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對決的電影玄機 (大雷有) - 電影

By Ursula
at 2006-10-21T12:17
at 2006-10-21T12:17
Table of Contents
綜合movie版數位強者討論而成的玄機篇
(讓我又想重新再看一次阿!)
疑點一:Borden到底綁在Julia手上的是什麼結?
基本上前後兩次綁的結是不一樣的,如果以第一次是普通結,而Julia順利掙脫來看,
第二次Borden和Julia眼神示意之後,綁的應該是較難解開的藍式結。
Cutter已經警告過Borden,藍式結在水中可能會膨脹無法掙脫,但當時Julia有說
她覺得自己可以練習掙脫,所以Borden才會在台上綁了藍式結。
Borden應該只是純粹想要增加魔術的安全性所以綁了比較緊的結,
並沒有想要謀害Julia的意思(說現實一點,謀殺她對他自己並沒有好處)
至於後來為什麼Borden總是回答不知道?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Angier每一次問到的
(在葬禮、在Borden第一次表演接子彈的酒吧)都是那天沒有上台的那個Borden。
其二則可能是因為兄弟不斷交互扮演,實際上精神也有些錯亂了。
疑點二:Tesla到底是誰?
Tesla和Eddison之爭的確是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基本上可以說是交流電與直流電大戰,當時的主流是比較『保守』的直流電,
於是Tesla的貢獻與發明就被既得利益者排擠以及掩蓋掉了。
片中的無電線燈泡,其實是Tesla最著名的發明之一,後來被稱為Tesla Coil,
即是利用無線的方式傳遞電力。
又,本片中扮演Tesla的人是搖滾歌手David Bowie
疑點三:為什麼Borden要告訴Angier關鍵字是Tesla?
基本上他們在皇家科學院的展覽上同時看到了Tesla令人震懾的電流儀器。
Borden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圈套,於是故意留下手記,借Olivia之手拿給Angier,
再加上Borden表演時的場景,刻意擺放了電流儀器,讓Angier更確信Tesla幫Borden
製作了一個魔術道具,所以當他看到Tesla這個關鍵字的時候,
才願意不遠千里地追到美國。Tesla此時正是彈盡援絕,看到金主上門自然歡迎之至。
Borden的打算應該是讓Angier看到手記的圈套(一切都是故意的)之後,
又因為錢在Tesla身上花完,一無所獲,Angier只能孤老在美國度完餘生。
不過Borden沒有預料到的是,Tesla的儀器果然成功了。
然而並不是想像中的Transported Man的儀器,而是超乎常理的複製人裝置。
因此Borden第一次看Angier表演時,其實就看到了暗門,但他卻無法理解
同一個人如何在十秒內移動50碼。並且當Borden被逮捕,本來以為死去的Angier
再次現身時,Borden的驚訝也再次證明他並不知道那是個複製人裝置。
疑點四:鳥籠魔術在本片當中的地位?
它是影片最先、也是最終的魔術。它引導出所謂的魔術三階段:the pledge、
the turn、the prestige,也同時扮演著提示最終詭計的重要任務。
仔細回想一下,當小男孩因為死亡的小鳥而哭泣、觀眾哄堂大笑的時候,
在桌子下被壓死的小鳥是否就暗示著最後一個個被淹死的Angier?
而Angier和Cutter共同研發出不殺死鴿子的鳥籠魔術,除了證明當時Angier的心善之外,
這個魔術的失敗也讓Angier在競爭的手段更為激烈、更加走火入魔了。
還有,這個魔術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前後呼應的一點,
那就是『沒人在意消失的那一個,重新出場的人才能贏得觀眾的喝采』
疑點五:Tesla的複製人儀器當中,留在原地的某甲和出現在他處的某乙,
哪一個才是所謂的『本尊』?哪一個才是『分身』?
這個問題應該是movie版上討論最激烈的一個。雙方言論都有人支持,
也有許多枝微末節的證據被提出來支持自己的論調。
目前較多人認為,所謂的『本尊』其實在第一次試驗的時候就被分身射殺了。
不過從禮帽和黑貓的例子來看,導演本來就沒有想要好好的交代哪個是本尊、
哪個是分身。再加上,如果記憶和肉體都能完全被複製的話,
那麼哪一個是『原本的』就一點都不重要了。然而如果這麼一來,Angier最後的告白
反而讓人感到模糊。Angier說,他每晚表演時都非常害怕、害怕出了任何差錯,
他便不能夠再回來。意思是說,他會存有在水箱當中掙扎的記憶嗎?
從帽子、貓,到第一次人體試驗,很顯然看得出來分身和本尊有同時存在的時刻。
但難處在於後來出現者是否和原地者存在相同的記憶?
我覺得這個問題永遠都討論不出個結果,因為導演和編劇似乎並沒有想把這件事情講死。
不過每天晚上走進那個裝置之前,的確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
因為走進去裝置的這個『自己』是注定要面對死亡的,是痛苦掙扎的。
而從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的『自己』,雖然享受了觀眾的喝采,但是下一個晚上,
面對死亡的就是自己的這一個存在了。
這相當於自殺/重生重複一百次的過程,任誰都有他精神和肉體上的極限吧!
也無怪乎Angier最後化身成伯爵的時候已經如此蒼老。
Angier為了魔術一次次上演自殺戲碼;而Borden的人生就是個大秘密。
兩個人都為了魔術自我犧牲到了最高點,最後的結局卻是雙輸。
疑點六:Cutter和Borden有串通?Cutter老早就知道雙胞胎的事?
這我覺得是沒有的。Cutter雖然看穿transported man是利用替身手法,
但我認為Cutter並不知道Borden和Falon其實就是雙胞胎的兩人互換。
再加上Olivia觀察到兩個門的人都有斷指,反而更加深Angier的懷疑,
認為transported man的詭計不可能就是替身這麼簡單,就更不會想到是雙胞胎兄弟。
至於Cutter最後為什麼要幫助Borden?
從Cutter和Angier最後的對話來猜,應該是Cutter對於Angier為了復仇而無所不用其極
的手段感到失望,認為他已經走火入魔無法自救了。Cutter應該是覺得,
不管怎麼樣在專業上競爭,刻意陷害Borden並且送他上絞刑台都太過份了。
再加上Angier最後竟不相信Cutter,把複製人裝置的事情對自己保密,
更讓Cutter覺得心寒。因此最後Cutter看到另一個Borden時,只是證明了最初的想法:
沒錯,果然是替身,而且是雙胞胎兄弟。於是就點點頭,讓他進去和Angier對決了。
不管Cutter知不知道Borden兄弟的秘密,有一件事情他是一定知道的:
魔術的秘密就是它唯一值錢之處。
很多時候 我們寧願被騙......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
稍微整理了一下版友的看法+自己一些主觀的意見 歡迎補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我又想重新再看一次阿!)
疑點一:Borden到底綁在Julia手上的是什麼結?
基本上前後兩次綁的結是不一樣的,如果以第一次是普通結,而Julia順利掙脫來看,
第二次Borden和Julia眼神示意之後,綁的應該是較難解開的藍式結。
Cutter已經警告過Borden,藍式結在水中可能會膨脹無法掙脫,但當時Julia有說
她覺得自己可以練習掙脫,所以Borden才會在台上綁了藍式結。
Borden應該只是純粹想要增加魔術的安全性所以綁了比較緊的結,
並沒有想要謀害Julia的意思(說現實一點,謀殺她對他自己並沒有好處)
至於後來為什麼Borden總是回答不知道?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Angier每一次問到的
(在葬禮、在Borden第一次表演接子彈的酒吧)都是那天沒有上台的那個Borden。
其二則可能是因為兄弟不斷交互扮演,實際上精神也有些錯亂了。
疑點二:Tesla到底是誰?
Tesla和Eddison之爭的確是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基本上可以說是交流電與直流電大戰,當時的主流是比較『保守』的直流電,
於是Tesla的貢獻與發明就被既得利益者排擠以及掩蓋掉了。
片中的無電線燈泡,其實是Tesla最著名的發明之一,後來被稱為Tesla Coil,
即是利用無線的方式傳遞電力。
又,本片中扮演Tesla的人是搖滾歌手David Bowie
疑點三:為什麼Borden要告訴Angier關鍵字是Tesla?
基本上他們在皇家科學院的展覽上同時看到了Tesla令人震懾的電流儀器。
Borden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圈套,於是故意留下手記,借Olivia之手拿給Angier,
再加上Borden表演時的場景,刻意擺放了電流儀器,讓Angier更確信Tesla幫Borden
製作了一個魔術道具,所以當他看到Tesla這個關鍵字的時候,
才願意不遠千里地追到美國。Tesla此時正是彈盡援絕,看到金主上門自然歡迎之至。
Borden的打算應該是讓Angier看到手記的圈套(一切都是故意的)之後,
又因為錢在Tesla身上花完,一無所獲,Angier只能孤老在美國度完餘生。
不過Borden沒有預料到的是,Tesla的儀器果然成功了。
然而並不是想像中的Transported Man的儀器,而是超乎常理的複製人裝置。
因此Borden第一次看Angier表演時,其實就看到了暗門,但他卻無法理解
同一個人如何在十秒內移動50碼。並且當Borden被逮捕,本來以為死去的Angier
再次現身時,Borden的驚訝也再次證明他並不知道那是個複製人裝置。
疑點四:鳥籠魔術在本片當中的地位?
它是影片最先、也是最終的魔術。它引導出所謂的魔術三階段:the pledge、
the turn、the prestige,也同時扮演著提示最終詭計的重要任務。
仔細回想一下,當小男孩因為死亡的小鳥而哭泣、觀眾哄堂大笑的時候,
在桌子下被壓死的小鳥是否就暗示著最後一個個被淹死的Angier?
而Angier和Cutter共同研發出不殺死鴿子的鳥籠魔術,除了證明當時Angier的心善之外,
這個魔術的失敗也讓Angier在競爭的手段更為激烈、更加走火入魔了。
還有,這個魔術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前後呼應的一點,
那就是『沒人在意消失的那一個,重新出場的人才能贏得觀眾的喝采』
疑點五:Tesla的複製人儀器當中,留在原地的某甲和出現在他處的某乙,
哪一個才是所謂的『本尊』?哪一個才是『分身』?
這個問題應該是movie版上討論最激烈的一個。雙方言論都有人支持,
也有許多枝微末節的證據被提出來支持自己的論調。
目前較多人認為,所謂的『本尊』其實在第一次試驗的時候就被分身射殺了。
不過從禮帽和黑貓的例子來看,導演本來就沒有想要好好的交代哪個是本尊、
哪個是分身。再加上,如果記憶和肉體都能完全被複製的話,
那麼哪一個是『原本的』就一點都不重要了。然而如果這麼一來,Angier最後的告白
反而讓人感到模糊。Angier說,他每晚表演時都非常害怕、害怕出了任何差錯,
他便不能夠再回來。意思是說,他會存有在水箱當中掙扎的記憶嗎?
從帽子、貓,到第一次人體試驗,很顯然看得出來分身和本尊有同時存在的時刻。
但難處在於後來出現者是否和原地者存在相同的記憶?
我覺得這個問題永遠都討論不出個結果,因為導演和編劇似乎並沒有想把這件事情講死。
不過每天晚上走進那個裝置之前,的確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
因為走進去裝置的這個『自己』是注定要面對死亡的,是痛苦掙扎的。
而從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的『自己』,雖然享受了觀眾的喝采,但是下一個晚上,
面對死亡的就是自己的這一個存在了。
這相當於自殺/重生重複一百次的過程,任誰都有他精神和肉體上的極限吧!
也無怪乎Angier最後化身成伯爵的時候已經如此蒼老。
Angier為了魔術一次次上演自殺戲碼;而Borden的人生就是個大秘密。
兩個人都為了魔術自我犧牲到了最高點,最後的結局卻是雙輸。
疑點六:Cutter和Borden有串通?Cutter老早就知道雙胞胎的事?
這我覺得是沒有的。Cutter雖然看穿transported man是利用替身手法,
但我認為Cutter並不知道Borden和Falon其實就是雙胞胎的兩人互換。
再加上Olivia觀察到兩個門的人都有斷指,反而更加深Angier的懷疑,
認為transported man的詭計不可能就是替身這麼簡單,就更不會想到是雙胞胎兄弟。
至於Cutter最後為什麼要幫助Borden?
從Cutter和Angier最後的對話來猜,應該是Cutter對於Angier為了復仇而無所不用其極
的手段感到失望,認為他已經走火入魔無法自救了。Cutter應該是覺得,
不管怎麼樣在專業上競爭,刻意陷害Borden並且送他上絞刑台都太過份了。
再加上Angier最後竟不相信Cutter,把複製人裝置的事情對自己保密,
更讓Cutter覺得心寒。因此最後Cutter看到另一個Borden時,只是證明了最初的想法:
沒錯,果然是替身,而且是雙胞胎兄弟。於是就點點頭,讓他進去和Angier對決了。
不管Cutter知不知道Borden兄弟的秘密,有一件事情他是一定知道的:
魔術的秘密就是它唯一值錢之處。
很多時候 我們寧願被騙......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
稍微整理了一下版友的看法+自己一些主觀的意見 歡迎補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rin
at 2006-10-25T17:32
at 2006-10-25T17:32

By Michael
at 2006-10-28T05:51
at 2006-10-28T05:51

By Joseph
at 2006-11-01T18:08
at 2006-11-01T18:08

By Candice
at 2006-11-05T06:22
at 2006-11-05T06:22

By Puput
at 2006-11-06T21:12
at 2006-11-06T21:12

By Olga
at 2006-11-11T15:32
at 2006-11-11T15:32

By Dinah
at 2006-11-11T23:39
at 2006-11-11T23:39

By Puput
at 2006-11-13T05:10
at 2006-11-13T05:10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11-17T02:45
at 2006-11-17T02:45

By George
at 2006-11-20T18:23
at 2006-11-20T18:23

By Annie
at 2006-11-24T20:14
at 2006-11-24T20:14

By Catherine
at 2006-11-28T05:23
at 2006-11-28T05:23

By Freda
at 2006-11-30T06:44
at 2006-11-30T06:44

By Harry
at 2006-12-03T16:12
at 2006-12-03T16:12

By Eden
at 2006-12-05T20:23
at 2006-12-05T20:23

By Mia
at 2006-12-09T21:25
at 2006-12-09T21:25

By Todd Johnson
at 2006-12-12T04:18
at 2006-12-12T04:18

By Linda
at 2006-12-16T00:32
at 2006-12-16T00:32

By Irma
at 2006-12-18T08:44
at 2006-12-18T08:44

By Victoria
at 2006-12-21T10:36
at 2006-12-21T10:36

By James
at 2006-12-22T00:28
at 2006-12-22T00:28

By Catherine
at 2006-12-24T09:41
at 2006-12-24T09:41

By Bennie
at 2006-12-27T05:30
at 2006-12-27T05:30

By Dora
at 2006-12-27T23:28
at 2006-12-27T23:28

By Donna
at 2006-12-30T17:17
at 2006-12-30T17:17

By Anonymous
at 2007-01-04T08:15
at 2007-01-04T08:15

By Joseph
at 2007-01-04T15:10
at 2007-01-04T15:10

By Joseph
at 2007-01-07T15:22
at 2007-01-07T15:22

By Lily
at 2007-01-10T08:27
at 2007-01-10T08:27

By Caitlin
at 2007-01-11T20:32
at 2007-01-11T20:32

By Queena
at 2007-01-13T03:56
at 2007-01-13T03:56

By Damian
at 2007-01-15T16:39
at 2007-01-15T16:39

By Caroline
at 2007-01-20T05:38
at 2007-01-20T05:38

By Caroline
at 2007-01-24T22:54
at 2007-01-24T22:54

By Hedy
at 2007-01-27T11:47
at 2007-01-27T11:47

By Jack
at 2007-01-31T08:04
at 2007-01-31T08:04

By Jack
at 2007-02-01T00:37
at 2007-02-01T00:37

By Olga
at 2007-02-04T15:01
at 2007-02-04T15:01

By Ida
at 2007-02-08T19:00
at 2007-02-08T19:00

By Lauren
at 2007-02-12T05:14
at 2007-02-12T05:14

By Ophelia
at 2007-02-15T22:53
at 2007-02-15T22:53

By Irma
at 2007-02-17T19:52
at 2007-02-17T19:52

By Freda
at 2007-02-18T16:20
at 2007-02-18T16:20

By Freda
at 2007-02-19T02:19
at 2007-02-19T02:19

By Lucy
at 2007-02-21T13:03
at 2007-02-21T13:03

By Puput
at 2007-02-21T20:00
at 2007-02-21T20:00

By Zora
at 2007-02-21T21:02
at 2007-02-21T21:02

By Annie
at 2007-02-25T02:17
at 2007-02-25T02:17

By Hedda
at 2007-02-27T13:10
at 2007-02-27T13:10

By Ula
at 2007-03-03T19:19
at 2007-03-03T19:19
Related Posts
頂尖對決的小bug (小心!!超級大雷)

By Poppy
at 2006-10-21T04:24
at 2006-10-21T04:24
頂尖對決(大雷)

By Megan
at 2006-10-21T01:15
at 2006-10-21T01:15
[觀影]中國占領巴黎(Les Chinois A Paris)

By Rae
at 2006-10-20T01:18
at 2006-10-20T01:18
有人不喜歡穿prada的惡魔嗎(喜歡者勿入-謝)

By Ivy
at 2006-10-19T11:09
at 2006-10-19T11:09
穿著prada的惡魔 .. 有雷聲

By Isabella
at 2006-10-19T02:47
at 2006-10-19T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