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大劊人心》-舊片重拍的必要性? - 電影

Joe avatar
By Joe
at 2008-09-18T01:16

Table of Contents

(內文當然有超大雷,沒看過電影的人敬請按左鍵跳過)

《大劊人心》導演重拍板上映至今,可說是評價兩極、毀譽參半,充斥各種不同的詮釋角
度及觀感。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認為導演操作觀眾、延宕觀影樂趣的手法,在在凸顯了「
媒體暴力」及「殺戮美學」的嚴肅議題,實在是發人深省、妙到巔毫;反之,討厭這部電
影的人,則認為這部電影無聊冷感、毫無高潮,片末的「倒帶」段落更是莫名其妙、做作
不堪。然而,無論從哪一方面角度來看,迄今似乎還沒有人能夠明確指出:麥克漢尼克為
什麼這麼「無聊」,會想要重拍自己十年前的作品?甚至,這位坎城名導還刻意要求好萊
塢製片商,「每個分鏡都必須一模一樣」,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有何「重拍」的
必要性?

我認為,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十年前--也就是1997年,第一版《大快人心》
上映的年代,探討這部電影在當時造成的影響及衝擊,然後再從近十年來暴力電影發展的
歷史脈絡,做進一步的詮釋與分析,這樣才能稍稍揣測,麥可漢尼克這鬼才導演,同意好
萊塢重拍舊片的深意。

1997年五月,第一版《大快人心》(Funny Games)在法國上映之後,旋即以法國藝術片
的姿態,席捲了全世界電影展,成為文藝青年及雅痞人士,一時之間最熱門的藝術話題。
這部電影雖然在坎城影展鎩羽而歸,但在其他各國的影展中,倒也擄獲了不少的讚譽與獎
項。然而,這一切的加冕與桂冠,跟電影本身的戲謔及變態成分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
還記得當時,身邊有多少文藝圈的朋友,開口閉口都是片末經典的倒帶片段。而片中兇手
們「無所謂」、「無差別」的殺人動機,以及變態之至的「冷熱遊戲」、「城門城門雞蛋
糕」槍殺遊戲,也是大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這部電影對於「暴力恐怖片」
所帶來的衝擊,絕不只有僅僅如此而已。

雖然有人認為,這部電影開啟了「殺人血腥」與「娛樂遊戲」結合的恐怖片道路,也有人
認為,這部電影塑造了「無動機理由」變態殺手典型的濫觴;但是平心而論,一般的主流
影評,並不是從這些娛樂性的角度,來評估《大快人心》的藝術價值。誠如當時眾多影評
所指出,《大快人心》這部「恐怖片」有眾多特殊之處,值得我們去仔細思考:其一,本
片利用大量的後設橋段,讓觀眾一同參與殺手虐待喬治一家的過程,其間殺手還會不時看
著鏡頭對話,徵詢觀眾們的意見。其二,導演刻意把殺人和虐待的橋段「遊戲化」、「娛
樂化」,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之中,以娛樂和"Funny Games"的角度,欣賞著整個血腥殺戮
的過程。其三,諸多典型恐怖片的必備橋段--也是許多觀眾引頸期盼的刺激畫面,被一
再地延宕、掩飾和忽略,讓嗜血的觀眾期待落空、失望不已,例如:兇手要求妻子脫衣的
畫面、只看到頭部而看不到脖子以下的重點部位;小孩被槍殺的畫面用畫外音處理,看不
到血腥爆頭的鏡頭;而妻子逃亡被捉回後、夫妻被兇手毒打的段落,更是完全付之闕如。
其四,在兇手離開受害家庭的數十分鐘,導演放置許多「冗長無聊」的長鏡頭(夫妻相對
沉默哀哭、妻子拿吹風機吹電話等等),一再折磨觀眾的觀影耐心,甚至讓觀眾期待兇手
趕快出現、劇情趕快往下發展。其五,在許多畫面裡頭,導演安排了暗示性的物件,讓習
慣觀看恐怖片的觀眾,期待這些物件能盡快「發揮作用」。例如:在妻子拿吹風機吹電話
的橋段,畫面正中央最顯眼的東西,就是房子的大門,女主角反而被安排在畫面的稍左處
。這樣的安排,讓熟悉攝影鏡頭的觀眾,自然而然地期待大門會被突然打開、兇手會突然
出現大開殺戒等等....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兇手始終沒有出現,妻子就這麼平平靜靜地
吹完電話,讓觀眾的嗜血期待大幅落空....類似這樣的物件,可說是不勝枚舉,像掉在船
上的小刀、散落在地的高爾夫球桿等等,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這些特殊的安排,在在凸顯麥可漢尼克這部電影的「詭異企圖」--相較於傳統恐怖片,
把兇手塑造成冷血兇殘、醜惡不堪,讓觀眾期待主角能大發威能、懲兇除暴,《大快人心
》的兩個兇手,簡直是溫文儒雅、彬彬有禮,而且有他們的片段都特別精彩、特別有趣,
令觀眾期待兇手趕快出現,好讓大家共同參與殺戮的快感。然而,當血腥、暴力的鏡頭一
再被省略跳過,而被害者家庭的沉悶對話、無聊片段又被刻意拉長,觀眾的嗜血快感,就
這麼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直到最後的「倒帶」片段,簡直是莫名其妙、像被導演耍弄一
番,此時嗜血觀眾們的失望與噓聲,自然是不難想像。簡單來講,麥可漢尼克的拍片企圖
,還真的只能用「詭異」來形容:先讓你覺得兇手有趣,再讓你參與殺手行兇,然後讓你
期待每個兇手出現的畫面,最後卻讓你發現:什麼暴力血腥的東西都沒有,這真是一部B
級爛片....導演故意讓觀眾覺得電影難看,這恐怕還是影史頭一遭(伍德艾德除外)。直
到走出戲院、群眾噓聲四起之時,你驀然回首、赫然發現:曾幾何時,你也成了這些暴力
血腥的同謀者、支持者、愛好者?曾幾何時,各種殘忍不堪的暴力血腥,居然在媒體上以
獵奇趣味、「Funny Games」的角度呈現,好吸引大眾的目光焦點?

如果你能體認到這些,那麼或許你就能欣然諒解,《大快人心》這部電影,為什麼會拍的
這麼與眾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片末經典的「倒帶」橋段,我認為:與其把這一段解讀
為兇手「逆轉勝」的後設遊戲,倒不如解讀為:導演(or兇手)發現這部電影裡面,居然
出現「一槍斃命」這麼嗜血、這麼「傳統恐怖片」的畫面,一氣之下趕快倒帶,然後及時
搶下妻子手中的獵槍,讓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血腥的段落,以避免嗜血觀眾的願望得
到滿足....這樣的解讀方式,雖然可能過度詮釋,但不也挺有意思的麼?

於是,1997年的《大快人心》,與其說是一部恐怖暴力片,倒不如說是一部「刻意拍得很
難看、藉此令觀眾反思媒體暴力」的恐怖片。其中,嗜血觀眾的心理轉折、反省思考,自
然是導演操弄的遊戲重點。然而,卻也因為如此,這部電影在當時的實際影響,以及恐怖
電影、暴力媒體的後續發展,出現了些許扭曲的變化....這可能是麥可漢尼克當初拍片之
時,所始料未及的。

首先,這部電影的主要關切對象--也就是那群熱愛恐怖暴力畫面的嗜血觀眾們,真的有
去電影院買票欣賞、反思暴力了嗎?還記得,1997年《大快人心》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的
時候,是在台北電影節的場合,以「藝術電影」、「後設作品」的姿態,呈現給喜愛電影
的文藝片影癡們。「後設」、「後現代」、「讀者再創造」等艱深詞語,成為觀影前必備
的預習功課;而片中經典的「倒帶」橋段,更早被大家傳得沸沸揚揚、聲名大噪(十年前
好像還沒有什麼「雷」這種觀念....)可以說,無論在台灣、在法國、或在其他歐美等國
家,《大快人心》這部電影,皆以「藝術片」的包裝和宣傳手法行銷。這樣包裝的結果,
造成一般普羅大眾,對這部電影興趣缺缺,甚至可以說是「連聽都沒聽過」。結果,這部
片當時在電影界所掀起的波瀾,以及種種媒體暴力的反思與討論,似乎也就這樣僅止於「
文藝圈」而已。況且,當這群文藝人士,個個又做足功課、有備而來,影片造成的驚奇效
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片中最令人感到變態的設計--也就是兇手結合「遊戲」與「虐待」的橋段,理論
上,應該要刺激觀眾思考「暴力娛樂化」這樣嚴肅的議題:暴力與虐待的本質是殘酷的、
不悅的,不應以娛樂獵奇的包裝美化,掩蓋了暴力本身造成的傷害哀慟。然而,令人出乎
意料的是:這種結合遊戲與暴力的變態路線,竟然在這十年以內,逐漸發展為恐怖片的一
條主流。事實上,就在1997年《大快人心》上映的同時(甚至可能稍早些),美國好萊塢
推出一部轟動一時的恐怖片,跟《大快人心》竟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無獨有偶地,這兩
部片同樣結合「殺戮」與「遊戲」的片段,同樣運用了大量的後設思維,也同樣造成觀影
者的高度震撼。「Sidney, I want to play a game.」想起來了嗎?這部電影就是赫赫有
名的《驚聲尖叫》(Scream)。不過,和《大快人心》相較之下,《驚聲尖叫》系列完全
把遊戲的諧擬橋段,當成重要的嗜血賣點;而恐怖片該用的玉米血漿、蠟人屍體,這部片
可是一個都沒有少。1997年之後,類似的變態設計,也一再被恐怖片編劇及導演們延伸引
用,甚至還隱隱發展出「全球化」的趨勢。例如,2004年在亞洲上映的《三更2》,其中
韓國名導朴贊旭的《割愛》,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血腥喜劇」設計。把眼光看得更近一
點--現在,你只要提到「I want to play a game.」這句台詞,幾乎所有恐怖片的忠實
觀眾,都會直接聯想到近年來大為賣座的《奪魂鋸》系列....

結果,原本希望觀眾反思「暴力娛樂化、獵奇化」的嚴肅劇情設計,竟然搖身一變,轉為
近年恐怖片叫好叫座的變態賣點....這樣的轉變,對那些大聲疾呼正視媒體暴力的憂心藝
術家們,簡直是情何以堪。對他們來說,很顯然的:這群嗜血的現代觀眾們,需要一些衝
擊、一些刺激,重新點醒他們對恐怖娛樂的認知與態度。所以,當我聽說:麥可漢尼克把
十年前自己的舊作《大快人心》重新翻拍,保留所有的分鏡、台詞與劇情設計,唯一不同
之處在於,這次的行銷策略,全面改用好萊塢「恐怖血腥片」的宣傳包裝....我不禁想像
,在麥可漢尼克心裡,可能不想重蹈十年前的覆轍:拍出一部藝術片,吸引一群雅痞來,
斤斤計較後設的段落在電影的幾分幾秒出現....不,這次不要。這一次,就讓好萊塢搞得
徹底一點,把這部電影包裝成傳統恐怖片吧!看看這次吸引來的觀眾,會不會是那些嗜血
、嗜變態、嗜暴力的大眾族群....

如果說,麥可漢尼克的內心想法,真的如我所揣測,那麼下一個必須要正視的問題,就變
成:這次重新包裝的《2007大劊人心》,是否達到了原先設定的目的?而這樣重拍舊作的
行為,是否具備其正當性及必要性?這個問題,可能對導演、對製片、對觀眾、對其他恐
怖片的製造者們,都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回答的問題。但是對我來說,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
,早就藏在板上眾多的觀影感想裡頭:只要有觀眾,繼續覺得這部電影無聊沉悶、難以滿
足期望;只要有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後噓聲連連,揚言下次要看其他血腥片來補償自己
....那麼我認為,《2007大劊人心》這部電影,就永遠有重拍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觀眾們,請永遠要有反思暴力議題的必要。

--

All Comments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8-09-22T11:00
這個文章我只能狂推..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08-09-22T12:06
好精采的評論!我喜歡這個評論的語調,平實又深刻 :)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08-09-23T11:05
電影學真的太多東西了,一般觀眾根本沒辦法考慮後設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8-09-24T02:41
大推這篇!!!! 更推最後一句話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08-09-28T02:29
精彩的評論!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9-28T13:26
推薦這篇文章!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8-09-29T11:34
另外,喜歡九把刀的<異夢>的讀者,真的可以考慮看本片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8-09-30T13:29
我不喜歡自動推齊阿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8-10-04T15:58
推推推 很精闢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8-10-08T04:20
難得在這邊有篇討論大劊的文章是有點水準的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8-10-10T12:49
很精彩,推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8-10-11T07:27
精彩!! 原PO的文字果然依舊犀利 推!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8-10-12T06:13
很精彩的評論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08-10-16T04:50
寫的好棒!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8-10-17T20:33
說的很好,太棒了!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8-10-22T06:21
事實上就如你最末段所說 噬血觀眾只會愈多 不會變少
依我看 再重拍多少次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8-10-22T13:00
是該多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08-10-24T20:56
這部片確實讓要看血腥的我被賞了一巴掌,導演大成功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8-10-29T11:52
我果然要有影評才看得懂電影...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08-10-30T04:47
看了原PO這篇文才發現原來我也有被其他電影影響太深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8-11-02T22:29
吹電話那個場景.我一直覺得他的角度設計就是預設好讓觀眾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08-11-07T01:30
害怕(期待?)壞蛋從某個地方殺出來.結果沒有 被耍了...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8-11-11T21:24
原po是帥哥,高帥有才華文筆好又愛吃花生。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8-11-13T03:25
原來如此!!
Mia avatar
By Mia
at 2008-11-16T14:22
不推對不起自己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8-11-17T08:07
寫的好多= =|||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8-11-19T15:42
一年多後看完補推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8-11-24T14:30
cool,的確是,但也許該把省思結合在片尾不然大眾永遠不懂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8-11-24T17:05
精闢分析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8-11-25T02:02
在借雞蛋的時候就有感覺導演想整觀眾了 沒想到真的是這樣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08-11-29T00:27
好文推啊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08-12-02T17:24
寫得超好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8-12-06T04:29
2012 5/7 朝聖推 這部我看了3次 麥導系列的電影很獨特!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08-12-09T05:37
寫的超好,2013大推!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8-12-11T02:06
2014再推!

《 終極警探4.0》: 挑戰真實謊言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08-09-17T19:28
圖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076888 實際上,我對這類熱血剛猛,挑戰腎上腺素的動作片並無特殊喜好。 當初選看這部電影的原因無它,只為得利的片子近來已經好久沒有DTS的 福利加持(以出租版來說,近期的電影DVD通常多為零售版之「閹割 ...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誠徵演員(文化局父親系列公益短片)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8-09-17T14:51
1.徵求職位 →警察 2.片名 →《爸‧‧‧你好嗎?》 3.劇情大綱 →社會寫實、擄人勒索事件 4.拍攝時間 →9月21~27日,其中二天。 5.拍攝地點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 6.要求條件 →符合一般警察形象即可 7.酬勞 →面洽 8.聯絡方式 →02-86635179 095559514 ...

我與TDK動畫師的QA對談經驗分享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8-09-17T14:27
該動畫師是一個很有自己堅持與規劃的老師 很抱歉我忘了他名字 只記得他姓陳 大同工學院工設畢業 但在大學階段就確定了自己的理想 畢業專題用動畫呈現 他也決定要走動畫這一行 個人參與動畫製作的代表作品有 TDK 黃金羅盤 快樂腳 WANTED FF7外傳 還有東森YOYO的一個動畫連續劇 他是在英國的 ...

冏男孩的負面觀影感想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8-09-16T19:34
我想先說一件事,那天我看了大愛台重播的殷媛小築, 導演說了一句話,讓我對這部片又有了很多新的體會.... 導演說:「電影最後二號長大了,為了完成他的夢想,可能他太喜愛了, 最後成為了一位救生員,我想傳達的是,這部片的光明面, 就像我們身邊一定有那些看起來頑皮的孩子,不用功 ...

不想下船的鋼琴師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8-09-16T04:53
海上鋼琴師,八年前的電影了。前幾天重看了一次, 又因為一些因素,對於電影結尾的獨白突然有感而發。 網誌好讀版:http://hgc0818.pixnet.net/blog/post/21884605 「 大城市,看不到盡頭。盡頭,在哪裡?請告訴我它在哪裡?? 當年下船時,我心情很好。我要下 ...