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恐懼者的速效靈藥《追風箏的孩子》.... - 電影
By Hazel
at 2008-03-12T23:56
at 2008-03-12T23:56
Table of Contents
閱讀恐懼者的速效靈藥《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文∕小智
(前幾段跟電影沒什麼關係,在此就不貼上,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我的部落格觀看)
憑藉我對小說那「片面」且「粗淺」的記憶,來觀賞這部電影,我必須很不安卻也很高興地表示,這部電影真的是「閱讀恐懼者的速效靈藥」。不安的原因在於我並沒有閱讀完整本小說,於是在這邊放肆談論這部電影,立場似乎有些不穩;但高興的原因,則在於這部電影真的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把小說「大概」的情節很有「誠意」地烙印在膠捲之上了。也由於暢銷小說的加持,使得影片取得先天優勢,不至流於難看的窘境。但如果真的必需抱怨,也只能說影片看似有了大概的「骨架」,卻欠缺了構築細膩情緒與情感的「血肉」。也因此可以得知,為什麼小說讀者在本片在上
映之後,對本片大肆撻伐的原因了。
小說以簡單卻極富力道的文字,細膩刻畫出阿米爾(Amir)與哈山(Hassan)之間的主僕之情,以及阿米爾與他父親之間綿密的親情糾葛。小說中的人物,除了在歷史洪流中隨波逐流之外,更展現出「愛」與「贖罪」這些偉大的母題。社會壓迫、種族歧視、國家戰亂、至親逝去,終至嚮往和平生活,種種沉重且煽情的題材,小說無一不包。但電影只做到了「點」,卻無法兼顧「線」與「面」。不過這也不能責怪編劇,畢竟影片的放映時間並非五六小時,電影除了把小說中的文字世界給具象化之外,如果還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完整鋪陳故事,本來就顯得困難重重,極易掛一漏萬,
也因此複雜且厚重的小說表現,在電影裡無法發揚光大,無法挖掘到那個深度,終至自曝其短,犧牲掉劇情之外,也犧牲掉角色的刻畫與情感。
對我來說,感覺編劇與導演怎麼像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很理性,也很克制地「淡化」了小說中許多「看似」應該要煽情的段落,而讓整部電影在迅速的情節推進之下,顯得有點樸實,有點平淡,甚至沒有什麼高潮起伏。影片乍看之下很通順,但仔細想想,卻又感覺少了些什麼東西。此外,不論是小說或是電影,阿米爾父親這角色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但影片卻暴露了這角色許多嚴重的缺點,而讓這角色過度單一、表面到似乎只有一種情緒表情。也或許可以說,這部電影大概是拍給沒看過小說的觀眾看的吧(一部份就是在指射我)。
有時候我又在想,本片如果讓阿富汗人來拍會不會更好?畢竟小說作者是阿富汗人,演員也是阿富汗人,對白更也是以阿富汗主要語系為主。但我並不是說馬克佛斯特導演得不好,他在這部電影裡看似以質樸為底,而放棄了過度的形式與炫技,除了片中某幾個段落的處理略具可觀性之外,演員的調教也看出了導演本身的自信,尤其是飾演年幼哈山的演員亞曼德康瑪姆查達(Ahmad Khan
Mahmidzada),他自然且不造作的演技,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每當聽到片中不熟悉的語言,再看到螢幕上的英文翻譯字幕,就是讓我感到好似在觀賞從阿富汗引進而來的電影,是種很奇妙的感覺。
說了這麼多,我本身還是肯定這部電影的,因為我早就知道翻拍電影總是很難突破原著小說,而以此種心態來觀賞電影,因此我還是滿意。至少這部電影最大的貢獻,是幫我省下閱讀四百多頁小說的時間,能讓我再觀賞更多其他的好片。如果有誰也跟我一樣患有「長篇小說恐懼症」,我倒是頗推薦您來觀賞這部影片,因為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總是「為你,千千萬萬遍。」
完整文章及更多影評請見【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
--
文∕小智
(前幾段跟電影沒什麼關係,在此就不貼上,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我的部落格觀看)
憑藉我對小說那「片面」且「粗淺」的記憶,來觀賞這部電影,我必須很不安卻也很高興地表示,這部電影真的是「閱讀恐懼者的速效靈藥」。不安的原因在於我並沒有閱讀完整本小說,於是在這邊放肆談論這部電影,立場似乎有些不穩;但高興的原因,則在於這部電影真的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把小說「大概」的情節很有「誠意」地烙印在膠捲之上了。也由於暢銷小說的加持,使得影片取得先天優勢,不至流於難看的窘境。但如果真的必需抱怨,也只能說影片看似有了大概的「骨架」,卻欠缺了構築細膩情緒與情感的「血肉」。也因此可以得知,為什麼小說讀者在本片在上
映之後,對本片大肆撻伐的原因了。
小說以簡單卻極富力道的文字,細膩刻畫出阿米爾(Amir)與哈山(Hassan)之間的主僕之情,以及阿米爾與他父親之間綿密的親情糾葛。小說中的人物,除了在歷史洪流中隨波逐流之外,更展現出「愛」與「贖罪」這些偉大的母題。社會壓迫、種族歧視、國家戰亂、至親逝去,終至嚮往和平生活,種種沉重且煽情的題材,小說無一不包。但電影只做到了「點」,卻無法兼顧「線」與「面」。不過這也不能責怪編劇,畢竟影片的放映時間並非五六小時,電影除了把小說中的文字世界給具象化之外,如果還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完整鋪陳故事,本來就顯得困難重重,極易掛一漏萬,
也因此複雜且厚重的小說表現,在電影裡無法發揚光大,無法挖掘到那個深度,終至自曝其短,犧牲掉劇情之外,也犧牲掉角色的刻畫與情感。
對我來說,感覺編劇與導演怎麼像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很理性,也很克制地「淡化」了小說中許多「看似」應該要煽情的段落,而讓整部電影在迅速的情節推進之下,顯得有點樸實,有點平淡,甚至沒有什麼高潮起伏。影片乍看之下很通順,但仔細想想,卻又感覺少了些什麼東西。此外,不論是小說或是電影,阿米爾父親這角色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但影片卻暴露了這角色許多嚴重的缺點,而讓這角色過度單一、表面到似乎只有一種情緒表情。也或許可以說,這部電影大概是拍給沒看過小說的觀眾看的吧(一部份就是在指射我)。
有時候我又在想,本片如果讓阿富汗人來拍會不會更好?畢竟小說作者是阿富汗人,演員也是阿富汗人,對白更也是以阿富汗主要語系為主。但我並不是說馬克佛斯特導演得不好,他在這部電影裡看似以質樸為底,而放棄了過度的形式與炫技,除了片中某幾個段落的處理略具可觀性之外,演員的調教也看出了導演本身的自信,尤其是飾演年幼哈山的演員亞曼德康瑪姆查達(Ahmad Khan
Mahmidzada),他自然且不造作的演技,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每當聽到片中不熟悉的語言,再看到螢幕上的英文翻譯字幕,就是讓我感到好似在觀賞從阿富汗引進而來的電影,是種很奇妙的感覺。
說了這麼多,我本身還是肯定這部電影的,因為我早就知道翻拍電影總是很難突破原著小說,而以此種心態來觀賞電影,因此我還是滿意。至少這部電影最大的貢獻,是幫我省下閱讀四百多頁小說的時間,能讓我再觀賞更多其他的好片。如果有誰也跟我一樣患有「長篇小說恐懼症」,我倒是頗推薦您來觀賞這部影片,因為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總是「為你,千千萬萬遍。」
完整文章及更多影評請見【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科恩兄弟電影介紹 (二)
By Ursula
at 2008-03-12T18:16
at 2008-03-12T18:16
髮膠明星夢
By Charlie
at 2008-03-12T16:14
at 2008-03-12T16:14
《稚子驕陽》落實平凡的真心英雄 文/聞天祥
By Carol
at 2008-03-12T14:06
at 2008-03-12T14:06
別在靜默中走開:《Control》
By Hamiltion
at 2008-03-12T13:38
at 2008-03-12T13:38
伊旺假名流 把妹最吃香
By Ula
at 2008-03-12T10:59
at 2008-03-12T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