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世界待你以溫柔 - 閒聊應思悅 - 臺劇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4-07T01:14

Table of Contents

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已播出四集,最有感觸的,應該是應思悅這角色吧

自己念書時的專科和目前職業,和這齣戲幾個探討的職業皆無關:
王赦(律師)、喬安昭國大芝(新聞從業人員)、喬平(社工師)、林醫生(精神科醫生)
於是,對我而言,或許更能同理思悅甚至美媚這些局內中的局外人的心情吧

前一陣子搭捷運時,遇到一名男子不明原因大聲叫囂著從車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不算太擠的車廂中,所經之處人們自動讓出路給這位先生通行
竊竊私語和不安的眼神伴隨著他消失在另一節車廂入口
直到下一站停車,一位站務人員上來沿路問"有沒有看到一個罵人的男人?"
大家帶著鬆了一口氣的表情,很有默契地指向另一節車廂
....鬆了一口氣的包括我, 腦子只想著不管有沒有攻擊性,拜託請他下車吧
這樣的案例,除了通報站方之外,老實說,還真的不知道能做什麼?!

劇情走到第四集,三個案子除了陳昌殺童案和似乎只和王赦有比較密切的關係之外
李曉明案和應思聰案是正敘與倒敘的兩個對比
李曉明案大家都在問,為什麼? 能不能預防?
李母想要知道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讓孩子去殺人
喬安想知道是不是少做了什麼才會讓孩子孤單的死在電影院

但應思聰的案子卻是逐步在思悅眼皮底下發展......

悲觀地說,其實很認同喬安對昭國憤怒的說
"真相永遠只會怪社會體制出了問題,我們的體制永遠控制不了那些加害者"
制度是服務多數人
看著應思聰幼稚園拍片的畫面
小朋友認真聽著思聰教戲
最後是被衝進來的警察嚇到
但是以狀況不明的情況,警察的做法沒有問題
甚至如果思聰反應過大,又有目擊者看到他"持槍"
警察當場擊斃都算合理?
那絕對是個遺憾,但我們又能如何?!
只能事前預防,但又該如何預防?

前面提及應思聰跟小朋友教戲的場面
會默默想到隔壁棚我是顧家男,徐克搞笑的在賣場裡拍戲教戲的場面
還真是一模模一樣樣,只是下場差很多
這更替思聰心酸,雖然兩齣戲風格/內容無法類比
但仍要說,應思悅做的可不比同是姊姊的徐雙雙少

應思悅的店叫做小確悅,應該是給自己名字賦予了小確幸和雀躍的含意
也襯托出這個人的特質
熱情善良有活力,相信樂觀面對人生,肯努力就會有回報的平凡創業青年
家庭唯一一件符合不正常標準的應該是父親再娶
(好像沒交代母親過世或離婚?)
但以目前看來,後媽只是不想買一送二,接收兩個已經成年的拖油瓶
父親的確和弟弟有不少摩擦
但思悅已經在更大的爭執前救出弟弟
弟弟一路的辛酸坎坷她看在眼裡
努力的鼓舞弟弟,相信弟弟能夠拍出好片子

能做的都做了,卻沒辦法挽回弟弟走向大家都不樂見的命運
關於善良的凱子,我實在沒有太大的信心
思悅提到事發隔天凱子的家人就打電話來關切了
應爸也提到,要是知道思悅母親家族有精神病史就不會娶思悅媽了
人不在台灣的凱子只能感受到未婚妻遭遇極大困難
看來還沒思考到,這問題不是兩人的事,是即將聯姻的兩家子事
就算自己的愛能夠這幫忙思悅度過這一場混亂,也未必能頂得住來自己家庭反對的壓力
於是當承諾要和思悅一起面對的凱子如果被自己沒想到的壓力壓垮時
那壓力會是雙倍的力道壓向無助的思悅
衷心的希望編劇上帝別對思悅太殘忍阿阿阿

更別提房客大芝的身分也是一顆未爆彈了
兩個都是善良的孩子
我不知道兩個人是否能同病相憐互相扶持
或是覺得被欺騙的決裂?!

昭國和喬安提到的是找出原因,預防下一個悲劇
那或許不該家庭中單一的角色面對單一狀況能解決的問題
而是從教育著手,但那還是個難題
看到有網友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類比
提及應思聰和李曉明的父母都強迫孩子走自己不想要走的路
應爸爸對思聰的冷嘲熱諷明顯是誘發孩子發病的原因之一
但李曉明的狀況
僅僅稍微在一個焦躁傷痛的母親,想要替孩子找出一個理由時稍為的透漏
單單就孩子喜歡玩模型,母親期望他念商科的狀態下
其實不能斷定母親的作法的對錯
如果"玩模型"這件事情還停留在興趣與消遣的層級
而母親提供了一個對未來方向的提示,不就正是一個做父母該做的事
他至少可以靠賣模型維生?
於是背後牽扯的問題其實多到超乎想像
孩子或許該跟父母溝通模型在未來市場中的潛力
但別說一對靠賣麵為生的夫妻很難理解這種事,做孩子的也未必清楚吧

對於人性,對於善惡的邊界,我們知道的太少
或許不能期待編劇給一個答案 (我還真的想知道李曉明殺人的動機ORZ)
但至少~可以給個方向,給個讓自己溫柔看世界的方向吧


其他閒聊:

因為想不起來施名帥飾演的醫生到底叫啥,偷偷去查了維基(還好目前沒有什麼明顯的雷)
熱愛宋喬平維多利亞祕密的醫生叫做林一駿
但我在意的的李曉明的爸爸叫做"理工科"?!(李功軻)
不知道有沒有哏
(另外一個諧音名字是洪都拉斯飾演的廖紐世,小天晴都直接叫News叔叔了)
另外李媽匆忙之間幫曉文改名大芝,其實也想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意義呢?


網誌版
http://mitochen.pixnet.net/blog/post/349995979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9-04-11T16:53
從應思悅這邊切入,大概想說:「這種事怎麼會發生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4-14T04:08
在我們家中。」吧,謝謝你的分享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4-18T15:02
一般人遇到真的會因為陌生而不知道怎麼處理。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4-23T11:58
我猜想,大芝,大之,大而化之,這個世界充斥太多
不能理解懂曉的東西,大而化之便算,不用深究也不
能深究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9-04-25T22:21
熱愛宋喬平維多利亞祕密的醫生???這那一段啊??只記
得脫褲蘭..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4-29T11:22
我好像有在臉書上有看到有人分析"曉(小)"相反就是大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5-01T11:47
文其中一撇往下就是之 因為是女生所以加草字頭變芝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5-06T02:11
也喜歡維多利亞秘密夫妻XDDD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5-08T11:07
推,思悦將面臨的路,真是又期待又害怕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05-12T04:19
因為父系母系親人都有思覺失調症,我來回應一下自己
看法 我覺得這種精神狀況或走在社會邊緣變成未爆蛋
,和自己本身的特質有關。 面對同樣的壓力,並不是
每個人都會走向極端。 但反過來,沒有過度刺激的壓
力事件,或是事件發生後有人接住他們,也許有些機會
往好的方面走。所以,我個人認為,社會正確看待精神
疾病的問題,是有機會減少這些狀況的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9-05-15T10:11
謝謝樓上分享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5-19T14:25
這部戲名字不能取得太通俗啦會被嘴 這種劇取名字是
學問

我們與惡的距離EP3.4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4-07T00:18
王赦跟自己伴侶吵架的內容,我以前還真的跟一任女友吵過,但後來我才深刻體會 --「家,是講愛的地方。」 對不起,雖然妳應該看不到,但我想道歉,因為我是個過度理性的笨蛋。」 https://i.imgur.com/GnOf7tq.png (引用至 #1SfRWxLC (TaiwanDrama) [ANSI ...

公視3台 金穗獎短片《媽媽桌球》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9-04-06T22:08
《媽媽桌球 Mama Pingpong Social Club》  輔12+ 電視播出│2019/04/06 (六) 23:30 公視3臺/MOD公視3臺/無公視YT直播/無公視+ 2018|劇情片|台灣 Taiwan|DCP|Color|25min 2018 韓國富川國際奇幻影展  2018 華盛頓華語電影 ...

愛情白皮書(2019) 第5集 (台視六十)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4-06T22:00
《愛情白皮書》(英語:Brave to Love),2019年東森電視自製戲劇系列之第十五部 作品。由張庭瑚、王淨、宋柏緯、謝翔雅、吳岳擎領銜主演。2018年12月4日舉行卡司 發布記者會,2019年2月2日殺青。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柴門文的漫畫作品《愛情白皮書》。 接檔《艾蜜麗的五件事》,劇末播出幕後花絮《友情 ...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4-06T21:37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國網絡,網民感慨「跪著看完」…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405-taiwan-drama-serial-killer/ 隨著台灣公視所推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我們》)播出引發台灣網絡熱議 後,這場藉由無差別殺 ...

Re: [心得]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04-06T18:16
電視劇原來可以拉近家人的感情 古早時全家人一起看電視,一起討論的感覺...好暖 新神劇andlt;我們與惡的距離andgt;一定要跟家人一起看 比起andlt;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andgt;我媽看10min就轉走 我就默默回房間看電腦,更能聚集家人 看完後會發現劇中的每一個腳色都是我們,也都是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