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電影版心得... - 日本

By Anthony
at 2007-11-24T14:58
at 2007-11-24T14:58
Table of Contents
剛剛看了很多好雷....
只能說,經過TV跟SP版之後,
電影版的水準還能這麼高,是該說編劇的功力高,還是演員的能力強?
還是說兩者皆有?
先來說說編劇的部份好了,兩個小時以上的電影,
就時間坦白說,是滿長的,有高潮也有低潮,但低潮的部份,總是為了高潮作鋪陳。
這一點,不論是在TV或SP版都有這樣子的手法,
記得TV第一集,久利生是要抓個內衣小偷吧?
前面的開頭到中間的部份,讓人會幾乎誤以為小偷的部份會消失,
不過到了最後,小偷最後還是抓到了吧?(這邊有錯的話請強者補正。^^")
SP的話,久利生在虹浦迷上了釣魚,最後拿到的名產,也是一開始最想要釣到的魚種。
一樣的,電影版也不例外,用電視購物作開始,也用電視購物作結束。
只不過在中間的部份,編劇,在各人物的連結上,利用久利生的角色。
很靈活的把各角色串連了起來,同時也把各部份的劇情也連結了起來,
結構上,坦白說,只有無懈可擊四字可以形容。
而且嚴謹的程度,我想應該也超過TV跟SP版。所以時間上,會這麼長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仔細來看,撇開花岡與那個警衛(忘記名字叫什麼了XDDD)的案件的關係不談,
編劇也巧妙的將江上的案件也加了進來,這在久利生在陷入苦戰的時候,
無疑是讓這件案子又有了一線生機。
巧的是,劇中,江上其實是有點討厭久利生(笑ing),因為江上喜歡雨宮的關係啊
這似乎也說明了編劇的惡趣味嗎?
不過,相對的,久利生在劇中也提到了一點,
大意是說:「雖然城西分部的人雖然有時候很不怎樣,但面對工作案件時,
可是一點也不馬虎。」
這雖然直接給芝山很大的鼓勵,
但最後江上的"最後一人"(他也是江上負責的嫌疑犯..XD)的絕招,
卻也是讓久利生在最後反敗為勝的最重要關鍵。
只是,這證據卻拿給了雨宮來交給久利生,只能說,這又呼應到了,
美鈴對雨宮說的:「現在的久利生很需要妳的幫助哦。」
說了這麼多,一環扣著一環。
編劇的用心,真的讓人大呼過癮!!!!!!!
再來談談角色的表現吧,我想比較值得提的,
是瀧田這個角色,在SP版中,他被久利生以蓄意殺人的罪名入罪。
但事實上,他卻也獲得了解脫,我想,就編劇而言,
他的角色功能並不是在訴說他與他老婆的感情有多深。
而是要表現久利生的"人格特質" 透過他的訴說,
我們很明顯的知道,久利生並不是為了花岡挺身而出,
而是為了久利生本身對於檢察官的責任的看重,追求真相是久利生唯一的原則。
可是,我一直有個疑問,
到底久利生心中的想法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從SP的最後,到電影版的部份,
編劇很明顯的,想要讓久利生的"感情"有所波動,不然,電影版,
他就不會一再去探望瀧田,不然,在SP的最後,跑去跟花岡的祕書嗆聲。
不過,也因為警衛先生與花岡兩件案件的關係,
編劇巧妙的手法,再一次獲得了的證實,乍看之下,久利生傳喚花岡出庭作證,
乍看之下沒有什麼,事實上,因為最後證據的出現,卻也剛好突破了花岡的不在場證明。
也讓特搜組對於花岡,再度啟動搜查。以致最後加以逮捕花岡。
不過久利生在當時,似乎沒有太大的表現。但我總覺得,兩者之間,關係匪淺。
也許,這個答案只有編劇才知道。
至於久利生跟雨宮之間的互動表現,我想就不用提了,我相信其他人都會說的。
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各位多多指教哦....^^"
--
不願在萬人之上 只願為王佐之才
唯有冷靜 才能洞悉一切事物
http://www.wretch.cc/album/heavy91
http://www.chip123.com/phpBB/index.php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07-11-27T19:20
at 2007-11-27T19:20

By Queena
at 2007-12-01T07:18
at 2007-12-01T07:18

By Quintina
at 2007-12-04T03:21
at 2007-12-04T03:21
Related Posts
織田「椿三十郎」でキムタクに勝つ!

By Edith
at 2007-11-24T08:44
at 2007-11-24T08:44
山村浩二監督「アニメは自分の精神を映す鏡」

By Oscar
at 2007-11-24T08:34
at 2007-11-24T08:34
ミッドナイトイーグル、邦画初の日米同時公開

By Dorothy
at 2007-11-24T08:33
at 2007-11-24T08:33
全員集合「HERO」(雷)

By Rae
at 2007-11-24T01:53
at 2007-11-24T01:53
看HERO的時段?

By Poppy
at 2007-11-24T01:52
at 2007-11-24T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