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青少年哪吒》 - 蔡明亮
By William
at 2009-10-08T18:51
at 2009-10-08T18:51
Table of Contents
看了 o 大關於《愛情萬歲》的好文,想起自己寫過這麼一篇文(
連標題都像 :P),或許有一些可以相互參照之處,也請大家不吝
指教。
====
蔡明亮在拍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之前已經有過劇場
、編劇和電視劇等等的工作經驗,這或許是《青少年哪吒》無論在
攝影、表演、剪接方面都表現出難得的成熟的緣故。但從另一個角
度看,他對各種技巧的熟練支配多多少少掩蓋了在這部片中已經萌
芽的「蔡明亮風格」。
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在談到他的第一部長片《伊凡的少年時代》時
也回憶:他那時決定盡可能的、不拘手法地盡力表現每一個片段,
然後他才能決定以後哪些手法是屬於他的。比較《青少年哪吒》和
蔡明亮之後的片子,也給人這種感覺。觀眾若從蔡明亮已經成名的
作品回頭看這片《青少年哪吒》或許會有種陌生的感覺,因為蔡明
亮在這部作品中摸索般地使用了各種表現法,之後這些手法在後來
的作品中進一步地純化、提煉,成為後來常被人形容為「極簡的」
表現手法。
比方說,在電影開始不久,攝影機拍攝陳昭榮(阿澤)進入電玩場
時使用手搖式攝影,然後橫移拍攝一連串電玩和玩家的----這一類
的攝影機運動就是後來沒有再使用的手法。還有部份的主觀鏡頭(
第一人稱)、畫外音(如廟中仙姑祝禱的聲音的提前滲入)、甚至
電影配樂等等常用的電影語言(手法)都在蔡明亮之後的作品消失
無蹤。
這些手法的改變,我覺得指向一個蔡明亮電影的特色:純粹的「觀
察」。這包含著的不只是主觀鏡頭的刪除,還包括鏡頭語言、甚至
敘事結構的改變。
舉例來說,《青少年哪吒》有一個鏡頭的序列:正在睡覺的阿澤被
朋友(阿斌)的 call 機叫醒,然後鏡頭一換,我們忽然看到另一
張床上,裸體的男人在女人身邊醒來、著衣、出門。畫面又切回阿
澤,在幾個鏡頭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女人在的房間就在阿澤的房
間隔壁。一直到很後面的地方,情節才提到那個男人原來是阿澤的
哥哥。這一類不遵循傳統邏輯發展、屬於電影獨特手法的語言在後
來的蔡明亮電影中被屏棄,轉而採用一種更簡潔、直接的手法去呈
現一段劇情。這意味著觀眾不再受電影「作者」留下的痕跡的干擾
,而可以專心於劇中人物行為的觀察上。
甚至從表演層面也看得出這種變化。在看過蔡明亮之後的電影(或
許甚至不用),回頭看劇末阿桂和阿澤的那段對手戲,會發現那是
最奇怪的片段。電影似乎一下子陷入了傳統的表現手法之中。阿桂
對阿澤說:「我們離開這裡好不好」阿澤回答:「我們去哪裡呢」
,然後兩個孤獨的人緊緊相擁。劇中人物用(帶著點舞台劇風格的
)台詞表現他們的內心,然後用俗套的動作(擁抱)表現他們的感
情----這一類手法在後來蔡明亮的電影中不再出現。這個改變同樣
意味著電影轉向一個更徹底的「觀察」角度:在現實中,人們不會
時時刻刻用如珠的妙語表現他們的心情和處境(更何況,向誰表現
呢?),即使開口,也常常無法誠實地表現自己的感受。我們能觀
察到的,只有人物的行動和他們不可測的內心。我們會在蔡明亮之
後的幾部電影更清楚地看到這個原則,不過,這個觀點早在《青少
年哪吒》裡對小康的描寫就初露端倪了。
小康(李康生)擔任《青少年哪吒》之後一系列電影裡的主角,即
使在《青》一片中也是描寫最成功的一個角色。所謂的「成功」並
非如我們熟悉的「典型化」角色一般,你可以說出這個角色個性如
何、情緒如何,甚至「代表」什麼等等。與此相反,劇裡的小康是
個到最後都對觀眾留下許多「謎」的角色。一方面,他就像真的從
以前每年台灣無數個無望的考生中隨機挑出來,擺到電影中心讓你
「觀察」的角色;另一方面,像他一類的非專業演員往往可以很自
然地排除傳統戲劇的「表現」(意向性)慾望,也因而觀眾會覺得
:像這樣初看不起眼的角色也有他自己的世界,也蠻有趣的嘛。
電影中的小康是個在社會邊緣的角色。他臉上幾乎沒有情緒的流露
、對事情依賴本能去回應、對自己的慾望只有模糊的認識,父母親
的爭吵、父親的嚴厲管教一定在他心中留下了某種影響,然而他卻
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受挫的情緒,也不可能去解決它。這一類「反
英雄」式的主角在現代電影中並非罕見,但如李康生這般兼容了明
顯和不明顯的矛盾特質的就不多見了。小康一些引人注目的舉動總
讓我覺得出乎意料,卻又覺得他這麼做也並不奇怪。比如說,聽了
迷信的母親說他可能是哪吒轉世時,裝成起乩的惡作劇;或是看到
阿澤看到摩托車被破壞而氣急敗壞時,高興地如猴子般跳上跳下的
樣子。對觀眾而言,這並非他們在電影中習慣見到的角色,然而卻
揭示了人們生存方式的另一種可能。
除了一些主觀鏡頭(這在蔡明亮後來的電影幾乎不復見),小康的
鏡頭中蘊藏了一些對觀眾而言是隱蔽的東西。我們可以「看見」小
康的生存環境、他的行動和他的反應,但我們常常無法「知道」小
康眼裡的世界是怎樣的。比方說小康遇見了曾經砸破他父親後照鏡
的阿澤一班人,開始了他的跟蹤過程。但他那時心理想的是什麼?
是好奇、是未曾接觸過的世界的吸引力、是阿桂的魅力、還是為父
親報仇的意志?即使到最後劇情給了觀眾一個答案,但也並未排除
其他的可能。這種純粹觀察展現的人物行動的神秘,從《青》中的
小康初露端倪,在《青》之後擴散到幾乎所有人身上。如《你那邊
幾點》的序幕中,父親苗天為還在睡覺的小康煮了水餃,叫了小康
一兩聲後不叫了,退到後面陽台默默地吸煙。這是為了體貼小康(
讓他多睡一會兒),還是一種冷漠?這種確定的行為、完全不確定
的意向和思緒一方面在《不散》中推到極致(如陳湘琪望著香煙、
聽著牆壁後面傳來的電影聲音發呆時),另一方面又在《洞》《天
邊一朵雲》的歌舞片形式中找到另一種解決方式。
除了同志關係外,《青》中很早就確立了蔡明亮電影中的重要母題
,包括父--母--子構成的不可解的關係、情慾和情慾的解決、邊緣
人的處境等等。貫穿這一切的就是小康,攝影機圍繞著小康開始他
的成長紀錄,也接觸了每一個導演想要呈現的重要母題。儘管蔡明
亮一直要到《你那邊幾點》裡才明確引介楚浮的《四百擊》,但《
青》和《四百擊》的互相呼應是十分明顯的。當然,小康不可能如
《四百擊》的主人翁一般讀過巴爾札克,他甚至無法清晰地表達自
己的感情和思緒,然而最重要的母題----隨著成長,認識自己、認
識世界、以及體驗它們帶來的各種挫折----卻是一致的。
《青》也呈現了一種蔡明亮喜歡用的敘事原型:兩組人物、兩條劇
情線,之間發生偶然的和非偶然的聯繫,但一些人可能自始至終都
不知道另一組人的存在。在《青》裡阿澤、阿斌、阿桂是一組,小
康和他的父母是另一組。直到紅綠燈停車線前的偶然衝突,兩方才
發生了一點關係。但是,直到小康爸爸再次載到受傷的阿澤和阿斌
時,他可能沒認出,也不可能知道他們的傷等於是小康間接造成的
。小康知道阿澤和阿桂、甚至到阿桂工作的冰宮溜過一次冰,但阿
澤恐怕自始至終都不知道小康的存在....這類有趣的劇情發展模式
在《愛情萬歲》的二重劇情和《你那邊幾點》的三重劇情得到完全
的發展。(《青》旅館那段的平行蒙太奇手法也理所當然延伸到了
《愛》《你》兩片的結尾)
在《青》的兩組劇情線當中,小康和父母的三人關係在《河流》《
你那邊幾點》得到不同可能性的探索(當然,三部片中的家庭並不
全然一樣),這是很明顯的。另一點也許是觀眾比較容易忽略的:
另一組劇情線中阿桂、阿澤的關係發展儘管處理得不是那麼有力,
然而卻為《愛情萬歲》承接了下來。其中有幾幕,阿桂在冰宮百般
聊賴地吸著煙、幫客人調整滑輪、偷打電話援交種種,和《愛情萬
歲》中楊貴媚掛廣告、接電話、吃便當、澆水....的無聊生活的不
斷重複,是一個主題不同方式、不同強度的表達。電影中的人們默
默地忍受這樣的生活,一直到一個臨界點----最後阿桂和阿澤「我
們去哪裡呢」的對話和楊貴媚最後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那些鏡頭同樣
是同一主題的不同表達形式。有意思的是,如果用自由一點的聯想
來看,阿澤的話彷彿也是對楊貴媚的一個回應,因為我想楊貴媚到
最後還是不得不回到她那樣乏味又沒有慰藉的生活之中。
父親(苗天)到最後把門半掩讓離家的小康可以回家,這是我們在
以後電影還會看到很多次的「間接」手法。不過我總覺得這部片裡
對父親的描寫,嚴厲和體貼的部份並不是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片
子裡夫婦互相推卸對兒子的教養責任,以及一白臉一黑臉的對比,
或許太「典型」了一些,反而沒有真正打動我的內心。與此相對,
陸奕靜的「母親」形象、以及蔡明亮設計的場景卻一直讓我很喜歡
。《青》裡苗天喝完悶酒,母親抱怨了幾句,把留下來的菜重新拿
去熱的動作,就是平凡、但又真實的。在這之後,陸奕靜的「母親
」拖曳著她的迷信到了《你那邊幾點》,但無論是在《河流》裡在
大雨中爬到樓上,關掉造成瘋狂滲水的水龍頭;或是在《你那邊幾
點》裡凝視著為死去的老伴斟的酒的場面都讓我非常感動。或許我
還是不行,比較接受的還是表現主義式的表演;或許那感動來自我
自己的私人經驗,但陸奕靜的母親形象----那個自己遭受再多痛苦
,卻總是盡力維持著家庭的母親----對我而言卻是比苗天的父親形
象還突出,也是蔡明亮所有電影裡最讓我難忘的角色之一。
除了母題、劇情模式、形象的確立以外,蔡明亮對於影像和空間的
敏銳感受,我認為在《青》已經確立下來。這也是我認為一個導演
最重要的才能之一。儘管是第一部電影,但影片色彩充滿了新鮮和
活潑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自然燈光的運用,比如說一開
始阿斌和阿澤躲到電話亭裡,那背後車燈閃閃爍爍的變化;施工的
公地圍欄上一排閃爍的紅燈;旅館的燈、招牌的霓虹燈....都是熟
悉又飽含意味的場景選擇。還有冷暖色調的對比:台北清晨的藍、
室內燈光的黃、遊樂場內的黑等等。這些都在蔡明亮之後的電影中
顯得更加精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蔡明亮在寫《青》片的劇本時或許已經有延續
劇情發展的想法。阿澤住的公寓那個四樓一定會開一次的電梯在劇
中並沒有明確的作用。最後小康離開電話交友的房間(他沒有接電
話)時,似乎也將未來的劇情發展主題指向了情慾。小康走出去以
後是會回家呢?還是會去別的地方?他未來還會遇到些什麼事呢?
這就要在蔡明亮以後的電影中得到回答了。
--
Tags:
蔡明亮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09-10-13T02:47
at 2009-10-13T02:47
By Hardy
at 2009-10-15T05:38
at 2009-10-15T05:38
By Connor
at 2009-10-15T15:06
at 2009-10-15T15:06
By Puput
at 2009-10-18T22:55
at 2009-10-18T22:55
By Sarah
at 2009-10-20T05:13
at 2009-10-20T05:13
By Olive
at 2009-10-24T14:43
at 2009-10-24T14:43
By Linda
at 2009-10-29T13:08
at 2009-10-29T13:08
By Rae
at 2009-11-02T04:51
at 2009-11-02T04:51
Related Posts
蔡明亮導演8日與你相約在成大
By Susan
at 2009-10-08T00:23
at 2009-10-08T00:23
10/09臺藝大電影與人文講座,蔡明亮導먠…
By Belly
at 2009-10-06T21:08
at 2009-10-06T21:08
蔡明亮的「臉」 照亮台中
By William
at 2009-10-05T21:53
at 2009-10-05T21:53
蔡明亮:一張張歷經風霜的〈臉〉
By Iris
at 2009-10-04T20:04
at 2009-10-04T20:04
異議文化-不要「臉」的羅浮宮
By Selena
at 2009-10-04T19:59
at 2009-10-04T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