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夜未眠:關於少年幻夢下的種種樂音 - 電影配樂

By Poppy
at 2010-02-25T21:11
at 2010-02-25T21:11
Table of Contents
【Cashback】:關於少年幻夢下的種種樂音
From http://tinyurl.com/yg8m3k7
頭一次認識英國作曲家 Guy Farley,是這張 2006 年 (原先僅有 Promo Bootleg,2008
年獲得 Silva Screen Records 正式發行,然而收錄內容卻與 Promo 無異) 的《超市夜
未眠》(Cashback,又譯《愛情回水》)。之所以認識這部電影,無非是受到它 Movie
Poster 那半裸、超現實的深遂女子所吸引,進而好奇探尋電影中無聲靜止的綺麗幻夢、
紳士導演 Sean Ellis 從實驗短片進而發展成長篇電影的歷程,以及 Guy Farley 拿捏精
準又不失煽情媚惑的音樂符碼。
形容『Making a film is like making a cake.』的 Sean Ellis,將 Farley 的創作譬
喻成『The Icing on the cake』,足見導演對於音樂加乘戲劇效果、靜止世界氛圍的喜
愛程度。從 CD 內頁照片顯示,Farley 親自站上指揮台,以他習慣遊走的傳統管絃,佐
以晶瑩的電子音色,不僅詮釋出導演架築的超現實情境,更能貼近片中少年的種種奇想囈
語,而那些關於愛情意義的囈語,總是電影內最有趣的片段。
專輯開場是 Vincenzo Bellini 作曲 (選自《Norma》歌劇)、Jeni Bern 女高音演唱的〈
Casta Diva〉,唯美溫柔的古典輕歌劇,搭配電影開場情侶激烈爭吵的慢動作鏡頭,影音
對比效果一整個幽默到不行,只能讚嘆這般選歌巧思實在很高段!同樣〈Casta Diva〉的
情境,同樣出現於電影後段少年跟超市女店員因誤會而導致的翻臉爭吵,而少年臉上的表
情也是同樣的無奈。
從第二首開始則是 Farley 的配樂。連續三首〈Break Up〉、〈Photos〉與〈Suzy〉(前
女友之名) 可視為連續組曲片段,一氣呵成交代少年面臨分手情殤的痛苦過程,包括夜半
欲求復合遭拒、望著舊情照片面露哀傷,進而失眠造成『比一般人每天多出八小時的時間
』。前兩首透過緩慢幾近停滯的弦音、碎裂的憂鬱鋼琴,乍似清晰卻又模糊的主題旋律宛
若少年強忍打轉的淚珠,搭配日記般的少年獨白,電影畫面悲傷地讓人心碎。電子節奏在
〈Suzy〉悄悄介入,木琴似的反覆和弦一旁附和,並由提琴群組從低聲部逐漸轉往高聲部
的情緒堆砌,同時旋律性也愈來愈高揚;在一分 58 秒甚至帶出一段極度煽情的下行樂句
,搭配前女友於金黃色逆光之下的倩影畫面,足見少年嚴重陷入情殤、無法擺脫舊愛陰影
的恐懼與掙扎,然而〈Suzy〉的動勢設計,幾乎是一種類似戰爭片、史詩片的情緒語彙,
若不是 Farley 揣摩情緒的力道有點太猛,就是少年本身的思緒已然混亂不堪、病入膏肓
,非得透過煽情旋律才能傳達肉身痛楚。再者,這段樂曲跟 Hans Zimmer《紅色警戒》〈
Journey To The Line〉相當類似,不論編曲構思、逐漸高漲的情緒張力或音景所使用的
電子節奏,兩者相較頗有玩味之處。
第五首〈Inside〉是 Farley 配樂章節的「中場」,因為接下來第六首〈Frozen〉至最後
的〈The Proud Gallery〉又是一連串片段組曲編輯形式,由此可見 Farley 的演出空間
其實也頗少的。這首〈Inside〉原為 Bang Gang 樂團的獨立歌曲,充滿迷幻、媚惑、虛
實難分的氛圍情境,而本專輯收錄的版本則是 Farley 重新錄製與混音,弦樂編寫的部份
也是他添加的,原曲並未具備。電影內,〈Inside〉是少年開始「掌控」時間靜止世界的
關鍵襯樂,所以曲末弦樂嘎然而止的唐突感是有其設計因素的;弦樂「斷掉」當下,少年
眼前的夜晚也瞬間暫停。於是,〈Frozen〉(凝結的時間狀態)、〈Sharon〉(超市女店員
的名字) 至〈Drawing〉(對著模特兒素描的過程),三段樂章便以靜謐的鋼琴獨奏佐以些
許弦樂、豎琴,營造出少年遊走於靜止世界,以畫筆捕捉美麗女體的夢境時刻,我特別喜
愛〈Drawing〉中段的下行鋼琴滑奏,輕盈且動人。
〈Suzy〉中使用的煽情手法,並非 Farley 靈光乍現的意外或特例。在〈The Challenge
〉一曲內,足見 Farley 對於管絃編制形塑戲劇效果的興趣。充滿陽光、正向、澎湃的上
揚旋律線,讓超市店員的足球「友誼賽」瞬間變成一場肩負榮譽與勇氣的「聖戰」,誇張
語彙讓自大的超市店長一心嚮往古希臘戰爭英雄的自嗨行徑 (連他的專屬馬克杯也印著大
大的「The Boss」兩字,或許我也該做一個類似的送給指導教授),也變得更加煞有其事
。然而,這段樂曲卻意外地跟 Sarah Brightman 收錄於《Symphony》專輯的〈Attesa〉
極為相似,雖說〈Attesa〉前奏也非原創,而是援引自霍爾斯泰的行星組曲片段。至於下
一曲〈Someone There?〉,可繼續驗證 Farley 對於管絃的興趣路線;若〈The
Challenge〉映照出 Farley 處理大場面音場的可能實力,〈Someone There?〉則可視為
他以傳統器樂烹調驚悚恐怖類型的能力,縱然樂曲短暫零碎,聽不出什麼,但仍值得期待
。
接下來僅剩的樂章,包括〈Saturday School〉、〈Pittsburgh〉、〈Dust〉與〈The
Proud Gallery〉,則繼續反芻先前的音樂氣氛,在一種聽者無法察覺的接收情境下,淡
然收尾。電影片尾歌曲〈She〉,由 Grand Avenue 創作、演唱,弦樂部份同樣由
Farley 重新編曲錄製,綿密弦樂搭配主唱的溫暖歌聲、悅耳真摯的英式旋律,讓男女主
角於雪花凝結靜止的如夢場景下,更顯浪漫與感動。專輯最後還收錄多首歌曲,包括少年
第一天超市夜班的節慶應景交響樂曲〈Enchanted April〉;歌曲幾乎占了專輯一半長度
,不過我通常不會聽完全部。總之,我很喜歡 Sean Ellis 這部電影,很喜歡他鏡頭下「
Sleepless」的虛幻世界,很喜歡他滿足我自己曾經有過的小小幻想 (所以我才覺得我跟
那位少年契合度超高),很喜歡整部電影對於既成歌曲的應用,很喜歡 Guy Farley 穿透
少男內心澎湃世界的音符筆觸;然而,這些對於作曲家細膩心思的共鳴感動,還是得透過
觀看電影後才可獲得提升,畢竟一開始我還是覺得整部作品稍嫌零碎片段。
●延伸閱讀:Projekt Somnambulism 夢遊症音像實驗
http://tinyurl.com/yzbvva7
Music Composed & Conducted by Guy Farley
Orchestra Recorded at Air Studios London by Ben Georgiades
Orchestra: The Lodon Metropolitan Orchestra
Solo Piano: Simon Chamberlain
Ethnic Percussion: Paul Clarvis
--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
Snow Cockroach Soundtrack Personal Reviews
萬聖節音樂派對 → 義大利電影音樂會 → 喬治芬頓台灣音樂會
--
Tags:
電影配樂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10-03-02T04:03
at 2010-03-02T04:03
Related Posts
康乃狄克鬼屋事件:親情主題大勝恐怖聲響

By Dora
at 2010-02-25T21:07
at 2010-02-25T21:07
黑色大理花懸案:懷舊謎情的性感,俐落粗暴的銅管

By Margaret
at 2010-02-25T21:01
at 2010-02-25T21:01
國片原聲帶心得文

By Jacob
at 2010-02-24T23:45
at 2010-02-24T23:45
配樂創作-出發

By Liam
at 2010-02-24T21:09
at 2010-02-24T21:09
配樂創作-orphan

By John
at 2010-02-24T16:59
at 2010-02-24T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