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獎導演 為配樂大師葛拉斯譜12樂章 - 紀錄片

By Mia
at 2008-11-28T01:23
at 2008-11-28T01:23
Table of Contents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081126) 中國時報
以《鋼琴師》一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的澳洲導演史考特希克(Scott
Hicks),花了十八個月的時間拍攝配樂大師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的創作過
程及生活點滴,完成紀錄片《菲利普.葛拉斯十二樂章》,即將於十二月在台灣放映。
身為葛拉斯的頭號粉絲,史考特希克不僅親自掌鏡當攝影,還邊接拍廣告片籌錢,
目前該片已定晉級奧斯卡十五強名單,準備搶攻明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七○年代 極限主義音樂代表
一般人對葛拉斯的認識,多半來自他為電影的配樂,像是《楚門的世界》、《時時
刻刻》、《達賴的一生》或《命運決勝點》,家喻戶曉的程度連青少年卡通《辛普森家庭
》、《南方公園》都曾點名由他擔任配樂。事實上,早在一九七○年代葛拉斯便以長達四
個半小時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獲得藝文界極高的評價,被視為極限主義音樂的代
表人物。
菲利普.葛拉斯一九三七年生於美國巴爾第摩,十九歲進入茱麗亞音樂學院就讀,
不過,反叛的性格以及獨具的創意讓他吃足苦頭。他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及創作邏輯
,並前往法國、印度等地取經,且和畫家、劇場人士互動頻繁,終於開創新聲,歌劇《沙
灘上的愛因斯坦》在大都會上演時造成轟動,沒有中場休息時間,也不限制觀眾任意走動
,完全顛覆演出的傳統,許多創作者因此受到啟發。
兒邀看電影 史考特從此成樂迷
史考特希克表示,之所以「認識」葛拉斯,是因為兒子邀他去看電影《機械生活》
,他深深為該片的配樂著迷,從此成為葛拉斯的樂迷。二○○五年初,葛拉斯經紀人向他
提議拍紀錄片為大師祝賀七十大壽,他不假思索便一口答應。
《菲利普.葛拉斯十二樂章》靈感來自葛拉斯的作品,仿效同樣以傳奇音樂家為紀
錄對象的《顧爾德的卅二個片段》,將影片切成十二個樂章。史考特希克說,他並不想拍
攝一部傳記式的電影,而是以最親切的方式,進入一位音樂家的生活。這十二個樂章等於
是了解葛拉斯的十二個切入點。
撇傳記拍法 將生活切成12樂章
影片一開始便以葛拉斯凌亂的工作室為起點,切入音樂家繁忙的創作世界,片中也
展現了這位創作力旺盛的音樂家,如何透過靈修、與家人相處、不斷自己鞭策的方式,激
發出無限的創意。當導演透過鏡頭問他創作的祕訣,正在製作披薩的葛拉斯開玩笑地說,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做披薩一定要加酵母。」
不過葛拉斯在片中許多段落透露了他創作的祕密,即每天要不停的工作,絕不能偷
懶。而當鏡頭透過他的眼睛望向迷濛的朝霧,他也緩緩道出身為藝術家,所能做的也只是
仔細看與仔細聽,沒有其他祕訣。
採貼身拍攝 影片親切激勵人心
片中最感人的一幕莫過於葛拉斯的前妻提及她如何成為他的生活伴侶,卻始終無法
進入他的心靈世界,此時葛拉斯剛好探頭出來問她:「電腦的密碼是幾號?」道出音樂家
對家人的依賴,以及與現實脫節的一面。而當他與另一位吉他大師拉維香卡閒聚時,葛拉
斯的稚子穿著超人裝在兩人之間撒野,兩位老人也跟著逗趣裝可愛的畫面,備極溫馨。
史考特幾乎亦步亦趨跟隨葛拉斯的行程橫越三大洲,並會見葛拉斯精神導師格勒克
仁波切與國際名導馬丁史科西斯、伍迪艾倫、超寫實主義畫家克羅斯等多位長期合作夥伴
。也因為這種貼身採訪的方式,讓影片顯得更為親切且激勵人心。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00.59 (11/28 01:23)
以《鋼琴師》一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的澳洲導演史考特希克(Scott
Hicks),花了十八個月的時間拍攝配樂大師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的創作過
程及生活點滴,完成紀錄片《菲利普.葛拉斯十二樂章》,即將於十二月在台灣放映。
身為葛拉斯的頭號粉絲,史考特希克不僅親自掌鏡當攝影,還邊接拍廣告片籌錢,
目前該片已定晉級奧斯卡十五強名單,準備搶攻明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七○年代 極限主義音樂代表
一般人對葛拉斯的認識,多半來自他為電影的配樂,像是《楚門的世界》、《時時
刻刻》、《達賴的一生》或《命運決勝點》,家喻戶曉的程度連青少年卡通《辛普森家庭
》、《南方公園》都曾點名由他擔任配樂。事實上,早在一九七○年代葛拉斯便以長達四
個半小時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獲得藝文界極高的評價,被視為極限主義音樂的代
表人物。
菲利普.葛拉斯一九三七年生於美國巴爾第摩,十九歲進入茱麗亞音樂學院就讀,
不過,反叛的性格以及獨具的創意讓他吃足苦頭。他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及創作邏輯
,並前往法國、印度等地取經,且和畫家、劇場人士互動頻繁,終於開創新聲,歌劇《沙
灘上的愛因斯坦》在大都會上演時造成轟動,沒有中場休息時間,也不限制觀眾任意走動
,完全顛覆演出的傳統,許多創作者因此受到啟發。
兒邀看電影 史考特從此成樂迷
史考特希克表示,之所以「認識」葛拉斯,是因為兒子邀他去看電影《機械生活》
,他深深為該片的配樂著迷,從此成為葛拉斯的樂迷。二○○五年初,葛拉斯經紀人向他
提議拍紀錄片為大師祝賀七十大壽,他不假思索便一口答應。
《菲利普.葛拉斯十二樂章》靈感來自葛拉斯的作品,仿效同樣以傳奇音樂家為紀
錄對象的《顧爾德的卅二個片段》,將影片切成十二個樂章。史考特希克說,他並不想拍
攝一部傳記式的電影,而是以最親切的方式,進入一位音樂家的生活。這十二個樂章等於
是了解葛拉斯的十二個切入點。
撇傳記拍法 將生活切成12樂章
影片一開始便以葛拉斯凌亂的工作室為起點,切入音樂家繁忙的創作世界,片中也
展現了這位創作力旺盛的音樂家,如何透過靈修、與家人相處、不斷自己鞭策的方式,激
發出無限的創意。當導演透過鏡頭問他創作的祕訣,正在製作披薩的葛拉斯開玩笑地說,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做披薩一定要加酵母。」
不過葛拉斯在片中許多段落透露了他創作的祕密,即每天要不停的工作,絕不能偷
懶。而當鏡頭透過他的眼睛望向迷濛的朝霧,他也緩緩道出身為藝術家,所能做的也只是
仔細看與仔細聽,沒有其他祕訣。
採貼身拍攝 影片親切激勵人心
片中最感人的一幕莫過於葛拉斯的前妻提及她如何成為他的生活伴侶,卻始終無法
進入他的心靈世界,此時葛拉斯剛好探頭出來問她:「電腦的密碼是幾號?」道出音樂家
對家人的依賴,以及與現實脫節的一面。而當他與另一位吉他大師拉維香卡閒聚時,葛拉
斯的稚子穿著超人裝在兩人之間撒野,兩位老人也跟著逗趣裝可愛的畫面,備極溫馨。
史考特幾乎亦步亦趨跟隨葛拉斯的行程橫越三大洲,並會見葛拉斯精神導師格勒克
仁波切與國際名導馬丁史科西斯、伍迪艾倫、超寫實主義畫家克羅斯等多位長期合作夥伴
。也因為這種貼身採訪的方式,讓影片顯得更為親切且激勵人心。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00.59 (11/28 01:23)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無雷] 在北極也要搞笑-彭蕙仙寫【征服北極】!

By Lily
at 2008-11-27T16:31
at 2008-11-27T16:31
祝福"在中寮相遇"主角廖學堂 一路好走

By Valerie
at 2008-11-26T17:53
at 2008-11-26T17:53
謎樣台灣 史亞平茂伯聯手推薦

By Frederic
at 2008-11-26T00:24
at 2008-11-26T00:24
世新廣電電影製作誠徵演員

By Donna
at 2008-11-24T23:55
at 2008-11-24T23:55
我們三個紀錄片巡迴播映 關注職災弱勢勞工

By Agnes
at 2008-11-24T23:45
at 2008-11-24T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