyle avatar](/img/girl1.jpg)
By Kyle
at 2015-03-02T15:41
at 2015-03-02T15:41
![Necoo avatar](/img/girl2.jpg)
By Necoo
at 2015-03-05T17:37
at 2015-03-05T17:37
Related Posts
親愛媽咪:被禁錮的愛
![Agatha avatar](/img/cat2.jpg)
By Agatha
at 2015-02-27T11:04
at 2015-02-27T11:04
封閉的小鎮以石刑處死居民
![Jacob avatar](/img/dog1.jpg)
By Jacob
at 2015-02-27T10:32
at 2015-02-27T10:32
華語演員演技,如果與好萊塢相比?
![Poppy avatar](/img/cat4.jpg)
By Poppy
at 2015-02-27T10:02
at 2015-02-27T10:02
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是近年來最慘國片嗎
![Joe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Joe
at 2015-02-27T09:56
at 2015-02-27T09:56
老男人與小女孩的瘋戀(有雷)
![Olive avatar](/img/cat3.jpg)
By Olive
at 2015-02-27T09:20
at 2015-02-27T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