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蘭權 林育賢 翻滾吧紀錄片 - 紀錄片

By Edith
at 2008-06-14T00:23
at 2008-06-14T00:23
Table of Contents
2008-06-09/聯合報/A6版/ 相對論2.0主題對談誰看紀錄片
記者何定照 賴素鈴
「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為自己拍一部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導演林育賢如是說。「
無米樂」導演顏蘭權卻問:「這輩子,你看過多少部紀錄片?」
「無米樂」拍台南縣後壁鄉崑濱伯等四位老農、一條老牛和台灣農業的故事;「翻滾吧男
孩」記錄宜蘭七名體操隊的國小男生贏得金牌的奮鬥故事。兩部紀錄片上了院線且大受歡
迎,在低迷的國片谷底,讓人看見紀實影像更勝劇情片的魅力。
更多紀錄片 長年不見天日
但觀眾看不見的是,拍攝者為紀錄片付出的代價,以及更多鎖在櫥櫃裡,找不到觀眾的片
子。
相對於顏蘭權的老靈魂,林育賢保有年輕衝勁。他們賭上人生、夢想,並且辯論著紀錄片
如何讓更多人看見,讓它成為注視社會的另一隻眼。
問:兩位拍出「無米樂」、「翻滾吧男孩」之後,紀錄片好像變成顯學。你們會這麼樂觀
嗎?
顏蘭權(以下簡稱顏):那時一直有看好紀錄片的聲音,我就覺得「不可能!」記得網路
上有人說:「不要看幾個紀錄片導演跛著腳上台,就認為那是一片看好。」我很同意,因
為跛腳才是事實。
紀錄片賣座 我們賭上人生
林育賢(以下簡稱林):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時還有人說:「不要拍國片啦,全部都
來拍紀錄片。」大家並不知道,我們的片子是拿什麼去交換來的。
顏:或許紀錄片打開了大家看國片的一個可能性。那時大家覺得紀錄片「還滿好看的嘛」
,還不只一個人問我:「這兩個人你去哪裡找來的?他們真的是夫妻嗎?」
林:像「翻滾吧男孩」的題材,我選擇用紀錄片的方式,只是找到另外一種說故事的方法
。
顏:經過這麼多年,我很感謝阿伯(無米樂片中主角崑濱伯)那麼努力讓自己站起來,也
讓媒體注意到土地、農村、農業的問題。很弔詭哦,曾經退他們米的「米間」(大盤商)
,後來對他們非常好,還輔導他們改種有機米、帶他們參賽、跟政府爭取權利。確實,政
策也開放給農民更多優惠了。
無米樂上演 崑濱伯變米王
透過無米樂、阿伯種的米得到冠軍的一連串效應,帶動很多人注意這些問題。雖然沒辦法
為農業打開康莊大道,卻多少有推進的力量,這不就是拍紀錄片最單純的目的嗎?
我只是想讓更多人聽到、看到阿伯的聲音而已。無米樂上院線時,很多人說我們在消費這
些被拍攝者,當時我非常生氣,可是無力反駁,因為我也看不到未來,所以憋了好幾年。
現在我終於肯定,自己有幫上忙。
林: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就算沒有承諾要改變社會,也一定會帶來影響。
拍「翻滾吧男孩」時,那些孩子用的是爛爆的體操館。諷刺的是,隔一條馬路,就有一座
全亞洲最新的體操館,蓋了六年就缺屋頂,沒錢了。
「翻滾吧」大紅 體操館蓋起來
我是因國片低迷到連工作機會都沒有了,純粹陪他們走走看;那幾個小朋友一年後有比賽
,可是那時候看他們都是「鳥」到不行。他們不可能還是練,我們不可能也還是拍,就這
樣瞎撞。
我想是那個精神鼓勵到很多人。這麼小的小孩都可以撐過來了,何況大人?片子下映隔一
年後,那個體操館有屋頂了。真的很意外。
而且第二年之後,宜蘭縣的教育體制就改變了,有高中、大學都成立體育班。這些改變鼓
勵了小孩和父母,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念書,並不代表沒有用,還是可以往特殊才能發展
。
--
記者何定照 賴素鈴
「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為自己拍一部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導演林育賢如是說。「
無米樂」導演顏蘭權卻問:「這輩子,你看過多少部紀錄片?」
「無米樂」拍台南縣後壁鄉崑濱伯等四位老農、一條老牛和台灣農業的故事;「翻滾吧男
孩」記錄宜蘭七名體操隊的國小男生贏得金牌的奮鬥故事。兩部紀錄片上了院線且大受歡
迎,在低迷的國片谷底,讓人看見紀實影像更勝劇情片的魅力。
更多紀錄片 長年不見天日
但觀眾看不見的是,拍攝者為紀錄片付出的代價,以及更多鎖在櫥櫃裡,找不到觀眾的片
子。
相對於顏蘭權的老靈魂,林育賢保有年輕衝勁。他們賭上人生、夢想,並且辯論著紀錄片
如何讓更多人看見,讓它成為注視社會的另一隻眼。
問:兩位拍出「無米樂」、「翻滾吧男孩」之後,紀錄片好像變成顯學。你們會這麼樂觀
嗎?
顏蘭權(以下簡稱顏):那時一直有看好紀錄片的聲音,我就覺得「不可能!」記得網路
上有人說:「不要看幾個紀錄片導演跛著腳上台,就認為那是一片看好。」我很同意,因
為跛腳才是事實。
紀錄片賣座 我們賭上人生
林育賢(以下簡稱林):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時還有人說:「不要拍國片啦,全部都
來拍紀錄片。」大家並不知道,我們的片子是拿什麼去交換來的。
顏:或許紀錄片打開了大家看國片的一個可能性。那時大家覺得紀錄片「還滿好看的嘛」
,還不只一個人問我:「這兩個人你去哪裡找來的?他們真的是夫妻嗎?」
林:像「翻滾吧男孩」的題材,我選擇用紀錄片的方式,只是找到另外一種說故事的方法
。
顏:經過這麼多年,我很感謝阿伯(無米樂片中主角崑濱伯)那麼努力讓自己站起來,也
讓媒體注意到土地、農村、農業的問題。很弔詭哦,曾經退他們米的「米間」(大盤商)
,後來對他們非常好,還輔導他們改種有機米、帶他們參賽、跟政府爭取權利。確實,政
策也開放給農民更多優惠了。
無米樂上演 崑濱伯變米王
透過無米樂、阿伯種的米得到冠軍的一連串效應,帶動很多人注意這些問題。雖然沒辦法
為農業打開康莊大道,卻多少有推進的力量,這不就是拍紀錄片最單純的目的嗎?
我只是想讓更多人聽到、看到阿伯的聲音而已。無米樂上院線時,很多人說我們在消費這
些被拍攝者,當時我非常生氣,可是無力反駁,因為我也看不到未來,所以憋了好幾年。
現在我終於肯定,自己有幫上忙。
林: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就算沒有承諾要改變社會,也一定會帶來影響。
拍「翻滾吧男孩」時,那些孩子用的是爛爆的體操館。諷刺的是,隔一條馬路,就有一座
全亞洲最新的體操館,蓋了六年就缺屋頂,沒錢了。
「翻滾吧」大紅 體操館蓋起來
我是因國片低迷到連工作機會都沒有了,純粹陪他們走走看;那幾個小朋友一年後有比賽
,可是那時候看他們都是「鳥」到不行。他們不可能還是練,我們不可能也還是拍,就這
樣瞎撞。
我想是那個精神鼓勵到很多人。這麼小的小孩都可以撐過來了,何況大人?片子下映隔一
年後,那個體操館有屋頂了。真的很意外。
而且第二年之後,宜蘭縣的教育體制就改變了,有高中、大學都成立體育班。這些改變鼓
勵了小孩和父母,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念書,並不代表沒有用,還是可以往特殊才能發展
。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eoPo公民新聞暨PPGIS工作坊

By Belly
at 2008-06-11T13:56
at 2008-06-11T13:56
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十月登場

By Vanessa
at 2008-06-11T00:50
at 2008-06-11T00:50
紀錄片「飛行少年」 紀政楊培安感動

By Liam
at 2008-06-11T00:43
at 2008-06-11T00:43
God's Children 悲憐上帝的孩子[雷]

By Elma
at 2008-06-11T00:31
at 2008-06-11T00:31
《第11個小時》:午夜來臨之前,地球童話不再

By Brianna
at 2008-06-10T10:34
at 2008-06-10T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