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大戰: 其精髓在今日仍然是主流問題 - 電影

By Eden
at 2019-08-15T15:34
at 2019-08-15T15:34
Table of Contents
部落格好讀版 https://luycpedodentist.blogspot.com/2019/08/TheCurrentWar.html
電流大戰 ,一部再不看就只能等 DVD 才能拜見的精采電影。
對於愛迪生的印象,從小時候的發明大王、99% 的努力加 1% 的天才,到長大不管是從水
精靈的白話科普文、或是經典饒舌爭霸戰的橋段才開始認識到他可能也有許多可恨之處,
更可能根本不算 "發明家",他跟特斯拉的對比可能有許多精彩之處,所以這次有這部電影
,再加上身邊不少人推薦,讓我期待滿滿。
而它也沒有讓我失望。
不過當初看電影海報就有點疑慮,BC 演的愛迪生很顯眼,但另外一個比較顯眼的是造型有
點像海珊的大鬍子,是特斯拉嗎? 特斯拉不是應該是小鬍子造型嗎?
果然,其實這部的重點是 愛迪生 vs 西屋 ( Westinghouse ) 、而不是愛迪生 vs 特斯拉
,這點台灣的預告跟海報有點誤導人,似乎有不少觀眾跟我一樣在期待著特斯拉的大放光
彩,但電影內特斯拉只能算是一個小小配角,有人形容得很精確 "特斯拉只是西屋的最後
一塊拼圖"。
這場電流大戰的終局,算是誰的獲勝呢? 去電影院看看吧!
--------------以下部分有劇情洩漏-----------------
是愛迪生 vs 西屋,不是愛迪生 vs 特斯拉
愛迪生在這部的形象感覺比較偏向我們以前課本中的印象,雖然有演到他為了打壓西屋而
黑函、電死動物、製作電椅,但都還是給了他冠冕堂皇的理由,感覺作者對愛迪生還是比
較有愛的。
不過,作者也沒有虧待西屋,對於西屋夫婦的描述也都相當正面、為了合作好友意外身故
的哽咽,到月台迎接愛迪生的禮儀與始終保持紳士風度的舉止,只可惜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跟愛迪生合作,以前我會覺得這都是愛迪生的個性才造成如此局面,現在我會覺得西屋本
人可能也得負責。
不是為愛迪生的個性負責,而是因為科學家好友已經跟你提醒過愛迪生的為人了,而實際
上的交手經驗也讓你實際體會到了,如果你還是希望跟愛迪生合作,是不是必須自己改變
作法才有辦法呢? 指責對方難搞是個簡單行為,不過如果你能改變些作法,會不會事情就
會有所不同?
尤其在競標世博時,我們是有看到西屋的手腕的。
競標這段也是整部片我最喜歡的橋段之一。
讓對方對你好奇
愛迪生公司的副總裁在自我推薦時,用實體燈泡讓評審們直接感受燈泡之美 (如果能當場
插一個會亮的燈泡就更棒了 ),然後用精準的詞彙 ( 我們是業界標準、精美 ) 來表現自
己。還有一開始的 Why me 做得很好: 「我雖然年輕,但是是業界 No.2,只有愛迪生本人
可以考倒我。」
可惜的是,西屋的表現更是漂亮。在愛迪生公司自我介紹之後的他,看到桌上有愛迪生的
燈泡,他也不說得太多,就是輕描淡寫的說出最大的兩個關鍵,然後一個長長的停頓,再
精準地說出剛聽到過一次的評審名字(我自己就很難記下剛剛才聽到的五六個名字...),
就轉身離去。
這就是以 "人" 為主的處理方式,而不是以 "物" 為主的處理方式。
剛好,也跟我最近開始看的山田孝之新影集 "AV 帝王 (全裸監督) " 裡面提到的銷售法
則一樣,讓對方對你好奇!
真的是精彩而漂亮的一步。如果西屋比愛迪生公司早進去,他也會用同樣的手法來推銷自
己嗎?我有點懷疑...
這部雖然以電流為主題,但其實推動故事的,還是人心的問題。
為了老婆、為了打壓對手、為了表現自己、把自己放在他人之上、把橄欖枝打落地上、一
次打不夠你還可以打第二次、諾言、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別人。
電流大戰的精髓在今日仍然是主流問題,終歸是人。
--
電流大戰 ,一部再不看就只能等 DVD 才能拜見的精采電影。
對於愛迪生的印象,從小時候的發明大王、99% 的努力加 1% 的天才,到長大不管是從水
精靈的白話科普文、或是經典饒舌爭霸戰的橋段才開始認識到他可能也有許多可恨之處,
更可能根本不算 "發明家",他跟特斯拉的對比可能有許多精彩之處,所以這次有這部電影
,再加上身邊不少人推薦,讓我期待滿滿。
而它也沒有讓我失望。
不過當初看電影海報就有點疑慮,BC 演的愛迪生很顯眼,但另外一個比較顯眼的是造型有
點像海珊的大鬍子,是特斯拉嗎? 特斯拉不是應該是小鬍子造型嗎?
果然,其實這部的重點是 愛迪生 vs 西屋 ( Westinghouse ) 、而不是愛迪生 vs 特斯拉
,這點台灣的預告跟海報有點誤導人,似乎有不少觀眾跟我一樣在期待著特斯拉的大放光
彩,但電影內特斯拉只能算是一個小小配角,有人形容得很精確 "特斯拉只是西屋的最後
一塊拼圖"。
這場電流大戰的終局,算是誰的獲勝呢? 去電影院看看吧!
--------------以下部分有劇情洩漏-----------------
是愛迪生 vs 西屋,不是愛迪生 vs 特斯拉
愛迪生在這部的形象感覺比較偏向我們以前課本中的印象,雖然有演到他為了打壓西屋而
黑函、電死動物、製作電椅,但都還是給了他冠冕堂皇的理由,感覺作者對愛迪生還是比
較有愛的。
不過,作者也沒有虧待西屋,對於西屋夫婦的描述也都相當正面、為了合作好友意外身故
的哽咽,到月台迎接愛迪生的禮儀與始終保持紳士風度的舉止,只可惜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跟愛迪生合作,以前我會覺得這都是愛迪生的個性才造成如此局面,現在我會覺得西屋本
人可能也得負責。
不是為愛迪生的個性負責,而是因為科學家好友已經跟你提醒過愛迪生的為人了,而實際
上的交手經驗也讓你實際體會到了,如果你還是希望跟愛迪生合作,是不是必須自己改變
作法才有辦法呢? 指責對方難搞是個簡單行為,不過如果你能改變些作法,會不會事情就
會有所不同?
尤其在競標世博時,我們是有看到西屋的手腕的。
競標這段也是整部片我最喜歡的橋段之一。
讓對方對你好奇
愛迪生公司的副總裁在自我推薦時,用實體燈泡讓評審們直接感受燈泡之美 (如果能當場
插一個會亮的燈泡就更棒了 ),然後用精準的詞彙 ( 我們是業界標準、精美 ) 來表現自
己。還有一開始的 Why me 做得很好: 「我雖然年輕,但是是業界 No.2,只有愛迪生本人
可以考倒我。」
可惜的是,西屋的表現更是漂亮。在愛迪生公司自我介紹之後的他,看到桌上有愛迪生的
燈泡,他也不說得太多,就是輕描淡寫的說出最大的兩個關鍵,然後一個長長的停頓,再
精準地說出剛聽到過一次的評審名字(我自己就很難記下剛剛才聽到的五六個名字...),
就轉身離去。
這就是以 "人" 為主的處理方式,而不是以 "物" 為主的處理方式。
剛好,也跟我最近開始看的山田孝之新影集 "AV 帝王 (全裸監督) " 裡面提到的銷售法
則一樣,讓對方對你好奇!
真的是精彩而漂亮的一步。如果西屋比愛迪生公司早進去,他也會用同樣的手法來推銷自
己嗎?我有點懷疑...
這部雖然以電流為主題,但其實推動故事的,還是人心的問題。
為了老婆、為了打壓對手、為了表現自己、把自己放在他人之上、把橄欖枝打落地上、一
次打不夠你還可以打第二次、諾言、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別人。
電流大戰的精髓在今日仍然是主流問題,終歸是人。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acky
at 2019-08-19T20:53
at 2019-08-19T20:53

By Rebecca
at 2019-08-20T21:30
at 2019-08-20T21:30
Related Posts
《返校》正式預告

By Dorothy
at 2019-08-15T15:14
at 2019-08-15T15:14
台北[2019/8/9~8/11]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冠軍

By Ophelia
at 2019-08-15T14:10
at 2019-08-15T14:10
爆款《哪吒》票房突破37億 光線傳媒獲得

By Hardy
at 2019-08-15T13:57
at 2019-08-15T13:57
關於新版小婦人取名為「她們」

By Wallis
at 2019-08-15T13:22
at 2019-08-15T13:22
未來感的電影

By Connor
at 2019-08-15T13:13
at 2019-08-15T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